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汉语汉字
而,作名词时表示颊毛,作动词时表示能够。一般是做助词或连词。如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周礼·考工记·梓人》。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1]
  • 拼音:ér
  • 繁体:而
  • 部首:而
  • 名称:而
  • 笔画:6

文字源流

象形字。像人的颊毛。甲骨文作图(1、2、3),像脸颊,下垂者为颊毛,或三笔,或四笔,或五笔,不等。西周金文作图(4),像颊毛的部分逐渐与像脸颊的部分分开,而以一竖笔相连。战国文字作图(6、7、8),又于上部添加一装饰笔画,变得与“天”字近似,故往往以左下一笔内钩,写作“而”,以与“天”字相区别。秦代小篆作图(9),笔画渐趋平直,汉代帛书的字形已经与楷书字形基本相同。

此字本义为人的颊毛,泛指毛发类的东西。《周礼·考工记·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郑玄注:“之而,颊?也。”戴震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须鬣属也。”又借用为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书·洪范》:“而康而色。”孔传:“汝当安汝颜色以谦下人。”又借用为连词,表示并列、承接、因果、假设等关系。《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又假借为“如”。《易·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虞翻注:“而,如也。”

详细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ér

名词

颊毛;胡须

动词

如同

代词

你;你的

他;他的

这个;那个

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

表示假设关系

表示因果关系

表示转折关系

连接状语于动词。现常用于把表示原因、依据、对象的状语连接到动词上,与前面“因为”、“就”等用语相呼应。

用在主语谓语之间以强调主语,含有“竟然”、“却”之意。

介词

到;往

用,拿

助词

用于句末,表感叹语气

用作形容词、副词的后缀

用于能愿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

用在方位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

用于句中,表示语句的舒缓

néng

名词

能力,才能

动词

能够

安定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颊毛也。象毛之形。《周礼》曰:“作其鳞之而。”凡而之属皆从而。如之切。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髵,非是。

说文解字注

须也。象形。

各本作颊毛也、象毛之形。今正。颊毛者、须部所谓?须之类耳。礼运正义引说文曰。而、须也。须谓颐下之毛。象形字也。知唐初本须篆下颐毛也。而篆下云须也。二篆相为转注。其象形、则首画象鼻耑。次象人中。次象口上之頾。次象承浆及颐下者。葢而为口上口下之总名。分之则口上为頾。口下为须。须本颐下之专偁。頾与承浆与颊?皆得偁须。是以而之训曰须也象形。引伸假借之为语䛐。或在发端。或在句中。或在句末。或可释为然。或可释为如。或可释为汝。或释为能者、古音能与而同。叚而为能。亦叚耐为能。如之切。一部。

周礼曰。作其鳞之而。

?工记梓人文。郑云。之而、颊?也。戴先生云。鳞属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此以人体之偁施於物也。按顾氏玉篇以而部次於毛毳冄之後。角皮之前。则其意训而为兽毛。绝非许意。

凡而之属皆从而。

康熙字典

《广韵》如之切。《集韵》《韵会》人之切。?音栭。《正韵》如支切。音儿。《说文》:颊毛也。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髵,非是。《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作其鳞之而。注:之而,颊?也。

又《玉篇》:语助也。《诗·齐风》:俟我於著乎而。

又《书·洪范》:而康而色。传:汝当安汝颜色。

又《诗·小雅》:垂带而厉。笺:而亦如也。

又《诗·大雅》:子岂不知而作。笺:而,犹与也。

又《礼·檀弓》:而曰然。注:而,犹乃也。

又《韵会》:因辞,因是之谓也。《论语》:学而时习之。

又《韵会》:抑辞,抑又之辞也。《论语》: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又《韵会》:发端之辞也。

又《集韵》:奴登切。音能。《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宁。《释文》:郑读而曰能。能,犹安也。

音韵集成

字头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开口呼

次浊

如之切

ȵi

集韵

平声

开口呼

次浊

人之切

nʑie

平声

开口呼

次浊

奴登切

nəŋ

韵略

平声

人之切

增韵

平声

人之切

中原音韵

阳平

支思

次浊

ɽï

中州音韵

平声

支思

如之切

洪武正韵

平声

次浊

如支切

ȵie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