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錦之戰

甯錦之戰

明與後金的一場戰争
甯錦之戰時明天啟七年(後金天聰元年,1627年)五月,在明與後金的戰争中,明遼東巡撫袁崇煥等率軍擊退後金大汗皇太極圍攻錦州(今屬遼甯)、甯遠(今遼甯興城)的作戰。史稱“甯錦大捷”。[1]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名稱:甯錦之戰 地點:甯遠,錦州 時間:1627年 結果:明軍獲勝 交戰各方:明軍,袁崇煥,趙率教,後金軍,皇太極 各方兵力:明軍,約30,000人,後金軍,350,000人

戰争簡介

甯錦之戰是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明朝和後金之間在甯遠和錦州一帶進行的一場戰役,結果明軍取得大勝,這是甯遠之戰後明軍對後金軍取得的第二次勝利。

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率軍進攻趙率教駐守的錦州,不克,又進攻袁崇煥和祖大壽、滿桂駐守的甯遠,又不克,後金軍轉而又回攻錦州,依然戰敗,皇太極隻得率軍撤退。皇太極攻甯錦之戰時,毛文龍襲擊昌城、遼陽,皇太極被迫撤軍。袁崇煥在戰後為毛請功:“孰知毛文龍徑襲遼陽,旋兵相應,使非毛帥搗虛,錦甯又受敵矣!毛帥雖被創兵折,然數年牽制之功,此為最烈!”甯錦之戰中,明軍再次貫徹天啟六年正月(1626年)甯遠之戰中的憑堅固守,并使用紅夷大炮,使得八旗軍隊的騎兵長處無法發揮,從而驗證了關甯錦防線的有效性,明朝将此役稱為“甯錦大捷”。

明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親率後金兵圍錦州,攻甯遠(今遼甯興城)。袁崇煥等率衆固守,城得保全。是月十一日,後金兵直抵錦州,四面合圍。巡撫袁崇煥以甯遠兵不可動,選精騎四千,令尤世祿、祖大壽統率,繞出後金軍後,别遣水師東出相牽制,世祿、大壽等将行,後金兵已抵甯遠城下。崇煥與中官劉應坤、副使畢自肅督将士登陴守戰,列營濠内,用大炮轟擊後金軍。而世祿、大壽等大戰城外,士卒多死,仍力戰不退。後金遂解甯遠圍,增兵攻錦州,士卒損傷無數,然錦州終不可破。

此次戰役,後金攻下了遼西二十座堡壘中的十七座(除了錦州堡、甯遠堡、大福堡),搶割了明軍數千傾軍屯糧食,把二萬多關甯軍抓回去做了包衣(僅大淩河一城就有四千關甯軍不戰而降)。六月五日,後金撤軍,還留了些人在甯遠城外收割明軍的秋糧,此時袁崇煥嚴令關甯軍不得出城一步,而滿桂違令出城斬首二百具,這也是明軍在甯錦之戰中的全部斬獲,同時這也造成了兩人的矛盾。時稱甯錦大捷。

甯錦之戰後,袁崇煥受到督饷禦史劉徽、河南道禦史李應薦等交章彈劾,要求“從重議處”(一不救錦州為“暮氣”。二是主款議和,招緻後金東侵朝鮮,西征甯錦。)-----《天啟七年七月實錄》

袁崇煥于七月一日上“乞休疏”,以有病為由,申請辭官回籍調理。在魏忠賢的唆使下,熹宗很快就批準了他的申請,寫道:袁崇煥“疏稱抱病,情詞懇切,準其回籍調理”。張伯桢輯:《袁督師遺集》,卷1。他在李應薦的奏本中又批道:“袁崇煥暮氣難鼓,物議滋至,已準其引疾求去。”熹宗念他在以往的功勞,主議求款與不援錦州均不予追究,算是給予袁崇煥的最大“恩典”。

戰前情況

天啟七年即天聰元年(1627年)五月初六日,後金天聰汗皇太極,以“明人于錦州、大淩河、小淩河築城屯田”,沒有議和誠意為藉口,親率數萬軍隊,谒堂子,出沈陽,舉兵向西,進攻甯(遠)錦(州)。

袁崇煥得到後金兵過遼河的哨報後,立即部署:滿桂移駐前屯,孫祖壽移駐山海關,黑雲龍移駐一片石。錦州防務:以副總兵左輔統金國奇為左翼,以副總兵朱梅為右翼,平遼總兵趙率教居中調度,賈勝領奇兵東西策應,鎮守太監紀用駐錦州。其他相關事宜,做了相應安排。

經過簡介

甯遠之戰後,袁崇煥升任遼東巡撫,繼續堅持避敵之長,擊敵之短,憑城固守,漸次進取的原則,修建錦州、中左所(今遼甯塔山)和大淩河堡(今遼甯錦縣)三城,構築以甯遠、錦州為重點的關外防線。七年五月,皇太極自朝鮮回師以後,獲悉明軍再造甯錦防線的消息,決定立即出兵甯、錦,打破袁崇煥的計劃。初六日,後金兵自沈陽出發,三路并進,迅速攻占大小淩河、右屯衛等城堡,會師于錦州城下,四面合圍。時總兵官趙率教等率兵3萬駐守錦州,袁崇煥及副将祖大壽統帥各将堅守甯遠。十二日午,後金對錦州發起總攻,集中主力攻擊城西一隅。趙率教認清皇太極先破城西的意圖,急調其它三面守城明軍主力堵禦西城之敵,以炮火、矢石還擊,後金兵損失慘重,退5裡而營。經14天激戰,錦州巋然不動。皇太極以攻城不利,遂改變戰法,誘錦州明軍出城決戰,趙率教等嬰城固守不出,使皇太極欲戰而不能,隻好移兵轉攻甯遠。時明兵部遣總兵滿桂率關兵1萬赴甯遠增援,袁崇煥仍感兵力不足,難以與敵決戰,隻發4000為奇兵,由滿桂、尤世錄、祖大壽率領東出,擊敵背後。皇太極命額驸蘇納率八旗蒙古精騎赴塔山迎戰,兩軍激戰于笊籬山,互有傷亡。明軍因寡不敵衆,退入甯遠城。二十八日黎明,皇太極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等軍進抵甯遠。袁崇煥列營壕内,滿桂出城二裡而陣。皇太極不顧諸将反對,親率諸貝勒阿濟格等攻城,袁崇煥督軍用紅夷大炮拒敵,滿桂等大戰城外,雙方傷亡相當。明總兵滿桂與後金貝勒濟爾哈郎、薩哈璘、瓦克達俱受傷。二十九日,皇太極攻甯遠不成,回師再攻錦州,由于城壕寬深,天又炎蒸,士卒多死傷。六月初五日,皇太極從錦州撤圍,回沈陽。

經過詳情

初九日,皇太極率兵至廣甯的舊邊,命貝勒德格類、濟爾哈朗、阿濟格、嶽讬、薩哈廉、豪格率護軍精騎為前隊,攻城諸将率綿甲軍等攜雲梯、挨牌諸器械為後隊,親自同大貝勒代善、二大貝勒阿敏、三大貝勒莽古爾泰率領大軍居中,八旗三隊,魚貫而行。後金軍行進,分為前、中、後三隊;作戰,則列為左、中、右三路。初十日,皇太極至廣甯。後金軍士捉獲明軍哨卒,經訊問得知:右屯衛以百人防守,小淩河、大淩河雖修城未竣也有兵駐防,錦州城修繕已畢、馬步卒3萬人。皇太極命乘夜進軍,輕取右屯衛城,直奔大淩河城。

十一日,後金軍由縱向的前、中、後三隊,調整為橫向的左、中、右三路——皇太極自率兩黃旗和兩白旗兵為中路,直趨大淩河城;大貝勒代善、二大貝勒阿敏,貝勒碩讬及總兵官、固山額真等,率兩紅旗和鑲藍旗兵為右翼,直趨錦州城;三大貝勒莽古爾泰率正藍旗兵為左翼,直取右屯衛。中路皇太極軍逼近大淩河城,時城工未竣,守城兵撤往錦州。左翼莽古爾泰軍逼近右屯衛,時城工也未竣,守軍逃遁,奔向錦州。後金軍輕取大淩河、右屯衛兩城後,三路大軍,會師錦州,距城一裡,四面紮營。

錦州激戰後金兵進抵錦州城外,四面紮營布兵,将錦州城嚴密包圍。時明太監紀用、總兵趙率教駐錦州,負責築城、守城。當後金兵将至時,左輔等人,撤入錦州,憑城固守,準備抵抗。沿邊小堡,也都撤兵,歸并大城,堅壁清野,合力禦敵。

錦州城,即廣甯中屯衛城,位于小淩河與哈喇河之間,北依紅螺山,南臨遼東灣,地處險要,勢踞形勝,為明關甯錦防線的前鋒要塞。先是,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指揮曹奉修築。城周圍五裡一百二十步,高二丈五尺。成化十二年(1476年),都指揮王锴增廣南北四十五丈、東西九十五丈。弘治十七年(1504年),參将胡忠、備禦管升并城南關,周圍六裡一十三步,形式若盤,俗稱之盤城。池深一丈二尺,寬三丈五尺,周圍七裡五百七十三步。城門為四:東甯遠,南永安,西廣順,北鎮北。天啟七年(1627年)春,袁崇煥遣官督班軍繕竣錦州城。錦州城由内監紀用和總兵趙率教駐守,總兵左輔、副總兵朱梅為左、右翼,統兵三萬,憑城禦敵。時“總兵趙率教懲渾河、沈陽之事,不納潰兵”。後金将收降台堡降卒二千縱還錦州,但趙率教堅拒降卒不許進城。

十二日,紀太監和趙總兵派官到後金軍大營,商談議和。先是,明軍對後金來犯,備中有虞。所謂備,就是繕城整軍,治械儲糧;所謂虞,就是夏季敵軍來犯,出乎預料。遼東巡撫袁崇煥在錦州被圍九天之前,疏稱:“無奈夾河沮洳,夏水方積,未可深入,而夷且聚兵以俟也;水潦既退,禾稼将登,況錦州諸城一築,又東虜之必争。”即認為後金必定來攻,但約在秋稼登場、水潦退後的秋冬季。後金軍突然圍城,明朝遼軍準備不足。所以,紀太監和趙總兵遣官往皇太極大營議和,拖延時間,以待援兵。

紀用和趙率教派出守備一員、千總一員,缒城而下,到金大營,談判講和。皇太極冀望錦州不戰而降,輕取勝利,便以禮接待來使。皇太極對錦州來使強硬地表示:“爾欲降則降,欲戰則戰!”并給紀用、趙率教寫了回書,稱:“或以城降,或以禮議和。”信帶回後,遲不見複。皇太極下令攻城,錦州激戰,終于爆發。

同日,中午,開始錦州攻守激戰。此戰,明總兵趙率教奏報:後金軍“分兵兩路,擡拽車梯、挨牌,馬步輪番,交攻西、北二面。太府紀用同職及總兵左輔、副總兵朱梅,躬披甲胄,親冒矢石,力督各營将領,并力射打。炮火矢石,交下如雨。自辰至戌,打死夷屍,填塞滿道。至亥時,奴兵拖屍,赴班軍采辦窯,(以)木燒毀,退兵五裡,西南下營”。《清太宗實錄》記載:“午刻,攻錦州城西隅。垂克,明三面守城兵來援,火炮、矢石齊下。我軍遂退五裡而營。遣官調取沈陽兵。”皇太極初戰失利,派人到沈陽調兵增援。

是日,後金軍攻城不下,受到重大的損失,後退五裡結營。城裡與城外,議和與兵鋒,爾來我往,交替進行。

十三日,淩晨,後金以騎兵圍城,環城而行,卻不敢靠近城垣。皇太極三次派遣使者到城下說降,都被趙率教拒之城外。趙率教站立城上,對城下的後金使者說:“城可攻,不可說也!”皇太極得報後,傳令攻城。後金兵攻城,增加傷亡,别無所獲。皇太極再發勸降書,用箭射到城裡,連射數封信,城裡無反響。

和戰交替前面已述,後金包圍錦州之後,錦州城守太監紀用、總兵趙率教,就派人前往後金軍大營進行和談。皇太極立即回應,遣二位使者還,并帶回書信。談和未果,繼之以兵。皇太極圍城兩日,攻城不下。進攻不利,繼之以和。

十五日,皇太極“遣使至明錦州太監紀用處,往返議和者三”。太監紀用亦遣使随往,提出後金派使臣到城中面議。皇太極命綏占、劉興治往議,但錦州城閉門不納。

十六日,明太監紀用遣守備一員、千總一員,又到皇太極帳下,言“昨因夜晦,未便開城延入,今日可于日間來議”。皇太極或求和心切,并等待援兵,再遣前二人,随明使臣,回錦州城,但明軍仍閉城不納。且趙率教憑城堞高喊:“汝若退兵,我國自有賞赉!”又令二使臣随同綏占、劉興治赴皇太極大營。

皇太極令明使者帶回書曰:“若爾果勇猛,何不出城決戰,乃如野獾入穴,藏匿首尾,狂嗥自得,以為莫能誰何!不知獵人鍬镢一加,如探囊中物耳。想爾聞有援兵之信,故出此矜誇之言。夫援兵之來,豈惟爾等知之,我亦聞之矣。我今駐軍于此,豈僅為圍此一城?正欲俟爾國救援兵衆齊集,我可聚而殲之,不煩再舉耳!今與爾約,爾出千人,我以十人敵之,我與爾憑轼而觀,孰勝孰負,須臾可決。爾若自審力不能支,則當棄城而去,城内人民,我悉縱還,不戮一人;不然,則悉出所有金币、牲畜,饷我軍士,我即斂兵以退。”

天聰汗皇太極此書,意在激紀太監和趙總兵,派軍出城野戰,以決雌雄;打消他們等待援兵解圍的希望;進而勸其棄城而去;抑或罄城中财物給後金,還報之以解圍撤軍。城中紀太監、趙總兵,斷然予以拒絕。

同日,明遼東巡撫袁崇煥派人送給紀用、趙率教的書信被後金兵截獲,内稱“調集水師援兵六七萬,将至山海關,薊州、宣府兵亦至前屯,沙河、中後所兵俱至甯遠。各處蒙古兵,已至台樓山”雲雲。此信,當是袁崇煥的诓騙信,皇太極卻信以為真。

十七日,皇太極收縮對錦州城的包圍,聚兵于城西二裡處結營,以防明朝來援的軍兵。

十八日,天聰汗急不可耐,“命系書于矢,射入錦州城中”。皇太極再次勸降。錦州城中的紀太監和趙總兵,對其勸降,不予理睬。

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後金軍繼續圍城。

二十五日,後金固山額真博爾晉侍衛、固山額真圖爾格副将,率援兵從沈陽來到錦州行營,以增強攻城的兵力。

至二十六日,後金軍已圍城15日。其間:以軍事手段攻城,不克;以政治手段議和,不議;誘其出城野戰,不出;布局奇兵打援,不獲。時值初暑,後金官兵,暴露荒野,糧料奇缺,人馬疲憊士氣低落。

二十七日,後金軍分兵為兩部:一部繼續留駐錦州,在錦州城外鑿三道濠,加以包圍;另一部由皇太極率領官兵數萬,往攻甯遠。此前,袁崇煥軍同皇太極軍相遇激戰。

出援交鋒“錦州危困,勢在必援”。這是因為,若錦州失陷,則甯遠困危,關門動搖,京師震驚。因而,後金圍困錦州,明朝必調援兵。後金也在盤算,集中兵力圍攻錦州,明兵必來救援,誘其野戰争鋒,發揮騎射長技,—舉殲滅明軍。袁崇煥也頭腦清醒:不發援兵,錦州危機;如發援兵,“正堕其計”。明軍援錦,易中敵計,失恃堅城,恐遭包圍。

遼東巡撫袁崇煥既要固守甯遠,又要出援錦州。首先是固守甯遠,他提出:“堅壁固壘,避銳擊惰,相機堵剿。”兵部尚書王之臣批準他的方略,下令“關外四城各當堅壁,斷不可越信(地)而遠援”。其次是出援解圍。因錦州安危,系甯遠存亡。兵部認為,“為今之計,急以解圍為主,而解圍之計,專以責成大帥為主”。天啟帝把“援錦之役”責成滿桂、尤世祿、祖大壽三将負責,其餘堅守信地。但是,總督薊遼、兵部尚書閻鳴泰題奏:“今天下以榆關為安危,榆關以甯遠為安危,甯遠又依撫臣為安危,撫臣必不可離甯遠一步。而解圍之役,宜專責成大帥。”此奏,得旨:“甯撫還在鎮,居中調度,以為後勁。”就是說,朝廷為着确保甯遠,不允許袁崇煥親自率領援兵,前往救援;而令滿桂、尤世祿、祖大壽等率軍一萬,馳援錦州。

先是,十六日,明山海總兵滿桂率援兵往錦州,過連山,到笊籬(zhàolí)山,同後金護衛運糧的偏師相遇。《清太宗實錄》記載:“大貝勒莽古爾泰,貝勒濟爾哈朗、阿濟格、嶽讬、薩哈廉、豪格率偏師,往衛塔山運糧”,與明軍相遇。後金軍由六位貝勒率領,是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騎兵。明兵不敢前行,徐緩後退;後金兵則緊跟,謹慎随進。八旗軍後續部隊趕到,即分作兩翼,夾圍明軍。《三朝遼事實錄》記載:明軍在笊籬山被圍,“奮勇力戰,虜死甚衆”。滿桂、尤世祿奮勇而前,内外夾攻,拚力沖殺,突破包圍。兩軍交鋒,各有死傷。雙方互存戒心,戰鬥很快結束。明援軍回到甯遠,後金軍回到塔山。明軍援錦州,有實有虛。後者,袁崇煥計诓皇太極便是一例。同日,《清太宗實錄》記載:後金捕捉甯遠信使,截獲袁崇煥給紀太監、趙總兵的“密信”。信稱:“調集水師援兵六七萬,将至山海;薊州、宣府兵亦至前屯;沙河、中後所兵俱至甯遠;各處蒙古兵已至台樓山,我不時進兵”雲雲。皇太極信以為真,即收縮圍錦兵力,聚集于城西,以防明援師。

十九日,袁崇煥派出奇兵,進逼擾敵。他說:“且甯遠四城,為山海藩籬,若甯遠不固,則山海必震,此天下安危所系,故不敢撤四城之守卒而遠救,隻發奇兵逼之。”袁崇煥設奇兵四支援錦:一是,募死士200人,令其直沖敵營;二是,募川、浙死卒,帶铳炮夜驚敵營;三是,令傅以昭率舟師東出而抄敵後;四是,令王喇嘛往谕蒙古貴英恰等從北入援,牽制敵人。以上諸措施,均未見實效。

後金皇太極見誘明援軍野戰不成,錦州攻城不下,派使勸和不降,便向西移師,攻打甯遠城。

甯遠激戰二十七日,早晨,天聰汗皇太極率大貝勒代善、二大貝勒阿敏、三大貝勒莽古爾泰和貝勒濟爾哈朗、阿濟格、薩哈廉等八旗官兵,往攻甯遠。

時甯遠城内,遼東巡撫袁崇煥偕内鎮太監駐守,督率将士,登陴嚴防。袁崇煥指揮明軍撤進濠内,總兵孫祖壽、副将許定國率軍在西面,滿桂令副将祖大壽、尤世威等率軍在東面,餘在四周,分守信地,整備火器,準備迎戰。城外,布列車營,前掘深濠,作為屏障,明兵都撤到濠内側安營。以“副将祖大壽為主帥,統轄各将,分派信地,相機戰守”。滿桂率援軍也在城外助守。甯遠城堅、池深、炮精、械利,誠謂“甯城三萬五千人,人人精而器器實”。袁崇煥此次固守甯遠,除“憑堅城以用大炮”外,還布兵列陣城外,同後金騎兵争鋒。他先遣車營都司李春華,率領車營步兵1200人,掘濠以車為營,列火器為守禦。

二十八日,黎明,後金兵出現在甯遠城北崗,于灰山、窟窿山、首山、連山、南海,分為九營,形成對甯遠包圍态勢。皇太極率諸貝勒巡視陣前,說:“其地逼近城垣,難以盡力縱擊,欲稍後退,以觀明兵動靜。”于是,後金軍後撤,退到山崗背側。他的意圖是,引誘明兵趁他們後撤時發起沖鋒,使之離開自己的陣地,給後金兵創造馳騎縱擊的機會,以便全殲城外明兵,但明兵堅壘不動。

明遼軍與後金軍在甯遠城,展開激烈的攻守戰。袁崇煥列重兵,陣城外,背依城牆,迎擊強敵。總兵滿桂、副将尤世威和祖大壽等率精銳之師,出城東二裡結營,背倚城垣,排列槍炮,士氣高漲,嚴陣待敵。皇太極見滿桂軍逼近城垣,難以馳騁縱擊,便命軍隊退依山岡,以觀察明軍動向。天聰汗皇太極欲馳進掩擊,貝勒阿濟格也欲進戰;大貝勒代善、二大貝勒阿敏、三大貝勒莽古爾泰“皆以距城近不可攻,勸上勿進,甚力”。天聰汗皇太極對于三位大貝勒的谏止,怒道:昔皇考太祖攻甯遠,不克;今我攻錦州,又未克。似此野戰之兵,尚不能勝,其何以張我國威耶!

言畢,皇太極親率貝勒阿濟格與諸将、侍衛、護軍等,向明軍馳疾進擊,沖車陣,攻步卒。諸貝勒不及披甲戴胄,倉促而從。明總兵滿桂、副将尤世威率軍迎戰,短兵相接,頗有殺傷。明遼軍與後金軍兩支騎兵,在甯遠城外展開激戰,矢镞紛飛,馬頸相交。明總兵滿桂身中數箭,坐騎被創,尤世威的坐騎也被射傷;後金貝勒濟爾哈朗、薩哈廉及瓦克達俱受傷。兩軍士卒,各有死傷。明遼軍給後金軍以殺傷,後金軍予明車營以重創。

明軍騎兵戰于城下,炮兵則戰于城上。袁崇煥親臨城堞指揮,“憑堞大呼”,激勵将士,并命從城上以“紅夷大炮”、“木龍虎炮”、“滅虜炮”等火器,齊力攻打。參将彭簪古以紅夷大炮擊碎八旗軍營大帳房一座,其他大炮則将“東山坡上奴賊大營打開”。明軍車營馬步官兵,不畏強敵,安營如堵,且“鱗次前進,相機攻剿”。激戰之中,後金兵死于炮火之中,明官兵倒于刀箭之下,橫屍城外,屍填濠塹。至午,皇太極以其三員骁将“受傷,退兵,至雙樹堡駐營”。

從早晨到中午,明兵死戰不退,後金軍傷亡重大。明太監監軍劉應坤奏報稱:“打死賊夷,約有數千,屍橫滿地”。後金檔案記載:“瞬間攻破其營陣,而盡殺之。”後金貝勒濟爾哈朗、大貝勒代善第三子薩哈廉和第四子瓦克達俱受重傷,遊擊覺羅拜山、備禦巴希等被射死。蒙古正白旗牛錄額真博博圖等也戰死。後金軍死傷甚多,屍填濠塹。

甯遠比錦州,城池更堅深,兵馬更精壯,火炮更猛烈,指揮更高明,尤有袁崇煥坐鎮指揮,滿桂、祖大壽、尤世威等猛将在城外搏擊。後金兵無法靠近城池,甚至沒有攻到城下。

經過甯遠激戰,皇太極親見袁巡撫麾下炮猛兵勇,八旗官兵傷亡慘重,命令停止進攻,撤退到雙樹鋪。後金将死者屍體,也運到這裡焚燒。

二十九日,後金天聰汗皇太極率軍撤離甯遠,退向錦州。

攻城者,以不克為下;守城者,以全城為上。甯遠一戰,明軍背城而陣,憑城用炮,以車營拒敵,以騎兵野戰,打退敵軍,終于獲勝。遼東巡撫袁崇煥欣喜地奏道:十年來,盡天下之兵,未嘗敢與奴戰,合馬交鋒。今始一刀一槍拚命,不知有夷之兇狠骠悍。職複憑堞大呼,分路進追,諸軍忿恨此賊,一戰挫之,滿鎮之力居多。上文的“滿鎮”,就是總兵滿桂。“職”就是遼東巡撫袁崇煥。

甯遠城攻守戰,皇太極攻城而不克;袁崇煥守城而全城——這就是明朝與後金甯遠激戰的結論。

皇太極攻甯遠不克,又轉攻錦州。

全城結局二十九日,皇太極率軍撤離雙樹堡。翌日,到錦州城下。

先是二十八日,當後金兵在甯遠城下激戰之時,錦州的明兵趁後金軍主力西進、勢單力弱之機,突然大開城門,蜂擁沖殺出來,攻向後金大營,予敵一定殺傷。稍獲初勝之後,迅即撤退回城。後錦州戰報送到皇太極手裡,他感到甯、錦前後、腹背受敵,不得不迅速從甯遠撤軍。

至是,皇太極回到錦州城外,命官兵向城舉炮、鳴角,躍馬而前。又令軍士大噪三次,才入營。以後數日,後金軍繼續圍困錦州城。白天,以萬騎往來,斷城出入;夜晚,則遍舉薪火,示警幹擾。

六月初三日,皇太極見勸降無效,準備向錦州城發起進攻。後金軍列八旗梯牌,陳火器攻具,相視四周形勢,以備明日激戰。

初四日,淩晨,天聰汗皇太極設大營于城東南二裡的教場,命數萬官兵攻打錦州城南隅,卯刻進兵,辰刻攻城,頂冒挨牌,蜂擁以戰。其他三面,列軍佯攻,牽制明兵。明軍從城上用火炮、火罐與矢石下擊,後金軍死傷衆多。後金兵冒死運車梯,強渡城濠。濠深且寬,不得渡過,擁擠濠外,遭炮轟擊,紛紛倒斃,屍積如山。皇太極無視軍兵慘死,力督攻城,必欲奪城。至午,後金兵傷亡,更倍于午前。明軍憑藉堅城深濠,從城上發射火器,後金兵無法靠近城牆。傍晚,經過一天激戰,皇太極見明軍憑依高城深塹,施放強大火力,氣候炎熱,士氣低落,攻城不下,遂命撤軍回營。

錦州城外激戰,後金軍的損失,明總兵趙率教疏報:此役後金兵傷亡“不下二三千”。明鎮守太監紀用奏報:初四日,奴賊數萬,蜂擁以戰。我兵用火炮、火罐與矢石,打死奴賊數千,中傷數千,敗回賊營,大放悲聲。

《清太宗實錄》記載:“攻錦州城南隅,因城濠深闊,難以驟拔。時值溽暑,天氣炎蒸,上憫念士卒,乃引軍還。”《舊滿洲檔》更少諱飾:刻有“寬溫仁聖皇帝”字樣的皇太極信牌此次攻打時,兵士死亡很多,大軍遂還。

由上可見,皇太極撤軍的三個因素——城濠深、天氣熱、死傷多,其中“死傷多”是主要原因。

初五日,淩晨,天聰汗皇太極開始從錦州撤軍。經小淩河城,拆毀明軍工事。初六日,至大淩河城,毀壞城牆,然後東去。皇太極的父汗努爾哈赤在《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中曾留下遺訓:“至于攻城,當觀其勢,勢可下,則令兵攻之,否則勿攻。倘攻之不拔而回,反辱名矣!”皇太極背負“辱名”之痛,于十二日回到沈陽。

初六日,遼東巡撫袁崇煥上《錦州報捷疏》言:仰仗天威,退敵解圍,恭纾聖慮事:準總兵官趙率教飛報前事,切照五月十一日,錦州四面被圍,大戰三次三捷;小戰二十五日,無日不戰,且克。初四日,敵複益兵攻城,内用西洋巨石炮、火炮、火彈與矢石,損傷城外士卒無算。随至是夜五鼓,撤兵東行。尚在小淩河紮營,留精兵收後。太府紀與職等,發精兵防哨外。是役也,若非仗皇上天威,司禮監廟谟,令内鎮紀與職,率同前鋒總兵左輔、副總兵朱梅等,扼守錦州要地,安可以出奇制勝!今果解圍挫鋒,實内鎮紀苦心鏖戰,閣部秘籌,督、撫、部、道數年鼓舞将士,安能保守六年棄遺之瑕城,一月烏合之兵衆,獲此奇捷也。為此理合飛報等因到臣。臣看得敵來此一番,乘東江方勝之威,已機上視我甯與錦。孰知皇上中興之偉烈,師出以律,廠臣帷幄嘉谟,諸臣人人敢死。大小數十戰,解圍而去。誠數十年未有之武功也!

戰争結果

甯錦大捷,趙率教在錦州、滿桂在甯遠,英勇作戰,立有大功。袁崇煥在報功的奏章中,力稱功勞最大的是滿桂。可見其大公無私,光明磊落。

甯錦之戰,後金軍攻城,明遼軍堅守,凡二十五日,甯遠與錦州,以全城而結局。明人謂之“甯錦大捷”,載入中國戰争史冊。

戰役點評

此戰,明軍憑堅固守,以逸待勞,大敗後金軍于甯遠、錦州城下,阻止了皇太極的繼續西進。使京師得以轉危為安,史稱“甯錦大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