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民族學院

貴州民族學院

省建設高校
貴州民族大學創建于1951年5月17日,隸屬貴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國創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貴州省重點建設高校、貴州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高校。學校現有兩個校區,花溪校區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譽為“高原明珠”的風景名勝區貴陽市花溪區,大學城校區坐落在産城融合創新、生态文明示範的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占地面積共2009.8畝、校舍面積共79.6萬平方米。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9069人,另有合作辦學獨立學院本科生16171人。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輸送了10餘萬名各級各類人才,為貴州及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1]
    中文名:貴州民族大學 外文名: 簡稱:貴州民大(GMU)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貴州省人民政府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42個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自強不息全面發展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唐世禮、唐建榮、蒙啟良 知名教師: 英文名: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學校類型:民族 屬性:省屬重點大學 現任校長:張學立

曆史沿革

1951年3月,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向西南軍政委員會申請成立貴州民族學院的請函。

1951年3月17日,西南軍政委員會民族處同意成立西南民族學院貴州分院的通知,至此貴州民族學院第一任院長,當時貴州省委副書記徐運北,開始籌備貴州民族學院的開學準備工作。

1951年5月17日舉行開學典禮。當時的貴州省委書記蘇振華,副書記徐運北(兼貴州民族學院院長)、申雲浦,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陳曾固、省教育廳長田君亮、省民委主任歐百川等參加了開學典禮。

1952年,貴州省省委決定破土動工修建,1953年初,學院從貴陽市普陀路遷至花溪。

1953年,學校開辦了民族政策研究班、幹部輪訓政治班、幹部輪訓文化班,共輪訓了2480名少數民族在職幹部。

1954年,民族研究室成立,1956年擴大為處級單位。

1956年,學校制訂了十二年規劃,陸續開辦民族語文系、曆史系、政治系、經濟系、法律系、藝術系等,并逐步辦成一所綜合性民族大學。1956年秋,開辦了預科高中班、藝術中學部、民族語文班。

1956年成立黨委,1956年秋,共青團貴州民族學院委員會成立。

1956年秋,省委和省政府決定将貴陽師範學院藝術科(包括全體教師及其設備)調整到貴州民族學院,成立貴州民族學院藝術系。

1956年10月,開辦民族語文班。該班辦了兩期,第一期招收學生194人,有苗、布依兩語種,1959年因民院撤銷而并入貴州大學中文系。

1974年,經國務批準恢複貴州民族學院

1977年,開始恢複後第一屆高考招生100人。

1999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

2006年1月,獲得碩士學位授權單位,首批碩士專業6個。

2007年5月,入選貴州省省屬重點大學建設行列

2008年3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建貴州民族學院在北京舉行。

2009年6月,獲得專業碩士學位培養單位

2010年3月,獲得碩士學科一級學位6個,下設35個二級學科。

2011年5月,貴州民族學院建校六十周年在學校體育場舉行

2012年4月,貴州民族學院正式貴州更名為貴州民族大學

2013年7月,貴州民族大學研究生院成立

2013年9月,貴州民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成立,并招留學生80人。

2014年1月,獲批專業碩士位點3個。使學校專業碩士點4個。

2014年4月,獲批國家民委重點學科1個,國家民委重點建設學科1個。

科研學術

截止2014年我校獨立建制的研究機構共有8所,挂靠我校的研究機構共有9所。

獨立建制科研機構

貴州民族科學研究院

貴州民族經濟研究院

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

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水書文化研究院

貴州世居民族文化研究院

法學研究院

貴州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

挂靠我校的科研機構

貴州民族文化學會

貴州省苗學會

貴州省布衣學會

貴州省仡佬學會

貴州省彜學會

貴州省水家學會

貴州省侗學會

貴州省土家學會

貴州省回族學會

地理位置

董家堰校區(北校區):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花溪大道南段2118号。

黨武校區(南校區):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黨武鄉大學城二期工程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