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茶之乡

中国油茶之乡

主要分布在湖南
我国油茶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东、湖北、广西、福建等省,其中湖南、江西的油茶种植最广。由中国经济林协会评定的中国油茶之乡,主要有江西丰城市,湖南攸县,广东兴宁市、平远县,湖北麻城市、兴远县,湖南邵阳县,福建省福安市等。
  • 中文名:中国油茶之乡
  • 外文名:
  • 产地名称:
  • 所属地区:福安,湖北,湖南,江西,广东
  • 种植最广:湖北,湖南,江西
  • 著名地区:湖北麻城市,常宁

常宁市

2001年,常宁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常宁油茶林面积

全市油茶林面积最多时达到了5.25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5.7%,占全市经济林面积的92.8%。油茶遍布全市各地,油茶林面积在2000公顷以上的有宜潭等12个乡镇,其中油茶林面积在4000公顷以上的有蓬塘、荫田和烟洲3个乡镇。油茶林面积最大的村是蓬塘乡芝江村,该村总面积585公顷,其中油茶林面积就有371.3公顷。

常宁油茶历史

1978年,常宁参加全国油茶生产会议,并在会议上介绍了油茶生产经验。1981年,常宁被国家商业部授予“金杯奖”奖杯。

1984年—1989年,常宁被国家林业部和省林业厅列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WFP—中国2696项目——湖南省油茶更新改造工程。

1984年,我市接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援。在我市的原宜阳、柏坊、水口和荫田等四个区17个乡镇200个村实施油茶老残林更新和低产林改造工程,项目区域共有油茶林面积34.4万亩,其中,规划进行油茶老残林更新5万亩,低产林改造3万亩,共计投工721.1万个,世界粮食计划署按每个工日3公斤小表、50克食油的标准为项目提供了21650.883吨小表和360.848吨食油的援助,各级政府安排405.277万元资金与项目配套,常宁的项目在省油茶工程建设指挥部的领导下,自1984年10月15日开工,1994年全部结束。

1984年油茶老残林更新项目开始施工,经水平撩壕整地、造林、施肥、年度抚育、幼林修枝整形、防治病虫害等综合营林技术措施,使我市的油茶走上了更新换代的新路。据县油茶工程指挥部对5个乡镇1985年和1986年造林的固定样方连续产量测定,1991年、1992年、1993年的亩平产油分别达到了4.55公斤、5.09公斤和4.1公斤。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从1985年起投入施工,到1994年全部完成。改造林地通过垦复施肥、间密补稀、去劣留优、修枝亮脚、防治病虫害和开挖水平节沟等综合营林技术措施,大大改善了林地通风透气条件,调整了林分密度和树体结构,补充营养,减少了树体养分消耗,明显增强了树势,使油茶产量显著提高。

据县油茶工程指挥部随机布点12个,面积1016.12亩,1985年改造前三年的亩平3.01公斤,改造后1986年亩平产油8.69公斤,1987年亩平产油13.05公斤,1988年亩平11.29公斤,1989年经省科委、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中南林学院、省林业厅、省林科所等专家和学者组成的湖南省油茶低产林改造产量验收领导小组和测产小组,1989年的亩平产油16.1公斤,低产林改造后四年林分亩平产油12.3公斤,是改造前亩平产油的4倍。

1993年,常宁被国家林业部列入国家第二期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自1993年开始,我市在原宜阳、罗桥、板桥、洋泉、官岭、新洲等6个区的10个乡镇完成低改总面积1.78亩,其中,新造林0.83万亩,常规改造0.95万亩,目前,更新幼林长势喜人,低改林分树势增强,产量明显上升。

1998年,常宁被列入国家跨世纪油茶高产稳产示范工程。1999年—2000年,全市完成了3900亩的油茶示范林建设,造林成活率达到99%以上。

2001年,常宁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2007年10月,我市的衡阳南天山茶油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香椿子”牌茶油,获得了湖南省第二届林产品博览会金奖。”

常宁油茶品种

常宁的油茶品种类型主要有寒露籽和霜降籽两个品种群。寒露籽是主要品种群,遍布全市各地,果实小,每果含籽4粒,出油率高,鲜果出油率可达7%,高者可达8%。霜降籽零星分布在全市,与寒露籽相互混杂在一起,以荫田镇的分布最多,果实大,每果含籽7粒左右,鲜果出油率5—6%。常宁油茶的霜降和寒露品种,分别有红球、红桃、青球、青桃、黄球、黄桃等类型。

浦城县

2009年5月7日,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福建省浦城县为“中国油茶之乡”,并颁发匾牌和证书。浦城县现有油茶林面积13.5万亩,居南平地区之首。油茶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浦城有着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是农民增收的良好渠道。近年来,浦城县委、县政府把油茶产业列为重点特色产业来抓,成立县油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推动油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08年,该县完成油茶低产林分改造5000亩,建立5个油茶林示范基地,年产茶籽10560吨,产茶油2640吨,产值13500万元。

连南县

2007年,连南县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麻城市

2009年10月14日,湖北省麻城市收到中国经济林协会发来的通知,经实地考察评审,正式认定麻城市为“中国油茶之乡”。据悉,麻城市是湖北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市。

玉屏侗族自治县

1958年,玉屏油茶产籽产量高达195万公斤,为国家提供了40万公斤茶油,居全国1100个县级油茶县产量的第二位,玉屏因而获周恩来总理亲自提名,授予“油茶之乡”美誉。2001年,国家林业局再次授予玉屏“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阳新县

2009年,阳新县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兴宁市

2009年,兴宁市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2009年7月14日,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广东省兴宁市为“中国油茶之乡”,并颁发匾牌和证书。兴宁市现有油茶林面积18.7万亩,居广东地区之首。油茶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兴宁有着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是农民增收的良好渠道。近年来,兴宁市委、市政府把油茶产业列为重点特色产业来抓,成立市油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推动油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全年油茶总产茶籽2700万吨。至目前,该市新备耕油茶4.6万亩,改造老油茶基地1万亩。今年春,该市油茶总面积将达到20.2万亩。而目前引进的兴宁树人木业有限公司是由中国木业资源集团(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全资兴建,是集种植、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内最大规模现代化茶油生产企业。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