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

龍眼

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
龍眼(拉丁學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又稱桂圓,益智,常綠大喬木,樹體高大。7~8月果實成熟呈黃褐色時采摘。為無患子科植物,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幹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藥用。原産于中國南部及西南部,世界上有多個國家和地區栽培龍眼,如:中國,泰國、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美國的夏威夷州和佛羅裡達州等。壽命最長可達400多年。與荔枝、香蕉、菠蘿(鳳梨)同為華南四大珍果。曆史上南方“桂圓”北“人參”之稱。龍眼果實富含營養,自古受人們喜愛,更視為珍貴補品,其滋補功能顯而易見。
    中文名: 拉丁學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無患子目 亞目: 科:無患子科 亞科:無患子亞科 族: 亞族: 屬:龍眼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龍眼 亞種: 變種: 品種:石硖、大烏圓、福眼、儲良、廣眼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龍眼 中文别名:桂圓、益智、羊眼(雲南方言)、牛眼(部分客家語) 二名法:Dimocarpus longan 分布:現主要分布于廣西、廣東、福建和台灣等省(區)

簡介

我們平時所吃的龍眼果肉就是假種皮。假種皮晶瑩潔白,食味清甜無酸,且營養豐富,果肉維生素C、維生素K含量高。将新鮮龍眼烘幹可得到幹龍眼,幹龍眼雖然缺乏汁水,果肉顔色變暗,但味道更為甜膩,可入中藥

地理分布

龍眼原産于中國南部及西南部,現中國龍眼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福建和台灣等省(區) ,此外, 海南、四川、雲南和貴州省也有小規模栽培。

世界上栽培龍眼的國家和地區還有泰國、越南、老撾、緬甸、斯裡蘭卡、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美國的夏威夷州和佛羅裡達州等。

生長習性及形态

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龍眼是亞熱帶果樹,喜高溫多濕,溫度是影響其生長、結實的主要因素,一般年平均溫度超過20℃的地方,均能使龍眼生長發育良好。耐旱、耐酸、耐瘠、忌浸,在紅壤丘陵地、旱平地生長良好,栽培容易,壽命長,産量高,經濟收益大,群衆喜種植。

常綠喬木,高通常10餘米,間有高達40米、胸徑達1米、具闆根的大喬木;小枝粗壯,被微柔毛,散生蒼白色皮孔。n葉連柄長15-30厘米或更長;小葉4-5對,很少3或6對,薄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兩側常不對稱,長6-15厘米,寬2.5-5厘米,頂端短尖,有時稍鈍頭,基部極不對稱,上側闊楔形至截平,幾與葉軸平行,下側窄楔尖,腹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粉綠色,兩面無毛;側脈12-15對,僅在背面凸起;小葉柄長通常不超過5毫米。n花序大型,多分枝,頂生和近枝頂腋生,密被星狀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質,三角狀卵形,長約2.5毫米,兩面均被褐黃色絨毛和成束的星狀毛;花瓣乳白色,披針形,與萼片近等長,僅外面被微柔毛;花絲被短硬毛。n果近球形,直徑1.2-2.5厘米,通常黃褐色或有時灰黃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體;種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質的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夏間,果期夏季。

主要品種

天寶一品龍眼:

天寶玉尊龍眼,中山脆肉龍眼,揭陽古山2号龍眼,油潭本,烏龍嶺,水漲,赤殼,福眼,大廣眼,青殼寶圓,東壁,“靈龍”大果型龍眼,松風本龍眼,紅日石硖32号龍眼,益微SOD龍眼,中山脆肉龍眼,晚熟龍眼優良品種——松風本,普甯賜合龍眼,南海石硖龍眼,九月烏龍眼, 廣州大烏圓龍眼 ,古山二号龍眼,高州雙孖木龍眼,高州儲良龍眼,“早熟二号”龍眼,佳圓龍眼,“白露”龍眼,平南石硖龍眼。

茂名龍眼:果型大、色澤好,肉厚核小、晶瑩透明甜脆可口,植株壽命長、産量高。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其“味甘、開胃健脾、補虛益智”;幹制成桂圓肉後則是名貴中藥,即有補心益脾,養血安神之效,可作為醫療病後虛弱貧血萎黃、神經衰弱、産後血虧等症的高級補品。其主要品種有“儲良廣眼”、“大烏圓”、“石硖”等。“儲良廣眼”在第一屆農業博覽會上榮獲金牌;在第三屆農業博覽會上獲“優質名牌産品”稱号。

儲良龍眼:該品種是當地著名的優良品種,果穗中等大,果粒大小均勻。着果較密,果實大,扁圓形,果皮黃褐色。單果重12-14.7g,最大28g。果肉厚0.44-0.75cm,果肉乳白色,不透明,肉質爽脆,味濃甜。可溶性固形物21%-23%,可食率74.3%,在100亳升果汁中,含維生素C52.1毫克,全糖18.6%,品質上等,是鮮食和加工兼優的品種。種子較小,扁圓形,棕褐色,豐産穩産。嫁接後代早結,豐産穩産,優質,遺傳性穩定,植後3-5年挂果。七月下旬至八上旬成熟。

赤殼:亦稱有種,店仔種。樹冠較矮化,百年老樹主幹多呈卷曲狀,果穗長而緊密。果大型(平均粒重16克),魁粒率達85-90%。厚,赤褐色,肉厚味清甜,焙幹果殼不易凹陷破裂,制罐後果肉完美,為烤幹制罐的好原料。其變異品系有白殼早種,後壁埔種,如按果穗形态分又有硬枝赤殼和軟枝赤殼兩種。在立地條件好,肥水充足氣候适宜情況下,赤殼龍眼較易達到豐産穩産,否則較易出現大小年及果實大小不齊(謂公孫粒)現象。

水漲:又名有種,分為白殼有與紅殼有兩種。樹型高大開張,果穗長大,果粒平均重15克,魁級率85%以上。果肉厚脆,味淡甜;适宜制罐,焙幹也可,但果皮薄容易凹陷。水漲的特點是比較豐産穩産,适應性強,容易栽培,為近年擴種的熱門品種。總面積已超過赤殼種。 

藥用價值

功能:補心脾;益氣血;安心神。  

主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緻的驚悸;怔忡;失眠;健忘;血虛萎黃;有經不調;崩漏。     

功能:瀉火解毒 。歸經:入心經、脾經。 

主治:治感冒,瘧疾,疔腫,痔瘡。    

功能:溫腎利尿。  

主治:治淋症。   

功能:散風邪風。  祛風;解毒;斂瘡;生肌 

主治:治心虛頭暈、耳聾、眼花。 癰疽久潰不斂;燙傷 治荨麻疹等皮膚病。

功能:止血,定痛,理氣,化濕。   

主治:治創傷出血,疝氣,瘰疬,疥癬,濕瘡。   

生活常識

1、挑選龍眼要注意剝開時果肉應透明無薄膜,無汁液溢出,留意蒂部不應沾水,否則易變壞。

2、理論上桂圓有安胎的功效,但婦女懷孕後,大都陰血偏虛,陰虛則生内熱。中醫主張胎前宜涼,而桂圓性熱,因此,為了避免流産,孕婦應慎食。

3、鑒别瘋人果,其又叫龍荔,有毒,沒有龍眼的鱗斑狀外殼,果肉粘手,不易剝離,帶有苦澀的舔味。

質量鑒别

1、廣東石硖龍眼。果形略扁,兩膊隆起,一高一低,顆粒中等,果殼粗糙,果身堅實,剝開不流汁,品質上乘。多數果實在果蒂旁邊附有如綠豆大小的小果,這是石硖龍眼獨有的特征。 

2、烏圓龍眼。果粒較大,果形渾圓,果殼薄而果身軟,果皮表面有鱗紋,鱗片突起如蛇皮,故又稱蛇皮龍眼,屬中等品質。 

3、福建泉州龍眼,簡稱福眼。果粒較大,果形渾圓,皮薄肉厚,清甜可口,果汁較多,品質優良。 

4、福建莆田龍眼。果粒中等較小,皮薄殼軟,果皮帶有花斑,故稱“花殼”,品質稍差。 

龍眼的質量鑒别: 

1、龍眼以顆粒大,肉質厚,形圓勻稱,肉白而柔軟并呈透明或半透明狀,且味道甜美者為佳。 

2、三個手指捏果粒,若果殼堅硬,則表明果實較生未熟;若感覺柔軟而有彈性,則是成熟的特征;若軟而無彈性,是成熟過度,即将變質。 

3、手剝龍眼,肉核易分離、肉質軟潤不粘手者質量較好;若肉核不易分離、肉質幹硬或核帶紅色,則質量差 

4、若龍眼殼面或蒂端有白點,說明肉質已經開始發黴;外殼泛起少數白黴花,則肉質微黴;白黴花多的,肉質黴重,不可食用。 

食用禁忌

1、内有痰火及濕滞停飲者忌服。

2、婦女懷孕後,大都陰血偏虛,陰虛則生内熱。中醫主張胎前宜涼,而桂圓性熱,因此,為了避免流産,孕婦應慎食。

儲藏方法

1、熱燙保鮮:民間是把果穗浸入100℃沸水中片刻,随即提起,懸挂在風口處晾幹,在10天内果實不變質。福建省果樹所在此基礎上改進,将果穗置100℃沸水中燙5至15分鐘,提起後用冷風吹幹,裝入塑料袋并裝箱貯藏在2℃冷庫中,22天後好果率達100%,外觀和風味正常,但内果皮變褐。

2、速凍保鮮:在1小時内把龍眼果實的溫度降到-30℃,并長期貯于-18℃環境中。果實能保持原來外觀和固有風味,營養成分損失少。食用時先用冷水解凍,馬上食用。此法适于果皮較厚,肉質脆硬和含糖量高的品種。

3、低溫氣調貯藏:在低溫條件下,對龍眼果實包裝袋或包裝桶内進行抽氣、充氮、增氧的氣調法貯藏。氮含量為3%至5%,二氧化碳含量為5%。如在抽氣前殺菌消毒,效果更佳。

龍眼幹制作

1、選料:選用充分成熟、果粒完整的果實。   

2、剪粒:把果粒從果穗上剪下,留梗長度為1.5毫米,剔除破果。   

3、浸水将果實放入籮,連竹籮放到清水中浸5—10分鐘,并洗淨灰塵。   

4、過搖:将浸濕的果倒入特制搖籠,每籠約裝35公斤,在搖籠内撒入250克幹淨的細沙,将搖籠挂在特制的木架上或齊腰高的樹枝上,由兩人兩相對握緊籠端手柄,急速搖蕩6—8分鐘,使果實在籠中不斷翻滾摩擦,待果殼轉棕色幹燥時即可。沙搖能使果殼薄變光滑,便于烘幹,但不能把果殼磨得太薄,否則在焙幹時,果殼易凹陷。

5、初焙:将果實均勻地鋪在焙竈上,一般竈前沿鋪放厚度為17厘米,後沿為11厘米。每次可焙龍眼300—500公斤,燃料可用木炭或幹樹枝,鋪放後8小時翻動一次。分上、中、下三層起焙,即将上、中、下層龍眼分别裝入竹籮中,然後先把原來在上層的龍眼倒入焙席粑平,再倒入中層的,最後倒入下層的。8小時後,進行第二次翻動,方法同第一次。再經3—5小時烘焙後可起焙,散熱後裝籮存放。   

6、再焙:經初焙處理的龍眼幹經2—3天後,果核與果肉水分逐漸向外擴散,果肉表面含水量比剛出焙時增多,需再次烘焙。再烘焙時須用文火,時間約為12小時,中間翻動數次,當用手指壓果無果汁流出、剖開後果核呈栗褐色時即可出焙,出焙後需散熱24小時。   

7、剪蒂:用剪刀剪去龍眼幹的果梗。   

8、分級:将焙幹的龍眼果粒過篩,按大小分級。   

9、包裝:常用密封性較好的膠合紙箱包裝,内襯塑料薄膜。裝時邊裝邊搖動,使裝填充實。每箱約裝30公斤,最後将塑料袋口密封,釘緊并密封箱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