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危机

鲁尔危机

法德因赔偿问题引发的政治冲突
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德国与法比等协约国围绕赔款问题而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确定了德国的战争赔款原则,并于1921年1月由赔款委员会确定了德国赔款的总额。围绕赔款问题,德国与协约国之间产生了严重冲突。[1]
    中文名:鲁尔危机 外文名: 发生地点: 根源:赔偿问题 时间:一战后 现在:政治冲突

简介

德国的赔款问题是凡尔赛和约中悬而未决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1922年7月,德国政府以通货膨胀、财政危机为由,请求延期支付赔款。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

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这就是鲁尔危机。危机对德国的打击是惨重的。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最终导致德国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转向英美手中,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签订的条约

《洛迦诺公约》

占领鲁尔受挫后,法国国内主张与德国和解的力量渐占上风。1925年法国主张通过协商,改善与德国关系,解决安全问题。并得到的德国政府积极响应。1925年10月,德法比英意和波捷等有关国在洛迦诺开会,缔结了德法比英意《相互保证公约》。德分别同法国、比利时签订《仲裁条约》,规定如彼此间的争端不能通过外交协商解决,递交仲裁法庭或国际常设法院裁决。这些条约统称《洛迦诺公约》。

影响

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平等的地位。《洛迦诺公约》改善了法、德等国的关系,有利稳定欧洲局势。公约的缔结也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不久,德国取得了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地位。此后,《凡尔赛合约》限制德国的政治、军事条款也被逐步打破。大大削弱了法国在欧洲地位。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