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讀

句讀

漢語詞語
句讀是進入文言文體系的方式,俗稱‘斷句’,拼音為jù dòu,也稱為句逗。文言文辭休止、行氣與停頓的特定呈現方式,不僅是現行白話文中的句号與逗号的統稱。韓愈《師說》中“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三字經》中“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诂,明句讀”等均有記錄。
    中文名:句讀 拼音:jù dòu 别稱:句逗

釋義

古時稱文詞停頓的地方叫句或讀(dòu)。連稱句讀時,句是語意完整的一小段,讀是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一般是以句号(。)作為一個句子的終了,相當于現代标點符号中的句号;句中語氣承轉停頓以讀号(?或、)表示,則相當于現代标點符号中的逗号和頓号。像這樣加注句讀的動作,被稱為“斷句”又被稱為“圈點”,而圈點并且加上注解或注腳的動作,則被稱為“圈注”。正确的圈點除了可以明了句子和文章原意,也可顯現一個人基本的學識涵養。2010年曆史學考研專業課中出現10分句讀題。

由來

古文是沒有像現在的标點符号的,因此需要“明句讀”(《三字經》對學生有明确要求,要求要“明句讀”)。如果不懂句讀,往往會造成誤讀、誤解原意。如唐代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就有“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fǒu)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的句子。

古代中文在書寫上原本是沒有标點符号的設計,但是在閱讀時為求語氣的順暢和正确的傳達意思,仍有需要注意文句的起承轉合,讀書人便會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記号,這就是句讀的由來。

延伸故事

有一個窮秀才,他很窮,天天吃不飽。所以就想辦法去混口飯吃。他有一個挺富裕的朋友,每當人家差不多要開飯時,他就會到人家家裡“拜訪”。而且還編出各種各樣的理由,讓他朋友留他下來吃飯。

這一天,秀才又“拜訪”友人。友人實在想不出什麼理由讓他離開,就打算看看情形再說。

這時,天突然下雨。秀才說:“天下大雨了!”那個富朋友想來想去,就留一張紙條: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白話意為:“下雨天就要留客(下雨天留客?)?天留你,但我不留你(天留,人不留)。”

富朋友留下紙條後就走回房間,心想:一會兒再來,看你還好不好臉皮留下。可是一會兒那個富朋友回來時,還看到秀才在那。就問:“呀,你怎麼還在這兒,你不走嗎?”

秀才就說:“是你叫我留下的啊。”

富朋友就奇怪了,問怎麼回事。秀才指着那張紙條說:“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白話意為:下雨天就是留客天,留人嗎?留!)”

秀才就笑着說:“你都這麼客氣了,我還好意思走嗎。”那富朋友差點暈過去。

上個故事充分的說明了句讀的用法,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因為古文的章法非常緊湊,文章中即使是哪一句看不懂,看不明白,隻要聯系上下文,意思就很明白。所以讀古文是不能斷章取義,否則容易變成是在望文生義了。

古人将文字脫離言語,獨立成一個系統,而不像現在白話文一般,需要好幾個字來表達一個意思。古代文字是一字就有一個意思或者多個意思和思想在裡面,所以中國偉大的文化才能被書籍所記載下來。要是換成現在的白話文來容納中國曆史文化,怎麼記也記不完。

斷句方法

要對古文正确标點斷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些經驗可供我們參考:

弄通文意

第一步,通讀全文,了解大意。要根據自己的理解水平通讀一到三遍,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第二步,抓住關鍵,把握中心。一篇文章總要圍繞一個中心來寫,說理問的中心往往集中在一兩句非常精辟的言語中。抓住關鍵就能把握中心,從而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三步,理請脈絡,點斷句子。一般來說,叙事性散文脈絡比較容易理清,而說理性散文應該注意層次的把握。

第四步,點斷句子後,再行通讀。要求字句必須講得通,内容必須符合情理,标點出來的句子,還要符合古代語法和音韻。仔細體會作者表達出來的感情、語氣。做到正确标點。

利用句式

從詞彙方面看,古漢語單音詞比較多,一詞多意的現象比較普遍。古今詞義的差别比較大,同時詞類活用的情況也比較多。

從詞序方面看,主要是賓語前置,特别是要善于識别賓語用代詞複指的賓語前置。而介詞結構後置和用作補語的問題也值得注意。

從句式方面看,判斷句,被動句都比較好識别。省略句需要重視,要注意省略的是什麼成分。古人行文有個重要特點。喜歡對舉成文,常常使用對偶、對襯、對比、排比等句式,以增強文章氣勢。掌握這一特點,隻需要把标點的文章誦讀幾遍,就能上口。因而能夠自然的把句子斷開。

借助虛詞

古人用詞造句習慣于用虛詞表示停頓和語氣。有些虛詞實際上起着某些标點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善于抓住這些視覺上的“顯着外部标志”,幫助我們斷句。

1、“夫、惟、蓋、故、粵、是故、今夫、若夫、且夫、然則”常常置于句首,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在它們前面點斷句子。

2、“也、耳、焉、矣、乎、哉、耶(邪)、欤(與)”等多置于句尾,所以我們也可以在它們的後面點斷句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