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派

風格派

藝術學派的一種
風格派作為藝術各種學派的一種,不僅關心美學,也努力更新生活與藝術的聯系。[1]
    中文名:風格派 外文名: 别名: 出現時間:1917年 出現地區:荷蘭 創始人:T.van杜斯堡

簡介

1917年在荷蘭出現的幾何抽象主義畫派,以《風格》雜志為中心。創始人為T.van杜斯堡,主要領袖為P.蒙德裡安(Piet Mondrian,1872-1944)。

蒙德裡安喜歡用新造型主義這個名稱,所以風格派又稱作新造型主義(neoplasticism)。風格派完全拒絕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張用純粹幾何形的抽象來表現純粹的精神。認為抛開具體描繪,抛開細節,才能避免個别性和特殊性,獲得人類共通的純粹精神表現。

參加風格派的,還有匈牙利畫家V.胡薩爾﹑建築師J.J.P.烏德﹑詩人A.考克﹑雕刻家G.凡頓格洛等。

在”抽象化與單純化”的口号下,風格派提倡數學精神,凡是缺乏明确與秩序的東西,都被他們稱作是巴洛克,統統予以反對。蒙德裡安﹑杜斯堡等人的繪畫,在平面上把橫線和豎線加以結合,形成直角或長方形,并在其間安排原色紅﹑藍﹑黃。凡頓格洛則把這種原則運用到雕塑中,與蒙德裡安不同的是,他的作品是以數學的解析為基礎的,由一些簡單的立體單元,用垂直和平行的對稱方式組合成一定的空間模式,風格派對20世紀上半期的建築,産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風格派不僅關心美學,也努力更新生活與藝術的聯系。在創造新的視覺風格的同時,它力圖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陶斯柏聲稱:“藝術……已發展成了足夠強大的力量,能夠影響所有的文化,而不是藝術本身受社會關系的影響。

”在他看來,繪畫和雕塑已不再是與建築及家具不相幹的東西了,它們都同屬一個範疇,即創造和諧視覺環境的手段。這種用藝術改造世界的思想顯然是過于理想化了。

風格派的作品雖然沒有可理解的主題,常冠以“構圖第X号”之類的名稱。但這些作品有其深層次的内涵與意義,它們體現了大多數歐洲人民渴望和諧與平衡的心态。

蒙德裡安認為,隻要普遍的和諧還未成為日常生活中的現實,那麼繪畫就能提供一種暫時的代替。風格派出現于荷蘭并非偶然,它與人類征服自然的“荷蘭精神”和宣揚克制與純潔的荷蘭清教傳統相一緻。

有人認為四四方方的田野、筆直的道路和運河這種人工的荷蘭景色是風格派繪畫中隐匿的主題,這種說法未免有些牽強,但風格派藝術确實以一種幾何和精确的方式表達了人類精神支配變化莫測的大自然的勝利,以及寓美于純粹與簡樸之中的思想。

産生曆史

風格派産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藝術家們看到了社會的矛盾和混亂,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他們不懂得社會發展的規律,誤以為用精神和藝術可以來拯救社會,可以用幾何的﹑規則的抽象線條與色彩來建立一個精神王國,以取代資本主義世界。所以說,風格派的思想基礎是唯心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風格派的活動繼續到1931年。

典型代表

代表人物

畫家P·蒙德裡安

裡特維爾德

杜斯柏格

代表作品

裡特維爾德于1919年設計的矮櫃

風格派最有影響的實幹家之一是裡特維爾德,他将風格派藝術由平面推廣到了三度空間,通過使用簡潔的基本形式和三原色創造出了優美而具功能性的建築與家具,以一種實用的方式體現了風格派的藝術原則。

裡特維爾德8歲時便師承其父制作家具,20歲開始學習建築,深受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1911年他單獨開設了一間家具店,1918年加入風格派。他一生設計了大量家具,其中紅藍椅無疑是20世紀藝術史中最富創造性和最重要的作品。

裡特維爾德于1934年設計的折彎椅

這幾件作品以其完美和簡潔的物質形态反映了風格派運動的哲學,并向人們表明,抽象的原理可以産生出滿意的作品。紅藍椅是風格派的典型作品,在藝術史上人們難以找到一件相比拟的作品能如此完美地體現一種藝術理論。它由機制木條和層壓闆構成,13根木條相互垂直,形成了基本的結構空間,各個構件間用螺釘緊固搭接而不用榫接,以免破壞構件的完整性。椅的靠背為紅色的,坐墊為藍色的,木條漆成黑色。木條的端部漆成黃色,以表示木條隻是連續延伸的構件中的一個片斷而已。

裡特維爾德曾這樣說起過紅/藍椅:“結構應服務于構件間的協調,以保證各個構件的獨立與完整。這樣,整體就可以自由和清晰地豎立在空間中,形式就能從材料中抽象出來。

”紅/藍椅既是一把椅子,也是一件雕塑,盡管坐上去并不十分舒服,但根據設計者的最初目的,它還是具有相當的功能性。幾年以後,裡特維爾德設計了一組吊燈),批量生産的燈管被小黑塊固定住,然後懸挂起來,其中兩支水平,一支垂直,由此創造了一件實用而全無矯飾的燈具。這種燈具後來被包豪斯廣為采用。

烏德勒支住宅樓層室内布置

1923年底,裡特維爾德設計了荷蘭烏德勒支市郊的一所住宅,這是他第一件重要的建築作品,其最顯着的特點是各個部件在視覺上的相互獨立。

通過使用構件的重疊、穿插以及使用原色來強調不同構件的特點,創造了一個開放和靈巧的建築形象。室内陳設也體現了與室外一樣的靈活性,樓層平面中惟一固定的東西就是衛生間和廚房,因而可以自由劃分,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要求,外部的色彩設計也同樣用在室内,以色彩來區分不同的部件,又富于裝飾意味。這所住宅的設計可以說是蒙德裡安繪畫的立體化。

現代設計

20世紀初的重要現代主義運動“風格派”在荷蘭産生,絕對不是偶然的現象。荷蘭“風格派”、蘇聯的構成主義和德國的包豪斯是形成現代主義設計的三個基本支柱。

“風格派”産品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的人物是家具建築設計師裡特維特(Gerrit Rietveld,1888-1964)。他在父親的店裡當學徒,同時學習建築。他一直與現代主義運動沒有任何關系,直到1916年凡·霍(Robert van t’Hoff)請他設計家具。

1917年他設計了一張絕對沒有妥協的幾何形椅子,稱為紅-藍椅子,此椅成為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的重要經典作品,從此他開始了與荷蘭現代主義運動的密切關系,并且參加了“風格派”。裡特維特受美國建築師弗蘭克·賴特的影響,在1925年設計了位于無特列支的什羅德住宅(the Schroeder Housein Utrecht),此建築的風格完全是“風格派”的立體性展現。

“風格派”對于世界現代主義的風格形成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它的簡單的幾何形式、以中性色(黑白灰)為中性的色彩計劃、它的立體主義形式、理性主義形式的結構特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成為國際主義風格的标準符号,而在荷蘭的現代設計中,它的痕迹也顯而易見,比比皆是。

作品特征

1、把傳統的建築、家具和産品設計、繪畫、雕塑的特征完全剝除,變成最基本的集合結構單體,或者稱為元素。

2、把這些幾何結構單體進行結構組合,形成簡單的結構組合,但在新的結構組合當中,單體依然保持相對獨立性和鮮明的可視性。

3、對于非對稱行的深入研究于運用。

4、非常特别地反複應用橫縱幾何結構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以上幾點特征可以很清晰的從蒙德裡安的作品中看出。

風格派的成就

1、關于新建築的觀點:新建築應該是反立方體的。

2、四維分解法(通過将一個盒子分解開來,從而賦予每個面以流動、延展的動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