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深渊

夺命深渊

美国2011年阿里斯特·格里尔森执导电影
《夺命深渊》是由阿里斯特·格里尔森执导的惊悚片。根据安德鲁·韦特在澳大利亚探洞时的真实经历改编,理查德·劳斯伯格、瑞斯·维克菲尔德和爱丽丝·帕金逊等联袂主演。故事讲述一对父子和队员们深入地下洞穴探险,却被暴风雨引起的大洪水封闭出路,只能潜入洞底的水下迷宫寻找出路的惊险故事。影片于2011年9月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中文名:夺命深渊 外文名:Sanctum 其他译名: 类型:惊悚,动作,冒险 出品公司:Rogue Pictures 制片地区:美国 拍摄日期: 拍摄地点: 发行公司: 导演:阿里斯特·格里尔森 编剧:约翰·加文 制片人: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理查德·劳斯伯格 片长: 上映时间: 票房: 对白语言: 色彩: 电影分级: imdb编码: 主要奖项: 在线播放平台:

剧情简介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某地一个人迹罕见的原始丛林腹地,有一个号称洞穴之母的巨洞——伊萨·阿拉。腰缠万贯的探险家卡尔(Ioan Gruffudd饰)一掷千金,雇用拥有丰富洞穴探险经验的弗兰克(Richard Roxburgh饰)及其团队对这里进行勘查。转眼之间几个月过去,伊萨·阿拉的勘探虽然颇见成效,但进度仍显缓慢。与此同时,强烈的热带风暴即将到来,洞穴探险迫在眉睫。卡尔为此和弗兰克发生争吵,而后者孤注一掷,和早已身心疲惫的搭档茱德(Allison Cratchley饰)潜入水中,挑战有着“魔鬼之限”之称的凶险通道。另一方面,卡尔的女友维多莉亚和弗兰克的儿子乔希也到洞中探险。殊不知灭顶之灾正在逼近……

影片花絮

影片改编自编剧/制片人安德鲁·韦特的一次洞穴探险的亲身经历。他曾经和14名伙伴一起进行洞穴探险,但是却被困在地下长达2天。进来的路被堵上了,他们只有另寻出口逃生。

从2001年开始,安德鲁·韦特成为了詹姆斯·卡梅隆的Earthship Productions的制作人。在同卡梅隆合作前,安德鲁·韦特就是澳大利亚知名的探险家、潜水教练和纪录片导演。从1988年开始,他制作了40余部纪录片。

本片是安德鲁·韦特的编剧处女作,同时也是另一位编剧约翰·加文的处女作。

本片使用了卡梅隆在《阿凡达》中使用的同一款3D摄影机拍摄。卡梅隆同时还是影片的制片人。巧合的是,卡梅隆本人也是一个潜水爱好者。

由于影片中有一些较为极端的镜头和暴力,MPAA给了这部电影R级。

影片投资3800万美元,在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黄金海岸东边的华纳摄影棚内拍摄。

影片上映前,华纳公司改装了数量卡车成为流动影院放映影片的片段和预告,这样的宣传会在美国的主要城市持续一个月。

故事撰写

“不管技术有多先进,我们都不会忘记一部好电影最重要的除了是高科技之外,还要有好的故事、意念、想象力和影像等。我十分相信《夺命深渊》这个故事会感动你。”卡梅隆说。故事的主人公叫弗兰克,他是一名潜水专家,在一次率领探险队深入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地下洞穴时,他们遭到一场风暴的吹袭,沙石滚滚落下,封死唯一的出口。要逃出生天,他们必须潜入水底迷宫,找出连接大海的通道。在这个过程中,探险队的成员一个接一个死去,最后只剩下弗兰克和他的儿子乔士,但余下的氧气只够一个人使用……

“这个片子令人无法转移注意力的原因在于它拍得太真实了,看着人类被残酷的大自然‘杀害’,那种感觉很恐怖。”一位媒体记者观影后表示。但亲自担纲监制和编剧的安德鲁·威特说,他不希望电影变成纪录片:“我想探索不同的人在面对生死一线的压力下如何自处和求生,这是一个关于逆境求生和自我发现的故事。”事实上,你会在电影里发现深海的洞穴美得难以想象,周围是一片黑暗和宁静,是一个自省的好地方。

寻找导演

这样一部从来没有人挑战过的全新类型电影,该找谁来执导?经过长时间的精挑细选,卡梅隆和安德鲁·威特找来亚利斯达·格维臣。这是一名年轻的澳洲导演,曾经执导过澳大利亚年度最佳票房电影《苦战科科达》。卡梅隆说:“我想找一位已经拍过片、犯过新手都会犯的错误的年轻人。他要有视野,有远见,同时具备执行拍摄的能力,亚利斯达的处女作《苦战科科达》显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面试很有趣,安德鲁·威特带亚利斯达去深海潜水,差点把后者吓得半死,此后格维臣对洞穴探索有了新的理解、看法与尊重。卡梅隆觉得:“从那一刻起,他已经百分百准备好拍这部片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学习使用3D技术。”格维臣的机会是很多导演都梦寐以求的———拿着《阿凡达》的技术和设备,他等于是站在了卡梅隆的肩膀上。

物色演员

想当《夺命深渊》的演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勇敢无畏,体格出众。威特说:“如果剧本都吓不走他们的话,我和导演便会告诉他们,他们必须学习潜水,适应黑暗的水箱,湿着身子做很多疯狂的事……我很庆幸一班演员都肯接受挑战,而且全都表现出色。”第一位被选中的演员是曾拍摄《职业特工队2》和《红磨坊》的澳洲演员李察·诺斯博,他饰演弗兰克这个父亲和团队领袖。

他接受了深潜的艰苦训练:“包括如何使用纯氧循环呼吸器,将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循环转化成氧气,使我们可以停留在深海一段长时间。”但再多的训练也无法克服人类在水中所产生的那种天然恐惧,李察回忆:“如果我不能够成功使用仪器呼吸的话,我肯定会溺毙。虽然工作人员其实就在四五米开外,但我真心感到害怕和辛苦。”

场景打造

拍摄《夺命深渊》最大的挑战是重构一个观众从未见过的水底世界。威特回忆:“我去过的地方,那儿有长长的流域、瀑布、美丽的石洞和钟乳石……简直是不能想象的美,要重现这些美景是一项艰巨任务。”

剧组在三个拍摄区移形换影,完成了16项主要布景。技术人员介绍:“迷宫用混凝土做成,这样演员在大动作移动时不会损毁布景,这场戏拍完后,我们就把混凝土循环再用,放在720万升的水箱内作布景布置。”大部分的水底场面都在澳洲昆士兰的片厂拍摄,威特说:“水箱40米长,宽30米,深7米深,是全世界建造过的最大水底布景,而布景内更设有很多有趣的洞穴环境。”

但拍摄这个水世界有个最大的困难,那就是如何为洞穴打灯。摄影师朱利·劳弗林说:“水底的环境很陌生,这里没有自然光,光线必须来自角色的配备。”最后他的做法是每当角色进入画面,就加强光线,相反就减弱,因此拍摄时至少要用上六七位技术人员拿着光源和反光板,对应角色的行为和步伐去照射。朱利·劳弗林说:“这就像是光和动作之舞。”

3D拍摄

“五年前,我的长期合作伙伴安德鲁·威特告诉我《夺命深渊》的意念,我十分喜欢。我们两人曾经一同冒险,潜入海底深处探索从未曝光的海底世界和海洋生物,为纪录片《深海异类》做资料搜集,也一起潜入泰坦尼克号为深海纪录片《泰坦尼克号之深渊探秘》作准备。”

卡梅隆介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明了一套全新的摄影技术,这套全名为“Cameron/Pace Fusion 3D Camera System”的技术后来被用于“神作”《阿凡达》中。卡梅隆解释:“这套技术运用立体的HD摄影系统,让我们可以用3D和IMAX来展现完美无瑕的影像,它可以深入极端险境以3D技术捕捉超自然的震撼画面,令观众身临其境。”再后来,这套技术经过发展和改造,又被运用于《夺命深渊》。

卡梅隆很清楚,如果要让观众真正投入水底世界,就必须用3D拍摄。他得意地说:“这是世界上现有的最好的摄影机,3D拍摄在非常幽闭的环境尤其适合。”很少有人知道,卡梅隆从1969年便已是潜水发烧友,他曾深入水底超过3000小时。甚至可以说,拍摄《阿凡达》只是詹姆斯·卡梅隆为《夺命深渊》所作的准备和试验。

影片制作

幕后制作

来自现实的惊险故事探险的故事不少,洞穴探险的影片也有,但那些大多是一些虚构出来的故事发生在一些虚构的洞穴中。虽然有的影片很精彩,但却缺少了一些真实性,以及人类的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洞穴》这部电影虽然主打的是探险故事和惊悚情节,但故事主题却来自于编剧安德鲁·韦特的一次洞穴探险之旅。

数年前,安德鲁·韦特联合了另外15个探险家一起下到诺拉波平原的一个洞穴深处探险,但是却不幸遭遇到了暴风雨,他们被困在地下很久。随后,韦特带领这群人摸索出了一条路,回到地面。安德鲁·韦特说:“我们那次所探险的洞穴和影片中的洞穴非常相似,都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洞穴。我们遇险的时候是探险的最后一天,当时我们都在准备把所有的装备送到地面,因为那个时候地面上的气象条件已经不算好了。就在我们准备把氧气瓶送出去的时候,风暴来了,一瞬间洞穴里发了洪水。

我们能听到洪水冲来的轰隆隆的声音,然后能感觉到脚下的地面在颤抖,随后一块一块的碎石头开始从岩壁上剥落。最后,掉下来了一块足足有一辆SUV那么大的石头彻底堵上了出口。眼看事情发生了突变,我们只有在洞穴内自救。当时我们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比如说食物短缺、氧气不足等等。不过好在我们这15个人比较团结一致,最终终于在地下水系中找到了通往大海的出口。靠着仅存的一点氧气,我们搀搀扶扶地回到了地面。”

由于安德鲁·韦特本身就是一个纪录片导演,再加上他的这次传奇经历有具有相当的戏剧性,所以他便想将其改编成一部电影。为此,安德鲁·韦特联系到了自己的老搭档詹姆斯·卡梅隆,卡梅隆听到这个计划后,欣然表示同意,因为卡梅隆本人首先是一个冒险家,其次他又是一个潜水爱好者,最后,他对这种要在“水池”中拍摄的影片充满了兴趣。卡梅隆说:“韦特的经历实在是太让人着迷了,我有时候也非常渴望自己也有这种非同寻常的经历。

现在,他提供了故事的蓝本,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搬上银幕呢?”卡梅隆的支援有了卡梅隆的支援,这一切似乎开始变得简单而明朗起来了,而且在他的帮助下,剧组搞到了两样“秘密武器”:3D和实时电脑合成技术--这两样东西的实力,我们已经在《阿凡达》中有所领略。卡梅隆说:“《阿凡达》是一部发生在纯粹的电脑技术搭建的场景中的影片,可以说这是仙境,也可以说这是技术。

而且,我个人的感觉是,每一帧画面的成本越高,它距离真实生活也就越远。所以,对于《阿凡达》来说,2D还是3D的差别没有那么大,但是在《洞穴》中,因为一切的场景都来自于自然而不是想象和设计,所以3D将成为一种表现力,而并非像以往的3D那样,只是作为技术而存在的。和《阿凡达》相比,《洞穴》的3D更逼真、更有感染力。”

为了能让影片的导演摆平这两个技术,卡梅隆专程前往惠灵顿,和导演阿里斯特·格里尔森(《大战科科达》)会面,教会他如何使用自己的3D摄影机以及实时电脑合成技术。格里尔森说:“卡梅隆在惠灵顿呆了一个星期,主要就是教会我去用那些高科技的设备。看到那些设备的时候,我惊讶的不得了,虽然对它们早有耳闻,但是见到实物还是吓了一跳。因为我们在监视器上看到的东西都是实时合成后的图像,它们几乎颠复了以往拍电影的习惯。

由于和拍摄《阿凡达》使用的是一样的系统,所以我们也遭遇到了很多卡梅隆碰到的问题。不过,卡梅隆是一个技术狂型的工程师,只要我们在设备的使用上有什么疑问,他都能给予100%的解答。”在惠灵顿期间,卡梅隆给格里尔森放映了一小段他和安德鲁·韦特拍摄的水下片段,这个小片段是3D的。

看多之后,格里尔森说:“观赏水下的3D影片是一种奇妙的感觉,那种感觉让人恨不得马上拿起手中的机器到水下去拍电影。与他拍的那些3D水下纪录片不同,我们在影片中使用了两台摄影机同时拍摄,一台叫做步幅融合摄影机,它能让我们在后期对3D效果进行校对和更为精确的控制。”游泳池和40秒通常情况下,演员们的试镜是在导演的办公室或者是摄影棚里完成的。

上映时间

中国China2011年9月9日

乌克兰Ukraine2011年2月3日

科威特Kuwait2011年2月3日

俄罗斯Russia2011年2月3日

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2011年2月3日

澳大利亚Australia2011年2月3日

新西兰New Zealand2011年2月3日

土耳其Turkey2011年2月4日

波兰Poland2011年2月4日

爱沙尼亚Estonia2011年2月4日

英国UK2011年2月4日

加拿大Canada2011年2月4日

美国USA2011年2月4日

冰岛Iceland2011年2月4日

爱尔兰Ireland2011年2月4日

巴西Brazil2011年2月4日

菲律宾Philippines2011年2月9日

以色列Israel2011年2月10日

希腊Greece2011年2月10日

阿富汗Afghanistan2011年2月11日

西班牙Spain2011年2月11日

意大利Italy2011年2月11日

葡萄牙Portugal2011年2月17日

中国香港Hong Kong2011年2月17日

马来西亚Malaysia2011年2月17日

亚美尼亚Armenia2011年2月17日

瑞典Sweden2011年2月18日

法国France2011年2月23日

丹麦Denmark2011年2月24日

秘鲁Peru2011年2月24日

拉脱维亚Latvia2011年2月25日

保加利亚Bulgaria2011年2月25日

墨西哥Mexico2011年2月25日

立陶宛Lithuania2011年3月4日

阿根廷Argentina2011年3月17日

匈牙利Hungary2011年3月17日

荷兰Netherlands2011年3月17日

芬兰Finland2011年3月25日

比利时Belgium2011年3月30日

新加坡Singapore2011年3月31日

克罗地亚Croatia2011年4月14日

德国Germany2011年4月21日

挪威Norway2011年5月6日

日本Japan2011年9月16日

幕后故事

本片使用了卡梅隆在《阿凡达》中使用的同一款3D摄影机及实时电脑合成技术。卡梅隆同时也是影片的制片人。众所周知卡梅隆是一位潜水爱好者,所以在拍摄本片过程中,卡梅隆给予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卡梅隆曾说:“对于《阿凡达》来说,2D还是3D的差别没有那么大,但是在《夺命深渊》中,因为一切的场景都来自于自然而不是想象和设计,所以3D将成为一种表现力,而并非像以往的3D那样,只是作为技术而存在的。”3D展现的水下世界,将成为吸引那些喜欢探秘的影迷的最大力量。

影片评价

影片中众多镜头就是为3D拍摄而设计的,近距离的人物和场景,更贴近观众,让3D效果更有感觉。而且,影片取景自然景观,更有真实感。除了为《夺命深渊》真实的3D效果所震撼,还有部分观众还深深地感触于影片中展现的绝境中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在影片的最后还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搜狐网评)

《夺命深渊》的故事有着不少悲情色彩,那些可怕又痛心的场面让观众揪心不已。这部影片剧情前松后紧,在水里以及深渊里面的立体感都很不错。除了3D效果突出以外,部分场景简直让在场的所有观众都屏住呼吸。无论是潜浮出水时,都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震撼感受。看着生命在眼前流逝,一秒前还互相救助的同伴的生命转眼即逝,这种冲击绝不亚于出色的特效镜头。(腾讯娱乐评)

3D《夺命深渊》的画面质量与詹姆斯·卡梅隆以往作品一样,质量过硬。像《阿凡达》就是划时代的惊世作品,而《夺命深渊》就是中观全球电影史上首次出现的海底3D特效。幽闭的环境中,压抑感是天然的,剩下的便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小环境里开拓大视野。“恐怖”、“悬疑”自然是首选的类型。枚举的两部作品,不但营造的气氛够有味道,还着重将人性与道德相冲突的命题提取了出来。这就使得这部电影尤为饱满,内涵得到了极大的升华,观众更容易意犹未尽。(南方网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