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

汉语汉字
1.姓。山东宁津县和内蒙古赤峰地区念lào)2.古同“洛”。3.古书上指白鬣的黑马。4.源于“洛”,古水名。5.玄鸟,商周图腾。6.不韦迁蜀后的家人门客所取的姓氏。7.四川省广汉市城镇地名,“雒城镇”。8.四川古地名“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北)
  • 中文名:雒
  • 拼音:luò
  • 部首:隹
  • 五笔:TKWY
  • 仓颉:HROG
  • 郑码:RSJN
  • 笔画:14
  • 四角号码:20615

读音

【字目】雒 

【拼音】luò

【注音】 ㄌㄨㄛˋ

【说明】某些地方作为姓氏,口语读音为lào,如山东宁津县、河北省承德地区,缘由,可能是口语化的原因。落字在这一地区的口语读音就是lào,如花落了、落枕、落炕等。因此,同一读音的雒字也读为lào

音韵参考

[上古音]:铎部来母,lak

[广韵]:卢各切,入19铎,luò,宕开一入唐来

[平水韵]:入声十药

[粤语]:lok3

笔画部首

繁体字:雒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简体部首:隹 部首笔画:8 总笔画:14

笔顺:撇-折-捺-竖-横折竖-横-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编码信息编辑 播报

五笔86:TKWY 五笔98:TKWY 五行:火

UniCode:U+96D2四角号码:20615 仓颉:HROG GBK编码:F6C3 规范汉字编号:5773 

详细字义

◎雒luò

〈名〉

(1) 鸟名 [owlet]。忌欺,即“鵋鶀”

雒,鵋鶀也。怪鸱。——《说文》。今称鸺鶹,也叫横纹小鴞

(2) 又如:雒诵(反复诵读)

(3) 白鬃的黑马 [black horse with white mane]。

(4) 古都邑名 [Luo city]。今址河南省洛阳。汉光武建都改名雒阳。

(5) 古地名。西汉时置为雒县。自古为争蜀的战略要地。三国时刘备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 [Luo county]。今址四川省广汉县北

(6) 印烙。后作“烙” [brand]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庄子》

(7) 通“络”。用网状物兜住头 [hold sth. in place with a net]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庄子·马蹄》

【名】鸟名〖owlet〗。忌欺,即“鵋鶀”

雒,鵋鶀也。怪鸱。——《说文》。今称鸺鹠,也叫横纹小鸮

又如:雒诵(反复诵读)

白鬃的黑马〖blackhorsewithwhitemane〗 一通“洛”:洛河,发源于陕西,流入河南。古时作“雒”。

浮于雒,达于河。——《史记·夏本纪》

净古都邑名〖Luocity〗。今址河南省洛阳。汉光武建都改名雒阳

古地名。西汉时置为雒县。自古为争蜀的战略要地。三国时刘备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Luocounty〗。今址四川省广汉市境中心印烙。后作“烙”〖brand〗

通“络”。用网状物兜住头〖holdsth.inplacewithanet〗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庄子·马蹄》

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史记》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音洛。《说文》鹆䳢也。从隹各声。《释名》雅雒也。为之难,人将为之雒,雒然惮之也。

又马名。《诗·鲁颂》有駵有雒。《传》黑身白?曰雒。《释文》雒音洛,本作骆。

又水名。《周礼·夏官·职方氏》豫州,其川荥雒。

又国名。《左传·僖二十一年》伊雒之戎。《春秋·文八年》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弘农郡上雒县。○按左传僖二十一年疏云:雒水,出上雒县冢领山东北,经弘农至河南巩县,雒戎因此而名也。

又雒阳县,属河南郡。《前汉·地理志注》师古曰:鱼豢云:汉火行,忌水,故去洛水而加隹。如鱼氏说,则光武以後攺为雒字也。《正字通》杨愼曰:春秋书雒戎,左传凡洛皆作雒。非後汉始攺也。○按鱼氏说必有所本,故师古从之。左传今文洛皆作雒,安知古本左传不书作洛乎。未可据今本左传驳鱼氏说也。

又雒县,属广汉郡。《前汉·地理志注》音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

又姓。《後汉·南蛮传》徵侧者,麊泠县雒将之女。

又与络通。《庄子·马蹄篇》刻之雒之。《注》雒同络。

又与额同。《前汉·韩嫣传》子增封龙雒侯。《注》雒,或作额。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