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甯宮

慈甯宮

清朝皇後居住地
慈甯宮位于内廷外西路隆宗門西側。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在仁壽宮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1]明朝慈甯宮為前代皇貴妃所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甯宮的興盛時期,當時的孝莊文皇後、孝聖憲皇後都先後在這裡居住過。順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出名,慈甯宮經常舉行太後慶壽大典。慈甯宮門前有一東西向狹長的廣場,兩端分别是永康左門、永康右門,南側為長信門。慈甯宮是在仁壽宮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萬曆年間因災重建。清沿明制,順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加以修葺,将其作為皇太後居住的正宮。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興工将慈甯宮正殿由單檐改為重檐,并将後寝殿後移,始定今之形制。
  • 中文名:慈甯宮
  • 外文名:the palace of benevolent tranquillity
  • 地理位置: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
  • 别稱:仁壽宮,大善殿
  • 建立時間:1536年
  • 所在地區:中國,北方
  • 旺季門票:60元/人
  • 開園時間:8:30-16:10
  • 閉園時間:未開放
  • 交通信息:位于北京故宮内廷外西路隆宗門西側
  • 景區相關名人:嘉靖,順治,康熙,乾隆,萬曆,光緒,慈禧
  • 類别:古迹
  • 級别:AAAAA級
  • 所屬國家:中國
  • 建造年代:明代
  • 著名景點:孝莊文皇後居住格局
  • 其他信息:屬于故宮建築群

概述

慈甯宮前後出廊,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面闊7間,當中5間各開4扇雙交四椀花槅扇門。兩梢間為磚砌坎牆,各開4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階,左右各出一階,台上陳鎏金銅香爐4座。東西兩山設卡牆,各開垂花門,可通後院。

慈甯宮門前有一東西向狹長的廣場,兩端分别是永康左門、永康右門,南側為長信門。慈甯門位于廣場北側,内有高台甬道與正殿慈甯宮相通。院内東西兩側為廊庑,折向南與慈甯門相接,北向直抵後寝殿(即大佛堂)之東西耳房。前院東西庑正中各開一門,東曰徽音左門,西曰徽音右門。

目前,慈甯宮仍保持乾隆朝改建格局。 

功用

明紫禁城初建時,朝中無太後,未定太後專宮。宣德時期,以太子所居清甯宮(東華門内三座門裡,今不存)間做太後居所。其後,太皇太後、皇太後以及年長妃嫔多以此宮及仁壽宮為寝宮。嘉靖朝定建慈甯宮及慈慶宮(清甯宮後半地,今不存)為太後宮。萬曆年間慈聖李太後,泰昌元年(1620年)萬曆帝鄭皇貴妃、昭妃等人曾在此居住。天啟七年(1627年)明熹宗卒,其皇貴妃等人移居此處。

清順治十年(1653年),重修慈甯宮始為皇太後(孝莊文皇後)寝宮。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72歲的孝莊病殁後,慈甯宮成為專供舉行典禮的場所,直至清終。其間僅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時,年屆八十的崇慶皇太後(乾隆生母)一度入居慈甯宮(四十二年崩)。

通常,慈甯宮主要是為皇太後舉行重大典禮的殿堂。凡遇皇太後聖壽節、上徽号、進冊寶、公主下嫁、年長妃嫔加封、皇帝冊封後妃及年節等慶典,均于慈甯宮進表,或在此處舉行慶賀儀式。特别是太後壽辰時,皇帝親自率衆行禮,并與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場面十分隆重。若皇太後薨,梓宮奉安于慈甯宮中,皇帝至此行祭奠禮。

修繕簡史

明初為仁壽宮及大善殿所在地。明代慈甯宮由主宮區及宮後的兩座獨立院落,以及外宮牆内的東、西副宮組成,主、副宮區各建宮牆。清順治十年(1653年),依舊制重建。清乾隆元年(1736年),拆除西側的外宮牆,辟建壽康宮,同時将主宮區的内宮牆辟為慈甯宮外宮牆,并将内宮牆的廊房改建圍房。西側副宮區的後部建築移于慈甯宮後,與原“宮後舍”統一規劃改建為壽中宮、壽東宮、壽西宮三宮,并于原慈甯宮東側的外宮牆增開慈祥門,作為後三宮的出入通道。原東部副宮區的後部建築壓縮面寬,與前面的兩座建築統一改建為“三所殿”,即今頭所殿、二所殿、三所殿。

慈甯宮在明永樂初建紫禁城時,為仁壽宮及大善殿所在地。

明嘉靖四年(1525年),仁壽宮災。嘉靖十五年(1536年)撤大善殿,并在其地建慈甯宮,十七年(1538年)成。

隆慶元年(1567年)與萬曆二年(1574年)皆修過慈甯宮。

萬曆十一年(1583年)慈甯宮正殿遭遇火災,十三年(1585年)重建,同年成。

入清後,順治十年(1653年)重建;

乾隆元年(1736年)改建,九年(1744年)、十六年(1751年)修,三十二年(1757年)至三十六年(1771年)重建;

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修。

成立故宮博物院後,1932年大殿格扇換玻璃窗;

1951年東、西庑改做室内灰頂,增開桶子門,徽音左、右門風門改做玻璃門。南群房室内改做灰頂,改做玻璃窗。

1955年修正殿天花。

相關楹聯

蘭殿頤和尊備養;萱庭集慶壽延禧

人天功德三摩地;龍象威神兩足尊

百八牟尼現莊嚴寶相;三千薝葡聞清淨妙香

愛日舒長蘭殿春晖凝彩仗;慈雲環陰萱庭佳氣接蓬山

開放信息

故宮新掌門人、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霁翔在日前召開的媒體發布會上明确表示,故宮對外開放的面積,隻占總面積的45.79%。今後,故宮将通過進一步修繕,使更多的文物建築群實現對公衆開放,未來全部規劃完成後,開放區與非開放區的比例約為8:2,開放區域将占整個故宮面積的76%。

單霁翔表示,故宮博物院内西部的壽康宮、慈甯宮、慈甯花園都開放,與南部武英殿共同形成西部開放區。今後午門、雁翅樓、武英殿和文華殿在内的三角區域将成為展覽場所,以方便觀衆在展廳内看到更多的文物,而不是僅僅看建築。

以慈甯宮、壽康宮為代表的紫禁城西路後宮,此前一直都充當着“庫房”的角色:大件小件的故宮雜物充塞其間,大門封鎖的時候遠比打開的時候多。

參與故宮大修的故宮工程師季秀雲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壽康宮正殿的牌匾“壽康宮”三個大字已經模糊褪色,壽字與康字之間出現兩個大洞,據說是被烏鴉啄出來的。

“故宮裡有太多說不清楚的秘密,即使我們在這裡工作了很長時間,但走在高高的宮牆下,那種神秘和壓抑之感仍然沒有消減。”一位參與故宮維修工程的工作人員說道。

臨溪亭、鹹若館、慈蔭樓……經過3年多的修繕,故宮博物院慈甯宮花園中的11座建築已恢複往日光鮮。作為故宮内太後、太妃、太嫔們主要的禮佛場所,這座占地6800平方米的花園在恢複其陳列布置後在2015年8月15日正式開放。此外,電視劇《甄嬛傳》中甄嬛居住的壽康宮也正式展出。據了解,随着故宮西部“女性區域”的逐漸開放,故宮的開放面積從目前的52%提升到65%。

為緩解故宮博物院的觀衆接待壓力,保證人流高峰期觀衆、文物、古建築的平安,同時為廣大觀衆參觀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故宮博物院根據“平安故宮”工程要求,制訂了一系列限流分流措施,具體為3項試行方案——年票方案、主題免費開放日方案、單日内分流方案。

為了讓更多喜愛古代宮殿建築、宮廷曆史文化、曆代文物藏品、專題展覽陳列的觀衆多次來院參觀,故宮博物院拟推出年票制度。年票單次價格比同日内單次門票價格略低,且僅限本人使用,一旦售出,不退不換。成人票定價300元,老人和學生群體定價150元,一年内(自然年)可憑票參觀10次(不含專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