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

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

馬克·吐溫創作的長篇小說
《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是馬克·吐溫一部重要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湯姆·索亞曆險記》中就跟大家見面的哈克貝利·費恩。哈克貝利是一個聰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個勤勞樸實、熱情誠實、忠心耿耿的黑奴,他為了逃脫被主人再次賣掉的命運,從主人家中出逃。兩個人曆經種種奇遇。小說贊揚了男孩哈克貝利的機智和善良,譴責了宗教的虛僞和信徒的愚昧,同時,塑造了一位富有尊嚴的黑奴形象。它是馬克吐溫作品精選中最傑出的一部。海明威曾評價道:“整個現代美國文學都來源于馬克·吐溫的着作《哈克貝裡·費恩曆險記》,這是我們最優秀的一部書,此後還沒有哪本書能和它匹敵。”
  • 中文名:
  • 别名:
  • 作者:[美]馬克·吐溫
  • 類型:
  • 連載平台:
  • 最新章節:
  • 是否出版:
  • 作品名稱: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
  • 外文名稱: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 作品别名:赫克貝裡·芬曆險記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作品簡介

在貧窮的聖·彼得士堡小村子裡有一場大騷動,這場騷動是由湯姆·索亞和哈克貝利·費恩兩個小頑童所引起的。他們兩人就在馬庫他耳洞窟内玩耍時,發現了兇惡的殺人犯英喬的屍骨和一大筆巨款。英姜喬把偷來的巨款藏在洞窟内,但因為找不到出口而在洞窟内活活餓死。湯姆和哈克發現巨款後一下子變成巨富,他們回到村子後就引起了一場騷動。哈克這個流浪頑童最後被道格拉斯寡婦收養并受到她的嚴厲教養。當然哈克的錢也被她收去了。

哈克雖然住在道格拉斯家中,但是天生的野性使他無法忍受,所以他常離家出走。剛好這時有一位從沒露面卻自稱是哈克的父親的人,要帶走哈克并要回那筆錢。哈克的父親是個酒鬼和流氓。他每次酒醉後鬧事。村人們大傷腦筋,最後終于答應讓他帶走哈克和那筆錢,可憐哈克被父親關在伊利諾州附近的一處古老的小木屋裡,不過,這時候剛好是密西西比河的泛濫期,哈克就利用這個機會逃走了。

他逃到傑克遜島避難,在島上他無意中遇見黑人吉姆。吉姆是道格拉斯寡婦的妹妹的奴隸,他因為無法忍受沉重的工作而逃到傑克遜島。他們兩個人就躲在島上。後來有人來搜索,他們就乘着筏逃到對岸的自由區。航行到半途之時,他們的竹筏和蒸汽輪船撞上了。哈克和吉姆掉到河裡。哈克後來被一位富有的商人救起,但是随而卷入紛争和槍擊事件,在這一片混亂中他和吉姆再次見面。

不過他們很不幸地被“年輕的公爵”和“老國王”兩位郎中所騙。他們教哈克和吉姆到各城市去傳教騙錢,或是耍寶、愚弄鄉民以騙取他們的金錢,或是遇到有人死亡便到他家中詐騙錢财,這兩位郎中對哈克和吉姆無所不用其極。後來哈克好不容易才逃回到船上,但是他卻沒找到吉姆。原來吉姆被“老國王”賣到菲爾富士農夫家。而菲爾富士的太太剛好是湯姆的叔母。哈克知道這件事後就和湯姆商量如何救出吉姆。經過一番驚險的行動,他們三個人終于逃出菲爾富士家。

逃亡途中,湯姆的腳被槍擊中,傷勢很嚴重。由吉姆陪他到鎮上治療,一不小心吉姆又被捉走了。這個時候湯姆的叔母玻莉到鎮上來。她帶來消息說:道格拉斯寡婦的妹妹已經死了。她在遺囑裡恢複吉姆為自由身。而哈克的父親也死了,他也恢複自由身。不過這次他要由玻莉叔母收養。哈克曾經在道格拉斯寡婦那兒吃過苦頭,對于這種被文明人士教養的經驗,他實在受不了。

創作背景

在一八五〇年前後的美國——也就是本書所描寫的那個時代,除了政治生活腐敗,勞資矛盾加深,教會虛僞詭詐,人民不堪其苦之外,最迫切、最嚴重的問題是蓄奴制和種族歧視,它在南部各州既普遍、又猖獗。作者對這一切不合理的現象,表現出戰鬥的态度,對受迫害的廣大黑人群衆旗幟鮮明地予以熱烈的同情和支持。

人物介紹

《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1884)是馬克•吐溫的代表作,也是美國文學史上一部影響深遠的作品。小說的中心情節是講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如何結下深厚友誼的故事。哈克為了逃避酒鬼父親的虐待,逃到一小島上,巧遇逃奴吉姆,兩人結伴而行,企圖從密西西比河上逃往北方的自由州。哈克起先受反動教育影響,覺得不應該幫逃奴的忙,後來在日日夜夜的漂流生活中,逐漸被吉姆的善良無私的性格所感動,表示甯肯冒着下地獄的危險,也要幫助吉姆得到自由。

他們一路上曆盡艱險,遭遇民隊的追捕、騙子的虐待以及各種自然災害。在兩人的同心協力下,所有艱險均被化解。最終,哈克在好朋友湯姆的幫助下救出了被騙子賣掉的吉姆,并得知女主人在遺囑中已宣布解除吉姆的奴隸身份。

吉姆是個忠厚能幹的黑人,但他依然避免不了被任意販賣的厄運,他的不幸命運是廣大黑奴悲苦人生的真實寫照。值得肯定的是,他不再像哈裡葉特•斯托筆下的湯姆叔叔那樣,面對迫害逆來順受,而是采取了出逃的對策,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這要算是力所能及的反抗了。他還是一個富有同情心和犧牲精神的人,在大河上漂流時,他處處照顧哈克,盡可能不讓孩子受驚受苦;當湯姆中彈受傷時,他不顧自己的安危,留在危險區域協助醫生救護孩子。

通過吉姆一系列高尚熱誠行為的描繪,作品告訴我們,黑人在人格上不僅不比白人差,甚至在許多方面還超過了白人,由此徹底粉碎了種族歧視的謬論邪說。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小說意在表明廢除蓄奴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哈克是小說的中心人物,也是美國文學史上一個著名的富于正義感和叛逆精神的兒童形象。小說開始時,他雖然活潑好動,愛好自由生活,但因為長期受到種族主義反動說教和社會風氣的影響,歧視吉姆,常常捉弄他,一度想寫信告發吉姆的行蹤。經過與吉姆同行的日日夜夜,他終于認同了吉姆,決心幫助他獲得自由。

小說以頗具戲劇性的筆觸描寫了哈克内心鬥争的結果:他拿起了那封告發信說道:“好吧,那麼,下地獄就下地獄吧”,随後就一下子把信扯掉了。這段非常傳神的描寫誠如作家所言,是“健全的心靈(即民主理想)與畸形的意識(即種族偏見)發生了沖突,畸形的意識吃了敗仗”。哈克的思想轉變和多次幫助吉姆渡過難關的行動,說明既然種族主義謬論連一個孩子都蒙騙不了,那麼蓄奴制度的崩潰确實是曆史的必然,同時也表明了作家提倡白人黑人攜手奮鬥,共創民主自由新世界的先進思想。

藝術特色

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作為美國文學中的一部經典着作,在語言藝術上具有其獨特性,即口語化語言的運用。這種口語化語言的特征是:一、主人公叙述者的語言常常打破語法常規、與叙述者的兒童式思維契合、動詞時态随意轉換;二、其他人物語言多為土語方言,甚至俚語。《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的口語化語言開創了美國小說語言的新風,對美國後世作家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部小說也比較全面地體現了馬克•吐溫創作的藝術魅力。首先,作品把現實主義的真實性和浪漫主義的抒情性很好地糅合在一起,哈克與吉姆的漂流經曆充滿了傳奇色彩,密西西比河上和沿岸的自然景物在作者筆下也閃爍着奇異壯麗的光華,而沿岸一帶的城鄉生活描寫則翔實真切,具體可感。

這種奇妙的融合尤其體現在哈克的思想鬥争中,作家既纖毫畢露地呈示了人物意識活動的邏輯軌迹,又不無幽默風趣地調侃嘲弄了宗教謬說給一個孩子造成的荒唐觀念。其次,作品采用第一人稱叙事方式,從哈克的視角反映生活、刻畫形象,親切生動,引人入勝。再次,作品的語言頗具特色,作家在廣泛采用美國南方方言和黑人俚語的基礎上,經過精妙地提煉加工,形成了一種富于口語化特征的文學語言,簡潔生動,自然含蓄,是英語文學的範本。

在美國19世紀中期,霍桑的《紅字》就具有了兒童形象作品的雛形,但到了二三十年後,在馬克•吐溫的兩本曆險記《湯姆•伊索曆險記》和《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中,兒童才第一次在美國文學中以主人公的形象出現。它以兒童冒險經曆為線索,透過一個十三四歲孩子的眼睛,描寫了資産階級生活方式的腐朽和奴隸制度的罪惡。

小說中生動真實的社會生活場景和诙諧幽默的言語風格赢得了讀者的喜愛。不同凡響的思想性和獨特的藝術創造性使小說成為一部傑作。因此,海明威說:“一切現代美國文學來自一本書,即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這是我們所有書中最好的。一切美國文學都來自這本書,在它之前,或在它以後,都不曾有過能與之媲美的作品。”

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1835-1910)原名塞缪爾•朗荷思•克萊門斯,是美國文學史上一位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家,自幼成長于密西西比河畔,以水手的行話“馬克•吐溫”為筆名發表作品。馬克•吐溫的作品以諷刺見長,他不僅尖銳地諷刺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還嘲笑歐洲封建殘餘與宗教愚昧。他的幽默、獨特的文字表述是對美國文學的貢獻。

《哈克貝利•費恩曆險》是馬克•吐溫的代表作之一。這部小說從思想到技巧都有許多創新。小說贊揚了男孩哈克貝利的機智和善良,譴責了宗教的虛僞和信徒的愚昧,同時,塑造了一位富有尊嚴的黑奴形象。馬克•吐溫以寫男孩曆險故事及抨擊人性的虛僞着稱于世。由于他的創作源于他的平民生活,他被稱作美國“文學中的林肯”。

馬克•吐溫享有盛名,主要歸功于《湯姆•索亞曆險記》和《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前者以湯姆為故事中心,以兒童為主要讀者,是兒童文學的經典;後者以哈克貝利為故事中心,以成人為主要讀者,思想内容更深刻,藝術風格更獨特,是作者美佳之作,也在世界文學名着之列。海明威曾說:“所有美國現代文學皆起源于馬克•吐溫的一本書,名叫《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這是我們前所未有的最佳之作。”

這部小說把現實主義的細緻刻畫和浪漫主義的抒情描寫緊密結合,把人物心理的剖析和幽默風趣的想象緊密結合,自然而又生動地展現了美國南北戰争前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面貌,既歌頌了追求自由的決心和毅力,也贊美了良知戰勝社會偏見,還揭露了宗教禮法和奴禁制度對人性的扭曲。濃重的鄉土氣息,豐富的南方方言,流浪漢小說的結構形式,天真兒童的視角,幽默的調侃,尖銳的諷刺,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充分表現了馬克•吐溫無與倫比的藝術造詣。這部小說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個輝煌裡程碑,對美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的發展産生深刻的影響。

文學價值

哈克對于文明的教育是簡單的逃避了,但是他依然沒能逃脫成人的喧雜,他那酒鬼老爸的叫罵聲、鞭打聲也是成人聲音的一類,仍然掩蓋着哈克内心真實的聲音,所以他在周密的計劃後,不引發正面的沖突,詐死逃離了那個小木屋。這也是哈克無聲的抗議的一面。

哈克想通過拯救來實現自己的個人英雄主義理想,哈克要拯救的黑奴傑姆,是和文明世界所不同的純真的人,是當時所謂文明的白人世界所堅決否認的階層;這是他對于所謂的文明的成人世界的一種反抗表現。但是最終,哈克拯救傑姆之後才發現,傑姆已經不是逃跑黑奴,是個自由人了。

小說結尾哈克又回到了這個“文明”社會,但卻一心向往美國西部的生活,但想象中的西部并不存在了,無形中這個西部相當于“絕望”,那個連孩子幻想的自然的地方都被成人開化了。

兒童對于成人世界也就是定義中的文明世界的理解,是用他們兒童的眼光來分析得出的。他們試圖以自己微弱的力量來表達些什麼,改變些什麼,但是最終都隻是無聲的抗議,導緻他們的絕望。兒童也将走過他們兒童的那一年齡段,成為下一個時期壓制兒童的成人,曆史在反複,這其實是整個人類文明造成的。這種探索、逃避本身就伴随着反抗,這種反抗在絕望的同時往往又留有一線再探索、逃避的希望,因為這個世界永遠都會有兒童存在!

綜觀整部作品,發現其中的兒童形象有很突兀的特點。在文本的宣讀過程中,不難發現,那就是作為小說主人公的哈克,有異于以外傳統文學中成人形象的特殊文學形象,有着成人的眼光無法诠釋的特性---就是他的童性。他用他那雙童話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當他睜開清澈的雙眼看到的世界和他從幼兒時代就深烙的童話世界相差如此大時,他會用他童話裡的心去分辨是是非非,去思考……

直到他發現世界是如此的混沌不堪,于是他的探索逐漸的轉變為逃避,通常他會以拒絕成人世界的文明、向往沒有開發的自然來作為逃避的方向,他的這種反抗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一條界線,就很微妙的轉變成他對于成人世界的反抗,他也很希望能通過他的反抗來改變這個世界的混沌和黑暗,這種試圖常常在成人世界的重重壓力之下,瓦解,要麼被同化,要麼被吞噬。但是這種探索和反抗從來沒有斷過,在一代又一代的兒童身上重續,也許有一天,他會改變這個世界的色彩,讓世界折射出屬于太陽的光彩……

文章中哈克正處于青春期結束(1~21),這一年齡段的特殊的社會群體。按照傳統,人們并不把兒童看成社會群體的正式成員,認為他們是一類沒有個人身份的雛形成人,是父母的私有财産其實在呀呀學語時他們就喜歡用不同的表情和音調來表達他們心中的想法。在每一處、每一刻,兒童都有他們的聲音。

(一)童話裡的聲音

首先一直伴随着兒童的是童話裡的聲音,那是一種追崇真善,向往自然的生聲音,直到兒童被成人世界同化,那麼童話才将被同化,成為現實的演繹。清脆的童聲才将被糟啞的聲音掩蓋……哈克也不例外,他崇尚自然,他覺得在樹林裡聽這自然的聲音,睡得才是最安穩的,“穿上我原來的破衣爛衫,重新躲到我那隻裝糖的大木桶裡,自在逍遙、心滿意足。”這就是他潛在意識裡喜歡的聲音,這才是童話裡的聲音,這才是真實與自然的聲音。

其次,在執着的童話聲音的内心又是怎麼樣一個心境,又發出怎樣的一個聲音,這個内心的聲音就是兒童本身面對社會的一個理解态度和對于社會的渴望。哈克是個酒鬼的兒子,經常遭受酒鬼父親的毒打,他習慣在自然中睡覺,“天氣不太冷的時候,我經常溜出去睡在林子裡,那樣我才睡得輕松些。”喜歡吃泔水桶裡的飯,“在泔水桶裡就不一樣了,所有的東西都混在一起,湯湯水水一攪和,那味道才會更好。”在寡婦收養了他後,雖然他開始接受正常生活的一些方式,但是他接受的很勉強,那種處處講規矩的生活,對于他而言就是一種受罪,在哈克的眼裡“一舉一動都要講規矩,那日子叫人沒發過。”

等他實在受不了那份罪的時候,他就溜走,換上原先的那件破衣服,又鑽回到那個盛糖用的大木桶去住了。哈克向往自然的生活方式,喜歡探險。在哈克設置了自己被殺的假象之後,他開始尋找自己的空間,在路途間遇見黑人傑姆,在當時的法律和正統教育下發現逃跑的黑人不舉報主人家是一種罪過,哈克在不斷的受着内心的煎熬的過程中,幾次幾乎舉報傑姆逃跑的事,但是在曆險的過程中他發現傑姆的善良和友好,同時發現所謂文明世界和上流世界的肮髒、虛僞、罪惡。在這個過程中,哈克逐漸走向成熟。

哈克的冒險曆程權勢一種無意識的探索,也是他内心的聲音指引所向。他的探險其實就是一種在内心聲音指引下追求自由,接近自然,擺脫文明的束縛的一種探索過程。

(三)、試圖發出聲音

然後,當内心的聲音積壓到一定程度,總想能發這個内心的聲音發出聲來,這就是從探索走向反抗的一個過程。哈克在曆險的過程中看到兩岸形形色色的所謂文明人的生活,大河上經常漂浮着屍體;到處是“公爵”“國王”式的騙子;貴族出身的南方舊派格藍奇福德家族與謝潑德森家族因一件小事就大打出手,兩家幾乎全部死在野蠻的相互厮殺中……這一切都是哈克在遊曆中親身經曆的。

他看着人類社會的種種罪惡,對比黑人逃奴傑姆的忠厚、善良與真誠的關心。傑姆在和哈克走散後,焦急的尋找哈克,以為哈克被水沖走了而嚎啕大哭;為了三百美金試圖抓住傑姆的女人,雖然因為那筆金錢的誘人而試圖抓住節目,但是她還帶着溫柔的光芒,對于哈克男扮女裝的包容;這些都讓哈克感覺到了人類社會“善”的微光。他的試圖幫助黑人傑姆逃跑的想法正是他通過對社會的一種思索得出一個決定,也是由探索走向反抗的一個決定的過程。這正是哈克試圖發出他内心的真實的聲音的一個表現。

(四)、無聲的抗議

最後,兒童的無意識的逃避行為,在某一個層面上來講,其實是他們反抗的一種方式。在他們試圖去發出内心的聲音的情況下,面對着周圍世界到處遍布着嘈雜的成人聲音,他們的聲音顯得十分的微弱,他們在潛意識裡就會以逃避這樣的無聲的抗議作為他們反抗的一種表現方式。他們在無聲的過程中,希冀可以走出這個嘈雜的成人世界,到一個屬于他們,沒有幹擾的世界去發出屬于他們本身的聲音,那個地方就是沒有成人世界存在的自然。在這個反抗的途中,兒童往往采用各式各樣的逃避方式來以示他們的抗議,無論他們的方式是怎麼樣的,由于他們在社會中的姿勢太微弱,都隻能是無聲的抗議。

哈克在寡婦的教導下,也能每天都讀聖經,雖然他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他甚至弄不清為什麼要去天堂,隻要能和好朋友湯姆在一起就好;也在餐前餐後都禱告,雖然他不相信上帝真的能實現人們的願望,起碼上帝就沒有實現他一直想要有杆釣魚杆的願望;也能讀懂華盛頓将軍和戰争的故事;也能去學校上學,認識幾個字,并因為學習好而得了一張用藍黃兩色畫着個牧童趕着幾頭牛的圖片。但是哈克覺得穿着新衣服他象是被綁住手腳一樣,在他那個酒鬼父親把他帶走,住到一個島上以後,他反倒很快的适應了那個地方,喜歡上了那裡的生活,除了鞭子那部分。“

每天舒服地躺在那兒抽煙、釣魚、不必讀書,不用做功課,就那麼懶懶地、痛痛快快地過日子。兩個多月過去了,我的衣服已經爛得不成樣子,……我再也不想回去了。……總的說來,在林子裡過的真是一段美好時光。”哈克的這種意識其實就是逃避成人社會的文明教育,逃避教育,雖然是在他那個酒鬼老爸的逼迫下逃學的,但是他卻怡然自得。

哈克對于文明的教育是簡單的逃避了,但是他依然沒能逃脫成人的喧雜,他那酒鬼老爸的叫罵聲、鞭打聲也是成人聲音的一類,仍然掩蓋着哈克内心真實的聲音,所以他在周密的計劃後,不引發正面的沖突,詐死逃離了那個小木屋。這也是哈克無聲的抗議的一面。

哈克想通過拯救來實現自己的個人英雄主義理想,哈克要拯救的黑奴傑姆,是和文明世界所不同的純真的人,是當時所謂文明的白人世界所堅決否認的階層;這是他對于所謂的文明的成人世界的一種反抗表現。但是最終,哈克拯救傑姆之後才發現,傑姆已經不是逃跑黑奴,是個自由人了。

小說結尾哈克又回到了這個“文明”社會,但卻一心向往美國西部的生活,但想象中的西部并不存在了,無形中這個西部相當于“絕望”,那個連孩子幻想的自然的地方都被成人開化了。

兒童對于成人世界也就是定義中的文明世界的理解,是用他們兒童的眼光來分析得出的。他們試圖以自己微弱的力量來表達些什麼,改變些什麼,但是最終都隻是無聲的抗議,導緻他們的絕望。兒童也将走過他們兒童的那一年齡段,成為下一個時期壓制兒童的成人,曆史在反複,這其實是整個人類文明造成的。這種探索、逃避本身就伴随着反抗,這種反抗在絕望的同時往往又留有一線再探索、逃避的希望,因為這個世界永遠都會有兒童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