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

漳平

福建省龍岩市代管縣級市
漳平,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獨平”之意,于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置縣,1990年撤縣建市。全市人口29.7萬人、國土面積2975平方公裡,分别居全省84個縣(市、區)第55位、第7位;轄11鎮3鄉2個街道辦事處176個行政村15個社區。[1]2020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74.70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7.18億元,增長3.6%;第二産業增加值117.65億元,增長5.4%;第三産業增加值119.86億元,增長4.1%。
    中文名:漳平市 外文名:Zhangping City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350881 行政區類别:縣級市 所屬地區:中國福建省龍岩市 地理位置:福建省西部 面積:2975 下轄地區:2個街道、10個鎮、4個鄉 政府駐地:菁城街道 電話區号:0597 郵政區碼:364400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桂東洋森林公園、關帝廟、漳平東山公園、天台山森林公園、石鼓山 機場: 火車站:漳平站、漳平西站、雙洋站 車牌代碼:閩F 地區生産總值: 人口數量:29.15萬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總人口) 地區生産總值:274.70億元(2020年)

建制沿革

明成化七年(1471年),從龍岩縣九龍鄉劃出居仁、聚賢、感化、和睦、永福5裡置漳平縣。漳平建縣至清雍正十一年(1471~1733年),屬漳州。嘉靖十五年(1536年)劃出聚賢裡置大田縣。雍正十二年至民國元年(1734—1912年),改屬龍岩直隸州。

民國2年(1913年)廢州設道,漳平縣屬福建西路道,次年改屬汀漳道。民國14年(1925年)廢道設縣由福建省直轄。民國18-19年(1929—1930年),中國共産黨及其所領導的紅軍、工農武裝在永福、官田及拱橋的部分村莊建立區、鄉蘇維埃政府,由中共龍岩縣委員會領導。

民國21年(1932年),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入閩,在龍岩成立閩西善後委員會,漳平設分會(後改稱分處)。次年11月福建事變發生後,在福州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政府,将福建劃設4個省,漳平屬龍汀省。

民國22年(1934年)7月,“閩變”失敗後,福建省劃設10個行政督察區,為省派出機構,漳平屬第七行政督察區,次年第七督察區改為第六督察區,隸屬不變。民國25—26年(1936年1月至1937年7月),中國共産黨在永福境内成立岩南漳(龍岩、南靖、漳平)縣軍政委員會,永福、官田和拱橋部分鄉村屬其管轄。民國36年(1947年),福建省将9個行政督察區調整為7個,漳平屬駐龍岩的第七督察區管轄。

1949年6月21日漳平縣城解放,旋即成立漳平縣人民民主政府,由中共閩粵贛邊區安溪中心縣委領導。7月16日,國民黨軍隊反攻進占縣城,縣人民民主政府及所屬武裝撤往新橋、溪南一帶。9月13日再度解放縣城。同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在龍岩設立第八行政督察區,轄龍岩、漳平等7縣。

1950年4月改稱龍岩行政督察區,同年10月改稱龍岩專區,為省派出機構,隸屬不變。1956年甯洋縣撤銷,縣城甯洋縣入屬。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龍岩專區先後成立“臨時勤務委員會”“軍事管制委員會”和“革命委員會”,成為一級臨時政權機構。1970年7月改龍岩專區革命委員會為龍岩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9月龍岩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設立龍岩地區行政公署,恢複為省的派出機構,漳平仍屬龍岩地區管轄。1990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成為福建省第九個縣級市。1996年11月成為省直轄市,由龍岩市代管至今。

行政區劃

漳平市轄菁城、桂林2個街道,和平、拱橋、永福、溪南、象湖、新橋、雙洋、赤水、西園、南洋、蘆芝11個鎮,官田、吾祠、靈地3個鄉;共15個居民委員會,176個村民委員會,901個自然村。市人民政府駐菁城。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龍江(北溪)上遊,介于北緯24°54′-25°47′,東經117°11′-117°44′之間,地處閩西的東大門,東毗永春、安溪,南連華安、南靖,西鄰新羅,北接永安、大田,外接廈門等閩南沿海發達地區,内聯閩、粵、贛腹地。轄區總面積2975平方公裡。

地形地貌

漳平,地處戴雲山、玳瑁山和博平嶺三大山脈結合部。九龍江北溪橫切中部,将漳平分成南北兩半。地勢由南、北向中部河谷傾斜,呈馬鞍形。中部沿江兩岸為漳平市地勢較為平緩的河谷、丘陵地帶。北部以新橋溪為界,東緣屬戴雲山脈南端的西南坡,西緣屬玳瑁山脈的東南坡。兩坡相向,構成狹長的新橋溪河谷地帶。

其東,戴雲山支脈兩支由大田和安溪入境,向西南延伸至九龍江北岸。兩支脈間,形成溪南溪河谷地帶。其西,有玳瑁山支脈由北部的永安入境,分兩支向南延伸至南洋北部。兩支脈間,有雙洋溪蜿蜒南流,形成赤水、雙洋等山間盆地。九龍江以南,大部分地區為博平嶺山脈所盤踞。地勢高峻,四周群山聳峙,下浙溪流經中部,形成平均海拔750米左右的永福山間盆地。地勢由西南向東北九龍江河谷趨降。

氣候

漳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中部河谷地帶受海洋性季風影響,為南亞熱帶氣候。具有溫熱濕潤,雨水充足,冬短無嚴寒,夏長無酷暑,垂直氣候顯著,幹濕季節分明,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等特點。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漳平水資源豐富,境内溪流密布,河道坡陡流急,水域遼闊,水系發達,水質良好,九龍江北溪自西向東橫穿漳平市中部,其支流呈葉脈狀遍布漳平市。漳平市徑流豐富,水資源總量為28.7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1.1萬立方米,高于中國和福建省人均水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36萬千瓦,可開發利用水能資源33萬千瓦,已開發水能資源量32.49萬千瓦,其中裝機1萬千瓦以上水電站7座。

礦産資源

漳平市是福建礦藏較豐富的市份之一,已發現有煤、石墨、鐵、鉛、鋅、多金屬、鎢、錫、钼、铋、稀土及石灰岩、大理岩、螢石、葉蠟石、高嶺土、石英、矽石、輝長——輝綠岩等礦産地近百處。以煤、石墨、鐵、石灰岩、大理岩較豐富。經普查、勘探,新橋的大坑煤礦,赤水的挂山鐵礦,嶺兜的石灰岩礦,蘆芝的大深鐵礦,儲量達千萬噸至億噸。

電力資源

至2004年底,漳平市電源總裝機54.2萬千瓦,其中火電(含餘熱發電)裝機42.4萬千瓦,水電裝機11.8萬千瓦。九龍江北溪貫穿境内,流域遼闊,支流密布,落差明顯,水量豐富,漳平市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30萬千瓦,可供開發的水能蘊藏量29萬千瓦。且豐富的煤炭資源也為火電項目的建設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森林資源

漳平是中國南方48個重點林區之一。漳平市林地面積383.5萬畝,占土地面積86.7%,有林地面積337.5萬畝,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積99.3萬畝,商品林238.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7.9%,林木蓄積量1503萬立方米,位于全省前列。漳平市及永福鎮于2000年6月分别被命名為“中國花木之鄉”、“中國杜鵑花之鄉”。漳平作為全國南方48個重點林業縣(市)之一,已形成速生豐産用材林、紙漿林、松脂林、毛、油茶等大型基地。林業經濟是漳平市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柱。

生物資源

境内野生動物絕大部分為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現存約300餘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雲豹、金錢豹、蟒、白頸長尾雉、黑熊、水獺、麂、草鸮,棘胸蛙、穿山甲、貓頭鷹、啄木鳥、靈貓、山羊、蒼鷹、虎紋蛙、豪豬等。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漳平市戶籍總戶數8.75萬戶,總人口29.15萬人。

全市常住人口為253394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4019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200人,增長5.50%,位居龍岩市第二,年平均增長0.54%。但常住人口總數占龍岩市的比重較低,為9.3%,僅略高于連城縣。

全市共有家庭戶95085戶,集體戶2636戶;家庭戶人口為246270人,集體戶人口為712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59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減少0.1人。

經濟

綜述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74.70億元,增長4.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7.18億元,增長3.6%;第二産業增加值117.65億元,增長5.4%;第三産業增加值119.86億元,增長4.1%。三次産業結構由2019年的13.6 : 43.8 : 42.6調整為2020年的13.6 : 42.8 : 43.6。

全市現有市場經濟主體30560戶,增長18.4%,其中,新登記注冊個體工商戶4176戶,增長17.6%;新登記注冊企業697戶,增長4.7%。私營企業從業人員31077人,個體工商戶58289人。

全年财政總收入15.19億元,增長5.4%,其中,地方級财政收入9.74億元,增長7.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04億元,增長5.5%。

“十三五”期間,全市生産總值突破200億大關,年均增長7.0%;财政總收入累計達到62.81億元,地方級财政收入累計達到40.09億元,分别是“十二五”時期的1.1倍和1.2倍。

第一産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62.45億元,增長3.7%,其中,農業産值33.83億元,增長3.3%;林業産值7.98億元,增長2.7%;牧業産值17.24億元,增長4.9%;漁業産值1.88億元,增長3.0%;農林牧漁服務業産值1.52億元,增長4.8%。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産值比例為54.2: 12.8 : 27.6 : 3.0: 2.4。

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2.62萬畝,增長3.0%,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4.15萬畝,增長2.4%。糧食産量6.06萬噸,增長1.2%,其中,旱糧産量0.43萬噸,增長17.1%。蔬菜産量25.37萬噸,增長4.5%;茶葉産量1.30萬噸,增長4.4%;水果産量5.42萬噸,增長2.4%;食用菌産量2.50萬噸,增長4.5%;花卉苗木種植面積5.42萬畝,增長24.0%。

主要林産品油茶籽産量2594噸,增長11.6%;竹筍幹産量4319噸,增長4.7%。

全年肉類總産量3.41萬噸,增長14.7%,其中,豬肉産量2.67萬噸,增長18.9%;牛肉産量169噸,增長13.4%;羊肉産量560噸,增長4.1%;家禽肉産量6305噸,增長0.9%。禽蛋産量6320噸,增長18.1%。水産品産量0.63萬噸,增長3.3%,其中,魚類産量0.60萬噸,增長1.8%。

第二産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83.14億元,增長4.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4.7%,集體企業增長68.0%,股份制企業增長10.1%,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下降6.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4.6%,重工業增長8.6%。分工業門類看,采掘業增長31.4%,制造業增長4.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增長4.7%。

全年新增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142家,其中産值億元以上企業73家。工業産品銷售率94.8%,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資源型工業與非資源型工業産值比例為27.6:72.4;市本級工業與中央、省屬工業産值比例為94.5:5.5。“十三五”期間,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0%。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92.5,比上年提高46.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7.89億元,增長8.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47.7%;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5.74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7%。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34.51億元,增長7.6%。全市47家資質等級建築業企業完成産值54.46億元,增長9.2%;新簽建築合同額63.15億元,增長60.7%。

第三産業

固定資産投資

全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2.2%。按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增長46.6%;第二産業投資增長30.5%,其中,工業投資增長30.5%;第三産業投資下降7.2%,三次産業投資比例為8.3 : 49.1: 42.6。分領域看,高技術産業投資下降7.0%,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49.9%,民間投資增長25.7%,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2.0%,交通運輸投資下降17.7%。“十三五”期間,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14.7%。

全年房地産開發投資15.79億元,增長15.7%。商品房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03.61萬平方米,下降2.2%;竣工面積14.30萬平方米,下降61.8%。商品房銷售面積31.86萬平方米,增長2.2%;商品房銷售額20.68億元,增長2.0%。

全市131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6.30億元,占年度計劃115%;實現開工建設項目70個;實現竣工投産項目59個。

國内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82億元,下降0.2%。按規模看,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57億元,限額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24億元。按行業看,全年批發業銷售額135.59億元,增長5.1%;零售業銷售額87.11億元,增長3.7%;住宿業營業額1.73億元,下降12.4%;餐飲業營業額12.61億元,下降2.8%。全年新增11家限額以上商貿業企業,全市限額以上商貿業企業255家。“十三五”期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4.6%。

郵電旅遊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3196萬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4708萬元,增長25.3%;電信業務總量8488萬元,增長18.1%。年末寬帶用戶10.45萬戶,增長19.4%;固定電話用戶1.59萬戶,增長39.5%;移動電話用戶27.35萬戶,增長5.4%。

全年旅遊總收入24.30億元,下降10%,接待遊客405萬人次,下降10%。成功舉辦“2020年第九屆櫻花文化旅遊節”活動。

金融保險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币各項存款餘額146.6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6%;金融機構本外币各項貸款餘額129.9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8.5%。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2.71億元,增長5.4%,其中,壽險保費收入1.97億元,增長7.3%;财險保費收入0.74億元,增長0.5%。支付各類理賠7890.77萬元,其中,壽險理賠4199.41萬元,财險理賠3691.36萬元。

交通運輸

綜述

2018年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4.35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全年鐵路旅客發送量4.83萬人,下降10.1%;鐵路貨物發送量124.20萬噸,增長4.4%。公路客貨運周轉總量59563萬噸公裡,增長6.1%;公路旅客運輸周轉量6525萬人公裡,下降7.8%;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58911萬噸公裡,增長6.3%。

2018年,公路總裡程2556.29公裡,其中高速公路116.55公裡。年末全市機動車保有量11.03萬輛,增長5.8%,其中汽車類4.16萬輛,增長8.9%,小型類汽車3.68萬輛,增長10.9%。

公路

漳平境内多山,明清及至民國,陸路交通閉塞。民國時期雖多次籌建公路,僅成幾段路基,因經費缺乏或被貪污而告停。竹木、紙、茶等土産品外運和食鹽、布匹、海産品的輸進,主要靠九龍江及其支流運送,不通舟楫的山區,以人力挑運為主。1955年興修漳平至龍岩公路,次年通車。1957年修通漳平至永福公路。1958年漳平市各鄉(鎮)掀起修路熱潮,縣鄉簡易公路初具規模。1963年省道福三線橫穿中部。此後縣鄉公路不斷延伸,專用公路也開始修建。

1973年省道圍禾線橫穿南部,境内通車裡程達534公裡,實現所有鄉鎮和半數行政村通公路。1978年後按工程技術标準修建新路,改造舊路,線路迅速擴展,質量普遍提高。至1990年漳平市公路通車裡程達1144.5公裡,其中等級公路566公裡,瀝青油路126.5公裡。平均每百平方公裡有公路38.5公裡,96%的行政村已通公路,居全地區之首。省道嶺和線縱貫南北,福三線和圍禾線橫穿東西,并向各鄉(鎮)輻射,形成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

莆永高速公路是福建莆田至永定高速公路的簡稱,是海西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途經漳平市溪南,和平,西園漳平段設溪南、西園互通。于2012年9月28日,莆永高速公路漳平到龍岩段正式通車

漳永高速公路龍岩段起點位于漳平市官田,經桂林、蘆芝、和平、新橋,終于漳平市與永安市交界處。全長約80.83公裡,投資估算約為76億元。項目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标準建設,路基寬度24.5米,設計速度80km/h,路面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荷載公路-Ⅰ級。龍岩境内設置漳平南、新橋、和平樞紐等3處互通式立交。預計2015年。

鐵路

1957年鷹廈鐵路貫通漳平南北。1961年漳龍鐵路開通至龍岩,次年漳泉鐵路通車至大深,後延伸到安溪劍鬥。1990年境内鐵路通車裡程120.9公裡,約為全省的十分之一。其中正線109公裡,專用線11.9公裡。線路穿越5個鄉鎮,沿線共設11個車站。其中漳平站由原9股道擴建為22股道,升為二等編組站,成為閩西南鐵路交通樞紐站,擔負着閩西南及粵東、贛南部分縣市的旅客集散和貨物中轉任務。

自1988年鷹廈線電氣化工程永安至漳平段開通後,客貨綜合運力較前提高一倍以上。1990年境内各站貨物發運量91.94萬噸,到達量69.61萬噸,分别比1976年增長25%和30%。客運量72.39萬人次,比1978年增長74%。漳平站日運貨物列車24對,旅客列車8.5對。全年裝卸貨物18404車皮,比1978年淨增11096車皮,增長1.5倍。

南三龍鐵路于2013年12月10日,南三龍鐵路擴能工程全線開工建設。南三龍鐵路總工期4年,預計于2017年底完工。南三龍鐵路從在建的合福鐵路南平北站引出,經沙縣、三明、永安、漳平,至漳龍鐵路引入龍岩。漳平設雙洋站、漳平西站。

内河航運自60年代後逐漸為陸路運輸所取代,1990年剩有民船257隻,多為農用運輸。

新中國建立41年來,漳平已成為閩西南交通重鎮,為發展漳平和閩西南經濟起着重要作用。但仍有7個行政村未通公路,縣鄉公路等級标準不高,盤山險道多,抗災能力差,運輸能力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漳平經濟的發展。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持續深化“一校多區”管理體制改革,全市普通中學19所,在校生12762人,其中,高中生4366人,初中生8396人;小學(完小)97所,在校生(含完小、教學點)23180人;幼兒園43所,在園幼兒11187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16人。高考應屆本科上線961人,本科上線率78.3%,總分600分以上92人。

科技事業

全年争取省級科技項目立項3個、龍岩市級科技項目立項6個。新增4家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現有19家;新增5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現有22家;新增6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現有14家。

全年獲得國家授權專利601件,其中,發明14件,實用新型450件,外觀設計137件。有效發明專利累計71件,萬人有效發明擁有量為2.93件。全市共有法定計量檢測機構1家,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0.31萬台(件)。開展查無、成品油市場、商标、專利、同城快送、認證等專項整治活動,完成食品安全快速檢測4070批次。

文化事業

年末全市有影劇院1個,群衆藝術館(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2個,圖書總藏量13.5萬冊,博物館1個。開展文藝輕騎兵活動3場次;漳平農民畫被公布為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位同志被公布為龍岩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100%。

衛生事業

健全完善醫共體建設,年末全市共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21個,其中醫院3個、衛生院14個。衛生技術人員66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23人,護士、護師154人。醫療機構床位1013張。

體育事業

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組織參加各級競技體育賽事。在福建省冠軍賽中,我市共有51名運動員參加6個項目比賽,其中,獲得金牌14枚、銀牌5枚。積極開展群衆體育比賽,舉辦籃球賽、氣排球賽、乒乓球賽、龍舟賽、老年人門球賽等系列活動。

民生保障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024人,其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8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15元,增長3.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53元,增長3.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0元,增長7.1%。

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參保人數16.37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56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88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65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6.26萬人,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2.93萬人。

地方特産

風景名勝

桂東洋森林公園:漳平市桂東洋森林公園位于漳平市官田鄉桂東村内,景觀以其“稀”、“秀”、“幽”、“曠”為顯著特征。風景區所屬的桂東山主峰火燒嶺頭山海拔1530.3米,為當地第一高峰,雄偉的山勢與變幻莫測的雲霧剛柔相濟;山裡溪澗幽邃、植物茂盛,是閩西南地區珍稀動植物的庇護地和資源庫之一。

天台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漳平市北部,包含如下景觀:馬山、紫雲洞山、甯洋古城、天台山、甯洋溪。九鵬溪風景區,位于漳平市南洋鄉,于2005年5月1日開園,是天台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之一,2008年5月被國家旅遊局授予“4A”景區。

漳平市永福櫻花園:永福櫻花園位于福建省龍岩市漳平市永福鎮後盂村的茶園和李莊村的台緣山莊。永福櫻花品種主要有中國紅、绯寒櫻、雲南櫻、染井吉野櫻、牡丹櫻、福建山櫻等,品種多達42個。花期大約在每年1月下旬到3月中旬,櫻花節一個品種接着一個品種開。第一波盛開的主要是紅色的绯寒纓、中國紅、霧色櫻、八重櫻、牡丹櫻;第二波盛開的主要是粉色的雲南櫻和白色的染井吉野櫻;第三波盛開的将是粉色的松月櫻、關山櫻、普賢象櫻、禦帝吉野櫻等。永福鎮,是全國有名的花鄉。

王景弘故裡:古稱“香山”、“風寮”。香寮村地處漳平市西北部的赤水鎮,曾産生宋代高僧慧真祖師、道教教主曹泗公、明代航海家王景弘和明代農民起義軍首領蘇阿普、隐士王鏡等傑出人物。

著名人物

王景弘,與鄭和同舟共濟完成七下西洋的偉大壯舉,在鄭和逝後又奉命獨自率領船隊完成八下西洋,他成為我國航海史上與鄭和齊名的傑出航海家、外交家。

陳性初,原名慶善,字嘉祥。1871年出生于漳平,1902年赴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受孫中山革命思想影響,創立華僑智育會作為宣傳革命的活動陣地,辛亥革命勝利後,募款支援孫中山領導的新政權。他身居海外,心系中華,發起組織會館,創辦《工商日報》,倡導興學,開發民智,熱心公益事業,畢生為華僑與當地勞苦大衆服務。

抗日戰争爆發後,懷着“請纓有志願從戎,餘心愛國貫始終”的激情,竭力為支援祖國抗戰而操勞奔波,成為著名愛國僑領之一。1939年夏,68歲的陳性初毅然回國行慰勞抗日将士事宜,終因積勞成疾,病逝于昆明。

鄭超麟(1901年~1998年),是一位近代傳奇人物。他在早年赴法學習時與鄧小平成為室友,之後與鄧小平有關的許多記錄都是通過他的回憶編寫而成的。他一生中寫過很多文章、書籍,還翻譯過蘇聯的共産主義著作,其中《共産主義ABC》對鄧小平産生過很大影響。

陳開路(1912-7~2003-6-2),原名陳光照,漳平市西園鄉前洋坪村人。1929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1933年2月,轉為中共黨員。曆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三縱隊特務連勤務員、紅十二軍六八八團戰士、紅一軍團一師三團機槍連班長、排長、紅一軍團二團連長。

曾進中央特科學校第五期學習。參加過中央蘇區第一至五次反"圍剿"戰争和長征。在1933年8月的溫坊戰鬥中,勇敢殺敵,在全團大會上受表揚。在1935年9月的直羅鎮戰鬥中,因作戰有方,受軍團首長表揚。1936年3月,率領全連苦練軍事技能,在全師政治軍事競賽中獲得練兵優勝旗。到達陝北後,入紅軍大學一期學習。後任紅一軍團一師十三團團長。

抗日戰争時期,曆任紅一軍團獨立團二營營長、挺進軍十一支隊六團參謀長、晉察冀五分區二十六團副團長、晉察冀四分區二十六團團長、晉察冀獨立旅副旅長等職務。參加了平型關、百團大戰和平漢線等戰役戰鬥。在平型關戰鬥中,他頭部負傷仍率領部隊與日軍搏鬥。1942年,在東寺戰鬥中,他右鎖骨被彈片打斷,傷勢稍愈後又投入坪山、會舌戰鬥,取得勝利,繳獲日軍山炮一門、機槍3挺,受到華北軍區嘉獎。

解放戰争時期,曆任晉察冀獨立旅副旅長、補充兵團一旅旅長、四野補訓四師師長等職務,參加了鞏固東北、進軍關内、解放華北和平津戰役以及解放漢口、廣東等戰役戰鬥。新中國成立後,曆任空軍十八師第一任師長、廣東省公安總隊司令員、廣西容縣軍分區司令員和廣西軍區副司令員。曾當選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五屆人大代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四屆區委常委,為廣西社會主義建設和繁榮發展,嘔心瀝血,作出了積極貢獻。1980年10月離休。

陳開路于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60年6月晉升為大校軍銜,1988年被授予二級紅星功勳章。2003年6月2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0歲。

易鴻杉(1976-3~1994-3-13),漳平市溪南鎮下林村人。1994年3月13日,為搶救意外落水的兩位村民,英勇獻身

此外,漳平還有“開一邑文教之先”的劉棠、著名理學家曾汝檀﹑陳祖康等知名曆史人物。

榮譽稱号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同年12月3日,被中共福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福建省司法廳評為“福建省‘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市”。

2020年6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人口流入百強榜”,排名第29位。

2018年—2020年度入選福建省級文明縣城城市。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标縣(區)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