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

漢字成語
鹬蚌相争(又稱:蚌鹬相争),“鹬蚌相争,漁翁得利”成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語出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鹬蚌相争》選自《戰國策·燕策》。記載辯士蘇代借用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燕相持會給兩國都帶來禍害,從而阻止了趙國攻打燕國。它告訴人們:在各種紛亂複雜的矛盾鬥争中,如果對立的雙方争持不下,結果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
    中文名:鹬蚌相争 外文名: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近義詞:兩敗俱傷 反義詞:和衷共濟 出處:《軒亭冤·哭墓》 釋義:比喻雙方争執不相讓,必會造成兩敗俱傷,讓第三者獲得利益。 結構:表述式

解釋

同“鷸蚌相持”。

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駡強秦?笑他鷸蚌相争演出風雲陣。”

詞語分解

n鹬蚌

比喻兩相對峙的人和物。唐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得入關,據蒲津而屯永豐,阻崤函而臨伊洛,東看羣賊鷸蚌之勢,吾然後為秦人之漁父矣。”

相争

彼此争奪;争鬥。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相矜以知,相軋以勢,相争以利。”《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萬家兩個大兒子隻好眼睜睜看他使勢行兇,不敢相争。”

造句

(1)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鹬蚌相争,漁人得利的故事,我們應該牢記在心。n(2)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鹬蚌相争,銅琶鐵闆的事情時有發生。n(3)由于他們兩人不肯合作,鹬蚌相争,結果把大好機會白白地送給對手。n(4)由于兄弟鹬蚌相争,互不相讓,結果造成家族企業遭人并購的結局。n(5)這次選戰在黨内不同派系鹬蚌相争之下,終于讓對手平白地坐收漁翁之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