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

重組

經濟學名詞
重組(Reconstruction)是指企業制定和控制的,将顯着改變企業組織形式、經營範圍或經營方式的計劃實施行為。屬于重組的事項主要包括:①出售或終止企業的部分經營業務;②對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較大調整;③關閉企業的部分營業場所,或将營業活動由一個國家或地區遷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 重組還包括股份分拆、合并、資本縮減(部分償還)以及名稱改變。
    中文名:重組 外文名:Restructuring 定義: 類型:一種形式 定制者:企業

基本概況

資産重組是指企業改組時将原企業的資産和負債進行合理劃分和結構調整,經過合并、分立等方式,将企業資産和組織重新組合和設置。狹義的資産重組僅僅指對企業的資産和負債的劃分和重組,廣義的資産重組還包括企業機構和人員的設置與重組、業務機構和管理體制的調整。目前所指的資産重組一般都是指廣義的資産重組。

資産重組分為内部重組和外部重組。

内部重組,是指企業(或資産所有者)将其内部資産按優化組合的原則,進行的重新調整和配置,以期充分發揮現有資産的部分和整體效益,從而為經營者或所有者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在這一重組過程中,僅是企業内部管理機制和資産配置發生變化,資産的所有權不發生轉移,屬于企業内部經營和管理行為,因此,不與他人産生任何法律關系上的權利義務關系。

外部重組,使企業或企業之間通過資産的買賣(收購、兼并)、互換等形式,剝離不良資産、配置優良資産,使現有資産的效益得以充分發揮,從而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這種形式的資産重組,企業買進或賣出部分資産、或者企業喪失獨立主體資格,其實隻是資産的所有權在不同的法律主體之間發生轉移,因此,此種形式的資産轉移的法律實質就是資産買賣。

具體工作

對企業資産和負債的重組屬于在企業層面發生,根據授權情況經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批準即可實現重組;

對企業股權的重組由于涉及股份持有人變化或股本增加,一般都需經過有關主管部門(如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的審核或核準,涉及國有股權的還需經國家财政部門的批準。

重組好處

1. 提高資本利潤率;

2. 避免同業競争;

3. 減少關聯交易;

4. 把不宜進入上市公司的資産分離出來。

适合公司

當企業規模太大,導緻效率不高、效益不佳,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應當剝離出部分虧損或成本、效益不匹配的業務;當企業規模太小、業務較單一,導緻風險較大,此時就應當通過收購、兼并适時進入新的業務領域,開展多種經營,以降低整體風險。

注意事項

1. 重組各方的稅務處理原則應一緻;

2. 股權支付應為直接持股企業的股權;

3. 重組日和重組完成年度得到明确;

4. 3種一般性稅務處理企業需清算;

5. 特殊性稅務處理需按規定備案;

6. 可承繼相關所得稅事項被明确;

7. 跨年度分步重組處理方法可選擇;

8. 兩個月内改變重組條件需調整處理。

兼并重組品牌整合

兼并重組品牌整合研究

第一部分:企業價值觀深入分析

分析并購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并購後企業價值觀的聚焦與升華;

并購後企業價值觀清晰化研究。

第二部分:品牌戰略規劃

确定核心價值觀下的品牌策略;

品牌發展規劃及路徑設計;

品牌營銷戰略規劃。

第三部分:品牌優勢整合

确定品牌外在表現形式;

融合品牌各自價值優勢;

賦予品牌核心内涵。

第四部分:品牌提升策略

品牌宣傳策略研究;

品牌形象提升策略;

品牌價值提升策略。

相關新聞

上半年,中央企業重組整合大動作不斷,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實施聯合重組,中國普天整體并入中國電科,中國船舶集團啟動實質性整合……央企改革邁出堅實步伐,在資本市場和産業界産生重大影響。n“‘十四五’開局之年,大力推進央企重組,體現了加快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戰略意圖,有利于更好發揮大國頂梁柱作用。”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認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央企重組整合不斷向縱深推進,在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加快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