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縣

龍南縣

江西省直轄縣級市
龍南縣位于江西省最南端,地處東經114°23′-114°59′、北緯24°29′-25°1′之間。[1]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建縣,隸屬贛州市,東鄰定南縣,西靠全南縣,北毗信豐縣,南接廣東省和平縣、連平縣;縣境東西最大距離6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5.5千米;是中國對外開放縣,105國道、大廣高速、贛粵高速、京九鐵路貫穿南北,素有“江西南大門”之稱,為贛南次中心城市。
    中文名:龍南縣 外文名:LongNan County 别名:江西南大門 行政區劃代碼:360727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中國江西省贛州市 地理位置:江西省最南端,與廣東接壤 面積:1640.55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龍南、武當、東江等8鎮、5鄉、2林場 政府駐地:龍南鎮 電話區号:0797 郵政區碼:341700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小武當山、關西新圍、玉石仙岩、九連山、安基山原始森林等 機場: 火車站:龍南站 車牌代碼:贛B 地區生産總值: 方言:客家語(甯龍片)

曆史沿革

春秋時期,龍南地屬吳。

前473年(周元王三年)冬十月,越滅吳,龍南地屬越。前334年(周顯王三十五年),楚滅越,龍南地屬楚。

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全國為36郡,龍南地屬南壄縣,隸九江郡。

前203年(西漢高帝四年),改九江郡為淮南國。前201年(西漢高帝六年),析淮南國置豫章郡,領18縣。龍南地屬南壄縣,隸屬豫章郡。

9年(新朝)改豫章郡名九江郡。龍南地屬南壄縣,隸九江郡。

25年(東漢建武元年),複改九江郡名豫章郡。龍南地屬南野縣,隸豫章郡。

195年(獻帝興平二年),析豫章地置廬陵郡。龍南地屬南野縣,隸廬陵郡。

236年(三國吳孫權嘉禾五年),分廬陵郡地置廬陵南部都尉,析南野縣置南安縣,縣治在今南康。龍南地屬南安縣,隸廬陵南部都尉。

280年(晉武帝太康元年),改廬陵南部都尉名南康郡,改南安縣名南康縣。龍南地屬南康縣,隸南康郡。

420年(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改南康郡為南康國。龍南地屬南康縣,隸南康國。

483年(齊武帝永明元年),南康國複名南康郡。龍南地屬南康縣,隸南康郡。

589年(隋文帝開皇九年),改南康郡為虔州。龍南地屬南康縣,隸虔州。

605年(炀帝大業元年),虔州複名南康郡。龍南地屬南康縣,隸南康郡。

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複改南康郡為虔州。龍南地屬南康縣,隸虔州。

682年(高宗永淳元年),析南康東南地置南安縣。龍南地屬南安縣,隸虔州。

742年(玄宗天寶元年),複改虔州為南康郡,改南安縣為信豐縣,析信豐縣地置百丈,不久升百丈,名百丈鎮,不久又改百丈鎮稱虔南鎮。時龍南即虔南鎮,地屬信豐縣,隸南康郡。

758年(肅宗幹元元年),南康郡複名虔州。時龍南即虔南鎮,地屬信豐縣,隸虔州。

918年(後梁貞明四年),吳楊隆演改虔南鎮為虔南場。時龍南即虔南場,地屬信豐縣,隸虔州。

953年(南唐保大十一年),以信豐虔南場置龍南縣,隸虔州。據《龍南縣志》:因縣境北有龍頭山,縣城在山之南,故名。另據《郡縣釋名》:以縣位居百丈龍潭之南,定名龍南。

1107年(宋徽宗大觀元年),升龍南為中縣。

1121年(宣和三年),改龍南縣名虔南縣。

1153年(紹興二十三年),改虔州為贛州;又改虔南縣為龍南縣,隸贛州。

128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并龍南入信豐縣,隸贛州。

1296年(成宗元貞二年),改贛州為路。時龍南地屬信豐縣,隸贛州路。

1309年(至大二年),複置龍南為縣,隸贛州路。

1365年(明太祖吳二年乙巳),常遇春攻贛州,改贛州路為府。龍南縣隸贛州府。

1569年(隆慶三年),割龍南縣高砂、下曆、橫江3堡地并安遠、信豐縣割地共建定南縣。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割龍南大龍、新興2堡地并信豐縣割地建虔南廳。

1912年(民國元年)冬,廢府及直州,龍南縣隸江西省政府。

1914年(民國3年),劃全省為4道,龍南縣屬贛南道。

1926年(民國15年),廢道,龍南縣複隸江西省政府。

1932年(民國21年),劃全省為13個行政區。第十三行政區轄龍南、虔南、定南、安遠、尋邬5縣,駐龍南。

1933年(民國22年),第十三行政區與第十一行政區合并,改名為贛南政務專區,專員公署先設大庾後遷至贛州,龍南縣屬之。

1934年(民國23年)春,改贛南政務專區為第九行政區,龍南縣屬之。

1935年(民國24年),縮改全省為8個行政區;第四行政區轄11個縣,治所贛州。龍南縣屬第四行政區直至1949年解放前夕。

1949年8月19日龍南解放,隸贛州分區督察專員公署。9月,改屬贛西南行政公署贛州分區。

1950年9月撤銷贛西南行政公署,龍南縣改屬贛西南人民行政公署。

1951年6月撤銷贛西南人民行政公署,龍南縣改屬贛南行政公署。

1954年6月撤銷贛州專員公署,龍南縣改屬贛南行政公署。

1964年5月撤銷贛南行政公署,龍南縣改屬贛州專員公署。

1968年2月撤銷贛州專員公署,龍南縣改屬贛州專區革命委員會。

1971年2月撤銷贛州專區革命委員會,龍南縣改屬贛州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7月撤銷贛州地區革命委員會,龍南縣改屬贛州地區行政公署。

1999年7月撤銷贛州地區設立贛州市,龍南縣改屬贛州市至今。

地理環境

地質

龍南縣地層自上元古生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中間除缺奧系、志留系地層外,其餘各系均有露布。主要地層有震旦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留紀、泥盆紀、石灰紀、二叠紀、三叠紀、侏羅紀、白垩紀、第三紀、第四紀,其中寒武紀、泥盆紀、石灰紀、第四紀分布廣。縣内露布地層的岩性大緻可分為:沉積岩,分布面積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50%,是縣内地殼表層的主要岩石,岩中所含礦物主要有煤、鐵、鎢、石灰石等。

火山岩分布面積約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4%;變質岩,分布面積約占總面積的15%;侵入岩,以花崗石為主,分布面積約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6%;第四系沖積岩,分布面積約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5%。

地貌

西南高東北低,西南部的九連山黃牛石海撥1430米,為全縣最高峰,東北部的桃江鄉龍村壩海拔190米,為全縣最低處。在山地與平原過渡區内,為緩丘陵地帶。根據地形地貌成因,可劃分為以下幾個地貌類型:侵蝕構造中低山地貌:分布于縣境的中部、南部以及西北部的廣大地區;構造剝蝕低山丘陵地貌:分布于東坑、裡仁、黃沙、臨塘及程龍一帶,山勢平緩,山頂多呈渾圓形;岩溶地貌:分布在石灰岩地區的玉岩、裡仁及南亨至武當一帶。

剝蝕堆積地形:主要分布于桃、濂、渥、灑四大河流沿岸一帶,以龍南縣城、裡仁、渡江一帶分布最廣;楊村、南亨至武當一帶次之。按海拔高度可劃分為4個地貌類型,分别如下:中山,全縣中山面積約15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0.92%;低山,全縣低山面積約442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26.95%;高丘,全縣高丘面積82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50.34%;中丘,由砂頁岩和花崗岩組成,全縣中丘面積約358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21.79%。

氣候

龍南縣屬中亞熱帶季風型溫暖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8.9℃,一月平均氣溫8.3℃,為最冷月;七月平均氣溫為27.7℃,為最熱月。極端最高氣溫37.4℃,極端最低氣溫-6℃。無霜期曆年平均286天。其中以桃江、渡江、程龍、臨塘、南亨、楊村、裡仁、關西等地280~290天為最長。年平均降雨量1526.3毫米,最少年1020.8毫米(1963年),最多年2595.5毫米(1975年)。

自然資源

土壤資源

龍南縣土壤共劃分7個土類13個亞類48個土屬100個土種,7個亞類即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石灰土、紅壤、山地黃壤、山地草甸土,其中紅壤是縣内土壤的主要類型,分布在低山、丘陵地段,面積2064414畝,占土地總面積的83.07%,有3個亞類25個土種,3個亞類即紅壤、紅壤性土壤、山地性黃紅壤。

森林資源

龍南縣森林複蓋率達80.3%,龍南縣原植被為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由于常綠闊葉林長期受到人為破壞,面積逐步縮小,林相殘敗,大部份演替為針闊混交的次生林和其它植物群落。按主要樹種和林種結構劃分,全縣可分為常綠闊果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樹林、不穩定的灌叢類型、山地草甸類型五類。野生動植物資源繁多,珍稀動植有紅豆杉、銀杏、觀光木、雲豹、水鹿等,是國内乃至世界著名的珍稀物種基因庫;全縣活立木苔積量達600萬立方米。

水資源

龍南縣地屬長江流域,河流屬贛江水系,主要幹流桃江幹流貫穿縣境西北,其中從犁頭咀至龍頭灘一段長14公裡為全縣河流之幹,稱桃江幹流。桃江幹流在縣内具有10平方公裡以上流域面積的支流計55條,累計總河長764.5公裡,其中一級支流5條(桃江、濂江、渥江、灑江、小江),二級支流18條,三級支流21條,四級支流11條。

礦産資源

截至2007年底,龍南縣已發現礦種有稀土(輕稀土、重稀土)、煤、石灰岩、鎢、錫、铋、銅、鉛、鋅、鎳、铌、钽、金、銀、鐵、钛、锆、铪、钴、螢石、大理岩、白雲岩、飾面石材,鉀長石、膨潤土、高嶺土、磷礦、地熱、磚瓦用粘土、建築用砂、建築石料等33種,礦産地93處。其中查明礦産資源儲量礦種19種,礦産地48處。

查明礦産資源儲量的礦區中,以稀土礦和煤礦最多,次為水泥用石灰岩、建材礦區。其中大型礦床1處(足洞重稀土礦),中型礦床3處(關西輕稀土礦、玉石岩水泥用石灰岩礦、半坑螢石礦),小型及小型規模以下礦床(點)44處。

達到勘探程度的礦區3處(足洞重稀土礦、富坑重稀土礦和湯湖地熱),詳查礦區9處(煤礦6處、鎢礦1處、螢石礦1處、礦泉水1處),普查礦區24處。查明資源儲量中基礎儲量所占比例較高的有:水泥用石灰岩礦70%、地熱65%、輕稀土礦62%、煤礦59%、重稀土礦35%。

旅遊景區

龍南縣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境内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主要旅遊名勝風景區有位于贛粵邊界105國道線上的南武當山。旅遊業迅速崛起,小武當山風景區、龍頭灘風景區、九連山原始森林、湯湖溫泉、玉石仙岩旅遊度假區、客家圍屋等自然人文景觀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1998年共接待縣外遊客10.2萬人次,旅遊收入6000萬元,旅遊業逐步成為龍南最具活力的支柱産業之一。

主要旅遊名勝風景區有位于贛粵邊界、105國道線上的武當山,是省級風景名勝區;有造型奇特、功能齊備、建築精巧的客家圍屋:有保存着豐富的亞熱帶低海拔特色珍稀動植物種的九連山原始森林;有曆代名人手書岩刻藝術寶庫之一的玉石仙岩;有堪稱“小三峽”的龍頭灘,氣勢磅礴的龍頭瀑布群;有可健身療養的湯湖溫泉山莊。

詩畫山水

境内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十分豐富。位于贛粵邊界105國道旁的龍南南武當山(又名小武當山),是典型的丹霞風光和佛教文化融為一體的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為13.5平方公裡。99座石峰構成“武當勝地”、“疊翠霞谷”、“南海行轅”三大區域,八大主景,五十四處景物景觀,沿105國道徐徐展現,如十裡畫廊。

山上有兩付楹聯堪稱佳品,其一镌刻于山門兩側石柱,聯曰:“武将文臣皆下馬,當天奏帝且停車”。其二镌刻于山上寺廟門兩側,聯曰:“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當仁何必讓仁,仁心仁德仁為宗”。聯首均嵌“武當”兩字。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連山生态旅遊區,位于小武當山風景區西南側約30公裡處,距縣城70多公裡,總面積21300公頃。區内保存了豐富的亞熱帶低海撥特色的珍稀動植物物種,既有與恐龍同時代的粗齒桫椤和被稱作為活化石的銀杏,又有白垩紀殘遺植物南方紅豆杉和柏;既有“林海仙子”白鹇和“森林衛士”鷹雕,又有金貓、雲豹、穿山甲和蘇門羚,共有高等植物2796種、鳥類226種、森林昆蟲1404種、陽光燦爛充足、森林景觀豐富多樣見長,是全國重點觀鳥區之一,江西省唯一加入中國生物圈的自然保護區。

龍頭灘瀑布風景區距縣城7公裡,沿桃江漂行40分鐘,曆九曲十八險灘,看青山綠水、白沙黃鴨,穿竹林曲徑,仰觀五級飛瀑自天際跌瀉而下,訇訇然如天地神曲,俯視龍潭一泓碧水深不可測,《郡縣釋名》中記載:龍南“以縣在百丈龍潭之南,故名”。距縣城15公裡的程龍鎮楊梅千年古樹群,蔭翳如蓋,遮天蔽日,“喜鵲崖”、“羅漢石”、“酒甕石”若隐若現散落于梅林中,倒映在一彎桃水裡,栩栩如生,猶如仙境。

湯湖溫泉,位于城南17公裡處的105國道旁。泉群在東坑小河中湧現,出露面積達200多㎡,可見60多個冒氣水眼,自然排水量達600多m3/d,出水口最高水溫可達73℃。泉水中富含锂、锶、氟、偏矽酸、氡等,用途廣泛,既具飲用有益健康延年益壽的特殊優越性,又有醫療、洗浴、健身等功能。

古韻龍南

客家圍屋,是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築形式,它集家、祠、堡于一體。龍南的圍屋建築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風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均屬世界之最。這些圍屋仿佛一部客家人遷徙、奮鬥的厚重史書,讓人去撿拾客家民系的歲月殘片,領略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是研究客家民系社會史和文化史極其寶貴的物證。

龍南現有376座圍屋遍布全縣,而關西新圍、楊村燕翼圍、烏石圍等,是其中的傑出代表,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和“建築教科書”。被譽為“洞裡乾坤”的玉石仙岩風景區,位于城北3公裡處的桃江東岸。洞裡石鐘、石乳、石筍等千姿百态,琳琅滿目,“洞壑天成,優幽勝境”;明朝都禦史王陽明等曆代文人墨客在此聯袂和韻,镌刻立志,留下親書石刻43方之多,堪稱江南石刻之寶庫,不僅書法荟萃,且對曆史研究有重大價值。

楊村太平橋,是典型的廊橋結構,兩孔三墩、四拱雙層重疊組合石拱橋,上層有四通涼亭,亭頂四周三耙飛檐相襯,橋跨兩岸,宛如長虹,氣勢磅礴,蔚為壯觀,被《世界橋梁大觀》收錄。太平廊橋乃王陽明始建于明正德年間,後因風水等原因,于清嘉慶至道光年間推倒重建。

還有關帝廟、盤古廟、文塔、象蓮唐代古窯址、木節形地古墓、關西新石器時代遺址、蛇子嵊古驿道等名勝古迹遍布全縣。

客家風情

龍南,屬典型的純客家縣。龍南的人民,曆來勤勞智慧,厚道樸實,熱情好客,與人為本,與善為德,民風純樸,在四時八節、民間喜慶及日常生活中,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了中原唐宋時期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和語言特色,弘揚了客家精神,秉承了客家文化,展現了客家風貌。龍南山歌“過山溜”音調高亢激越,節奏明快自由,采茶歌舞诙諧活潑;龍南人崇古敬祖,講究長幼有序;“釀豆腐”、“捶魚絲”、“小炒魚”等客家美食讓人唇齒留香,永難忘懷。

旅遊指南

交通

龍南區位及交通條件非常優越,縱貫南北的105國道一級公路、橫跨東西的京九鐵路與穿境而過的贛粵高速公路,2009年開工建設的大廣高速龍南至楊村段編織而成的交通網,使龍南成為江西南部名符其實的交通樞紐,是陸路進入澳港最快捷的通道。新批準設立的南昌海關龍南辦事處,管轄區域為信豐、安遠、尋烏、龍南、定南、全南等6個縣。方便了外資企業就近辦理報關、貨物查驗封關等手續,提供了便捷的進出口貿易通道。

美食

龍南珍珠湯

制作珍珠湯并非易事。首先,将薯粉用開水沖成團狀;其次,把成團的薯粉放入圓底鍋中攤開(不燒火),用手順時針将薯團輕壓在鍋上不停地旋轉,使薯團慢慢分解成為像珍珠一樣的顆粒,人們稱為“珍珠米”;然後,用米篩過濾出均勻的珍珠米,接下來,就要進行烹調了。

先在鍋中放一勺水,待水煮沸以後,将珍珠米逐步分批撒入鍋中。當珍珠米全部漂浮在水面上時,用漏勺撈起,再重新燒一鍋開水,放入珍珠米,加入油、鹽、荸荠、蔥等調料,珍珠湯便烹調而成了。煮好的珍珠湯熱氣騰騰,幽香襲人。吃上一口,腸胃舒适,腦清目明。

關于珍珠湯,龍南民間還有一個傳說。傳說在清道光年間,龍南的龍頭魚豐收,一位名叫徐思莊的人大量進貢龍頭魚,皇上便派欽差大臣前往龍南給他賞賜。夏日炎炎,山路岖崎難行,欽差大臣途中中暑。來到徐思莊家已近黃昏,圩鎮上大魚大肉已賣完,徐思莊便炖煮龍南客家名菜“珍珠湯”給欽差食用,欽差取匙食之,頓時勞累盡消,甚覺是稀世珍肴。

問其菜名,徐思莊看到珍珠米顆顆晶瑩剔透,如龍眼一樣,為取悅欽差,便說是“龍眼湯”,并闡述:“此湯是取百丈龍潭的龍頭魚之目烹調而成,故名龍眼湯,用以孝敬大人。”欽差聽後,覺得此菜名犯上,徐思莊惶惶不安,忙解釋此非貢品“龍頭魚”之目所煮,而是龍南民間的地方菜肴。随即,徐思莊請欽差賜予菜名。欽差受其奉承和熱情款待,難以推卻,幾經推敲後說:“就叫‘珍珠湯'吧。”因此,“珍珠湯”或“珍珠粉”沿用至今。

太平香菇

楊村鎮産太平香菇馳名中外,楊村曾為全國最大的椴木香菇批發市場。楊村香菇又稱“太平香菇”,盛産于菇木資源豐富的楊村鎮,有平菇、信菇、花菇、冬菇等十幾個品種。太平香菇以其菇厚柄短、色鮮味香、質純肉脆等特點,深受國内外消費者的青睐,有“菇不到楊村不香”之說。太平香菇鼎盛時期,香菇年銷售量有幾千噸,銷售額達到上億元,其中80%以上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和中東。

楊村烏粉

楊村烏粉以味鮮爽口、色澤晶瑩、柔韌清香受到海内外客商的青睐。

太平水酒

楊村米酒又稱太平水酒,地方風味非常深厚,口感極佳,更是遠近聞名,脍炙人口,深受市場歡迎。精明的太平人利用自己生産的優質糯米和清沏透明的山泉水或井水,釀造出獨具太平風味的醇良水酒。太平水酒清香醇甘、撲鼻迷人,酒精度适,一般二十度左右,熱喝冷飲皆宜。太平水酒與衆不同,其特點主要是将生酒裝入特制的酒缸中密封鍛燒開沸。所以,醇香順口,飲後不上腦,是一種具有豐富營養成份的酒飲料。據科學分析,水酒營養價值是酒中之王。

适量飲用水酒能通絡活血,提神醒腦,有益于健康長壽。因此,太平水酒從古流傳至今,經久不衰,享譽太平内外。從過去到現在,獨具一格的太平水酒,是太平人家家會做,人人會飲的大衆酒。逢年過節,婚慶喜事和農時大忙季節,家家一定會釀造最喜歡飲的水酒,喜事臨門還猜拳助興,熱鬧非凡,飲得人人紅光滿面,喜在面上樂在心中。

太平水酒如在冬天釀造,放的冬至水,密封燒沸煮透放入大酒缸中,可以長期存放。稱為陳年老酒。是太平人的主要飲食酒。家中自制,街上有買,圩上親朋好友,總要喝上幾杯太平水酒,以表情思。現在太平水酒已傳入龍南縣城和廣東連平、和平等地。

龍南坳背梨

龍南坳背梨是龍南地方優良品種,産于坳背村。該果大(200-650克)汁多、香脆的特點,且早熟、豐産,小暑至大暑即成熟,株産高達340多公斤。享譽贛粵邊境幾十年,在外地大批優質梨競銷的情況下,它仍以獨特的果形和色、香、味而受到顧客青睐。

龍南闆栗

主産于渡江鄉的紅星、下壩、上圳、下圳、蓮塘、黃花、陂坑,裡仁鄉的栗園,桃江鄉的窯頭,臨塘鄉的大田、臨塘,程龍鎮的八一九、豆頭,東江鄉的大穩、江頭,馬牯塘鎮的會龍、龍陂等地。全縣年産量300噸左右,其中國家收購幾萬公斤。品質優于日本栗和歐洲栗。清末以來,一直為贛南外貿出口創彙的大宗商品之一,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聲譽。

龍南闆栗的特點是:個大,飽滿,肉脆嫩,味香甜,營養價值高。據化驗,每百克栗肉含澱粉60~70克,蛋白質5.7~10.7克,脂肪2~7.4克,并含有鈣、磷、鐵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B、C。是生熟食和烹調之上品,加堿粉可制作各種美味可口的糕點。具有補肝益脾、健胃生津的功能。栗花可治腹瀉,根皮能治痔瘡。樹材質地堅實,紋理清晰,耐濕抗腐,是優良的建築、家具用材。

龍南大蒜

龍南大蒜,又稱紫皮大蒜,是江西省龍南縣曆史悠久的名優特産。蒜頭(鱗莖)呈淡紫紅色或紫白色,瓣肉細嫩緻密,每個蒜包一般有10-20瓣。蒜包緊實,耐貯藏。品質優良,生食香脆辛辣,熟食香味濃郁,營養豐富。既是佐餐之佳品,又具藥用之功效。

龍南絞股藍

絞股藍,又名七葉參,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皂甙82種、氨基酸18種、微量元素19種及多種維生素,有“南方人參”之譽。絞股藍茶是利用龍南九連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天然純正的絞股藍為原料,應用科學的方法、先進的工藝精制而成的袋泡茶,色澤淡黃、滋味甘甜、清潤可口、香氣獨特,常飲有增強人體免疫能力、消除疲勞、健脾消食、鎮靜安神、降血脂血壓、清音潤喉之功效,是98'、99'“世紀之光”江西食品優秀産品,2002年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

龍南恒泰香脆花生

龍南衆人恒泰香脆花生以優質新鮮花生為原料,采用甘草等中藥古傳配方低溫烘制而成,未經漂白處理,保持自然本色,果均殼薄,飽滿充盈,富含蛋白質、鉀、鈣、鋅及其它微量元素,具有營養豐富、口感甘甜酥脆、食後猶存薄荷清香和不上火等特點,新産品“紅泥香脆花生”采用古傳“紅泥”保鮮秘方,用特殊工藝加工精制而成,更是獨具特色。

曆年來被評為“96-98贛州地區免檢産品”、“計量質量信得過産品”、“97-98消費者誠信産品”,1997年12月獲“國家農業部全面質量管理達标”證書,1998年獲“98江西市場食品質量優勝産品”、“江西省鄉鎮企業名牌産品”,1999年獲國家食品工業協會“全國食品行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江西名牌産品”等榮譽稱号。

龍南竹古尖百花蜜

竹古尖百花蜜為中蜂采集的百花蜜,經營養分析表明含有大約40%的果糖,35%的葡萄糖兩種糖都可以不經過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體所吸收利用。還含有果糖、麥芽糖、多糖、蛋白質、維生素等,含有與人體血清濃度相近的多種無機鹽,還含有一定數量的維生素B1、B2、B6及鐵、鈣、銅、錳、磷、鉀等。另外還含有澱粉酶、脂肪酶、轉化酶等,是食物中含酶最多的一種。酶是幫助人體消化、吸收和一系列物質代謝及化學變化的促進物。

百花蜜:采于百花叢中,集百花之精華。清香甜潤,營養滋補,消熱解毒,潤腸通便,安五髒、補不足等功效,是傳統蜂蜜品種。蜜色澤深,是多種花蜜釀成的混合蜂蜜,味甜,具有天然蜜的香氣,營養成分比較多。它還具有新陳代謝、免疫、助長發育、增強記憶、健腸胃、促進血液循環、保肝、消炎、鎮痛、延年益壽等多種作用,常食用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免疫力,助長發育、增強記憶、可以預防和糾正兒童的貧血。

南亨鄉通過在石門村組建竹古尖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30名,注冊竹古尖牌百花蜜商标,實行百花蜜統一包裝、統一宣傳、統一銷售,年銷售百花蜜可達3萬斤,幫助群衆實現收入年120萬元。

榮譽

“世界重稀土之鄉”、“全省工業經濟強縣”、“中國客家圍屋第一縣”、“江西省省級文明城市”、“江西省十佳魅力新城”、“全省開放型經濟強縣”、“全省農業發展先進縣”、“全省投資環境十佳縣”、“第四屆省級文明縣城”、“全省外貿出口‘十強’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國新能源産業百強縣”、“蘇商投資中國首選城市及最具投資潛力城市”、“全國著名的稀土發光材料及綠色照明産業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