子尤

子尤

獨立學者柳紅之子
子尤(1990年4月10日——2006年10月22日),男,漢族,出生于中國北京,祖籍為湖北武穴。名字子尤取自由的諧音并使用子尤為其筆名。中國少年作家、詩人。獨立學者柳紅之子。曾獲世紀杯、春蕾杯征文大獎。代表作為《誰的青春有我狂》、《英芝芬芳華蓉》等書。2004年患上縱隔惡性腫瘤,因并發症于2006年去世,年僅16歲。
    中文名:吳子尤 外文名: 别名:子尤 民族:漢族 出生地:北京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北京市北達資源中學 職業:學生,作家 代表作品:《誰的青春有我狂》,《英芝芬芳華蓉》 主要成就: 籍貫:湖北武穴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0年4月10日 去世年月:2006年10月22日 身高:181厘米

人物生平

早期生活

1990年4月10日,吳子尤出生于中國北京,祖籍湖北武穴。是魯迅文學院少年作家班學員。

1996年,吳子尤進入西城區宏廟小學學習,四年級轉入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學習,2000年他在校建立了“月亮文學社”。他還和朋友們拍攝了幾部短片,其中有的作品被中國中央電視台大風車節目選用。

2002年,從小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北達資源中學讀初中,同年父親吳國盛和母親柳紅離婚,吳子尤與母親生活。

患病時期

2004年3月24日,吳子尤在學校突然發病,被送往海澱醫院檢查,發現他患有縱隔非精原生殖細胞腫瘤,随後住進北京大學校醫院治療,化療過後接受縱隔腫瘤和右肺上葉切除手術。

2005年7月,吳子尤給李敖寫去一封信,并針對周國平作品《妞妞》發表了長篇評論《讓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被刊登于《南方周末》。2005年8月,吳子尤首次出版個人作品《誰的青春有我狂》。2005年9月21日,李敖在北京大學進行完演講後,前往北京大學醫院看望吳子尤,兩人互贈禮物。2005年11月,他被邀請參加了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節目。并接受湖北電視台《往事》的采訪。

最後歲月

2006年1月23日,吳子尤接受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的邀請參與節目。2006年8月,吳子尤發表的作品《生亦漂亮死亦漂亮——讀〈超越死亡——恩寵與勇氣〉》刊登在《鳳凰周刊》,同年9月,子尤病情惡化,患上肺炎,血液各項指标全面下降,由于他自身免疫力已經幾乎完全喪失,這次肺炎直接導緻了他的死亡。2006年10月22日淩晨2時50分,子尤于北京市複興醫院去世。10月24日上午,母親柳紅與子尤的親朋好友在北京複興醫院為他舉行送别儀式。2006年,吳子尤葬于北京昌平南口鳳凰山陵園。2012年,吳子尤未發表作品經子尤母親柳紅女士整理為書,定名為《英芝芬芳華蓉》,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主要作品

文學作品

寫作/出版時間t作品名t出版社t備注

1998《一戰時期的俄國兒童隊》-八歲時的作品

2000《漫畫迷》-t相聲段子

2002《夢》-評析黑澤明電影

2005.08《誰的青春有我狂》少年兒童出版社子尤首部自傳體作品

2005.07《寫給李敖的信》-t私人信件

2005.07《讓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刊登在《南方周末》

2006.08《生亦漂亮死亦漂亮——讀〈超越死亡——恩寵與勇氣〉》t-t發表于第24期《鳳凰周刊》

2006.06《你好男生子尤》t少年兒童出版社t整理自子尤新浪博客

2007.02《畫天》東方出版社t-

2012.01《英芝芬芳華蓉》t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t子尤母親柳紅女士編

其他作品

作品屬性t作品名稱t備注

情景喜劇t《我愛五·三》t寫給子尤初中班級

短片

《命運電話鈴》

短片《連接》

短片《迷彩生涯》

外界評價

個人評價

今天知道一個消息,年輕的子尤去世了。他是個九零年的孩子,聰明樂觀有才華。我看過他的不少文章,很喜歡他。不在學校的求醫生活反而給了他獨立的思考和獨特的精神。(韓寒評)

子尤會永遠地笑下去,他的熱情讓人會忘記他是個帶病的孩子,總覺得在他身上會有一個奇迹,而不是這樣的結局。(陳魯豫評)

目有餘子,尤其是你。(李敖評)

作品評價

子尤的文字讓成年人慚愧。(邵燕祥評)

子尤的文字幹淨,清澈,沒有前兩者那麼多使命感,卻滿是與年齡相符的剔透張揚―――這樣的閱讀,讓人眼前完全是一片鮮潤的綠。

人物争議

對“周國平哲學”提出大膽質疑

吳子尤病後創作的《讓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一文,對“周國平哲學”提出大膽質疑。吳子尤得病後閱讀這本書,看到周國平在女兒患上絕症後最終放棄治療時,忍不住發出了心痛的呼聲:“……妞妞不是沒有活的可能!是他們主動放棄了!不是沒得治,是他們決定不治”。

此事引起了社會巨大争議,一下子将吳子尤推向了公衆的視野之中。對于此事,周國平曾非常隐晦的表示有人想借他出名,但随後吳子尤母親柳紅撰文反駁。

"90後"少年作家吳子尤“狂妄語氣”引争議

“90後”作家吳子尤以代表作《誰的青春比我狂》名列“中國90後十大少年作家”之首。而在寫出該作品後,他就曾放言“20世紀裡,天才作家有兩個,女的是張愛玲,男的就是我。”一句“别再搞文學了,還是去賽車吧”,更是他暗諷韓寒作品每況愈下的标志性言辭。此話引起了讀者們、韓寒的關注,吳子尤也得到了韓寒的認可。

小狂人吳子尤傲視老狂人李敖

2006年被稱為狂人的李敖于北京探望少年作家吳子尤。記者問吳子尤崇拜李敖什麼,吳子尤說他隻是欣賞李敖,不崇拜他。子尤不認同媒體上“李敖探望病童”的說法。他認為自己和李敖是強者對強者、高山對高山的關系。吳子尤也自信他是文學天才,而李敖不是。如此态度也引起了各界的争議和讨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