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

养老诈骗

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行为
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行为,主要骗局有“投资养老”、“以房养老”、“养老银行”、“投资返利”等。[1]2023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开展《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何莉在解读时表示,2022年4月起,人民法院一审已判决养老诈骗类案件1645起,追回赃款308亿元,执行养老诈骗案件财产30亿元,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得到有力打击遏制,养老领域涉诈乱象得到有效整治。
  • 中文名:养老诈骗
  • 针对群体:老年人
  • 举报受理:12337 智能化举报平台

诈骗形式

犯罪分子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来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

骗局揭秘

“投资养老”骗局揭秘骗子可能会先在公园、超市、小区等老人聚集的场所给老人灌输投资的概念。接着通过组织旅游、参观、讲座、赠送礼品等手段博取老人的信任。然后就会告诉老人他们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一定金额后,不仅可以享受利息,还能获得北上广、苏杭蓉等地的房屋居住权。投资越多,福利越好”。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方式表面看起来一并解决了投资理财和养老享福的问题。但实际上所谓的“养老服务”项目只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骗子只会给予老年人口头承诺或是签订空头合同,利用话术和PS图片进一步诱导老年人,掏空他们的钱包。

“以房养老”骗局揭秘骗子会以“房本在家无用”等类似话语为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每月还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同时也不耽误老年人自住或租住。实际上,骗子会将老年人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由其处置。后续,当入局老人数量变少时,骗子就会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贷款公司和职业放贷人的债务催收,乃至被逼卖房还债。

“养老银行”骗局揭秘近些年,有部分公司在注册时将公司名称注册为“***养老银行有限公司”,并在线下租用场地,打出“养老银行”的名号吸引老年人前来存款。、但实际上,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投资返利”骗局揭秘这种是最为常见的养老骗局,骗子主要是以投资返利或消费返利的方式诱导老年人投资消费,现场发放粮油米面,更有甚者还会承诺免费旅游等额外福利。这种骗局完美利用了老年人的“占小便宜”心理,从本质上看,还是骗子利用言语获得老年人信任后的“空手套白狼”。

“代办保险”骗局 骗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以 代办“养老保险”“补办养老金”等理由,收取老年人的材料费、好处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受害人交纳的保险金。n

“保健产品”骗局 骗子抓住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心理,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免费体检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活动,借机推销能够“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高价保健品,骗取老人钱财。

“代理退保”骗局 不法分子非法获取保单信息后,通过诋毁保险产品、承诺更高收益等手段,鼓动老年人退保并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待老年人陷入圈套后,不法分子不仅收取高额“代理维权”手续费,甚至侵占老年人的退保资金。

打击整治

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问题,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确保2022年4月开始,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有力有效。

加强宣传发动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要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主动提供违法犯罪线索、有效识骗防骗。

畅通举报渠道

2022年,中央政法委在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开通“养老诈骗”举报通道,各省网络举报部门也相继开设“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重点受理处置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义,对老年人进行网络诈骗的相关举报。多省发布了举报渠道。

抓好宣传教育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综治中心、网格员等力量作用,对老年人“点对点”发布风险提示和预警信息。要通过印发宣传册、张贴标语等形式,让涉老反诈宣传进社区、进超市、进公园、进广场、进家庭。要加强法治宣传,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

加强舆论引导

要引导养老诈骗受害群体树立合理预期,增进对这次专项行动的理解和支持。要严格落实“三同步”要求,细化工作预案,严防恶意炒作。

依法严厉打击

公安机关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接协同,把打击锋芒对准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要深挖一批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调集精锐力量、加大破案攻坚力度,依法快侦快破一批影响大、关注度高的典型案件。政法各单位要加强协同配合,依法快捕快诉快判一批养老诈骗犯罪案件。要注意发现和识别养老诈骗犯罪团伙中可能存在的黑恶势力,深挖养老诈骗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并结合常态化扫黑除恶依法严惩。

严格依法办案

要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用足用好法律武器,不放过任何一个犯罪分子,确保打击有力、惩治有效。要严格把握好法律政策界限,依法严格区分罪与非罪,严禁人为“拔高”“凑数”,确保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对不构成犯罪、但以“养老”为名欺诈老年人的民事纠纷案件,要综合运用行政执法、民事司法等手段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全力追赃挽损

要加强政法机关和民政、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银保监等部门协同配合,及时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坚决防止犯罪嫌疑人隐匿、抽逃、转移财产。要加大对涉案财产甄别、审查、认定力度,加大财产刑执行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最大程度挽回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

明确整治重点

民政部门要整治养老服务领域涉诈问题隐患,依法查处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服务机构名义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等场所。

网信部门要结合“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设置“套路”,诱导老年人“消费”“投资”等涉诈问题隐患,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平台及账号。

自然资源部门要整治违规使用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变相开发房地产等涉诈问题隐患。

住建部门要整治商品住房销售中以养老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等涉诈问题隐患,以及违规在城市街面张贴养老产品宣传广告的行为。

文旅部门要整治老年旅游、艺术品经营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严格审核面向老年人的旅游项目内容。

卫健部门要依法查处养老机构内设的无资质医疗机构、无行医资质人员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等违法行为,并将养老诈骗整治工作纳入老龄工作督促检查重要内容。

市场监管部门要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查处虚假宣传等违规经营行为。

银保监部门要督促、指导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问题隐患整治工作,加强监测研判和预警提示,指导、协调对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依法认定查处。

专项行动

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摸排老年旅游、艺术品经营等领域涉及养老诈骗问题隐患,严查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违法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秩序,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2022年5月27日,内蒙古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纵深发展,以实际行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公开宣判

2022年5月16日,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鄂尔多斯市易享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告人王孝凯等人涉嫌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重婚罪、窝藏罪一案。该案中,王孝凯等人向1600余名集资参与人吸收资金3.62亿元,是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内蒙古首例宣判的涉养老诈骗案件。

诈骗案例

案例1:用“以房养老”为名非法集资

案例:赵大爷得知一家名叫中安民生的公司可以做“以房养老”保险,由于受到利益诱惑,赵大爷未经儿女同意就在中安民生公司办理了住房抵押。然而让赵大爷没想到的是,中安民生所谓的“以房养老”,是拿他的房子做了抵押贷款,然后公司拿贷款做了其他投资。和赵大爷类似情况的受害者有800多人。除了资本上门追债外,部分受害者的房屋还面临被拍卖的风险。

警示:假借国家政策施非法集资

案例2:以“投资养老”为名诈骗养老钱

案例:在湖南长沙,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多名老人在一家老年公寓预定了养老床位,每个人投资几万至几十万元不等,当时养老公寓承诺,合同期满后将退还老人预付资金,每个月有1%以上的利息,每年还会有分红。最终,在拿到老人的资金后,公寓运营团队人去楼空,这些老人最终血本无归。

警示:以高回报诱骗老年人投资

2022年5月23日,湖南湘潭市中院对外公布一起养老诈骗典型案件。案件中,由于轻信他人投资“养老产业”,10267人被骗了7.6亿余元。

各地行动

2022年5月,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专项行动部署要求,近期,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湖北之声联合制作智慧助老专栏“爷爷奶奶的智慧生活”,并邀请武汉市公安局参与办理涉及老年人诈骗案件的民警梳理了近年来在全国部分城市出现过的常见诈骗手法,通过以案释法形式来保护老年人们的“钱袋子”。

2022年6月,为严厉打击养老诈骗犯罪,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保护老年群体人身和财产不受侵害,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上饶市信州区、宜春市袁州区、鹰潭市月湖区、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先后集中宣判了7起养老诈骗案件,涉案金额11.18亿余元,涉及被害人7476名,51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到十一个月不等的刑罚。

2022年6月9日至14日,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第六督导组先后在湖北、湖南开展督导工作。

自2022年4月开展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截至7月底,全国法院执行养老诈骗案件财产20亿余元,全国法院受理养老诈骗刑事案件共1394件(含专项行动以来已审结案件),其中一审案件1164件,二审案件230件;从案件类型看,非法集资案件906件,诈骗案件455件,其他类型案件33件;全国法院开庭审理养老诈骗一审刑事案件693件,宣判一审刑事案件603件1579人、二审案件122件377人 。

2022年9月6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杜邈表示,北京检察机关自4月初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已办理此类案件112件,批捕104人、公诉133人,追捕121人、追诉210人,追赃挽损9700余万元。

2022年9月13日,山东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刘启超通报,该省自2022年4月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截至目前,共立案2479起,破案2264起,打掉犯罪团伙41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388名,缉捕逃犯368名,判决482人,追缴涉案资金23.1亿元(人民币,下同),整治领域问题1560个。

2022年9月,重庆沙坪坝警方历时二十几个月侦查,成功破获一起以文物鉴定、推拍、私洽、收购为套路的特大系列养老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3人,查证全国各地受害人2600余人、涉案资金600余万元。

2023年3月16日,广东省公安厅发布消息,2022年,广州警方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平安广州和法治广州建设侦破养老诈骗案件1695起,追赃挽损9.72亿余元。

2023年5月16日,中消协在京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2年9月23日,9月23日,全国共立案侦办养老诈骗刑事案件4.1万起、破案3.9万起,打掉犯罪团伙473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6万余人,提起公诉8516人,一审判决案件1645起4523人,追回赃款308亿元,各地各有关部门共排查发现涉诈问题隐患2.3万个,整治完成2.2万个,整治率96.7%。

防骗指南

上述骗局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恶劣,为此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消费者,做到以下“两谨记、两注意”。

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不宜有赌博心理而冒险入局。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不要投资业务不清、风险不明的项目。理财产品如果承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要记住投资是有风险的,别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

谨记选择正规机构。购买理财投资产品应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正规机构和正规渠道。建议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前,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多与家人商量,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防范不法分子诈骗侵害,警惕非正规机构的疯狂营销揽客行为。

注意提防集资诈骗套路。集资诈骗多有“击鼓传花”和“庞氏骗局”特点,往往是以新还旧,缺乏实际业务支撑和盈利来源,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项目,容易发生卷款跑路、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说辞迷惑。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慎重对待合同签署环节,不在空白合同签字。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