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堅

馬克堅

前中國足球運動員
馬克堅在當代中國足球曆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他是新中國第二代國腳,曾在守門員崗位上效力10年;退役後轉入國家體委工作,後來又到中國足協任職,前後近50年。[1]作為球員他曾經把守國家隊城池長達十年;作為官員,他見證了中國足球的最近八次沖擊世界杯,被人親切的稱之為"中國足球的活化石"。于北京時間2008年11月13日上午11點35分,在北京同仁醫院辭世,享年72歲。
    中文名:馬克堅 外文名: 别名: 籍貫:中國昆明 性别:男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936年6月25日 去世年月:2008年11月13日 職業:足球運動員 代表作品:《我離中國足球最近》;《足球教材》;《夾心餅幹——對足球訓練的探索》

簡介

馬克堅(1936、6-2008、11),中國足壇名宿,1936年6月25日生于昆明。曾任中國足球協會副秘書長、科技委員會副主任、聯賽委員會副主任、技術部主任、職業部主任及國家隊領隊、技術顧問等職,是國際足聯州際講師、國際足球曆史與統計學會理事。

系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建設的倡導者和督造者之一,對于現行“春訓”和“冬訓”的體制産生過極大影響。馬克堅在當代中國足球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他是新中國第二代國腳,曾在守門員崗位上效力10年;退役後轉入國家體委工作,後來又到中國足協任職,前後近50年。

2008年11月13日,在同仁醫院病逝,享年72歲。馬克堅在當代中國足球曆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他是新中國第二代國腳,曾在守門員崗位上效力10年;退役後轉入國家體委工作,後來又到中國足協任職,前後近50年。因此,他也被稱之為“中國足球的活字典”。

生平經曆

16歲就進入國家隊,是新中國第二代國腳。

1954年,馬克堅入選西南青年聯隊來到四川,後來成為四川足球隊的主力門将,曾與同期入選川隊的龔錦源同住一室,兩人自此結下深厚友誼。在球員時代,馬克堅為國家隊效力十餘載,見證了中國足球的進步和發展。

馬克堅退役後轉入國家體委工作,後又在中國足協任職,曾任中國足協副秘書長、科技委員會副主任、聯賽委員會副主任、技術部主任、職業部主任及國家隊領隊等職,是國際足球曆史與統計學會理事。

1982年獲“國際足聯洲際講師”稱号。

從1992年起,馬克堅成為了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的核心人物之一。

他參加了著名的“紅山口會議”,并親自起草了有關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和俱樂部體制的改革文件。

2002年,馬克堅見證了中國男足球沖出亞洲、進軍世界杯的曆史性時刻。

在10年中國足球改革中,馬克堅一直輔佐王俊生,長期擔任中國足協技術委員會主任、職業部主任以及中青隊、國家二隊、國家隊領隊的馬克堅可以稱得上是中國足壇“元老級”人物。

作為國字号球隊的顧問,馬克堅經曆了中國國家隊全部的換帥過程。還親自參與了施拉普納、霍頓和米盧三位中國隊前任主帥的簽約,為國足闖進韓日世界杯出了一把力。即便是退休之後,中國足協也是聘請馬克堅擔任國家隊的技術顧問,在聘請阿裡漢、杜伊以及福拉多時,馬克堅的意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北京時間11月13日11時35分,中國足壇元老馬克堅因突發小腦出血搶救無效,在北京同仁醫院辭世,享年72歲。

馬老的最大功績是在70年代初,組織在昆明開辟了海埂基地。盡管這個基地在最近10年左右遭到了不少非議,但客觀上為中國足球的崛起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馬老是在日韓世界杯前夜退居二線的,但不論是輔佐施拉普那,還是紅山口會議參與足球職業化改革,還是後來與米盧一起戰鬥,享年72歲的馬老全部都經曆過。

心路曆程

“施拉普納、霍頓和米盧都盡力了,我也盡力了。盡管球迷們的責罵從來不曾停止過,甚至,我遭到的漫罵和攻擊,比這三位我請來的外教還多,還惡毒,比如,寄一雙破鞋給我,或幾顆子彈……但我早已無愧于心、寵辱不驚。”北京午後的陽光很強烈,斜斜地照進國家體育總局位于東四塊玉南街的家屬區,已愈古稀之年的馬克堅座在沙發上,氣定神閑,面帶微笑。

“寵辱不驚”——這是馬老搜狐博客的名字,更是他如今心态的寫照。作為中國足球7次沖擊世界杯的參與者,足球改革的領導者和具體實踐者,以及将三名外籍教練引入我國的“外教伯樂”,在整個中國足球界,“馬克堅”這個名字顯然包含着太多特殊的含義。他晚年那部著作書名曰“我離中國足球最近”,其實,并非“近”,而應該是“進”,因為他始終都挺立在中國足球最核心的區域,當然,也是最敏感和最受争議的區域。

毫不誇張地說,馬克堅所走過的職業之路,就是中國足球奮鬥和屈辱的坎坷之路。

我付出了,我得到了,我看到了

“我明白了,我七次沖擊世界杯的努力終于劃上了句号,足協做出這個決定,一定有理由……”——得知自己今後已經無需再随隊出征,馬克堅心情複雜而又坦然。

2002年元月初,為備戰韓日世界杯,國家足球隊再一次來到昆明海埂基地集訓。訓練開始了,有的隊員納悶了:怎麼沒看到總是習慣和米盧一起出現在訓練場邊的馬指導?

此時,破天荒沒有随隊出發的馬克堅心情複雜,他坐在自己家中的書房裡,滿懷感慨,思緒萬端。

球隊出發去昆明的前幾天,隊員們都清楚行程了,卻一直沒有人告訴他該何時動身,他便已經有了一種預感。直到臨出發前一晚,主管國家隊的中國足協副主席南勇才很為難的通知他:根據領導的研究,從這次世界杯備戰開始,隊裡将不再設技術顧問這一職位。

“我明白了,我七次沖擊世界杯的努力終于劃上了句号,足協做出這個決定,一定有理由。但是,我沒有得到任何解釋……”雖然表示服從安排,但馬克堅還是特别傷感。米盧也知道了這個消息,有些忿忿,安慰把自己請到中國來的這位老戰友:“沒什麼,我請你去韓國,一切由我負責!”

馬克堅對米盧的好意不置可否,隻握住對方那雙大手,幽幽地說:“我們是與風險相伴的人,不僅僅是七次沖擊世界杯,還有奧運會,還有世青賽,還有足球改革……一切,似乎都該就此停止……”

就在那之後的一段時間,把大半輩子都奉獻給了中國足球的這位老人終于“閑”了下來,開始陷入回憶。而回憶往往是一個巨大的寶庫,雖然記得的往往隻是一些瞬間。

他并不埋怨誰,覺得足協領導已經給了他足夠多的機會,甚至在退休後還交給了他許多工作。不随隊出征的這段平靜的日子裡,決定把記憶中的一些東西寫出來,獻給關心足球的人們。

于是,便有了他晚年的那部書——《我離中國足球最近》。他寫得很平靜,但平實的文字中,卻道盡了中國足球的風風雨雨和驚濤駭浪。

關于它的内容,書的導語這樣描述:“多少次勢如破氣吞萬裡如虎,多少次千夫所指功敗垂成如鼠——中國足球!多少次假新聞比真相更你真相,多少次真心英雄向天欲咒無淚——中國足球!身處中國足球最上層運籌帷幄數十載的馬克堅告訴你——中國足球的台前幕後。

馬志堅的這本書具有特别的意義:作為一名長期在國足崗位上工作的人員,他對許多曆史事件的細節、内幕了解得更詳細;作為一名老足球人,他直接處于足協工作的第一線,更熟悉現代足球的情況和史實。”

在那裡面,罵中國足球的很多,罵他本人的絕對不少。但馬克堅從不後悔。對他來說,走進足球界本隻是一次算不上刻意的選擇,也曾有過徘徊,但終于還是義無反顧地走到了今天。

他深以為幸的是,中國足球最大的兩件事情——足球改革和進軍世界杯,他都全程參與了,這就已經足以讓他欣慰。

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坐在北京午後的陽光裡氣定神閑:“我付出了,我得到了,我看到了!”

榮譽

中國足球協會副秘書長

科技委員會副主任

聯賽委員會副主任

技術部主任

職業部主任及國家隊領隊、技術顧問

是國際足聯州際講師

國際足球曆史與統計學會理事

系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建設的倡導者和督造者之一,對于現行“春訓”和“冬訓”的體制産生過極大影響。

著作

著有《我離中國足球最近》、《足球教材》、《夾心餅幹——對足球訓練的探索》等;譯著有《足球戰術與配合》、《足球的三次革命》等。

曆史評價

中國足協“軍師級”人物

馬克堅在中國足壇德高望重的名宿,16歲就進入國家隊,是新中國第二代國腳,馬克堅負責把守國家隊的大門長達十年。1954年馬克堅入選西南青年聯隊來到四川,後來成為四川足球隊的主力門将。從1992年起,馬克堅成為了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的核心人物之一。

他參加了著名的“紅山口會議”,并親自起草了有關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和俱樂部體制的改革文件。之後,馬克堅一直輔佐王俊生,成為中國足協“軍師級”人物。同時,他還長期擔任國家足球隊技術顧問,親自參與了施拉普納、霍頓和米盧三位中國隊前任主帥的簽約。

中國足球的活化石

馬克堅是中國足壇曆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人生幾乎和中國足球完全糅合在一起。作為球員他曾經把守國家隊城池長達十年;作為官員,他見證了中國足球的最近八次沖擊世界杯,被人親切的稱之為"中國足球的活化石"。

馬克堅是中國足球的第二代國腳,作為主力守門員,在50年代到60年代期間是國家隊的主力守門員。退役之後的馬克堅并沒有成為職業教練,他轉到國家體委工作,随後又在中國足協任職一直到退休。

在中國足協工作的這段時間裡,馬克堅對于中國足球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作為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創始人之一,他跟當時的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王俊生一道起草了甲A聯賽的各項章程和規章制度,也親眼見證了甲A時代中國足球的紅火以及随後的衰落。馬克堅看着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成長,親眼目睹了甲A升級為中超,對于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存在的許多黑暗東西,馬克堅曾經多次給予批判。

在中國足球工作期間,馬克堅一直都擔任"軍師"的角色,職業聯賽之後他經曆了王俊生、閻世铎和謝亞龍三任主席,身份從足協的領導變成顧問,應該說他對于中國足協在聯賽、國家隊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巨大幫助。

作為主管國家隊的足協官員,他直接參與了蘇永舜之後曆屆國家隊教練員和球員的選拔工作,親自選聘了施拉普納、霍頓和米盧三位外籍主帥,曾經親身經曆了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杯決賽圈的曆史時刻。即便是退休之後,中國足協也是聘請馬克堅擔任國家隊的技術顧問,在福拉多、杜伊等人的選帥問題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馬克堅非常重視青年足球的發展,1985年高洪波那批國青隊參加亞青賽并且獲得了冠軍,當時馬克堅就是領隊,而高洪波能夠在國青隊中成為主力,馬克堅的支持起到了非常關鍵作用。在馬克堅生病住院的幾天中,高洪波也是在醫院陪護。此外馬克堅還特别支持技術足球的發展,認為隻有走技術性路線,中國足球才有出路。

一個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

馬克堅曾經為中國足球的普及開來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是職業足球的奠基者之一。也正是因為他為中國足球所做出的一切,令他的逝世倍感凄涼。

不少職業足球人都感覺到萬分的遺憾,中國女足現任主帥商瑞華在聽到這一噩耗的時候,一再表示了悲痛之情。以至于,商瑞華認為這是給中國足球所留下的巨大遺憾。經過回憶馬克堅曾經的生平事迹,商瑞華不僅直呼馬克堅這樣一個智者的逝世,對于現今的中國足球來說,是一個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

由于中國女足将在本月的21号展開新一輪的集訓,作為中國女足主帥的商瑞華正在為了新一期國家隊的組建而緊鑼密鼓的忙碌着。當馬克堅逝世的消息傳來之時,商瑞華正在南京觀看新一輪的中國女足超級聯賽,為新一期女足名單的構成而費神。

盡管他一直都知道馬克堅已經病危的消息,但是在聽到馬老逝世的時候,他仍然是難掩自己的悲痛之情。商瑞華一再表示這個消息太意外了,沒有想到馬克堅會這麼早的便會離開人世,并直呼馬老走的非常突然。

奧運會前夕,商瑞華還和馬克堅面對面的直接溝通過。在雙方的溝通過程中,朱和元領隊還特别向他征求了關于中國女足組隊的方針和一些應當注意到的問題。

對于中國女足的前景和應該堅持的道路,商瑞華侃侃而談,并且向商瑞華表述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馬克堅一再強調,中國女足的培養和發展應該着力于基本功的改良,不可以操之過急。

隻有自己的基礎打好了,才可以在奧運會上同歐美的列強們有一争之力。商瑞華回憶道,直到那個時候,馬克堅的面色和神情等還相當不錯,身體還很不錯。但沒想到剛剛過去了幾個月,馬克堅竟然會突然逝世。商瑞華一再的感慨道造化的弄人,并唏噓不已。

談到馬克堅這個人,商瑞華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他在回憶馬克堅以往作為的時候,認為他對于中國足球是非常執着的。他不僅給中國足球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幫助,而且時刻不忘記給自己關于專業足球方面的知識進行充電,是一個非常喜歡鑽研的人。

以前馬克堅在足協技術部工作的時候,便在比賽和訓練等方面,給了國家隊相當大的幫助。即使是在退役的時候,他也沒有完全忘記中國足球。

馬克堅給了各級别國家隊很大的幫助,提出了非常具有特色的意見,讓大家都受益匪淺。無論如何來說,馬克堅的逝世均是帶給中國足球的一個無法挽回的損失。現在的中國足球圈裡,向馬克堅這樣充滿智慧而且對中國足球鞠躬盡瘁的人,已經不多見了。

為中國足球開辟後花園

馬克堅在當代中國足球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他是新中國第二代國腳,曾在守門員崗位上效力10年;退役後轉入國家體委工作,後來又到中國足協任職,前後近50年。

1971年,在周總理直接幹預下,足球等項目才恢複訓練。當年末,全國的足球隊在上海和昆明組織集訓,但上海冬天天天下雨,那裡的訓練比賽條件并不好。

昆明人馬克堅當時就積極建議國家體委,在冬天氣候條件不錯的昆明建設足球基地。當時海埂公園旁邊還是一片澤國。1973年,海埂基地開始新建,1975年就正式開始使用。

其實從70年代中期開始,海埂基地就作為每年全國各省市足球隊冬訓的主要基地,每年的冬訓以及各級國家隊的集訓,大都在那裡進行。可以說國内足球“春訓”和“冬訓”的體制,正是在馬老的積極參與下建立起來的。

這個體制一直到2000年前後,當職業化已經進行了7、8年,一些自身條件好的國内俱樂部更願意将冬訓放在氣候條件相對更好一些的海南,海埂基地才逐步退出了國内足壇的主要舞台。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米盧時代的國家隊,也正是從海埂基地以及海埂臨近的紅塔基地起步,沖進日韓世界杯的。馬克堅于這段曆史的最大功績,不僅僅在于他退休之後在中國國家隊裡扮演的技術顧問的角色,他更是一個奠基者,一個德高望重的前輩。

改革浪潮,馬老貢獻不小

1992年的“紅山口會議”,确立了中國足球進行職業化改革的重要方向。當時馬克堅就是王俊生最得力的助手之一。那之後,馬克堅一直輔佐王俊生,長期擔任中國足協技術委員會主任、職業部主任以及中青隊、國家二隊、國家隊領隊的馬克堅可以稱得上是中國足壇“軍師級”人物。

沒有職業化中國足球或許走不到現在這個地步,正是老一輩足球人的果斷決策和積極工作,使得當時處于極度低迷和彷徨中的中國足球找到了走職業化的道路。

而請洋教練,也是與職業化同步的非常重要的改革思路。從蘇永舜之後,作為中國足協官員以及國字号球隊的顧問,馬克堅經曆了中國國家隊全部的換帥過程,而且基本上都在當中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還親自參與了施拉普納、霍頓和米盧三位中國隊前任主帥的簽約,為國足闖進韓日世界杯出了一把力。

2001年十強賽,馬老是見證者

過去近40年,中國足球的最輝煌時刻就是2001年在沈陽獲得十強賽出線,取得參加日韓世界杯的資格。當時馬克堅就是國家隊裡的技術顧問。

2002年元月初,為備戰韓日世界杯,國家足球隊再一次來到昆明海埂基地集訓。訓練開始了,有的隊員納悶了:怎麼沒看到總是習慣和米盧一起出現在訓練場邊的馬指導,在國家隊出發前往昆明的前幾天,主管國家隊的中國足協副主席南勇才很為難的通知他:根據領導的研究,從這次世界杯備戰開始,隊裡将不再設技術顧問這一職位。

最近這幾年盡管退居二線,馬克堅依然是中國足協教練委員會的核心成員,遇到國家隊教練選拔等重要事宜,足協領導都會積極聽取這位老前輩的建議。作為一名球員出身的足協官員,馬克堅著有《我離中國足球最近》、《足球教材》、《夾心餅幹——對足球訓練的探索》等書籍,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關于中國足球的寶貴的經驗和精神财富。

職業聯賽開創者中國足球活化石

馬克堅是中國足壇曆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人生幾乎和中國足球完全糅合在一起。馬克堅現年72歲,作為球員他曾經把守國家隊城池長達十年;作為官員,他見證了中國足球的最近八次沖擊世界杯,被人親切的稱之為“中國足球的活化石”。

馬克堅是中國足球的第二代國腳,作為主力守門員,在50年代到60年代期間是國家隊的主力守門員。退役之後的馬克堅并沒有成為職業教練,他轉到國家體委工作,随後又在中國足協任職一直到退休。

在中國足協工作的這段時間裡,馬克堅對于中國足球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作為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創始人之一,他跟當時的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王俊生一道起草了甲A聯賽的各項章程和規章制度,也親眼見證了甲A時代中國足球的紅火以及随後的衰落。馬克堅看着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成長,親眼目睹了甲A升級為中超,對于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存在的許多黑暗東西,馬克堅曾經多次給予批判。

在中國足球工作期間,馬克堅一直都擔任"軍師"的角色,職業聯賽之後他經曆了王俊生、閻世铎和謝亞龍三任主席,身份從足協的領導變成顧問,應該說他對于中國足協在聯賽、國家隊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巨大幫助。

作為主管國家隊的足協官員,他直接參與了蘇永舜之後曆屆國家隊教練員和球員的選拔工作,親自選聘了施拉普納、霍頓和米盧三位外籍主帥,曾經親身經曆了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杯決賽圈的曆史時刻。即便是退休之後,中國足協也是聘請馬克堅擔任國家隊的技術顧問,在福拉多、杜伊等人的選帥問題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馬克堅非常重視青年足球的發展,1985年高洪波那批國青隊參加亞青賽并且獲得了冠軍,當時馬克堅就是領隊,而高洪波能夠在國青隊中成為主力,馬克堅的支持起到了非常關鍵作用。在馬克堅生病住院的幾天中,高洪波也是在醫院陪護。此外馬克堅還特别支持技術足球的發展,認為隻有走技術性路線,中國足球才有出路。

為新中國足球作出了貢獻

得到馬克堅去世的消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的郎效農還是很難受。對自己的老上級,郎效農評價:“馬老的一生,就是足球人生。他為新中國的足球運動,作出了努力和貢獻。”

2008年11月12日中午,郎效農前往同仁醫院看望了馬克堅。從1990年到中國足協工作後,郎效農就長時間在馬克堅領導下從事聯賽管理工作,他認為馬老的去世是中國足球的一個損失:“馬老是從雲南走出來的,他的運動生涯對雲南足球、四川足球和整個西南足球都是有貢獻的。

作為先輩,他為新中國足球運動的發展作出了努力和貢獻。退役後,他從事足球運動管理工作,在70年代就發表了大量關于足球訓練、比賽的文章,對于那個時代的中國足球進行了經驗總結。來到中國足協後,從職業化改革啟動後就在當時的職業部在馬老領導下參與聯賽工作。”

郎效農表示,“馬克堅對中國足球最大的貢獻,就是他是紅山口會議之前中國最早倡導職業足球的少數人之一。而在職業化改革過程中,他也做了大量工作,當時起草了大量文件。中國足球的第一份職業俱樂部章程,就是馬老親自起草的。他為中國足球的職業改革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貢獻很大。當時的中國足協領導人王俊生同志,一直這麼肯定馬克堅的工作和貢獻,而在工作中也很倚重他。”

“退休後,馬老依然在關注中國足球。”郎效農說。“他是1998年退休的,大家也知道馬老就擔任了中國足協顧問工作。像2001年國家隊打韓日世界杯的亞洲區外圍賽,馬老都是一直随隊參與工作。此外他還是教練委員會成員,也常常幫助青少部的工作。去年那場中超聯賽要改制成南北分區賽制時候,馬老也曾經給我打來電話,表示中超如果南北分區那麼中國足球這麼多年的努力就白費了,希望我堅持住維護中超賽制的穩定。作為老上級,也是職業改革過程中的重要人物,馬老的話當時給了我很大支持。”

最後,郎效農說:“終其一生,就是足球人生。馬老為新中國足球運動,特别是職業化改革作出了努力和貢獻。

高豐文佩服馬克堅能力

前中國隊主帥高豐文的感覺是難以置信,“我在報紙上看到了一些他病危的消息,但沒有想到會這麼突然。如果有可能的話,自己會去參加他的追悼會。”

在電話中,高豐文的聲音明顯帶有悲傷的感覺,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最想說的就是,你為啥走得這麼急呢!急啥啊!高豐文告訴記者,和馬克堅是多年的交情了,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彼此間的關系都和融洽。他人很好,為人很直率,在他面前不會有任何戒備。他走了,真得非常惋惜......走得太快了.....”

談到馬克堅對中國足球的貢獻,高豐文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中國足球又損失了一個好導師,“老馬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能把施拉普納、米盧帶到中國來執教,這就足以證明他的水平!”。

談到當初自己與馬老共事的感覺,高豐文表示,“我一直都挺尊敬他,雖然年齡差不多,但總覺得他想問題更深入長遠,特别是後來他進入足協工作後,我們在業務上的交流很多。和其他球員不同,他不光考慮踢球,甚至還經常與我們探讨怎樣去做人。給他印象最深的是,馬克堅為人正直。對于他的去世,我感到很難過。”

直至今日,高豐文仍然記得自己第一次和馬克堅見面時的情景,“我第一次見到馬克堅的時候,還是在國家隊那個時候我比他先進隊,但他這人就是好打交道,很快就和大家關系搞得融洽。他做事非常認真、負責,人也非常耿直,這是我們需要永遠學習的!”

最後時刻

北京時間2008年11月13日上午11點35分,中國足壇元老馬克堅在北京同仁醫院辭世,享年72歲。11月8日下午,馬克堅由于突發小腦出血被送進醫院搶救,在院期間,院方幾度向其家屬下達病危通知書并告知準備後事。由于馬克堅年事已高加上病情複雜,醫院無法對其進行手術,一直昏迷不醒的馬老終因搶救無效與世長辭。

馬克堅對中國足球那種熱愛發自心底,作為足協的一名中層幹部,退休後,他也一直沒有割舍掉這份熱愛的事業。馬老是在9日下午因突發腦出血被送往醫院的,經過醫院的診斷為小腦出血,并且出血量很大。入院4天來,馬老的病情日益惡化,呼吸幾度停止,醫院先後3度發出病危通知。

馬老的病情從昨晚(13日)開始出現反複,12日白天剛出席了一了北京明星足球隊成立新聞發布會的高洪波一直陪伴在媽馬老身邊。最終13日上午,作為馬老身前的得意門生高洪波與其家屬在場的情況下在醫院簽署了死亡鑒定書。

11點35分,馬老先生的遺體用一塊黃色的布裹着被推出病房,當時在場的除了馬老的家人,就隻有北京著名教練高洪波。看着恩師靜靜地躺着被推進太平間時,高洪波幾度落淚,當他将死亡鑒定書遞給馬老先生的家人後,一個人傷心地離開了醫院。

精彩語錄

“多少次勢如破竹氣吞萬裡如虎,多少次千夫所指功敗垂成如鼠——中國足球!”——馬克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