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

漢語漢字
跨:kuàㄎㄨㄚˋ。《說文解字》:“跨,渡也。從足、誇聲。”。籲氣膨大是誇之範式。足、誇兩範式疊加。大其兩股間以有所越是跨之範式。本義:擡腿向前或向旁移動越過,邁過。如:跨進、跨入、跨度。衍義:引申指“騎,兩腳分在器物的兩邊坐着或立着”。如:跨馬、小孩跨着門檻。衍義:引申指“超過時間或地區之間的界限”。如:跨越、跨年度、跨國公司。
  • 中文名:跨
  • 拼音:kuà
  • 繁體:
  • 部首:足
  • 字碼:8DE8
  • 五筆:khdn
  • 倉颉:rmkms
  • 鄭碼:jgb
  • 筆順:2512121134115
  • 字級:一級
  • 平水韻:去聲二十二祃
  • 注音:ㄎㄨㄚˋ
  • 四角碼:64127
  • 總筆畫:13
  • 部外筆畫:6

字源演變

統一規範簡化為“跨”。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跨kuà

擡腳邁步:跨步|跨越|跨欄。

騎;橫架在上面:跨上馬背|大橋橫跨河兩岸|跨上車。

超越一定數量、時間或地區等界限:跨世紀|跨季度|跨國公司。

附在旁邊的:跨間|跨院。

網絡用語。形容很差勁。如:某某玩遊戲輸給某某,赢的那一方就可以說對方很跨!

網絡用語。跨省的意思,D8專用。

土木工程。一根梁的兩個支撐點之間的空間距離。例如欄杆的兩根立柱之間的距離為一跨。

【跨越】#kuàyuè越過地區或時期的界限。

〖例句〗紅軍戰士跨越了千山萬水,終于勝利地走完了二萬五千裡長征。

詳細釋義

◎跨kuà

〈動〉

(形聲。從足,誇聲。本義:邁步,越過)

同本義[step;stride]

跨,渡也。——《說文》。段注:「謂大其兩股間,以有所越也。」

不跨其國。——《國語•晉語》

康婡冄頭王樤跨之。——《左傳•昭公十三年》

又如:跨進大門;跨過小溝;跨蹑(跨踏;跨步);跨巽(跨到或達到「巽」的方位);跨火(跨過火堆。為一種民俗);跨蹤(跨越)

超過[gobeyond]

乃覽秦制,跨周法。——張衡《西京賦》

又如:跨竈(比喻兒子勝過父親);跨俗(超越世俗);跨年(從舊年底到新年初的時間)

騎[bestride]

又如:跨戰馬去草原;跨鶴(乘鶴。比喻成仙);跨青牛(相傳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仙去)

橫于上[span]

跨谷彌阜。——《文選•張衡·西京賦》

又如:跨街樓(聯結街道兩旁樓房而橫跨在街道上空的樓。又稱過街樓);跨所(跨院,正院旁邊的院子);跨虹(喻指拱形橋)

挎[carryonthearm]

智深到座前領了法貼,辭了長老,背上包裹,跨了戒刀禅杖。——《水浒傳》

又如:跨菜籃子;跨刀(挎着腰刀)

占據[occupy]

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三國志•諸葛亮傳》

若跨有荊益。

又如:跨蹈(占有);跨據(據有);跨有(據有)

兼有[haveboth]。如:跨州連郡(指占有數個州、郡的意思);跨蹑(兼有其地);跨邊(兼有邊境兩方的藉貫)

詞性變化

◎跨kuà

〈名〉

指兩腿之間。通「胯」[hip]

能死,剌我;不能,出跨下。——《漢書•韓信傳》

又如:跨下之辱(從他人胯下爬過去的屈辱。比喻胸懷大志的人,能忍辱負重);跨下(兩腿之間)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苦化切《集韻》《韻會》枯化切,音胯。《說文》渡也。《玉篇》越也。《左傳·昭十三年》康王跨之。《注》過其上。

又《廣韻》兩股閑也。《詩·魯頌》有驈有黃。《傳》骊馬白跨曰驈。《疏》郭雲:髀閑也。倉颉篇雲:兩股閑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苦故切,音庫。踞也。《晉語》不跨其國。《注》猶踞也。《史記·李斯傳》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諸侯之術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跨野馬。《注》索隐曰:跨,乗之也。

又《廣韻》苦瓜切《集韻》《韻會》《正韻》枯瓜切,音誇。吳人雲坐曰跨。《類篇》大坐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瓦切,音㡁。䠚跨,行不進貌。

又《集韻》枯買切,音胯。䠚跨,行貌。

相關報道

台灣2019代表字大選,2019年度代表字票選位列第4。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