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

布朗族

中國西南土著民族
布朗族是中國西南曆史悠久的一個古老土著民族。施甸居住着的濮人,自稱“烏”,他稱本人,俗稱“花濮蠻”。從日老(今保山)遷來勐底(今施甸),現主要居住在木老元、擺榔兩個鄉。布朗族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布朗語支,無文字,習漢文,有着極為豐富的口頭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鮮明特征的民族語言、服飾、歌舞、風俗習性。[1]
    中文名:布朗族 外文名: 别名: 語 言:布朗文 主要聚居地:雲南

民族概況

布朗族共有人口8.2萬多人,雲南有8.1萬多人。布朗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勐海縣的布朗山布朗族鄉,以及西定和巴達等山區。鎮康、雙江、臨滄、景東、瀾滄、墨江等縣也有部分散居和雜居。唐代稱“樸子蠻”,元代稱“蒲人”,明清稱“濮滿”、“苞滿”等。

布朗族住房多為兩層結構的樓,樓下堆放雜物,樓上住人,屋内中央設置火塘。火塘邊是家人吃飯,待客的地方,夜晚則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鋪。布朗族有名無姓,至今仍盛行母子連名,是母系氏族社會的遺迹。布朗青年送鮮花,姑娘若有意就把鮮花插在頭巾上。如收到幾個送花,就把鮮花放到筒帕裡,等決定嫁給誰,再當着他的面把鮮花戴上。結婚那天,新朗要采來鮮花,把新房裝扮得絢麗芬芳,五彩缤紛,新房成了一個漂亮的花房。

布朗族穿着簡樸,男婦皆喜歡穿青色和黑色衣服,婦女的衣裙與傣族相近似,上穿緊身短衣,頭頂挽髻,用頭巾纏頭,喜歡帶大耳環,銀手镯等裝飾。姑娘愛戴野花或自編的彩花。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寬大長褲和對襟無領上衣纏頭巾。成年男子喜愛紋身。無論男女都喜歡飲酒、染齒、吸煙。

地理資源

布朗族村寨一般分布在低緯度高海拔的半山區,絕大多數分布在北緯25度以南地區,海拔在1500-2300米之間。這裡屬亞熱帶山區氣候,因地勢高低不同,氣溫亦有差異。冬天最低氣溫3℃-4℃,夏季高達30℃。夏秋(5-10月)為雨季,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冬春(11-4月)為旱季,少雨多霧。境内有南吉河、南埋河、西定河、勐庫河、小黑江、把邊江等流過,但無灌溉之便。

在莽莽原始森林裡,有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礦産資源。生長着松、柏、雲杉、楠木、紅椿、麻栎、馬登樹等優質林木,油桐、香樟、核桃、橡膠等經濟林木,野三七、羅芙木、美登木、當歸、何首烏、杜仲、茯苓、接骨草、龍膽草等名貴藥材。山林裡栖息着野象、野牛、野豬、熊、虎、豹、猿猴、大蟒、馬鹿、麂子、穿山甲、飛貉、孔雀等珍禽異獸。地下蘊藏有金、銀、銅、鐵、硫、碘、鎳、玉石等礦産。

民族曆史

布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現有人口82398人(1990年)。根據曆史文獻記載,永昌一帶是古代“濮人”居住的地區,部族衆多,分布很廣,很早就活動在瀾滄江和怒江流域各地。“濮人”中的一支很可能就是現今布朗族的先民。自西漢王朝在雲南設置益州郡,下轄惜唐(保山)、不韋(保山以南)等縣,濮人活動的地區就納入了西漢王朝的郡縣範圍。在西晉時,永昌濮人中的一部分向南遷移到鎮康、鳳慶、臨倉一帶。唐朝時稱為“樸子蠻”,元、明、清時稱為“蒲蠻”。隋唐以後,文獻記載有所謂“濮人”、“撲子”、“樸子”、“撲”、“蒲滿”、“蒲人”等名稱,其分布更為廣闊,唐宋時期,“撲人”受南诏、大理政權統治;明朝設順甯府,以蒲人頭人充任土知府。後來原居于雲南南部的部分蒲人發展為現在的布朗族。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布朗族。解放前生活在布朗山上的布朗族人還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殘餘;在平壩地區生活的布朗族人,由于受經濟文化發展比較快的漢族、傣族人的影響,己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布朗族人生活的地區氣候溫和,物産豐富。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生産,善種植茶樹,是著名的普洱茶的産地。布朗山的布朗族人實行母子連名制。小孩出生3天拴線命名,将母親的名字連在孩子的名字之後。

布朗族大部分分布在雲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沿瀾滄江中下遊沿岸的山嶽地帶,主要聚居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邊境線一帶的布朗山、巴達、西定、勐滿和打洛的山區,景洪縣的小勐養和大勐籠,勐臘縣的勐捧鎮、芒果樹鄉,其他散居在思茅專區、臨滄專區和保山專區等地。

布朗族有各種自稱和他稱。居住在西雙版納者自稱“布朗”;居住在思茅者自稱“本族”;居住在瀾滄縣文東鄉那鞏寨者自稱“臘佤”;居住在鎮康、景東者自稱“烏”或“烏人”;居住在墨江、雙江、雲縣者自稱“阿瓦”。漢族及其他民族對布朗族的稱呼也各不相同。漢族在解放前稱布朗“濮曼”或“蒲滿”。雙江縣的佤族稱之為“布恩”,拉祜族稱之為“卡普”,傣族稱之為“臘”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布朗族”。布朗族主要從事山地農業,糧食作物以旱稻和水稻為主,輔種玉米、芝麻、瓜果、豆類和薯類。經濟作物有茶葉、棉花、棕片、大麻等。村寨周圍是大片的茶林,這裡是著名的"普洱茶"原料産地之一。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布朗族人民定居生息提供了條件。

社會經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布朗族地區社會發展很不平衡,大體可分為兩類地區:西雙版納勐海布朗山、西定和巴達一帶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殘餘;臨滄和思茅地區受漢族和其他經濟、文化發展較快的民族的影響,已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西雙版納布朗族村寨多數具有農村公社的特點,由幾個至十餘個不同血緣的家族組成。生産工具、房屋、牲畜等屬個體家庭所有,土地所有制不同程度地保留家族公有、村社公有和私人占有3種類型。少數村寨保留有家族公社的特點。家族公社由同出于一個祖先(布朗語叫“戛滾”,即“氏族或氏族集團”的若幹小家庭組成。

在家族範圍内的土地、森林、牧地均屬“戛滾”全體成員公有。每年春播前由家族長主持按戶分配一次土地,收獲分别歸各戶所有。這類土地無論家庭或個人隻有使用權,不能買賣。離村寨較遠的社有土地,由村社直接管理,凡村社成員均可自由耕種。近代以來,在家族公有和村社公有的土地内,已出現了土地私有制,個别村寨的耕地、宅地、茶園等通過買賣或變相掠奪等形式,轉變為頭人、富裕戶所有。村社内的頭人,一般是選舉産生;村寨以上的頭人“叭”則由傣族土司委封,定期為傣族領主收繳稅貢,攤派勞役等。

此地區的布朗族生産水平很低。在封建地主經濟發展的臨倉地區和思茅地區,地主富農通過高利貸、典當、買賣、抵押和憑借政治特權,殘酷剝削廣大貧苦農民。國民黨政府推行反動的保甲制度,并與當地的地主惡霸勾結在一起,橫征暴斂,拉丁派款,更加深了布朗族人民的苦難。布朗族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旱稻、玉米和豆類,還比較普遍地植茶、種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布朗族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權利。黨和政府從布朗族地區的實際出發,區别不同情況,有步驟地對布朗族地區進行土地改革。1953年春完成了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土地改革,對經濟發展落後地區,于1956年秋采取和平方式進行了土地改革;對還保留原始公社殘餘的地區,則通過幫助大力發展生産,開展互助合作,逐步消滅落後制度的殘餘。

在黨和兄弟民族的幫助下,他們逐步開墾水田,興修水利,變刀耕火種為精耕細作,變墾新棄舊為固定輪作,農業生産得到迅速發展。勐海布朗山一帶的茶葉産量大幅度增長,成為中國出口“普洱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布朗族地區的商業貿易得到了迅速發展,各地區都建立了民族貿易公司,有的村寨建立了購銷店,商品銷售總值逐年增長。布朗族地區的文教衛生事業也有了很大發展,普遍建立了小學,設立了衛生所、醫療組,過去流行的痢疾、瘧疾等病基本得到了控制,群衆的健康狀況大為改善。

文化藝術

布朗族的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民間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流傳着許多優美動人的故事詩和抒情叙事詩,題材廣泛。歌舞頗受傣族歌舞影響,跳舞時伴以象腳鼓、钹和小三弦等樂器。布朗山一帶的布朗人擅長跳“刀舞”,舞姿矯健有力。少男少女愛跳“圓圈舞”。墨江布朗族逢年過節或婚娶佳期,盛行“跳歌”。

民族風俗

布朗族的喪葬習俗各地基本相同。人死後,請佛爺或巫師念經驅鬼,三日内出殡。一般村寨都有公共墓地,并以家族或姓氏劃分開來。通行土葬,但兇死者,有的地方行火葬。

布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常用歌舞來歡度隆重的節日。并用各種樂器伴奏,同時還有武術、雜耍來助興。

布朗族青年從小就要學唱各種曲調,彈奏各種樂器。布朗族的樂曲曲調分為甩、宰、索、綴四種。其特點是甩調激揚抒情;宰調歡快活潑;索調适合唱習俗歌曲,以小三弦伴奏;綴調頌揚民族英雄人物,以及蓬勃向上的新生活,用于盛大歌會中的對唱。領唱者常根據場面即興編增歌詞内容。

布朗族舞蹈有喜慶舞蹈和佛禮舞蹈。舞蹈稱呼各地不同,西雙版納稱“跳擺”,施甸、鎮康稱“打歌”,雲縣、景東、墨江稱“跳歌”。“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之意。由于布朗族男子多喜好武術,因此,武術又常常和歌、舞融為一體。如長刀舞、甩棍舞、拳術舞等等,動作利索,剛勁健美。西雙版納布朗族的《象腳鼓舞》、《拍手舞》、《猴舞》、《采茶舞》等多源于人們的生産、生活實踐,舞姿優美、歡快,生動逼真。

布朗族的舞蹈是全民性的,白發老者、少年兒童隻要聞聽竹笛響,便會翩翩起舞。而年輕人特别喜歡跳“圓圈舞”。先由能歌善舞的小夥子領舞,伴随着铓鑼、象腳鼓的節奏,姑娘們、小夥子們圍成一個圓圈,雙膝微微起伏。柔軟的雙手在肩兩側或前或後輕盈翻舞,邊舞邊向反時針方向移動腳步。同時,一群小夥子在圈内有節奏的作虎步跳躍。時而分散到姑娘面前與姑娘輕聲對歌,時而又聚攏,作虎跳狀。如此循環反複,盡情抒發心中的喜悅。

民族婚俗

布朗族的婚姻實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純情的少男少女戀愛和婚姻都比較自由,但也有受到父母幹涉的現象。

布朗族有從妻而居的習慣,布朗族的男孩與女孩到了十四五歲時要舉行“漆齒”的成年禮儀式。屆時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鐵鍋片燒取紅毛樹黑煙,彼此為異性染齒。染齒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開參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動。

“串姑娘”是布朗族傳統的戀愛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戀愛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每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小夥子們換上新裝,懷抱三弦,結伴來到姑娘的竹樓下面,争相用诙諧的語言和熱情的歌聲去打動意中姑娘的心靈。梳妝打扮的姑娘們也早早燃起火塘,打開房門,請小夥子們進來,用對歌、遞煙、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心上人的愛慕。布朗山區串姑娘可以群訪、也可以單獨夜訪。是青年男女進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男女雙方戀愛感情笃深,男子就會向女子提出求婚。布朗山區許多地方求婚時以花為媒。小夥子把從山上采回的鮮花獻給姑娘,當姑娘确認這個小夥子是真心地愛她時,就在花束中挑選最美麗的一朵戴在頭上,借此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禮也不尋常,一對情侶的婚典要重複舉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親之後,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線禮儀式。此後新郎、新娘各回各家,盡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勞動生活。直到舉行了第二次婚禮,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當兒媳婦。第三次的婚典往往辦在嬰兒出生之後,這次一定要殺豬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親朋好友。

布朗族舉行婚禮的時間隻能在開門節(傣曆十二月十五日)以後才能舉行,舉行婚禮的方法,往往依地域的不同而異。特别是主要聚居在布朗山區的布朗族,婚禮儀式十分特别,從戀愛到完婚,要經過“甘伯”、“甘内木”、“甘教特”三個階段。要舉行三種不同形式的婚禮,需經曆幾年時間才能真正完婚。

生育習俗

布朗族大多數婦女在懷孕期間有很多禁忌。布朗族多采用舊法接生,産婦一般在自己的睡房邊跪生或蹲生。孩子出生後的臍帶不能丢失,布朗族認為臍帶丢了,魂也丢了。胞衣要洗淨後由産婦的丈夫埋在門坎内,生男孩埋在門坎左邊,生女孩埋在門坎右邊,6、7天後還要用開水燙埋胞衣處。

布朗族很注重産婦的滋養。分娩結束後産婦要吃兩個甜白酒煮雞蛋,要連喝七天用7粒胡椒搗碎摻成的酒。産婦3天後沖洗下身,半月後用草藥洗澡,洗澡的草藥有臭靈丹、金竹葉、冰片葉、刺桐樹、黑蒿枝、臭牡丹等幾十種植物,還要放一把分娩當天殺雞留的雞毛,據說加上雞毛加強草藥的效力。

喪葬習俗

居住在雲南西雙版納的布朗族,過去,無論男女老少死了都要舉行隆重的葬禮。現在還有部分寨子保留着這種傳統習俗。

布朗族人實行土葬,集體墓。每個寨子都有自己等級嚴格的葬墓區。進入葬墓區的死者,必須在本寨居住兩年以上。每個寨子一般都劃分五個葬墓區:第一葬墓區:埋葬十五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每層埋四個死者屍體;第二葬墓區:埋葬十五歲至三十五歲的成年人,每層埋六個死者屍體;第三葬墓區:埋葬三十五歲至五十歲的中年人,每層埋七個死才屍體;第四葬墓區:埋葬五十歲以上的老人,每層埋八個死者屍體;第五葬墓區:埋葬被本寨群衆公認道德敗壞的人(如經常打罵人,亂搞兩性關系,不守寨規等)。這些人,不分年齡埋葬。每層埋兩個死者屍體。

如果是本寨人而又不在本寨死的,則不能進入埋葬區,隻能由家屬另找地方單獨埋葬。

葬禮開始之前,死者家屬要把通往葬區的道路打掃幹淨。按照規矩,死者的妻子和小的兒女不能參加葬禮,以後也準去掃墓,十八歲以上的男子才能參加葬禮。出殡前,死者裝在一個簡易的棺材内,先由寨裡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祈禱。他用香樟樹枝蘸水潑灑竹樓四周後,,才由人們把棺材從陽台下擡走。死者屍體在擡離寨時,他的臉要始終向着寨子。

到達葬區後,老人又再次祈禱後,由擡死者的四個青年,把棺材的包裹屍體的全部葬具砍碎、剪碎,連同死者一起埋葬。然後,大家才一同回寨。每個人在回家的路上要跨過一支點燃的香火(蠟燭),香火旁邊放着一張用竹子細編的七個小孔的小圓桌──踏料。據說它是為防止死者的"魂"返寨而設的。凡是參加葬禮的人,必須接受祈禱老人用清水潑灑頭部,才能進寨,以此驅逐他們身上的妖魔,消除以後的災難。

禁忌

布朗族忌諱走路的時候擦身而過,不能從别人的腿上跨過,不能跨火塘。進入佛寺要脫鞋,不能摸佛爺、和尚的頭。孕婦忌參加赕佛或參拜佛爺,忌參加婚禮、喪葬儀式以及各種節慶祭典等。思茅地區的布朗族人懷孕期間不能填坑,不補漏洞,房前屋後原有的木樁不可拔掉,不能讓旁人踩到腳,不能跨越房屋建材,不拿野獸肉進家,不拿綠色樹葉進家。

民族服飾

布朗族婦女服裝顔色多以綠、紅、青、紫為主,衣褲色彩跳動較大,袖口、衣領、褲腳多以彩色布條裝飾,花色較為豔麗,因此獲得了“花蒲蠻”的雅稱。高領繡花朵,領上釘有十二個銀泡,外套一短衫,領下翻,領尖兩邊各挂一條銀鍊,分别吊有針筒、挖耳等銀器,胸前圍着布圍腰,長達膝前,下着長至膝下一寸的寬長褲,紮藍布裹腿,跣足;發髻挽于頭頂,頭纏兩幅一丈餘長的青布包頭,形似三角,外纏紮一道五色玻璃珠帶。

裝飾品精美而繁多,有頭鍊,以七色玻璃珠串成,四條一束,纏于少女頭部,銀項扣(扣于颌上的銀扣帶,以黑布折疊縫制而成,紅綠絲絨滾邊,邊角鑲12個銀泡,銀泡兩端釘一副銀扣,扣上鑄一朵梅花),銀鍊、銀耳墜、銀針筒、銀三須、銀手镯、銀戒指等。草鞋由火麻繩編織而成,從鞋尖到鞋跟均用七色絨線團來裝飾,穿在腳上,花團綿簇,豔麗奪目,煞是好看。而且它還是布朗族青年男女表情達意的媒介物。

姑娘如果看上那個小夥就會将自己親手編織的花草鞋送給對方,以示愛意。未婚少女的發辮纏于包頭外,發辮上針有銀泡,纏有彩線和七色珠鍊。已婚婦女則頭發挽髻于頂,青布裹頭,包頭上無裝飾品。未婚少女圍腰四周嵌有彩花邊,已婚婦女則把嵌花邊的這面系朝裡,外露整塊青布。年紀稍長者不配戴花而重于胸鍊和手镯、耳墜等,衣服色調以青、黑、藍為主。布朗族遇喜事,穿着打扮色彩鮮亮,裝飾繁多。遇喪事,衣色則以黑、青、藍為主,不戴飾品。婦女衣服上的銀泡和鈕扣也有特殊意義,衣領的銀泡一般是12個代表着一年的12個月。衣褂的對襟鈕扣一般是24對,代表着24個節氣。

布朗族穿着簡樸,布朗族的服飾,各地大同小異。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衣和黑色寬大長褲,用黑布或白布包頭。婦女的服飾與傣族相似,上着緊身無領短衣,下穿紅、綠紋或黑色筒裙,頭挽發髻并纏大包頭。景東布朗族婦女的着裝已與當地漢族基本相同。過去布朗族男子有紋身的習俗,四肢、胸、腹皆刺染各種花紋。婦女喜歡戴大耳環、銀手镯等裝飾。姑娘愛戴野花或自編的彩花,将雙頰染紅。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寬大長褲和對襟無領上衣纏頭巾。無論男女都喜歡飲酒、染齒、吸煙。

民族飲食

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雜糧。飲食喜酸辣,并嗜好煙酒。婦女有嚼槟榔的習慣,并以牙齒被染成黑色為美。喜用鑼鍋或土鍋把稻米焖成米飯。尤擅煮竹筒飯,煮時選一段鮮竹,裝好米和适量的水,用火燒熟,剖開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當碗用。米飯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經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

肉類以牛、羊、豬、雞肉最為常見,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蟲。菜肴的烹制技法以清煮、涼拌居多。對許多野味、魚、蝦、蟹、蟬、蟲等食物一般還用舂、炸、蒸等方法烹制。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蟬醬等。還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筍、酸肉、酸魚等,制作方法同當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體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時最上面放一層米飯。

喜歡飲酒,且大都自家釀制。其中以翡翠酒最為著名。這種酒在出酒時用一種叫“懸鈎子”的植物的葉子過濾後呈綠色,很像翡翠的顔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間有“有酒必飲,飲酒必醉”之習俗。

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個嗜好,并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間還常把酸茶做饋贈親友的禮品。

居住在西雙版納布朗山的布朗族婦女,尤其是懷孕婦女嗜食當地紅土,據說此紅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民族建築

布朗族的住房建築為幹欄式竹樓,分上下兩層,樓下關牲畜,樓上住人。

布朗族村寨通常由三、五個至數十個同一血緣的家族聚居,住房幹欄式竹木結構的二層瓦房,上層有正堂、卧室、曬台等,下層一般作為倉庫、圈養牲畜的地方。

屋内中央設置火塘,火塘邊是家人吃飯、待客的地方,夜晚則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鋪。

民族節慶

布朗族的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

年節:農曆清明後十日左右。過節期間家家都要殺年豬,全寨要宰牛,婦女們做糯米粑粑;年節的當天,晚輩都必須向家族長拜年,并準備兩份用芭蕉葉包好的糯米粑粑,還要在每份上面放一對蠟燭、兩朵鮮花,一份糯米粑粑供奉給祖宗,另一份獻給家族長;有的布朗族在年節時,要到佛寺前的菩提樹下堆沙種花,供奉佛爺獻米花、糯米糕、芭蕉等食品。

厚南節:農曆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曆4月13日-15日舉行。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布朗族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祭寨神:農曆一月或六月擇日舉行,節期三天。是以樹寨為單位的祭祀活動,祭祀目的是祈求寨神保佑全寨風調雨順,人畜平安,祭神時,要先殺一隻雞,然後到村寨的四周和寨子中心滴水祭祀,祭祀完畢大家一起歡宴,最後全寨的青年人都去挖竹鼠,并以竹鼠肉敬神,祈禱豐收。

桑刊節:在清明節後十五天左右舉行,是布朗族最隆重的節日。在節日期間舉行許多佛事活動。除了舉行迎接太陽儀式外,還到佛寺舉行堆沙、浴佛、潑水等活動。此外,還舉行歌舞比賽和踢藤球等娛樂活動。

洗牛腳:農曆五月,施甸的布朗族特有的節日。節時老人和頭人戴鬥笠、披蓑衣,手執楊柳桃枝紮成的掃把,牽着牛羊,把支支紅紙小幡插在各家門前表示祝福。被祝福的戶主應把潔淨的水潑在老人和頭人的身上,示意洗去牛羊腳迹,最後把牛羊牽到寨子外宰殺煮熟共餐。

此外還有祭竈神、祭山神、赕籮籮節、岡永節、祭龍潭、跳會、景比邁、過賽、宋坎、罷完尼節、關門節、祭龍樹、開門節、赕耶、趕聽、濫地節、祭苦拉、火把節、新米節、祭祖先等節日。

宗教信仰

布朗族大部分人過去信仰小乘佛教,崇拜祖先。節日期間有許多佛事活動。人們除了要舉行迎接太陽的儀式,還要集體到佛寺舉行“開門節”、“關門節”、“赕佛”、“堆沙”、“浴佛”、“潑水”等活動。

天文曆法

布朗族的祖先經過長年累月的生産鬥争實踐,積累了不少天文、曆法、天氣變化規律的知識,并總結了原始的辨别方位、季節和氣候的方法。

布朗族人對于日月星辰都有其稱謂,并根據日月星辰的升降、樹木的向背來認識方位。一般,晚上以北鬥星的方位來辨别方向和時辰。白天,以陽光照射的方位來辨别方向。陰天,則以植物生長狀況辨别方向,如樹皮陽光直射呈光滑的一面則是東方,背着陽光的樹幹呈淡綠色,還長些鮮苔的一面是西方。更有趣味的是布朗族還保留一些原始的辨别季節和氣候變化的方法,如農諺說:“月亮帶傘要下雨,太陽帶傘要天幹”;“久晴麂子叫,雨天要來到,久雨麂子叫,天要放晴了”;“河澗青蛙咯咯叫,天快要下雨”;“飛螞蟻飛上天,天将要下大雨”等等。山裡有一種鳥,布朗語叫“約”,雨天時隐居林中,陰天時若見這種鳥出林飛舞跳躍,則預示天将要放晴。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