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温度

退火温度

冶金术语
退火温度为引物和模板结合时候的温度参数,当50%的引物和互补序列表现为双链DNA分子时的温度,它是影响PCR特异性的较重要因素。在模板变性后温度快速冷却至40℃~60℃(某个退火温度)的时候,可使引物和模板发生结合。由于模板DNA比引物复杂得多,引物和模板之间的碰撞结合机会远远高于模板互补链之间的碰撞,这就使PCR后期的过程成为可能。在理想状态下,退火温度足够低,以保证引物同目的序列有效退火,同时还要足够高,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合理的退火温度从55℃到70℃。退火温度一般设定比引物的Tm低5℃。
    中文名:退火温度 外文名: 所属学科:冶金 英文名:Annealing Temperature 解释:引物和模板结合时候的温度参数 特点:一般设定比引物的Tm低5℃

结合可能

在模板变性后温度快速冷却至40℃~60℃(某个退火温度)的时候,可使引物和模板发生结合。由于模板DNA比引物复杂得多,引物和模板之间的碰撞结合机会远远高于模板互补链之间的碰撞,这就使PCR后期的过程成为可能。

温度与时间

取决于引物的长度、碱基组成及其浓度,还有靶基序列的长度。对于20个核苷酸,G+C含量约50%的引物,55℃为选择最适退火温度的起点较为理想。引物的复性温度可通过以下公式帮助选择合适的温度:Tm值(解链温度)=4(G+C)+2(A+T);复性温度=Tm值-(5~10℃)

在Tm值允许范围内,选择较高的复性温度可大大减少引物和模板间的非特异性结合,提高PCR反应的特异性。复性时间一般为30~60sec,足以使引物与模板之间完全结合。

在金属加工领域,退火温度是指退火时金属应加热达到的温度。据有关文献介绍,不同金属材料的退火温度为:铂,900—1000℃;铜,650℃;黄铜,600—650℃;镍银,650—680℃;铝,283—350℃等。

应用

为得到退火温度对冷轧304不锈板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拉伸机对不同退火温度下带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采用盲孔法对钢带表面残余应力进行了测定,得到了退火温度对钢带力学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当退火温度为500℃,退火张力在9kgf/mm2时,304不锈钢带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最大;且在该温度下残余应力分布最均匀,说明304不锈钢在500℃退火时力学性能最佳且板形最好。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