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不及掩耳

迅雷不及掩耳

漢語詞語
迅雷不及掩耳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雷聲驟響,來不及捂住耳朵。比喻事情發生得過于突然,使人防不勝防。[1]
    中文名:迅雷不及掩耳 外文名: 别名: 拼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事例:因此我給他個~的突然襲擊 出處:出處 《六韬·龍韬·軍勢》:“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 近義詞:出其不意 釋義:釋義 雷聲來得非常快,連捂耳朵都來不及。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 用法:褒義 謂語 結構:聯合式

基本内容

【解釋】:雷聲來得非常快,連捂耳朵都來不及。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

【出處】:《六韬·龍韬·軍勢》:“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

【拼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拼音碼】:xlbe

【近義詞】:出其不意

【用法】:主謂式;作定語、分句;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

【英語】:as sudden as lightning

【造句】:馮玉祥趁奉閻兩敗俱傷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取京津,直取河北。

【故事】:東漢末年,曹操進攻黃河流域的馬超和韓遂,把馬超打敗。馬超要求割地求和,曹操不答應,占領渭口後修築工事後,表面答應議和,暗中養精蓄銳,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馬超突然襲擊,将絲毫沒有防範的馬超打得大敗而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