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日

全國科普日

在全國範圍内開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動
全國科普日,即2003年6月29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正式頒布實施一周年之際,為在全國掀起宣傳貫徹落實《科普法》的熱潮,中國科協在全國範圍内開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動。自此,中國科協每年都組織全國學會和地方科協在全國開展科普日活動。從2005年起,為便于廣大群衆、學生更好地參與活動,活動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為每年9月第三個公休日,作為全國科普日活動集中開展的時間。[1]2020年9月19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範圍内同步啟動,活動将持續到9月25日。
    中文名:全國科普日 外文名: 别名: 時 間:每年9月第三個公休日 目 的:宣傳貫徹落實《科普法》 發起者:中國科協 實施時間:2003年 出 處:《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發展曆程

全國科普日由中國科協發起,全國各級科協組織和系統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頒布和實施而舉辦的各類科普活動,定在每年九月的第三個雙休日。

2002年6月29日,我國第一部關于科普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正式頒布實施。

2003年6月29日,在《科普法》頒布一周年之際,為在全國掀起宣傳貫徹落實《科普法》的熱潮,中國科協在全國範圍内開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動。自此,中國科協每年都組織全國學會和地方科協在全國開展科普日活動。

從2005年起,為便于廣大群衆、學生更好地參與活動,活動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為每年9月第三個公休日,作為全國科普日活動集中開展的時間。

一直以來,全國科普日活動都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特别是中央書記處的高度重視和關心。自200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以來,中央書記處領導同志每年都莅臨全國科普日北京活動現場,與首都各界群衆一起參與科普日活動,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全國各地主要黨政領導也都參加當地的科普日活動。

2009年底,中央書記處在聽取中國科協黨組工作彙報的時候,進一步明确要繼續辦好全國科普日活動,并且提出“中央書記處全體同志都要繼續參加全國科普日活動”,進一步體現了中央領導對全國科普日活動的關心、重視和支持。

2019年9月14-20日,2019年的全國科普日在全國各地集中開展,主題為“禮贊共和國、智慧新生活”,主場活動設在北京,在天津、上海、廣州、哈爾濱等地設立分會場。9月14日,主題為“禮贊共和國、智慧新生活”的2019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各地同步啟動,這一大型群衆性公益科普活動活動将持續到20日結束,全國有1.5萬個單位推出重點活動2.4萬項,預計輻射公衆3.2億人次。

2020年9月19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範圍内同步啟動,活動将持續到9月25日。2020年全國科普日将在日常科普内容基礎上突出應急科普,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為公衆獻上一場科普活動盛宴。

節日主題

曆屆主題

2005年科學發展,共建和諧

2006年預防疾病,科學生活

2007年科技促進環境友好型國家建設

2008年保護生态環境

2009年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态環境,保障安全健康

2010年堅持科學發展,走進低碳生活

2011年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态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

2012食品安全與公衆健康

2013年保護生态環境,建設美麗中國

2014年創新發展全民行動

2015年萬衆創新擁抱智慧生活

2016年創新放飛夢想,科技引領未來

2017年科學破除愚昧創新驅動發展

2018年創新引領時代,智慧點亮生活

2019年禮贊共和國,智慧新生活

2020年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

主題活動

2012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參加全國科普日活動。同首都群衆和大學生一起參加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習副主席強調,要廣泛普及食品與健康相關知識,推動全社會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堅決遏制各類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提高群衆消費安全感和滿意度。

201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以“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态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為主題,旨在推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和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圍繞這一主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将組織開展5200多項主題科普活動。北京主場活動的主題是“食品與健康”。上午9時30分許,他來到主題展覽區,饒有興趣地觀看了“舌尖上的變化”、“神奇的生物技術”、“農業物聯網”、“食品安全監測”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普展闆和實物,以及孩子們所做的科普實驗互動體驗活動。

他最後指出,高等院校蘊藏着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最為豐富的人才資源,在面向社會公衆開展科普活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要把這一優勢進一步發揮好。各級科協組織要進一步突出科普工作的大衆性、基層性、基礎性,讓科普活動更多地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生産、走進生活。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堅持把抓科普工作放在與抓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支持科協、科研、教育等機構廣泛開展科普宣傳和教育活動,不斷提高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為實現到我們黨成立100周年時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标,奠定更為堅實的群衆基礎、社會基礎。

2018全國科普日活動由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中國科學院聯合主辦。北京主場将在中國科技館首次舉辦“科學之夜”活動,以科幻為主題,通過角色扮演、闖關探秘、VR體驗等青少年喜愛的活動形式,将科學與藝術完美融合。設在奧林匹克公園區的北京科學嘉年華,包括國際科普、科技教育、智慧生活等12個主題展區,展示來自11個國家的480餘項科學互動體驗項目。

2019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由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健委聯合主辦。2019年全國科普日的的主題為“禮贊共和國、智慧新生活”。北京的主場活動設在中國科學技術館和北京科學中心。

節日背景

2002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正式頒布實施,标志着中國的科普事業進入了法制化建設和發展的軌道。2006年2月6日《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發布,提出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在"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目标、任務與措施。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積極落實《科普法》與《科學素質綱要》,中國科協組織各級科協和學會在全國範圍内開展了全國科普日活動。為持續做好這項群衆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推動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中國科協将每年9月第三周公休日繼續舉辦全國科普日活動。

為了使全國科普日活動成為一項植根社會、深受公衆喜愛并積極參與的品牌性公益活動,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全國科普日活動标識及今後活動主題。中國科協将組織相關專家從征集作品中,評選出最具代表性的活動标識及主題,在全國科普日活動中使用。

節日意義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産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随着全球一體化的時代發展,加強科學技術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科學素質,已成為持續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和國際競争力的基礎性工程。因此,廣泛開展社會科學技術普及活動是推進我國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務,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

節日目的

通過組織開展全國科普日活動标識、主題征集活動,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人人都是科普之人、處處都是科普之所"的良好氛圍,激發全體公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熱情,為中國科普活動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源泉和動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