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笠号战列舰

三笠号战列舰

旧日本帝国海军的战列舰
三笠(みかさ)是旧日本帝国海军的战列舰,为敷岛级战列舰四号舰。舰名由来源以奈良县的三笠山命名。同级舰有敷岛、初瀬、朝日。在1904年(明治37年)日俄战争中,担任联合舰队旗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大将座舰。该舰于横须贺市的三笠公园以纪念舰形式保存。[1]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名称:三笠号战列舰
  • 英文名:Mikasa
  • 国家:日本
  • 级别:敷岛级
  • 服役时间:1902年
  • 建造时间:1899年
  • 制造厂:英国维克斯造船厂

背景

1894年至1895年期间的中日甲午战争,在俄罗斯帝国的压力下被迫归还辽东半岛给中国,日本为对抗俄罗斯帝国而加强军事力量。其中‘六六舰队计划’(配备战列舰6只、装甲巡洋舰6只的计划)的其中一环建造了三笠。使用了三年建造,八百八十万日元的高昂费用(¥8,800,000)。 同年日本为巩固外交和战略支持,1902年首先与世界海军力量第一的英国进行同盟(日英同盟)。英国希望日本分担包括在远东在内的俄国扩张主义的压力,保护英国在中国和印度的利益。

三笠作为“六・六舰队”其中一环而建造。这个计划因为需要庞大金额,又海军债务重组自甲午战争(日清战争)以前已经着手,尽管扭尽六壬,亦已经超出海军预算,要完成计划就只有非法挪用预算这一个违反宪法的方法。

于是,“六・六舰队”计划的提议人山本权兵卫跟协助者西乡从道商量计策时,西郷说,“山本先生,无论如何一定要买(军舰)。一定要挪用预算,那当然是违反宪法的。如果议会追究违宪责任,就在二重桥切腹吧。如果死两个人就能买到军舰,总算完成夙愿吧。”会谈结果是,非法挪用预算底下完成了三笠。

影响

日本舰队的表现被西方大国观察和分析,成为对下一代战列舰(无畏号战列舰等)的定义的重要角色,从冲突中证实了重型火炮更加了不起的效率和远程火力的重要性。

而且俄国舰队的失败和朴次茅斯和约的签处(9月5日),俄国的不安增强。1905年有海军在塞凡堡(Sevastopol)、海参崴(Vladivostok)和喀琅施塔得(Kronstadt)反叛,叛乱在6月锐化,叛军登上波坦金号战列舰(Potemkin)。1905年俄国革命在10月达到了高潮,当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放弃他专治主义的独裁力量,并且签署十月宣言。

终于,日本的胜利证实了日本正式成为在亚洲的超群力量和可以立足国际场面的力量。保存至今的三笠是前无畏式战列舰时代最后残余的战列舰。

特点

在三笠交付之时,是当时科技先进的战列舰,火力和防护力量史无前例地组合,改良了英国皇家海军最新的莊嚴級戰艦设计,增加了吨位(由14,900吨增至15,140吨),改善速度(由17节改善至18节),轻微地加强军备(增加两门十五厘米炮),和更强的装甲:保留了同样的装甲厚度但使用了高性能克虏伯钢(Krupp armour)装甲,防御力大约较莊嚴級所采用的哈威钢(Harvey armour)加强五成。

三笠的主炮被编组在中央的舰桥装甲,考虑到船能均匀地受重克虏伯防护钢板保护。由于这设计,三笠能承受很大数量的炮弹直接命中:于1904年8月10日的黄海海战被击中了20发炮弹和在对马海峡海战被击中了30发炮弹,但只受到有限的损伤。高火力和高射程的三笠大炮被高度训练的日本炮兵充分地利用了。

历史

交接

三笠是六・六舰队的最后一只舰,1899年1月24日在威格士造船厂动工。1900年11月8日进水。1902年1月15日至20日公开测试,3月1日在修咸顿举行交接仪式交予日本海军。船身建造费为88万英磅,兵器费32万英磅。3月13日在英国普利茅斯启航,经苏伊士运河在5月18日到达横须贺。初代舰长是早崎源吾大佐。在横须贺整备后6月23日出航,7月17日到达本籍港舞鹤。

联合舰队

1903年12月28日,三笠成为联合舰队旗舰。1904年2月6日开始参加日俄战争。8月10日参加黄海海战。12月28日驶入吴港修理。1905年2月14日、驶出吴港,经江田岛、佐世保,21日进驻朝鲜半岛的镇海湾。之后以该地为据点,在对马海峡进行训练。5月27日、28日在对马海峡海战与俄罗斯的波罗的海舰队交战。

三笠在对马海峡海战带领日本联合舰队在历史上进入一场最果断的海战,俄国舰队几乎完全地被歼灭了:俄国丧失38艘船,21艘下沉了,7艘夺取,6艘解除武装,4,545名俄国军人死亡并囚禁了6,106人。

另一方面,日本人只丧失了116个人和3艘鱼雷艇。但注意的是日本海军是一个根据英国皇家海军的高度专业组织;相反俄国只有陆军准备战斗,未有海军准备战斗。东郷提督,“日本的纳尔逊”,他自己也在英国皇家海军度过了几年。

事故沉没

日俄战争终结之后紧接的1905年9月11日,三笠在佐世保港内因为后部弹药库的爆炸事故而沉没了,这个事故中死者共339名。当时在水兵间流行在弹药库面前玩“点燃信号用酒精后,吹散臭味后饮用”[2]的恶作剧,在恶作剧的进行中,有一说是有水兵不留神翻倒了有火的洗脸盆,另一说是下瀬火药的变质。再者,这个爆炸沉没事故的其中一个原因被认为是秋山真之少佐埋头于宗教研究。10月23日的海军凯旋式敷岛号战列舰替换三笠成为了旗舰。

事故当时,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大将上陆平安。同时,舰队附属军乐队到任的瀬户口藤吉海军军乐长又在事故当时是上陆中逃过了大难。不过,很多军乐兵由于该事故而殉职了。

三笠成为预备舰,1906年8月8日浮扬到佐世保工厂修理,1908年4月24日第1舰队旗舰再次回复现役。第一次世界大战西伯利亚出兵1914年8月23日,日本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三笠在日本海等从事警备活动。此后从1918年开始至1921年之间,为从东面牵制大战中诞生的社会主义国苏联,日本出兵支援西伯利亚(参加前实施防寒工事,飞机实行临时搭载)。

1921年9月1日三笠成为一等海防舰,不过,9月16日在海参崴港(Vladivostok)外海峡中航行时在浓雾中触礁。离礁后在海参崴港(Владивосток)入船坞修理,11月3日归投舞鹤。

记念舰

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使三笠决定废舰。1923年9月1日因为关东大地震令三笠撞到码头、浸水,9月20日于帝国海军除籍。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废舰后,由于日本国民对三笠的保存运动非常勃兴,日本将解体的地方作为三笠公园。1925年1月内阁会议决定把不能复归现役状态做为条件的特别认可去保存三笠,作为纪念舰在横须贺保存,同年6月18日开始保存的工程,把船头固定转向皇宫。11月10日工程完成,11月12日进行保存式。

复元

三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被美国陆军航空队(USAAF)轰炸,太平洋战争战败后,同盟国军占领日本期间,苏联要求(“立刻将三笠抛到海中变成烂铁”以报对马海峡海战之仇,并进行彻底的破坏,但当苏联大使参观了极端毁坏状态的三笠后放弃了要求。为了美军而设置酒馆等娱乐设施,上部兵装和上层建筑物全被撤去,能取下了的金属类(铜和黄铜等)被拿走,大部分煤气切断,柚木制甲板也因需要柴火和建材而被剥下,三笠就此荒废。

英国人约翰·S·鲁宾(John S. Rubin)观察了这个惨状气愤地向《日本时报》(Japan Times)投稿,引起极大回响。而且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尼米兹忧虑三笠的状况而著书,三笠保存捐献等事慢慢显示了复元运动的热烈。根据复原运动的成果,三笠为现在能看作为“纪念舰三笠”达到整备。

复元运动在1958年恢复进行,因美国通过财政的参与支持和尼米兹的直接介入。复元在1961年5月27日完成,共花十亿八千万(¥1,800,000,000)日元。大量的失踪零件和配件由当时在日本解体的智利战列舰拉托雷海军上将号(Almirante Latorre)提供。三笠与在英国朴次茅夫的胜利号和在美国波士顿的宪法号一起被选定作为世界三艘伟大历史军舰当中的一艘。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