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峰光孝寺

梅峰光孝寺

福建省旅遊景區
梅峰光孝寺,簡稱梅峰寺、光孝寺,[1]始建于宋代,坐落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勝利北街,現寺院用地面積5.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因其曆史悠久、影響深廣、規模宏大自古列入莆田四大叢林之一,被譽為福建佛教發祥地之一,其“梅寺晨鐘”被列入莆田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是國務院第一批批準開放的全國重點寺院。
  • 中文名:梅峰光孝寺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勝利北街535号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
  • 著名景點:
  • 所處時代:宋代
  • 保護級别:全國重點寺院

曆史沿革

梅峰,古代又稱梅子岡,因此山遍植梅樹而得名。隋唐時,梅峰僅有座觀音亭。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梅峰的所有者李泮固求觀音喜得貴子,舍梅子岡山地l00多畝,擴建為佛教廟宇。

崇甯二年(公元1103年)宋徽宗欽賜手書“梅林佛國”額,次年,又賜額“祟甯禅寺”,該寺由此成為莆田四大叢林之一。

宋政和元年(1111年),敕改寺名為“天甯萬壽寺”。宋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宋高宗又賜“報恩光孝寺”額。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再改“光孝寺”,此後,光孝寺名一直沿用至今。又因自古山上多梅樹,當地百姓喜稱梅峰光孝寺。

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住持懷琇請名匠蔡通冶鑄了一口銅鐘,音色清朗,音量洪厚,淩晨時鐘聲可傳到40裡以外。從此,“梅寺晨鐘”被列為莆田一景。

元代,朝廷在寺内設“官講”,故别稱“講寺”,後因年久失修,日漸傾頹,曆經劫難。

明萬曆六年(1578年),邑人禮部尚書陳經邦,助僧月珍幕建中殿,知縣周瀾應命護助。由住持月珍法師募捐重修,後相繼建起了伽藍祠、香積、法堂、大士閣、山門和瞻拜亭。

清朝時,在順治、康熙、雍正年間,光孝寺都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官軍進駐該寺,夜間失火,鐘樓焚為平地,一口“神鐘”亦被熔毀。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由南洋回國的微嘉法師任光孝寺住持,四處集資,興修了大維寶殿、方丈室、客堂、鐘鼓樓、韋馱殿和禅堂等。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重建鐘樓,按宋時銅鐘尺寸新鑄了一口銅鐘。鐘高1.64米,外徑1.04米,重1500公斤,鐘身鑄有《大悲咒》《鐘咒》全文543字,鐘體古樸,發音洪亮。從此每天清晨鐘聲悠揚,人稱“梅寺晨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梅16光孝寺也作為佛教活動場所受到國家的保護。但“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毀,僧衆流散,殿堂改作他用,唯有清鑄銅鐘幸存下來。

1979年,黨和政府恢複落實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僧衆陸續回寺。

1979年以來,在海外僑僧的支持下,梅峰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擴建,現占地面積1.83萬平方米,建築布局近似于廣化寺。

1991年,禮請上海龍華古寺明旸法師在梅峰寺晉院升座。現全山住衆50多人。

2013年7月4日,福建莆田梅峰光孝寺隆重舉行戒舟法師晉院慶典法會,諸方大德、賢士、信衆雲集光孝寺共襄盛舉。

建築結構

該寺坐西朝東。趙樸初題寫寺名的山門牌坊臨街而築。進入山門,沿254米長的中軸線拾級而上,依次為天王殿、瞻拜亭、大雄寶殿、法堂兼藏經閣、大悲殿。大雄寶殿和天王殿的後檐角各有一對宋代瓜楞石柱;“梅峰”石額是明代南京大學士朱繼祚手迹。其他石柱聯中尚存明清名人手迹。清代光緒元年(1875)建的瞻拜亭兩側,新建的三層鐘鼓樓飛檐翹角、淩空欲飛。兩廊還有配殿堂舍十餘座,與主體建築物連成一片。

六進殿堂

山門牌坊、天王殿、瞻拜亭、大雄寶殿、法堂(上為藏經樓)、大悲殿

左側分布

伽藍殿、鐘樓、客堂、齋堂、僧舍、功德堂

右側分布

祖師堂、鼓樓、淨業堂、禅堂、方丈室

寺院文物

石刻

(一)大功德邑侯廉明仁敏沈老爺紀政碑

此殘碑高216厘米,其中殘碑額高35厘米,篆書“皇清”二字,碑身高181厘米;寬85厘米,厚16厘米。存立于梅峰寺天王殿後廣場上。

(二)宣統二年(1910)陸月立的興化府關于保護梅峰寺業的示谕碑

此碑高294厘米,其中碑額高59厘米,篆書“皇清”二字,碑身高235厘米,寬82厘米,厚14厘米。存立梅峰寺天王殿後廣場上。按:光緒二十五年(1899),微嘉和尚從南洋回國任梅峰寺方丈,随即出洋募捐,新建山門、大殿、客堂、禅室等,被尊為梅峰寺重興之祖。

(三)佚名楷書“梅峰”石額

佚名楷書“梅峰”兩字,落款:“康熙庚寅(康熙四十九年,1710)春”。

此石額嵌立于大悲殿前廣場圍欄外下方。

(四)佚名隸書“檀樾宋制幹李公祠”石額

佚名隸書“檀樾宋制幹李公祠”八字。此石額嵌立于梅峰寺東廊“功德祠”石額背面。

(五)佚名榜書“勝利門”石額

佚名榜書“勝利門”石額,存放于梅峰寺大悲殿後圍牆内。此石額長247厘米,高63厘米,厚11厘米。

(六)梅峰關帝廟石柱聯

梅峰關帝廟石柱聯:“忠心光日月,義氣炳春秋。”上款:“太歲己巳年仲冬立”,下款:“錦裡陳聖清敬題”。

此石柱聯今存梅峰寺東廊外梅園空地上。

(七)康熙四年(1665)禮部左侍郎黃起有撰文的平海衛學殘碑

平海衛學殘碑高108厘米,寬26.5厘米。現被鋪于梅峰寺大悲殿西側地面。

木刻

(一)陝甘總督林揚祖偕子林壽勲、林壽煦捐修瞻拜亭題刻

梅峰寺天王殿後瞻拜亭的橫檩上陽刻:賜進士出身、甘肅布政使、署陝甘總督、前給事中禦史、刑部員外郎、軍機章京、廣西鄉試大主考林揚祖偕男候選儒學訓導林壽勲、舉人内閣中書林壽煦捐修。

按:清光緒元年(1875),陝甘總督林揚祖偕子林壽勲、林壽煦捐修瞻拜亭。

(二)檀樾主李富裔孫與住持法厚偕徒孫等全捐白金重整瞻拜亭題刻

梅峰寺天王殿後瞻拜亭的檐檩上陽刻:檀樾主宋殿前制幹李諱富裔孫,住持尊山西園寺傳曹洞正宗第三十六世法厚偕徒孫心耀、曾孫子亮、元孫道文、來孫雪岩、晜孫舜仁、礽孫禅模全捐白金重整。

所獲榮譽

1983年,梅峰寺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旅遊指南

地理位置: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勝利北街535号

建議遊玩:1小時

最佳季節:秋季

營業時間:08:30-17: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