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离子

银离子

指银以离子的状态存在
银离子是银原子失去一个或一个以上电子形成的带正电荷的阳离子。2.纯银是灰白色有金属光泽的贵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银离子是以水溶液形式存在。其溶液无色透明,无任何固体颗粒,具有氧化性和水解性。[1]
    中文名:银离子 外文名:silver ion 别名: 特征:以水溶液形式存在。无色透明。 应用:化学品,医药品

化学性质

存在形式

银离子为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经化学反应发生电子转移形成,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存在。其溶液无色透明,无任何固体颗粒。

氧化

银离子随价位不同氧化性也不同,+2价与+3价的银离子具有很高的氧化性,Ag+的氧化还原电位为(+0.798V,25℃),而Ag2+具有更高的氧化还原电位(1.987V,25℃)。高价银离子有效性是金属银或银盐的300到17000倍。由于高价态银离子还原势极高,所以也称活性银离子。

水解

Ag+属于软酸,在溶液中很难水解(相当于碱金属离子),因此诸如硝酸银等溶液是中性的,但是高浓度的强碱可以使Ag+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沉淀是氧化银,为棕色)而注入碳酸钠等纯碱与之作用只生成白色沉淀。可用此种办法证明Ag+离子的存在。

Ag2+是交界酸,较Ag+易水解形成氢氧化物Ag(OH)2,因此诸如AgNO3F含Ag2+的溶液是显弱酸性的,但其氢氧化物溶解度大(相当于纯碱),因此当加入强碱时不生成Ag(OH)2沉淀.这可以方便区分一价态和二价态的银离子。

消毒作用

银是人体组织内的微量元素之一,微量的银对人体是无害的,根据WHO最新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量指导标准》第四版,银离子浓度低于0.1ppm的饮水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ppm是溶液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的一种表示方法,1升水溶液中有1毫克的溶质,g/m3或mg/L。)

有关银的消毒机制有多种理论假设,包括金属离子作用,光催化作用等等,但均未被完全证明。现代研究指出,银的化学结构决定了银具有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态银的还原势极高,足以使其周围空间产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灭菌,Ag+可以强烈地吸引细菌体中蛋白酶上的巯基(-SH),迅速与其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菌死亡。当细菌被Ag+杀后,Ag+又由细菌尸体中游离出来,再与其它菌落接触,周而复始地进行上述过程,可能是银杀菌持久性的原因。据测定,水中含Ag+为0.01ppm时,就能完全杀死水中的大杆菌,能保持长达90天内不繁衍出新的菌丛。

另外研究还发现银离子可以通过凝固病毒的蛋白质分子和束缚其DNA分子上的供电子体导致病毒死亡。

白银的杀菌作用亦源于此,用银餐具盛放食物不易发酵变酸;银化合物可治疗烧伤包敷伤口。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