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六宮

西六宫

明清两朝皆作为皇帝妻妾之居所
西六宫位于内廷三大宫西侧,明清时期同样做为妃嫔居住的院落,与东六宫相对应,包括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启祥宫,启祥宫后更名为太极殿。但到了晚清时期,西六宫的宫殿格局进行过两次较大的改动,形制不再与东六宫完全对应。一次改动是在咸丰朝时期,将启祥宫的后殿改为穿堂殿,连接上北面的长春宫,将两个两进院合并成了一个四进院。另一次大改就是在慈禧五十大寿时,将她居住的储秀宫与南面的翊坤宫打通,使两宫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院落,供慈禧居住。[1]
  • 中文名:西六宫
  • 外文名:West Palaces
  • 别名:
  • 含义:在明清两朝皆作为皇帝妻妾之居所
  • 形式:不再与东六宫对应

详细信息

西六宫是清代后宫妃嫔的住处,包括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太极殿。因整齐有致的坐落于紫禁城的子午线西侧,因而被统一称作西六宫,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子午线东侧的东六宫。而东、西六宫(有时又被称做东西十二宫),又像两腋般夹挟着中央的后三宫,因而与古代所谓的掖廷相对应。

后期修改

在咸丰时期,曾对长春宫与启祥宫进行修改。

太极殿(启祥宫)原为二进院,改修长春宫时,将太极殿后殿辟为穿堂殿,后檐接出抱厦,并与长春宫及其东西配殿以转角游廊相连,形成回廊,东西耳房各开一间为通道,使太极殿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四进院。

太极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外檐绘苏式彩画,门窗饰万字锦底团寿纹,步步锦支摘窗。室内饰石膏堆塑五福捧寿纹天花,系清末民初时所改。明间与东西次间分别以花梨木透雕万字锦地花卉栏杆罩与球纹锦地凤鸟落地罩相隔,正中设地屏宝座。殿前有高大的祥凤万寿纹琉璃屏门,与东西配殿组成一个宽敞的庭院。

储秀宫是慈禧太后一生中最重要的宫院,慈禧五十大寿时将储秀宫与前面的翊坤宫打通,在拆除隔开两宫的宫墙以及储秀门后,又于原地新建一座体和殿,作为翊坤宫和储秀宫的连接之殿。

储秀宫和长春宫的打通又有些许不同。长春宫是和启祥宫之间完全打通,两宫之间并未有任何一堵宫墙与之隔开,只有一座体元殿作为前殿而已;储秀宫和翊坤宫虽然打通,因而新建一座体和殿,但在体和殿两侧,仍各有一道宫墙,与左右两侧原本的宫墙相连接,因此,只要将体和殿穿堂的宫门闭上,储秀宫和翊坤宫又可两相成为各自独立的宫院。

鬼宅传闻

西六宫是清代后宫妃嫔的住处,包括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太极殿。慈禧大半生居住在西六宫。那里曾经发生过多少诡异的故事,有着多少屈死的冤魂,都已无从考证。

大家都知道故宫对外开放的其实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对外开放的。具体原因谁也说不清楚。

反正传言很多,而且5点,是故宫关门清客的时间。据说,那个钟点是故宫阴气最重的时刻。所以到了5点故宫就清场,据说现在清场都用狼狗,近年来很多喜爱探鬼楼的小团体,都没有成功进入夜晚故宫的。

故宫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目前的非开放区将近四十万平方米。

传闻是:子夜时分冤死宫中的孤魂便出来游荡,西六宫的小夹道,有专门掐脖子的女鬼。据说刚解放时,在故宫过夜的人经常会神秘消失。不过,倒是听说过,有人在夏天下大雨打雷的天气时,看到墙上有影子,是一个女人弯腰去拿什么东西。还有,在夜里两三点时,会常有人听到有女人的哭声。所以,故宫一到太阳下山还没太晚就关门。

主要人物

明朝时期

弘治时期:孝穆纪太后居永寿宫。

万历时期:神宗朱翊钧曾暂居启祥宫、李敬妃居咸福宫、淑嫔(即郑贵妃)居翊坤宫。

崇祯时期:袁贵妃居翊坤宫。

清朝时期

顺治时期:静妃居永寿宫。

康熙时期:宜妃居翊坤宫。良妃居永寿宫。

雍正时期:孝圣宪皇后(即熹妃)居景仁宫、敦肃皇贵妃(即年贵妃)居翊坤宫。

乾隆时期:乾隆偶尔在咸福宫居住,惇妃居翊坤宫,崇庆皇太后(即孝圣宪皇后)居永寿宫。

嘉庆时期:嘉庆住咸福宫守孝,安嫔居翊坤宫,恭顺皇贵妃(即如妃)居永寿宫。

道光时期:琳贵人(庄顺皇贵妃)、成贵妃、彤贵妃、常妃居咸福宫。咸丰居咸福宫为道光守孝,守孝期满后仍经常在此居住。

咸丰时期:懿贵妃(即慈禧太后)居储秀宫丽景轩,丽贵人居储秀宫。

同治时期: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居长春宫。

光绪时期:瑾妃居永和宫,珍妃居景仁宫。

宣统时期:孝定景皇后(即隆裕太后)居长春宫,孝恪愍皇后(即婉容)居储秀宫。瑜妃(瑜太妃)居太极殿。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