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耳

采耳

民间的传统技艺
采耳是一个专业术语,意思指掏耳朵。起源于民间,民间的掏耳朵,工具比较简陋,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一支竹签,一根细棍子,就是简单的掏耳工具。掏耳朵兴起于剃头匠,他们发明了专业的掏耳朵工具,并且发明了专业的操作手法。[1]
  • 中文名:采耳
  • 外文名:Caier
  • 所需工具:挖耳勺、鸡毛棒、鹅毛棒,等
  • 从业者:采耳师
  • 历史渊源:掏耳担子
  • 文化属性:川蜀文化

流行地区

采耳古代流行于川蜀地区。

注意事项

一是不卫生导致交叉感染。采耳过程中,所有人使用的都是同一个掏耳勺,消毒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引发疾病。二是工具不专业损伤耳膜,使用的工具一般是毛刷、耳勺和头灯,并不是医院里的专业工具。比如医生在清理耳道时头顶带的是反光镜,会将光源聚集到一点,能清楚看到耳道内部。而采耳师所戴头灯,看似专业,照出的光实际上是散射光,无法看清耳道内部。耳勺、毛刷也并非医用,一用力不当,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导致耳鸣、疼痛、听力下降。

人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采耳,只有出现下列3类问题时才需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再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1.耳朵里有明显的堵塞感。有些人先天外耳道口狭窄,耵聍无法正常自行排出,堵塞形成耵聍栓。当堵塞感十分明显时,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清理。

2.出现听力下降。有些人年纪不大,也没有耳疾,突然出现听力不佳,需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3.不当采耳后出现问题。一些人经常随意采耳,不知不觉对耳道造成损伤,致使耵聍无法顺利排出,耳朵“越掏越堵”;或者是采耳时有异物(如棉棒的棉花)掉入耳中,严重时出现出血、疼痛、肿胀等症状,此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