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浩特

烏蘭浩特

内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轄縣級市
烏蘭浩特(蒙古語,意為“紅色的城市”)位于大興安嶺南麓,内蒙古自治區東部,科爾沁草原腹地。[1]現為中共興安盟委、行署所在地,是全盟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全市土地總面積2353.5平方公裡,其中建成區面積44.3平方公裡,9個街道辦事處,經濟技術開發區、物流園區、葛根廟開發區等3個園區,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多民族和諧共處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2]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烏蘭浩特常住人口為356035人。[3]2020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為1771385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0.8%。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48844萬元,比上年增長1.8%;第二産業增加值702168萬元,比上年增長2.2%;第三産業增加值920373萬元,比上年下降0.4%。第一産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8.4%,比上年增長0.6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39.6%,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52.0%,與上年持平。[4]
    中文名:烏蘭浩特 外文名:Ulanhot 别名:紅城,王爺廟 行政區劃代碼:152201 行政區類别:縣級市 所屬地區:内蒙古自治區興安盟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東部 面積:865平方千米 下轄地區:愛國街道、和平街道等 政府駐地:罕山街 電話區号:0482 郵政區碼:137400 氣候條件: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成吉思汗廟、五一會址、烏蘭夫辦公舊址、内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 機場:烏蘭浩特義勒力特機場 火車站:烏蘭浩特站 車牌代碼:蒙F 地區生産總值: 地區生産總值:1771385萬元(2020年) 方 言:東北官話,蒙古語科爾沁土語 人 口:356035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曆史沿革

烏蘭浩特在春秋戰國時期為東胡活動之地。

漢代初,隸屬幽州刺史部遼東郡,仍為東胡活動地區。東漢末年,鮮卑族強盛起來,本地區為鮮卑活動地域。

南北朝時期為室韋活動地區。隋唐時期為霫的活動地區。唐總章二年(669年),隸于居延都督府;唐元和十五年(820年),隸屬于室韋都督府。遼代屬上京道泰州金山縣。

金代為臨潢府路泰州轄地,軍事上歸東北路統軍司節制。

元代屬遼陽行省泰甯路。

明代初為泰甯衛轄地,隸屬大甯都司。永樂四年(1406年),在今烏蘭浩特地區增設木答裡山衛,旋歸該衛所轄,改隸于奴兒幹都司。

清代活動在今烏蘭浩特市境一帶的是科爾沁蒙古。崇德元年(1636年),漠南蒙古統一,十六部四十九蒙古封建主承認後金皇太極為蒙古可汗。清對蒙古地區拆部編旗,科爾沁部因較大而劃分為6旗,分左右兩翼,每翼3旗,烏蘭浩特地區位于科爾沁右翼前旗(亦稱劄薩克圖郡王旗,簡稱劄薩克圖旗)境内,歸該旗領屬。

康熙三十年(1691年),劄薩克圖旗第三代郡王鄂齊爾在今市區内修建家廟,當地群衆稱“王爺廟”,并把該廟所在地亦稱為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區)。

在中華民國時期,按照中華民國政府于民國元年(1912年)八月十九日發布的《蒙古待遇條例》規定,盟旗設置及蒙古王公“原有之管轄治理權一律照舊”。1929年東北軍在王爺廟設置興安屯墾公署第一墾殖局,該局曾将王爺廟改稱“興安鎮”。

在東北淪陷時期,1932年,日本侵略者和僞滿洲國政權在王爺廟設置興安省,領興安南、興安北、興安東3個分省(後增設興安西分省)。是年,興安鎮改稱王爺廟街。

1934年12月,撤銷興安省,同時将興安4個分省直稱為省。

1935年,興安南省公署由鄭家屯遷至王爺廟街。1943年,在王爺廟街設興安總省。

抗日戰争勝利後,1946年2月15日,在王爺廟街成立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和興安盟政府,4月,以上兩府撤銷。同月,成立王爺廟街公署,歸西科前旗領導。28日,在王爺廟街成立興安省政府和興安盟政府。8月,王爺廟街公署改為王爺廟街政府,直隸于興安盟政府。

1947年5月1日,在王爺廟街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25日,撤銷興安省政府。11月28日,王爺廟街改稱“烏蘭浩特”(蒙語,漢語意思為紅色的城市),并升格為市。

解放後,1949年12月,内蒙古自治政府由烏蘭浩特市遷往張家口。

1953年2月1日,在本市成立内蒙古自治區東部區行政公署。5月10日,政務院決定将烏蘭浩特市改為内蒙古自治區直轄市,具體領導工作交由東部區行政公署負責。

1954年4月30日,東部區行政公署撤銷,本市由自治區直轄改隸屬于呼倫貝爾盟。

1958年8月20日,内蒙古黨委批複烏蘭浩特市與科爾沁右翼前旗(以下簡稱科右前旗)合并,對外仍稱烏蘭浩特市。

1964年7月20日改為烏蘭浩特(鎮級),隸屬科右前旗。1969年8月,烏蘭浩特随科右前旗劃歸吉林省白城地區,1979年8月随科右前旗劃回内蒙古呼倫貝爾盟。

1980年7月26日,國務院批準恢複興安盟和烏蘭浩特市建置,興安盟行署駐烏蘭浩特市。

行政區劃

烏蘭浩特市轄:興安街道、和平街道、愛國街道、勝利街道、鐵西街道、都林街道、五一街道、烏蘭哈達鎮、義勒力特蘇木、城郊鄉、居力很鄉。

2000年,烏蘭浩特市轄7個街道、4個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269162人,其中:愛國街道23624,和平街道24946,興安街道36749,勝利街道19883,鐵西街道22593,都林街道27650,五一街道19208,永聯鎮40349,烏蘭哈達鎮21229,居力很鎮20707,義勒力特鎮12224。

某年烏蘭浩特市行政區劃一覽:全市轄7個街道、4個鎮:愛國街道、和平街道、興安街道、勝利街道、鐵西街道、都林街道、五一街道、永聯鎮、烏蘭哈達鎮、居力很鎮、義勒力特鎮。(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資料。根據當時《内蒙古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愛國街道:轄第一~第十八18個居委會。

和平街道:轄第一~第十九19個居委會。

興安街道:轄第一~第十九19個居委會。

勝利街道:轄第一~第十七17個居委會。

鐵西街道:轄第一~第十四14個居委會。

都林街道:轄第一~第十六16個居委會。

五一街道:轄第一~第十三13個居委會。

永聯辦事處:轄第一~第二十20個居委會;永聯、查幹、羊場子、民合4個嘎查;紅光、紅星、紅城、紅勝、紅聯、聯軍6個村。

烏蘭哈達鎮:轄合特嘎查、舍林嘎查、白音特布斯、烏蘭胡碩、烏蘭哈達、關店、東白音、西白音、高根營子、胡力斯台、腰樂、混都冷、前公主、後公主、東蘇15個嘎查;三合、古城2個村。

義勒力特辦事處:轄新艾裡、義勒力特、榆樹、黃家店、幸福、西包達力幹、東包達力幹、東白音胡碩、西白音胡碩、民生、團結、太平、勝利、合發14個嘎查。

2006年8月,自治區民政廳批複同意烏蘭浩特市将4個鎮調整為2個鎮,增設1個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調整後,烏蘭浩特市轄烏蘭哈達鎮、居力很鎮和永聯、興安、都林、愛國、和平、鐵西、勝利、五一街辦事處。具體調整如下:

撤銷義勒力特鎮,将其原管轄的行政區域整建制并入烏蘭哈達鎮。合并後烏蘭哈達鎮總面積478.4平方千米,總人口32049人,轄29個嘎查委員會、2個村民委員會、6個居民委員會。鎮人民政府駐地原烏蘭哈達鎮所在地前烏蘭哈達。

撤銷永聯鎮,将永聯鎮原管轄的3個嘎查(民和、羊場子、查幹)并入居力很鎮。合并後居力很鎮總面積為242.6平方千米,總人口19246人,轄3個嘎查委員會、15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鎮人民政府駐地設在前進村(太平街)。

将永聯鎮原管轄的7個嘎查村(永聯、紅光、紅星、紅城、紅聯、紅勝、聯軍)和居力很鎮橋頭居民委合并設立永聯街道辦事處。合并後永聯街道辦事處總面積為41.9平方千米,總人口39884人,轄1個嘎查委員會、6個村民委員會、20個居民委員會。辦事處駐地設在原永聯鎮政府駐地礦泉西街路北。

2009年6月,民和、羊場子、查幹3個嘎查重新劃入烏拉哈達鎮銷義勒力特辦事處.居力很鎮橋頭居民委員會重新劃入居力很鎮。

2013年,居力很鎮在地圖上劃出烏蘭浩特,劃歸科右前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烏蘭浩特市的地理座标為北緯45°22′—46°18′,東經121°51′—122°20′之間,西南鄰吉林省洮南市,其餘方位均與科爾沁右翼前旗接壤。全市土地總面積2353.5平方公裡。

氣候特征

烏蘭浩特,蒙語意為“紅色的城市”。屬中溫帶半幹旱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溫的年較差和日較差都較大。年平均氣溫5℃,無霜期130天,年降水量為440毫米左右。

北部為山地,南部為沖積平原,東、西、南三面環水,平均海拔263.6米,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5.0℃,年均降水量442.6毫米,年均日照2875.8小時,無霜期134天。

地形

巍峨蒼莽的大興安嶺呈東北一一西南走向,橫亘在科爾沁草原北部,是整個東北地區的北部天然屏障。烏蘭浩特市就位于嶺南(東)中段,是聯系昭烏達盟、哲裡木盟與呼倫貝爾盟及黑龍江省的必經之地;在大興發嶺的中段,洮兒河将其攔腰斬斷,形成了一條南北縱深達500餘華裡的大溝塘,而王爺廟正處在這個大溝塘的溝口。從這裡出發,向南即進入松嫩平原和東北腹地;向北進入大溝塘,從大石寨向西經桃合木可通錫盟,從五叉溝向西經寶格達山可通錫盟和蒙古國,向北越過興安嶺直通蒙古國,是前蘇聯、蒙古進入東蒙和東北内陸最便捷的通道。并且,一條長達500餘華裡的大縱深,在軍事上是不可多得的,林海茫茫、草莽深深,千山萬嶺,曲徑通幽,可以藏兵百萬,進可攻,退可守,進如猛虎下山,退似蛟龍入海,具有極大的戰略回旋餘地,是打遊擊的好地方。所以,王爺廟是處在東蒙地區東西、南北戰略通道的交叉點上的,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東北地區乃至全國都是十分罕見的。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烏蘭浩特市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

土地資源:全市有耕地27畝,其中水田10萬畝,綠色無公害水稻種植面積3.5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1萬畝。工業用地充足,有自治區重點扶持的全區20個開發區之一——烏蘭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總規劃面積21.24平方公裡,目前有2.2平方公裡完成"三通一平",達到了企業入駐條件。

水資源

與北方其他城市相比,該地區具有較豐富的水資源。市内洮兒河、歸流河年徑流總量7.7億立方米,洮兒河上遊察爾森水庫最大蓄水量13億立方米,年均蓄水量4.2億立方米。全市年均自産水資源總量9.4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年均徑流量7.78億立方米,地下水總補給量1.67億立方米。全市水資源可利用總量3.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2.8億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1.1億立方米。

礦産資源

境内瑩石,建築用砂石,砂質粘土,建築用岩石分布廣泛,儲量十分可觀。有銅、鐵、鉛、鋅、大理石等多種礦藏,其中銅産量居自治區第二位。

林業資源

全市有林地面積1.1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35.5萬立方米,林木覆蓋率41%。林區和山區多産木耳、蘑菇、猴頭、蕨菜等多種經濟價值較高的山珍,有沙參、黨參、桔梗、防風等多種中草藥材,并有飛龍、白天鵝、山雞、鹿、犴、熊、狍子、黃羊等珍禽異獸。

農畜産品資源

年産糧食穩定在5.5萬噸左右,其中優質玉米2.3萬噸,水稻2萬噸,大豆800噸。綠色無公害水稻可年産1.5萬噸,産品熱銷北京、上海、天津等許多大中城市。牧業年度牲畜頭數15萬頭(隻),以奶牛、肉羊為主。全市目前有奶牛8.5萬餘頭,日産鮮奶350餘噸;肉羊存欄6萬隻,年産優質羊絨3000公斤,羊毛24萬公斤,羊肉80萬公斤,皮張6.2萬張。

人口狀況

人口結構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底,烏蘭浩特常住人口為327081,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9141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5669人,增長12.2%。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64064人,占50.16%;女性人口163017人,占49.8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1.23下降為100.64。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41862人,占12.80%;15-64歲人口為262912人,占80.38%;65歲及以上人口為22307人,占6.82%。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比重下降6.80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4.57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3個百分點。

2016年,烏蘭浩特市戶籍總人口3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2萬人。其中城鎮居民人口25萬人。戶籍人口出生率9.74‰,人口死亡率4.80‰,人口自然增長率4.94‰。遷入0.5萬人。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烏蘭浩特常住人口為356035人。

民族組成

烏蘭浩特市是一個以蒙古族為自治民族,漢族為多數的民族聚居的縣級市。由17個民族組成,少數民族常住人口125183人,占烏市總人口的38.9%,城市少數民族年流動人口1.8萬餘人。人口過百人的少數民族有6個,分别為蒙古族、回族、滿族、朝鮮族、達斡爾族、錫伯族。

經濟發展

綜述

2019年,地區生産總值實現176.5億元,增長7.3%;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5.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3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2.9億元,增長4.2%;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達到33310元、17002元,增長7%、11.5%。

2020年,烏蘭浩特地區生産總值為1771385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0.8%。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48844萬元,比上年增長1.8%;第二産業增加值702168萬元,比上年增長2.2%;第三産業增加值920373萬元,比上年下降0.4%。第一産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8.4%,比上年增長0.6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39.6%,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52.0%,與上年持平。

第一産業

2012年烏蘭浩特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621630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73390畝。烏蘭浩特糧食作物總産量達225007噸,與上年同期持平。

2012年完成退耕還林荒山造林3000畝,義務植樹5500畝,“四旁”植樹4000畝,鞏固退耕還林補植補造2.5萬畝(數據提供:市林業局)。

2012年烏蘭浩特家畜存欄總頭數為278259頭(隻),比上年增加9556頭(隻),增長3.6%,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欄249583(隻),比上年增長6.6%,其中大牲畜存欄53339頭,比上年增長0.3%。羊存欄196244隻,比上年增長8.5%。2012年肉類産量達12349噸,2012年牛奶産量達116348噸。

2020年1月2日,烏蘭浩特市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第二産業

2012年烏蘭浩特完成工業增加值520364萬元,比上年增長14.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482709萬元,比上年增長15.1%;産品銷售率達89.56%,比上年下降2.79個百分點。

2012年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05236萬元,比上年增長18.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24.0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4%;房屋建築竣工面積88.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72.6%。

第三産業

2012年烏蘭浩特消費品零售額為780084萬元,比上年增長12.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消費品零售額為697574萬元,比上年增長11.1%;住宿和餐飲業消費品零售額為82510萬元,比上年增長21.8%。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為332134萬元,比上年增長11.2%。

2012年末各項存款餘額1667824萬元,比上年增長5.7%;各項貸款餘額870853萬元,比上年增長21.6%;儲蓄存款餘額874669萬元,比上年增長6.8%;人均儲蓄存款餘額27296元,比上年增長6.2%(數據提供:盟人民銀行)。

截至2012年末,烏蘭浩特已有開展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16戶,2012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70920萬元,其中:财産險保費收入27366萬元;人身險保費收入43554萬元。2012年保險業各類賠款與給付支出12842萬元,其中:财産險賠款及給付支出7934萬元;人身險賠款及給付支出4908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

2012年,烏蘭浩特普通中學在校生25344人,比上年增長1.1%。初中升學率89.6%。中等職業在校生11428人,比上年下降23.0%,小學在校生19562人,比上年增長2.4%,小學升學率100.0%。學齡兒童入學率100.0%。烏蘭浩特共有幼兒園及學前班96所,在園幼兒7550人,其中教辦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056人。

知名學校有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烏蘭浩特第一中學。

科技

2012年,烏蘭浩特科技經費支出1859萬元,年内烏蘭浩特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263期,培訓農牧民2萬人次,培訓實用技術12項。2012年共申報專利技術6項,專利實施産值1600萬元,發展技術貿易機構1家,技術貿易交易額160萬元。2012年共推廣區級重點技術10項,推廣盟級實用技術20項。

文化

2012年末烏蘭浩特共有歌舞團1個,文工團1個,擁有群衆藝術館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13個,文物站2個,曆史文化舊址6個;烏蘭浩特公共圖書館2個,藏書11萬冊,借閱人次16.5萬人次。年末烏蘭浩特有調頻轉播發射台1座,調頻發射機5部,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5.15%;電視轉播發射台2座,電視發射機7部,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5.62%。

醫療

2012年,烏蘭浩特擁有衛生機構276個,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52個;各類醫院12個;衛生院7個。衛生機構床位數2291張,衛生技術人員3259人。

體育

2012年,烏蘭浩特舉辦綜合運動會1次,舉辦單項比賽20次,舉辦全民健身活動1次,參加活動人數10000人次。在校學生體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标準》的有3.8萬人,占應達标學生的92.7%。

社保

2012年末烏蘭浩特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0336人,比上年末增長4.6%,其中:參保職工為35532人;離退休人員為14804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75993人,其中:參保職工為45957人,其中,離退休人員參保人數為10913人;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130036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7134人,與上年末持平。生育保險參保人數為19876人,比上年末增長0.8%。工傷保險參保人數為36514人,比上年末增長3.7%。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75145個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39%(按常住人口計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出2665.74萬元,受益49597人(次)。烏蘭浩特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為21085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民為10156人。年末烏蘭浩特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機構擁有床位600張,年末在院人數510人。

交通運輸

公路

111國道、302國道以及新建的省際大通道貫穿市區,省道203線烏蘭浩特至阿爾山一級公路正式通車運營,烏蘭浩特至珲春高速公路已通車。全市所有嘎查村中,80%以上已通油路。

鐵路

鐵路方面與北京、呼和浩特、哈爾濱、長春、大連等大中城市均有直達列車。白阿鐵路改造和錫烏鐵路工程即将開工建設,阿爾山至蒙古喬巴山鐵路已列入國家鐵路網建設規劃,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規劃的歐亞大陸橋之一。同時,烏蘭浩特至江橋、白音胡碩至烏蘭浩特鐵路也在規劃建設之中,将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鐵路網絡。

航空

烏蘭浩特機場建設标準為4C級,可起降波音737等大中型客機。現已開通了至呼和浩特和北京航班,與烏蘭浩特市毗鄰的阿爾山機場正在建設。屆時,将形成烏蘭浩特及所在盟内有兩個機場的航空運輸優勢。

曆史文化

民俗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曆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質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蒙語的意思是娛樂或遊戲。“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争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大會召開前,男女老少乘車騎馬,穿着節日的盛裝,不顧路途遙遠,都來參加比賽和參觀。大會第一項一般是摔跤比賽,摔跤手腳登高筒馬靴,下身穿寬大的綢緞摔跤褲,上身穿“昭得格”(一種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頸上圍有五彩缤紛的飾物“江戈”,仿古代騎士跨着大步,繞場一周。賽馬也是大會上重要的活動之一。比賽開始,騎手們一字排開,個個紮着彩色腰帶,頭纏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賽馬的起點和終點插着各種鮮豔的彩旗,隻等号角長鳴,騎手們便紛紛飛身上鞍,揚鞭策馬,一時紅巾飛舞,如箭矢齊發。先到達終點者,成為草原上最受人贊譽的健兒。射箭比賽也吸引着衆多牧民。技藝高超者可百發百中,赢得觀衆的陣陣喝彩。“那達慕”大會又是農牧物資交易會。除了工業和農副産品外,還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幹制品、奶酪、奶幹、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馬頭琴,是中國蒙古族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綽爾”。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

語言

烏蘭浩特的蒙古語屬于内蒙古方言的東部土話-科爾沁土語,屬于黏着語。摻雜漢語借詞,與标準的察哈爾蒙語有語音差異。

當地漢語屬于東北官話嫩克片,與周邊基本沒有語音差異。

地方美食

東北蘸醬菜

東北蘸醬菜是指用黃瓜生菜、水蘿蔔作食材,配以尖椒、蒜、小蔥等配料制作而出的一道菜。

酸菜

酸菜一般指東北酸菜,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甯夏等地也都有腌制酸菜的傳統。

粘豆包

粘豆包是一種源于漢族的豆沙包類食物。漢族人傳統上喜歡粘性的食品,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氣裡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如狩獵等。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制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中保存過冬。

鍋包肉

鍋包肉是著名的東北菜,一般菜肴都講究色、香、味、型,惟此菜還要加個“聲”,即咀嚼時,應發出類似吃苞米花時的那種聲音。

烤全羊

烤全羊(Roast Whole Lamb)是内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尤其是蒙古族人民膳食的一種傳統地方風味肉制品,一道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菜,是該民族千百年來遊牧生活中形成的傳統佳肴,是新疆少數民族招待外賓和貴客的傳統名肴,也是當下中原人非常喜食的肉制品了。

草原奶茶

蒙古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北方民族做的奶茶統稱草原奶茶。草原奶茶是所有奶茶的鼻祖,用磚茶混合鮮奶加鹽熬制而成。

蒙古奶茶

磚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飲品,喝由磚茶煮成的鹹奶茶,是蒙古族人們的傳統飲茶習俗。

小雞炖蘑菇

小雞炖蘑菇是一道東北黑龍江漢族特色菜肴。亦是黑龍江傳統的四大炖菜之一。小雞炖蘑菇的來曆也很有東北白山黑土的生活氣息。

主要景點

内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

内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區誕生地——烏蘭浩特市,是為紀念内蒙古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而興建的,是新中國成立後少數民族地區興建的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區域自治的紀念性展館,也是内蒙古第一座民族解放紀念館。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地區民族解放曆程的紀念性展館。

紀念館總投資9600萬元、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陳展面積3500平方米,由序廳、主展廳和英烈廳3部分組成,同時設有館前廣場,廣場陳列有兩門大炮。主展廳設4個單元:震撼的春雷、抗日的烽火、勝利的曙光、永遠的豐碑;英烈廳設4個單元:革命先驅、還我河山、為了新中國、英勇的鐵騎兵。

圍繞内蒙古民族解放和區域自治60年曆程,展覽的主題定位是:沒有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就沒有内蒙古的民族解放;沒有内蒙古的民族解放就沒有内蒙古區域自治的60年。通過圖片、文物、場景造型以及聲、光、電等各種藝術和技術表現手段,充分展示了民族特點、文化特點和區域特點。

阿爾山

阿爾山全稱“哈倫阿爾山”,系蒙古語,其意思為“熱的聖水”。阿爾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西北部,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1996年設立縣級市,是一座新興的邊境旅遊療養城市。是聯合國規劃的中國阿爾山-蒙古喬巴山鐵路的交彙處,是拟建的兩伊鐵路的彙合處,并将成為中、日、韓等東北亞連接歐洲的捷徑。依托獨特的資源和地緣優勢,阿爾山确立了以旅遊業為主導産業的發展戰略,并将逐步打造成具有時代特點的“中國内陸綜合性旅遊度假區”和“國際型旅遊名城”。

祖國北疆連綿的大興安嶺上,有一個山幽林靜、泉清水秀、富有傳奇色彩的地方——阿爾山。阿爾山原名為“哈倫阿爾山”,蒙古語意為“熱的神泉”。48眼礦泉分布在長540米,寬70米的狹長地帶上。阿爾山礦泉以基祛病健身的神奇妙方而聞名遐爾。距阿爾山市北2.5公裡處,有著名的“五裡泉”。泉水出自侏羅季火山岩的西北與東北向斷裂複合部位,為優質礦泉。水溫在6.3——6.8℃之間,四季不變。

阿爾山市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境内自然資源獨特,極為豐富。天然無雕飾的景觀比比皆是,引人入勝。石塘林、摩天嶺、天池、地池、杜鵑湖、松葉湖、玫瑰峰、雞冠山、豬八戒山等形态各異,惟妙惟肖。

這裡的樟子松林木茂密,樹幹挺直;白桦林成帶成片,亭亭玉立;落葉松滿山青翠,蒼勁繁茂。野生動物有70餘種,珍稀動物20餘種。常見的有馬鹿、黑熊、狍子、猞猁、水賴、雪兔、飛龍、松雞、烏雞等。水生動物主要有冷水魚,狗魚、雙咀魚等。常見植物有269種,象山杏、榛子、刺莓果、蕨菜、蘑菇、黃花等,蕨菜年産達2000噸,質量高、口感好,深為日本、韓國所喜愛,每年大量出口。中草藥資源也十分豐富,有地榆、土三七、黃芪、蒼術、白芍、桔梗、苦參等。觀賞植物有梅花、赤芍、石竹、杜鵑花、野山菊、冬青花、金星梅、銀星梅。

阿爾山溫泉

内蒙古著名礦泉療養地。在大興安嶺中段西麓,蒙古語“阿爾山”意為“聖水”。有四十二個泉眼,泉區方圓僅1平方千米。各泉水溫差别明顯(1~48?°c),所含化學成分各不相同,可分别治療幾十種慢性病。

中國最大的放射性氡群泉。位于内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前旗西北部、大興安嶺的崇山峻嶺之中。分布在長500米,寬70米的地帶上。共有大小溫泉42個。各泉水溫度不同,含氡量及其他化學成分不同,對于多種疾病有良好療效。阿爾山海拔1000餘米,空氣清新,夏日陽光充足,涼爽宜人,是避暑勝地;冬季封雪期達7個月,可開展冬季運動和狩獵。溫泉附近樹多林密,蒼松白桦掩蓋峻嶺,山珍藥材遍地叢生。

位于興安盟。風景秀麗,空氣清新,雜質量少,紫外線充足,離子化空氣的濃度較大,著名的“内蒙古工人阿爾山療養院”就設在此。

阿爾山礦泉48眼分布在南北長500米、東西寬70多米的範圍内。分冷泉、溫泉、泉、高溫泉4種,泉水最低溫度1.5℃,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以及氯、鎂、硫、矽等10幾種元素。礦泉水對多種疾病有良好療效,特别是對風濕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類風濕、牛皮癬等疾病有特殊療效。

松樹和桦樹交相掩映着的阿爾山鎮南便是礦泉療養院。它構築在綠樹鮮花叢中,遠山近舍,濃淡相宜,宛如一幅水墨畫。

步入礦泉區,在長500米、寬40米的草地上,密密匝匝排列着48個泉眼。晶瑩澄澈的泉水汩汩而出,久旱不涸。有的相隔咫尺,有的相距數丈,溫溫差卻大得叫人不敢相信。冷泉隻有1℃,溫泉不涼不熱,高熱泉則像滾沸的開水,終年升騰着熱氣。礦泉的排列排列形狀也極為有趣,像一個南北躺卧的人體形,有“頭泉”、“五髒泉”、“腳泉”,裡面細看還能分出“眼泉”、“胃泉”等。人們傳說,不同部位的泉水對治療人體相應部位的器官病變,有着神奇的療效。

阿爾山溫泉

據有關部門化驗和臨床記載,溫泉中含有銅、錳、锶、锂、钛、钼、鋁、铍、铯、鋇等多種微量元素及放射性無素鐳、鈾,對人體的運動器官、消化器官、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等疾病均有較高的療效。特别像治療風濕病、關節炎、外傷引起的腰腿疼、胃腸病、皮膚病、脫發病等,效果更顯著。

成吉思汗廟

成吉思汗廟坐落在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罕山之巅,始建成于1940年,這座融漢、蒙、藏三個民族建築風格于一體的廟宇,從正面看是"山"字形。正殿當中有16根粗大的紅漆明柱,四周繪有反映成吉思汗業績的精美圖案,中央為2.8米高的成吉思汗銅像;兩偏殿陳列有元代的兵器,服裝,瓷器等複制品,山門到正殿有寬10米、長158米用花崗岩砌成的81級台階。

成吉思汗廟融蒙、漢、藏三個民族的建築風格于一體,采取古代漢族建築中慣用的中軸對稱布局手法,建築主體圓頂方身,綠帽白牆,具有典型的蒙、藏建築特色。

成吉思汗廟坐北朝南,下方上圓,廟殿呈“山”字型,中間是高28米的正殿,東西兩側是高16.62米的偏殿,共有9個尖頂。用綠色琉璃鑲制,正殿圓頂中央懸挂蘭色長方形匾額,上書“成吉思汗廟”(蒙、漢兩種文字)。廟殿建築面積822平方米。正殿有16根直徑0.68米的大紅漆明柱,大殿正中的大理台基上坐落着高2.8米、重2.6噸的成吉思汗全身鑄銅座像,兩旁陳列元代兵器。東西偏殿陳列元代服飾、書簡、器皿。三座大殿天花闆繪有蒙古古代圖案,大殿和走廊牆壁有成吉思汗箴言字畫與當代畫家思沁繪制的大型壁畫。其中《鐵木真少年時期》、《成吉思汗廟統一蒙古各部》、《蒙古國的建立》、《蒙古鐵騎兵》、《暢通東西方》等壁畫,于1989年載入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蒙古秘史人物畫冊》。

科爾沁草原

科爾沁,蒙語意為著名射手。在曆代,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管轄的遊牧區之一,位于内蒙古東部,在松遼平原西北端,包括整個興安盟和通遼市的一部分地方。科爾沁草原北與錫林郭勒草原相接,東鄰呼倫貝爾草原,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科爾沁草原有較大面積的天然牧場和近2000萬頭(隻)的科爾沁紅牛、興安細毛羊和蒙古牛羊。

科爾沁草原水利資源非常豐富,有綽爾河、洮爾河、歸流河、霍林河等240條大小河流和莫力廟、翰嘎利、察爾森等20多座大中型水庫。科爾沁淡水魚種類多、肉質好,無污染,水裡繁殖,年出魚量達到3000噸。

科爾沁草原曆史悠久,文化源遠流.尚存的名勝古迹有遼代古城、金代界壕、科爾沁十旗會盟地舊址和廟宇、佛塔多座。

在科爾沁草原上已有大青溝、汗山、科爾沁草原濕地自然保護區等國家和地區保護區。

哈拉哈河概況

發源于阿爾山開發區境内的哈拉哈河流經達爾濱湖、杜鵑湖,它還彙集了蘇呼河和古爾班河等支流,幹流由東向西經伊爾施流入蒙古國,屬額爾古納河水系。河長399公裡,在阿爾山開發區内134.5公裡最優美,河床寬40~200米,平均流量22.23/秒,年徑流量4.3億。流徑河段山環水繞,林木茂盛,郁郁蔥蔥。河中多小島、沙洲,水清流急,流量穩定,上遊段與一系列火山堰塞湖連結,風光獨秀,是開展漂流觀賞風光的理想河段。

玫瑰峰概況

玫瑰峰位于阿爾山市區25公裡處,由十幾座錯落有緻,犬牙交錯的花崗岩山石組成的雄奇山峰,走進玫瑰峰會發現岩石表面有坑,這些岩石表面的坑,科學家稱之為"岩臼",認為是冰蝕或者風蝕形成。據說阿爾山玫瑰峰這種石林地貌和"岩臼"現象隻有在大興安嶺克什克騰等少數地方發現,對地質研究意義重大。

石峰大部分呈紅褐色,巍峨壯觀。從山下仰望玫瑰峰,巨大的石塊形态各異,氣象萬千,遠景有一種氣勢磅礴的雄壯之美。有的象直插雲端的青銅寶劍,有的象持戟的武士,有的象威猛的雄獅,有的象相互依附的親人擁抱一起在竊竊思語,有的象一尊天雕的石佛,石佛後面是一隻神龜,傳說石佛就是騎乘神龜來到這裡,它正在自得地享用清涼的露水。從石階向上,右側山峰幾乎呈90度直角,有一塊扁方的山石象有人特意擺在那裡,據說這就是成吉思汗的點将台。

這塊圓型岩石如天上飛來,好象風吹便能晃動,據說這就是騰格裡天點化的成吉思汗。詩人慨歎:"古今是關隘,曾有巨人來,雄偉玫瑰峰,可汗點将台。"登峰遠眺,群山疊翠,煙霧環繞,白雲悠悠,飛鳥旋空,玫瑰峰下的樹林中是醒目的紅頂木屋玫瑰莊園,人們可到裡面小憩,去體驗林區風情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的感受。

從山頂左右各有一條火山石鋪成的石階,從此下山細細品味步移景換,神妙無比的自然石景。過玫瑰峰向北走不到1公裡,還有兩處俊美的奇峰異嶺,中間的石峰叫折箭嶺,最北側的石峰叫神箭峰。相傳這兩座石峰還有着迷人的傳說。

罕山公園

位于城區北側罕山上,初建于1980年,原名北山公園,1987年大規模修建,改名為罕山公園,後又更名為成吉思汗公園,占地面積60公頃。該園以自然景物為基礎,以成吉思汗廟為主景,開辟諸多人造景觀和遊樂休閑場所,是一座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現代氣息的大型公園。

成吉思汗公園以主路為中心分為三大景區:

1.中心景區:位于公園門至成吉思汗廟。

2.東部景區:位于主園路東至公園圍牆

老年益壽場:位于八駿銅雕北200米路東樹林中,約500平方米,内有運動場地和休息廊亭,為中老年健身、娛樂和休閑的場所。

民族旅遊村:位于成吉思汗廟東側,面積13萬平方米。内有蒙古包5座,2萬平方米的跑馬場,5千平方米的射箭場。遊人在此除可觀景娛樂外,還可品嘗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餐飲。

3.西部景區:位于主園路西至圍牆。

民俗風光旅遊村

位于南部,距市區4公裡,這裡依山傍水,樹茂林深,幽靜清新。景區西側,從大興安嶺東西兩麓蜿蜒而來的洮兒河與歸流河在此彙合,碧波清澈。河西岸群山起伏、綿延蒼莽。景區東側,是烏蘭哈達灌區的萬畝稻田。旅遊村占地面積16.2萬平方米。綠樹深陰間,分布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小蒙古包和木屋、“紅福莊園”等娛樂區。河邊辟有的釣魚池、篝火晚會場地也于2004年春先後投入使用。民俗風光旅遊村已成為集民俗、觀光、娛樂、餐飲、休閑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區。

森林公園

位于罕山北側的成吉思汗廟景區内歸流河、洮爾河分别從西、東兩側流過,占地面積267.7公頃。

森林公園地處城鄉結合部,交通便利,市區通往飛機場的公路緊臨公園東側穿過。園内地勢平均海拔263.6米,屬山地丘陵地貌,崗巒起伏,年平均氣溫4.1°C,年平均日照3901小時,無霜期128天,植被茂盛,覆蓋率達60%,植物品種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黑松、五角楓、雲杉、花灌木、京桃等近百種。樹木、花草茂盛,已達到三季有花,四季長青,在園内栖息的野生動物有山兔、野雞、沙半雞、花鼠等。

森林公園,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是旅遊、觀光、療養、休憩的理想之地。

“五一”廣場

位于烏蘭浩特市興安北路東側,原稱“人民廣場”。1947年5月1日,慶祝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盛大閱兵式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群衆集會在此舉行。此廣場是烏蘭浩特市舉行政治、文化和體育等各種大型集會的場所。

1997年,為迎接内蒙古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本市對人民廣場進行了擴建改造,并更名為“五一”廣場。在廣場南側進出口處,建立一座碑體上部為“5.1”造型的“五一”紀念碑,碑身上方鑲有自治區政府主席烏力吉手書的“五一廣場”4個镏金大字;碑身下部鑲嵌着一長方形漢白玉,上面镌刻着毛主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于1947年5月祝賀内蒙古自治區成立的賀電全文。紀念碑東西兩側,分别為樹牆、草坪和花壇,造型精美别緻。紀念碑北側,是寬闊的廣場。

2008年,為紀念内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對“五一廣場”進行了全面徹底改建,總面積達5.6萬平方米,由活動場地、綠地、音樂噴泉、文化長廊及雕塑等組成。音樂噴泉位于廣場南部正中,占地696平方米。文化長廊位于北部正中,由向南張開排列成弧形的24根巨柱支撐平面頂蓋組成。以音樂噴泉為中軸線,東西兩側對稱分布着34塊綠地花壇。綠地占地2.4萬平方米,占廣場總面積的42%。活動場地近3萬平方米,全部用高檔石闆鑲鋪。廣場内還安裝有形态各異的照明燈和裝飾燈,共168座(盞)。中小型雕塑10件。五一廣場以其獨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示着烏蘭浩特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與衆不同的風采。

葛根廟

葛根廟身邊蓮花圖廟,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賜蓮花圖廟名為“梵通寺”。清嘉慶元年(1796年)由哲裡木盟十旗王公籌集資金,動工為葛根廟修建梵通寺、宏濟寺、廣覺寺,四座大殿于嘉慶三年(1798年)七月十二日正式落成後又建慧通寺。當時全廟以五大殿堂為主,配有葛根宮、法輪宮、葛根陵等七殿堂,共有鍍金銅佛5073尊、石佛像35尊、泥佛像500尊,有《甘珠爾》和《丹珠爾》等經文1868卷。規模宏大,氣勢宏偉壯觀。自建以來共有七世葛根,鼎盛時期有喇嘛1200名,擁有240戶以上廟奴隸,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喇嘛廟。1928年西藏活佛班禅曾來此傳經。文化大革命時期寺廟全部被扒毀。

現存葛根廟為1988年7月國家和地方落實宗教政策所複建。從前山門進入廟内路兩側有一座白色的十輪金剛塔,這是文化大革命時期1868卷《甘珠爾》和《丹珠爾》被燒毀的地方,為防止有人和牲畜在經卷燒毀的地方走動,故修建此塔。複建後的葛根廟共有四個大殿,最東邊的叫功德仁遠寺,裡面供奉着三世佛和七世葛根的舍利子,兩面牆上繪畫着釋迦牟尼的八大弟子和護法金剛。功德仁遠寺是冬季喇嘛們念經和學習的地方。功德仁遠寺西邊是顯密究竟寺,這裡是舉行重大宗教儀式的場所。裡面正中供奉着釋迦牟尼,兩邊是阿彌陀佛和藥世佛還有十輪金剛、馬頭金剛等一些護法金剛。顯密究竟寺旁邊是葛根廟的主殿梵通寺,這座大殿是用原葛根廟的主殿名字命名的。

裡面分為内外兩層,裡面一層供奉着三世佛和原來老僧人們供奉過的佛像、佛龛,外面一層供奉着1991年從西藏塔爾寺請回的108卷《甘珠爾》經和十一世班禅畫像、文書菩薩、大乘金剛、十一面金剛等一大批鍍金銅佛像。佛像的前面鋪着紅氈,這裡是喇嘛們學習國家宗教政策和念頌經文的地方,正中的黃色座位是葛根的座位。四個大殿中最西邊的是菩提濟度寺,欲稱财神殿。他是居士們捐資建造的,裡面主要供奉的是密宗的黃财神,還供奉着地藏王菩薩、阿彌陀佛、大肚彌勒佛等佛像。

走出四座大殿,後面半山腰還有幾處佛塔,其中最西邊的一座是為紀念1928年西藏活佛班禅來此傳經而修建,相傳,佛塔修建的地方就是當年班禅講經說法的地方。半山腰的三座白色佛塔是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和他的兩個門徒。相傳他的兩個門徒:一個名叫根敦珠巴(1391—1474),以後被黃教追認為第一世達賴喇嘛,相傳系觀世音菩薩化身,另一個名叫克珠傑,以後被黃教追認為第一世班禅,相傳系無量光佛化身。山腳下的四座佛塔依次是為供奉地方山神、護廟神、護法大王、蓮花生大師而修建的。葛根廟的後面背上還有四塊白色突起的大石頭,相傳這是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的馬蹄印,摸一摸可以飛黃騰達。

王爺廟

源于清代内蒙古哲裡木盟科爾沁右翼前期紮薩克圖郡王家族世代供奉的藏傳佛教寺廟。1691年,紮薩克圖旗第三代郡王鄂齊爾在現市區内修建家廟,因蒙旗紮薩克郡王俗稱王爺,其供奉的家廟也随之俗稱“王爺廟”。該廟原座落于本市普慧街與育才路交彙的西北側。初建時以正殿和學塾為主體,還建有2座廟倉和藏式喇嘛住宅300餘間,以後增建1座葛根宮。整個廟堂建築規模宏大,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2003年初,市政府為展示蒙元文化、落實民族宗教政策,通過招商引資7000萬元,易地在成吉思汗廟院東側50米處重建王爺廟,4月11日破土動工。投資方為通遼市大樂林寺包天虎。廟區占地10公頃,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天王殿、山門、居士林、經堂、佛塔等,至2004年底,大雄寶殿等建築的主體工程部分竣工。

注:玫瑰峰、哈拉哈河、阿爾山溫泉等,并非為烏蘭浩特區域内的風景為阿爾山風景。

五一會址

五一會址位于烏蘭浩特市五一北路,是一座青磚建造的廳堂。五一會址因194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這裡召開并宣告全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政權——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此成立而得名。

該廳堂建于1935年,曾是僞興安陸軍軍官學校禮堂,東蒙軍政幹部學校禮堂,後為内蒙古黨校禮堂。1986年被列為内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重新維修。1995年被列為内蒙古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五一會址坐東朝西,東西長94.5米,南北寬24.7米,建築面積708.50平方米,占地面積2334.15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圍欄、門廳、展覽大廳、壁爐、主席台、化妝室、庫房。會址門前綠草如茵,花團錦簇。會址内陳列的“興安地區革命鬥争史實”展,共展出圖片、實物300餘件,真實地記錄了草原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英勇奮鬥、争取解放的曆史。

194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這裡召開。決定内蒙古命運的392名與會代表一緻擁護在内蒙古地區實行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民族區域自治,為全國實行少數民族區域自治樹立了光輝典範。會議經過簡短的投票儀式,選舉烏蘭夫、哈豐阿為内蒙古自治區政府正、副主席。

這次會議的勝利召開,标志着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内蒙古民族解放運動取得了偉大勝利,内蒙古分裂300餘年的曆史一去不複返,内蒙古的曆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五一會址作為中國共産黨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偉大勝利的象征,是展示内蒙古民族團結與進步的重要标志,也是20世紀40年代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推翻封建統治,建立新生人民政權的豐碑。胡錦濤、布赫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視察過五一會址,布赫同志為會址題寫了“民族區域自治的偉大勝利”的條幅。

辦公舊址

烏蘭夫辦公舊址位于烏蘭浩特市興安北路東側,是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烏蘭夫同志的辦公舊址,現為内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房始建于1936年,為青磚砌牆、人字架起脊、古筒瓦罩頂一層平房建築。房舍座東朝西,占地面積1317平方米,建築面積402.91平方米,平面呈方形。房屋中軸線上依次為踏步、門廳,右側為會議室,左側是走廊、辦公室、起居室。屋後綠樹婆娑,門前花團錦簇,使其更顯得莊嚴肅穆。門楣上方挂着一塊橫匾,上面用蒙漢兩種文字镌刻着七個金色的大字:烏蘭夫辦公舊址。

這座普普通通的房舍,不僅是内蒙古自治區誕生前後的曆史見證,更是内蒙古人民走向自由與光明的指揮中心。1947年2月至1949年11月,烏蘭夫奉中共中央東北局[7]之命來到王爺廟後,就在這棟房子裡辦公。就是在這棟房子裡,烏蘭夫和他的戰友們運籌帷幄,掀開了内蒙古嶄新曆史的第一頁,繪制出了自治區建設與發展的第一張藍圖。

1974年11月7日,該建築毀于火災。1987年4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重建。同年5月,在原址南30米處開始動工興建,8月竣工,房舍外觀與原建築相仿。該建築1995年被科爾沁右翼前旗人民政府确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被列為内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拾級而上,步入正廳,一眼便可看見自治區政府成立時烏蘭夫同志的大幅照片。照片兩邊挂着“不朽功績,光照千秋”大字條幅。正廳北側有兩個大房間,分别是當年的會議室和警衛戰士的住處。南側有一狹小走廊,走廊西側的三個小間是當年的警衛室、秘書室、辦公室,東側一大一小兩個房間是烏蘭夫當年的辦公室和卧室。辦公室約有30平方米,粗糙的地闆上,靠西牆擺放着一張三人椅、兩張單人木椅;南牆下一張小小的寫字台上擺放着一架手搖電話機、一隻筆筒、一方硯台和一疊文件;辦公桌後是一把木制轉椅,牆角處有一木制衣架。

最惹人注目的是南牆上那面内蒙古自治政府旗,長約1.5米,寬約1米,上下為紅色,中間藍地上綴有交叉着的鋤頭、套馬杆,中間有一顆紅五星,象征着農牧民聯合奮鬥,打出一片新天地。僅有10餘平方米的卧室更顯簡陋。一張木闆床上鋪着一條極薄的褥子,上邊疊放着一條軍用棉被;窗下擺着一對簡易木質沙發,門後放着一個衣架、一個洗臉盆架,此外别無他物。走進辦公室和卧室,讓人深切地感受到當年環境的艱苦和烏蘭夫生活的簡樸。

1997年,内蒙古自治區成立50周年時,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同志前來瞻仰烏蘭夫辦公舊址。睹物思人,感慨萬千,揮筆寫下“光輝的曆程,閃光的足迹”大字條幅。條幅表達了廣大人民群衆的心聲,被懸挂在辦公室牆上,留作永久的紀念。

城市榮譽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标縣(區)。

2019年9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19年11月14日,烏蘭浩特被生态環境部評為第三批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市。

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全生态百優榜。

2020年10月,獲評全國雙擁模範城。

2020年12月,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區雙擁模範城”榮譽稱号。

2021年1月,入選2018-2020周期國家衛生城市(區)名單。

2021年1月18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命名為“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021年1月28日,入選“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

2021年9月,入選“2021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