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北區

欽北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轄區
欽北區屬欽州市轄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北部灣沿岸,欽州市北部,東連靈山縣,南接欽州市欽南區,西接上思縣,北鄰南甯市邕甯區。欽北區地理位置優越,是欽州市的北大門,扼大西南出海通道之要沖,欽北區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臨近北部灣,是大西南出海的關鍵地段。[2]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欽南區常住人口為679692人。[3]22020年,欽北區生産總值為33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5%。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為62.1億元,同比增長4.7%;第二産業增加值為95.2億元,同比下降14.2%;第三産業增加值為173.3億元,同比增長9.6%。[4]
    中文名:欽北區 外文名:Qinbei Area 别名:北區 行政區類别:市轄區 所屬地區: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 下轄地區:3街道 11鎮 政府駐地:欽州灣大道 電話區号:0777 郵政區碼:535000 地理位置:華南地區沿海 面積:2217 km² 人口:720442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方言:壯語-邕南系、粵語-欽廉系(白話)、涯話、新立話 氣候條件: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八寨溝、王崗山、望海嶺、九佰垌 火車站:欽州站 車牌代碼:桂N 地區特産:大寺豬肚巴、麻通、黑葉荔等 行政代碼:450703 地區生産總值:330.6 億元(2020年)

曆史沿革

  秦始皇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滅六國後統一嶺南地區,今欽北區境屬象郡。秦末漢初,屬南越國。西漢、東漢、三國和晉朝,屬合浦郡合浦縣地。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分合浦郡合浦縣西部之地置宋壽郡及宋壽縣,治所均在今平吉鎮牛江村委古城角村,此為今區境行政建置之始。南朝梁中通四年(532年),析宋壽縣北部和西布置安京郡及安京縣,今闆城、小董、長灘、那蒙、大寺一帶為其轄地。隋、唐、宋,分屬安京縣(唐朝改為保京縣,宋朝初名為安京縣,後改名為安遠縣)和欽江縣(宋并入靈山)。元朝,約三分之二地屬安遠縣,約三分之一地屬靈山縣。明洪武七年(1374年)撤銷安遠縣,直屬欽州府(欽縣、欽州)。清朝,屬欽州直隸州。民國元年(1912年),欽州直隸州撤銷置欽縣,直隸廣東省,區境設小董、大寺、平吉3個鎮和闆城、那香、長灘、那蒙、貴台、大垌、青塘、大東(今大直鎮)8 個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7年7月1日,析欽縣西北部的黃屋屯、大寺、貴台、那蒙、長灘、新棠和防城縣東北部的大直、灘營等區置欽北僮(壯)族自治縣(簡稱欽北縣,下同),治所設在大寺鎮,與欽縣同隸合浦專區,區境除闆城、小董、青塘、平吉、大垌5個鎮外,屬欽北縣。1958年11月15日,欽北縣并入欽縣。1959年3月20日,欽縣改屬廣東省湛江專區。1963年9月,撤銷欽縣,設立欽州壯族自治區,仍屬廣東省湛江專區,區境屬欽州壯族自治縣。1965年6月26日,欽州壯族自治縣改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專區;同年7月19日,欽州壯族自治縣改稱欽州縣,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專區,區境屬欽州縣。1970年,欽州專區改稱欽州地區,欽州縣随屬欽州地區。1983年10月8日,撤銷欽州縣,設立欽州市(縣級),區境屬欽州市。1994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欽州地區設立欽州市(地級),原縣級欽州市分設欽南區、欽北區。因所轄區域位于欽州市境北部而定名,治所位于欽州市欽南區人民南路 22 号原縣級欽州市政府大院。2004年9月6日,因舊城改造需要,欽北區黨政機關搬遷至東風路(今欽州市南珠東大街)欽州市信用大廈臨時辦公。2006年1月16日,遷至欽州市欽州灣大道北進城路口(欽州市欽北區行政信息中心)。此後至今,中共欽州市欽北區委員會、欽州市欽北區人民政府、欽州市欽北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欽州市欽北區委員會均駐欽州市欽北區行政信息中心。

人口民族

2019年年末,欽北區戶籍總戶數19.15萬戶,總人口87.76萬人。其中,男性49.13萬人、女性38.63萬人。男女比例為55.98:44.02,女性占總人口44.02%。城鎮人口16.20萬人,占18.46% ;鄉村人口71.56萬人,占81.54%。人口自然增長率8.7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395人。年内,全區出生人口1.11萬人。各鎮人口分布:大垌鎮8370戶37770人,小董鎮21215戶98130人,平吉鎮21531戶98070人,青塘鎮11748戶55337人,闆城鎮17990戶102494人,大寺鎮20991戶97082人,大直鎮22493戶96706人,那蒙鎮12129戶58369人,新棠鎮10824戶51561人,貴台鎮8711戶39023人,長灘鎮12550戶63477人,長田街道5101戶19395人,鴻亭街道4952戶14846人,子材街道12899戶45319人。全區人口出生率12.62‰,死亡率3.91‰,自然增長率8.71‰。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欽北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欽州市北部,介于北緯 21°54′08″—22°27′59″、東經 108°10′44″—108°56′08″之間。東鄰靈山縣,西連防城港市防城區、上思縣,南毗欽南區,北接南甯市良慶區、邕甯區。南北長 62公裡,東西寬 79 公裡,行政區域面積 2217 平方公裡。南(甯)防(城港)鐵路(高鐵)、南(甯)北(海)鐵路(高鐵)、黎(塘)欽(州)鐵路、桂海高速公路、欽(州)崇(左)高速公路、南北二級公路、上(思)大(寺)二級公路和 325 國道、218、311、310省道過境。距南甯市 106 公裡、北海市 108 公裡、欽州保稅港區 28 公裡、玉林市 200 公裡、防城港市 64公裡、越南芒街 110 公裡。

氣候

欽北區屬帶海洋性的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22攝氏度,年平均日照1801小時,無霜期345天,年降雨量2000多毫米。氣候溫和,熱量豐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土壤

欽北區境内多是赤紅土壤、水稻土、紫色土 

水文

河流

欽北區水資源豐富,河流衆多,最大的河流是茅嶺江。茅嶺江古稱漁洪江,又名西江,為欽州市内最大的河流。發源于市内闆城鎮屯車村公所龍門村,流經那香、新棠、長灘、小董、那蒙、大寺、黃屋屯等鄉鎮,至康熙嶺鎮的團和、防城港的茅嶺注入北部灣茅尾海。幹流全長112公裡,流域面積2959平方公裡。 幹流坡為0.69‰,總落差135米,流域平均高程為109米。

茅嶺江

主河全在欽州市境内,流域面積1974平方公裡。流域西部為十萬大山山脈。 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公裡以上的一級支流有闆城江、那蒙江、大寺江、大直江等4條,二級支流有貴台江、灘營江2條,三級支流有那灣河、平旺水 (防城縣境)2條,全河流呈扇形分布。 

大寺江

位于廣西欽州市大寺鎮,是欽州第一大河茅嶺江的一級支流,大寺江發源于防城港市上思縣公正鄉雞白村,流經上思公正、欽州貴台鎮、大寺等鄉鎮,于大寺鎮老簡注入茅嶺江幹流。 全長69.3公裡,流域面積599.2平方公裡,其中欽州境内河長46.7公裡, 流域面積455.8平方公裡。 

地下水

欽北區地下水分布不均勻,越往北地下水越少,但各地有差異:北部新棠一帶為紅色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富水度甚弱;闆城經小董至那蒙一帶,含水性較弱,岩相接觸帶和斷層破碎帶地下水較少。

資源

土地資源 

欽北區土地變更調查數據顯示,全區土地面積22.17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4.67萬公頃(水田面積3.03萬公頃、旱地1.64萬公頃、水澆地25.67公頃),占欽北區土地總面積的21.06%;園地面積3.02萬公頃(果園2.96萬公頃、茶園16.74公頃、其他園地614.9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3.63% ;林地面積10.42萬公頃(有林地83133.19公頃、灌木林地3193.15公頃、其他林地1.79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6.99%;草地面積1.58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7.10%;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1.23萬公頃(建制鎮1346.60公頃、村莊7911.98公頃、采礦用地905.68公頃、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88.7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63% ;交通用地面積3213.53公頃(鐵路用地440.91公頃、公路用地1147.52公頃、農村道路1625.1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44% ;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7624.03公頃(河流面積2393.25公頃、水庫面積 1418.64公頃、坑塘面積1542.70公頃、内陸灘塗563.09公頃、溝渠1639.86公頃、水工建築用地66.4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3.43% ;其他土地面積3699.91公頃(設施農用地346.96公頃、田坎3161.60公頃、鹽堿地3013公頃、裸地188.2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66%。

礦産資源

 欽北區境内經查明的資源有石膏、錳、钛鐵、重晶石、金、花崗岩、稀土、高嶺土等30多個礦種,其中主要有錳、钛鐵、煤、石膏、重晶石、稀土、石灰石、花崗岩等礦種。 

  錳礦:資源量450萬噸,主要分布在大直、大寺、大垌、平吉、闆城等鎮,其中化工錳主要分布在大直、平吉、闆城鎮。 

  煤:資源量2000萬噸,主要分布在大垌、平吉鎮。 

  石膏:資源量2000萬噸,主要分布在青塘、平吉鎮。 

  石灰石:資源量2億噸,主要分布在大寺、那蒙、小董鎮。 

  花崗岩:資源量3億噸,主要分布在闆城、長灘、小董、平吉、大垌、大寺、大直等鎮。 

  重晶石:資源量30萬噸,主要分布在新棠鎮。 

  黏土:資源量3億噸,主要分布在大垌鎮。 

  建築砂:資源量500萬噸,主要分布在平吉、小董、那蒙、大寺鎮。 

  礦泉水:全區已探明礦泉水點2處,屬偏矽酸礦泉水類型:一處位于大寺鎮中心溝,流量386立方米/秒;另一處位于平吉鎮牛江三百村,流量為360立方米/秒。 

  其他礦産:黃金礦點位于大寺鎮宿和村,探明儲量61公斤;重晶石位于大寺鎮百慶新塘老賴村,探明儲量30萬噸;高嶺土分布在那香鎮那覓村,闆城鎮碗窯村,總資源量為200萬噸左右。

資源物産

  水資源 欽北區境内水系屬于珠江流域,桂南沿海水系。區境河流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有欽州市最大河流茅嶺江支流的闆城江、那蒙江、大寺江、大直江、貴台江、那灣河,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有欽江支流的青塘河、大水溝。闆城江、那蒙江、大寺江、大直江、貴台江、那灣河皆自西北流向東南,青塘河、大水溝為東北流向西南。境内諸河的主要特征是:山地型多,平原型少;流向多與地質構造一緻;水量豐富,季節性變化大;河流短小、水流湍急,落差較大;河岸高,多彎曲,多峽谷和險灘;河流含沙量較少。大部分可用于灌溉、通航,但河床逐年變窄、變淺,通航能力逐年減少,如遇山洪暴發和海潮泛逆,往往發生水災。 

動物資源

 欽北區境有哺乳動物20科62種,其中屬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的有13科15種,主要野生動物有林麝、赤麂、豹貓、野豬、大靈貓、小靈貓、黃鼬、鼬獾、貉、水獺、水麂、豪豬、赤狐、蘇門羚、紅腹松鼠、中華竹鼠、巢鼠、紅頝獴、褐家鼠、黃胸鼠等。除齧齒目鼠科和食肉目鼬科數量較多外,其餘大都數量不多。有鳥類44科186種,分别占全國和廣西鳥類的15.95%和35.77%,種類和數量均居境内陸地野生動物之首。主要有麻雀、山雀、八哥、了雀、烏鴉、喜鵲、斑鸠、鹌鹑、布谷、水雞、水鴨、畫眉、灰鶴、白鹭、鹦鹉、山雞、毛雞、燕子、黃鹂、蒼鸾、鹞鸾、青鸠、雛雞、翡翠、雲雀、啄木鳥、貓頭鷹、禾花雀、高髻郞等。有兩栖爬行類動物數十種。有青蛙、山蛙、沼蛙、蟾蜍、龜、鼈、山瑞、蛤蚧、蜥蜴、蜈蚣、蟒蛇、水蛇、藤蛇、強蛇、水蚺蛇、水煉蛇、稔子頸、草花蛇、雙線蛇、黃蛸蛇、烏梢蛇、五步蛇、金環蛇(金包鐵)、銀環蛇(銀包鐵)、眼鏡蛇(吹風蛇、鲎殼蛇)、竹葉青(青竹标)等。國家公布的一級、二級陸生野生動物主要分布王崗山自然保護區。 

植物資源

 欽北區境内陸地植物共有228科、931屬近2000種。其中,喬木670種,占廣西和全國喬木的60%和23%左右。主要有馬尾松、濕地松、加勒比松、楠木檫木、杉木、紅椎、白椎、桉樹、火力楠、楠木、荷木、榕樹桑樹、樟樹、苦楝、台灣相思、陰香、泡桐、油桐、油茶、八角、玉桂、龍眼、荔 枝、柑 橘、楊 梅、黃(烏)榄、木菠蘿、福建柏、海南粗榧、白豆杉、鵝掌楸、香木蓮、紫莖、坡壘、米老排、萬年木、蘇木、格木、蚬木、小葉紅豆、紫荊木、木棉、重陽木、楓香、栲樹、香椿、酸棗等。灌木主要有鴨腳木、桃金娘、崗松、野牡丹、鹽膚木、三叉苦、毛算盤子、冬青、了哥王、光野漆、華山礬、鬼畫符、山芝麻、木芙蓉、柃木等。 

經濟

綜述

欽北區着力發展資源型工業,逐步形成制糖、酒精、造紙、礦産品、松香、中成藥等支柱工業企業。 

欽北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建設“新工業園區、新城區、新旅遊景區、新農村”的“四新”目标,加快了工業、城鎮、農業、旅遊“四大經濟”健康協調發展。

2003年該區GDP完成25.7億元。2011年全區GDP86.9億元,同比增長6.9%。

2013年欽北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0.9億元,同比增長13.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8元,增長9.5%;農民人均純收入7649元,增長12.8%。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30.60億元。其中第一産業62.60億元,第二産業112.20億元,第三産業155.60億元。财政收入8.59億元,其中公共财政預算收入5億元。稅收收入6.88億元。公共财政預算支出32.5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87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4197元。 

欽北區新興産業加快發展。邦琪藥業、卓能新能源、埃索凱新材料、金風科技納入自治區“雙新”項目,數量位列全市兩縣兩區第一;培育“雙十”企業5家,新增錳華新能源、和風新能源和新榕興建材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新增自治區統籌推進項目12個,總量達到23個,新增數量和項目總數均排全市第一。招商引資連續9年在全廣西各縣區中名列前茅。 

2019年,欽北區新興産業加快發展。加大“雙十雙新”項目建設,邦琪藥業、卓能新能源、埃索凱新材料、金風科技納入自治區“雙新”項目,數量位列全市兩縣兩區第一;培育“雙十”企業5家,新增錳華新能源、和風新能源和新榕興建材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遠大玻璃節能科技、埃索凱生物科技被認定為自治區瞪羚企業,是全市僅有的兩家入選企業。規上工業總産值總量位列全市兩縣兩區第一。年内,重大項目統籌推進。31個市級以上重點項目實現開工,23個市級以上重點項目實現竣工。新增自治區統籌推進項目12個,總量達到23個,新增數量和項目總數均排全市第一。招商引資在自治區155個縣(市、區)及開發區中總量、進度均排名第三,在全市各縣區排名第一,招商引資連續9年在全廣西各縣區中名列前茅。

2020年,欽北區生産總值為33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5%。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為62.1億元,同比增長4.7%;第二産業增加值為95.2億元,同比下降14.2%;第三産業增加值為173.3億元,同比增長9.6%。

第一産業

欽北區主要農産品有優質水稻、水果、甘蔗、香蕉、竹子、玉桂八角、 茶油樹、蠶桑、禽畜水産和冬菜生産等。到2010年底,欽北區有水果面積333333公頃,水果産量10萬噸,其中僅荔枝的種植面積就達21333公頃,産量達3萬噸,且名優品種較多,如“南局紅”、“香荔”、“妃子笑”等30多種。欽北區香蕉的産量也達到了19萬噸,其他水果如龍眼、芒果、香蜜瓜、梅等也分别有幾千噸的産量,是欽州市乃至廣西的重要水果生産基地之一。

2011年欽北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57.7億元,增長5.8%。其中農業增長5.7%,林業增長23.1%;牧業增長2.7%;漁業增長3.9%。糧食産量26.8萬噸,增長1.86%;水果産量28.9萬噸,增長6.2%。畜牧業保持平穩增長。肉類總産量9.9萬噸,增長2.2%。漁業生産平穩發展。水産品産量2.9萬噸,增長3.2%。 

2012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63.3億元,增長7.2%;糧食總産量27.8萬噸,增長3.9%。新種甘蔗面積5萬畝,總面積達14.7萬畝。

2013年欽北區紮實推進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産能計劃重點縣、糧食高産創建項目建設,全面實施農民收入倍增計劃,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68.1億元,增長5%。

欽北區主要農産品有優質水稻、水果、甘蔗、香蕉、竹子、玉桂八角、 茶油樹、蠶桑、禽畜水産和冬菜生産等。到2010年底,欽北區有水果面積333333公頃,水果産量10萬噸,其中僅荔枝的種植面積就達21333公頃,産量達3萬噸,且名優品種較多,如“南局紅”、“香荔”、“妃子笑”等30多種。欽北區香蕉的産量也達到了19萬噸,其他水果如龍眼、芒果、香蜜瓜、梅等也分别有幾千噸的産量,是欽州市乃至廣西的重要水果生産基地之一。

2011年欽北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57.7億元,增長5.8%。其中農業增長5.7%,林業增長23.1%;牧業增長2.7%;漁業增長3.9%。糧食産量26.8萬噸,增長1.86%;水果産量28.9萬噸,增長6.2%。畜牧業保持平穩增長。肉類總産量9.9萬噸,增長2.2%。漁業生産平穩發展。水産品産量2.9萬噸,增長3.2%。 

2012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63.3億元,增長7.2%;糧食總産量27.8萬噸,增長3.9%。新種甘蔗面積5萬畝,總面積達14.7萬畝。

2013年欽北區紮實推進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産能計劃重點縣、糧食高産創建項目建設,全面實施農民收入倍增計劃,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68.1億元,增長5%。

第二産業

2011全年完成工業總産值71.9億元,其中年産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完成産值59.1億元。廣西新合力、漓源糧油等2家企業産值分别超5億元,建華管樁、祥雲飛龍等12家産值億元以上企業累計完成産值27.1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企業總産值75.1%。加大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共投入資金1.6億元,其中财政投入6980萬元。 

2012年欽北區累計落戶項目106個,建成投産(試産)企業60家。成立工業園管委會,年内為工業企業融資4.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7家達37家,其中産值超億元企業20家。 

欽北區2013年全區完成工業總産值150.5億元,同比增長50.5%;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134.6億元,躍居全市第一位,同比增長58.6%;引進内資項目到位資金144.6億元,完成市下達全年任務129億元的112.1%。

2013年,欽北區年内新引進内資項目73個,其中投資超千萬元70個、超億元40個。合同投資總額152億元,比2012年增加了54.7億元,增長56.2%。新簽項目中投資超億元的大項目多,數量與質量并進,産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工業園發展

2010年皇馬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1.2億元,增長225.4%,新平整開發土地面積1600多畝,累計平整開發土地面積3710畝;新落戶項目19個,其中新落戶超億元項目7個,累計落戶項目68個,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産值6.6億元,稅收1266萬元,分别增長43.8%和20.5%。

2010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11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29.3億元,增長23.5%,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6億元,增長32.5%。支柱産業迎難而上,礦産品加工企業實現工業産值13.8億元,增長20.4%。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3.5%。

第三産業

2012年,欽北區實際利用外資3454.3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4336.4萬美元,增長12.6%。居民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家電下鄉”産品銷售3.2萬台,增長40.5%,銷售額7498萬元,增長19.6%。

2012年欽北區旅遊業穩步發展,全年接待遊客97.2萬人次,增長21.5%,實現旅遊總收入6.1億元,增長1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9億元,增長16.8%。

2013年欽北區全年接待遊客138.7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8億元。

社會

科技

2007年以來,該區共組織科技下鄉的區直部門10個,科技人員480人次,該區大力實施科技“素質工程”,多次對領導幹部、科技人員、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科技知識培訓,先後聘請專家、技術人員800多人次深入到各鎮村、工礦企業、學校等舉辦科技知識講座,并舉辦種養技術、管理技能等培訓班230期次,參加培訓人數達6萬多人次。

衛生

2010年底,欽北區已有45.69萬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占全區農業人口的80%以上;對鄉鎮衛生院國債項目實行公開招投标并抓好建設好,醫療衛生單位急救車實行免費接送病人,為群衆提供快速便捷的醫療服務;全區醫療單位實行執行統一藥價,切實解決藥品價格虛高現象;計劃推行單病種手術定價制度。

2020年6月2日,欽北區入選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民生

2008年,欽北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7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49元。二是基礎教育有了新發展,民族教育得到加強。教學設施和師資建設明顯加強,2007年“兩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檢查驗收。

2013年欽北區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全區參加社會保險“五險”人數9.1萬人,征繳社會保險基金1.49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實現全覆蓋,參保率達92.1%;享受城鄉低保33.1萬人次,城鄉醫療資助救助2.9萬人,五保供養6040人,救災救濟政策全面落實;完成12個五保村建設,新農合參合率達97.2%。深入實施“三業”行動富民工程,新增城鎮就業405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内。 

2013年欽北區新增就業1.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内。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全區參加社會保險36.3萬人,新農保參保率達96.2%,新農合參合率達98.9%。全年救助城鄉居民32.9萬人次,救助五保戶5752人。

城鎮建設

至2010年底,欽北新城區完成了2.36平方公裡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欽北區行政信息中心綜合辦公大樓和區交通局、财政局、教育局、糧食局等區直單位的辦公大樓已相繼投入使用,其他10個區直部門辦公樓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2010年欽北區還下大力氣抓好街道、村莊的環境衛生整治,清理村莊垃圾、污泥和路障,規範垃圾堆放點,做好改院、改圈、改水、改廁工作,硬化村内道路,積極開展村莊綠化,庭院淨化,積極開辟文體活動場所,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農村形成文明向上的良好風氣。

交通

欽北區陸海空交通發達便捷,南防鐵路、南北鐵路、黎欽鐵路以及南北高速公路、南北二級公路、欽陸一級公路、上大二級公路均貫穿境内,全區公路四通八達,柏油路、水泥路連接全區各鎮鄉村,交通運輸便捷。 欽北區有高速公路直達南甯機場、北海機場均在1個小時左右,直達越南也在1個半小時左右。

教育

欽北區教育系統以德育為首,以教學為中心,該區小學專任教師大專畢業生所占比例,由2001年的5%上升到2007年的35%。2001年以來中小學共補充了1700多名新教師,學曆合格率均為100%。在21世紀園丁工程培訓中,該區共有2人入選自治區100名A類培訓對象,45人入選市級B類教師培訓對象。有5位教師和2位校長入選國家級名師培訓,有2名教師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4人被評為“廣西優秀教師”,3名教師被評為“自治區特級教師”。

2013年該區教育水平穩步提升,市第五幼兒園建設加快推進,建成23所村級幼兒園、18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投入1510萬元完成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儀器設備改造,發放義務教育“兩免一補”8901萬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893名,發放助學貸款1182萬元。

欽北區重點改善辦學條件,文化長廊功能進一步強化,校容校貌有了較大改觀,湧現了欽州市大寺中學、小董中學、那蒙中學、青塘二中、大直中心小學、市三小、欽師附小等一批花園式的市、區級“綠色學校”。

2007年以來,欽北區衛生系統以“五項利民措施”為龍頭進一步推進各項衛生工作。

2013年欽北區投入3095萬元改善農村辦學教學條件,落實義務教育公用經費和免雜費資金6314萬元,發放家庭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金、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1776萬元,安排1100萬元解決原民辦教師、代課人員養老金問題,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分别提高到94.5%和83.9%,高考再創佳績,考上本科線490人,同比增加175人。

旅遊

概況

欽北區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八寨溝、鷹山溫泉旅遊度假村、王崗山、闆城鎮梨花、古窦嶺、望海嶺等,這些旅遊區的山水資源和人文景觀頗具地方特色,令人留連忘返。

旅遊景點

八寨溝

“九寨溝太遠,八寨溝就在身邊。”随着這句廣告詞風靡廣西,欽北區八寨溝旅遊風景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八方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八寨溝旅遊區位于欽州市西北五十多公裡的十萬大山腹地的貴台鎮境内,總面積三萬多畝。八寨溝是亞熱帶雨林、竹林,山澗、瀑布清澈生動,大小泉潭分布有緻,砂頁岩形态奇特,物種植被豐富,是集探險、獵奇、遊泳、休閑度假、避暑、觀光的旅遊勝地。

王崗山風景區

王崗山屬十萬大山山脈,主體處于欽北區大直鎮西境,面積1637公頃。王崗山山高坡陡,壁絕峰險,森林密布,四季如春。

孫中山曾在這裡領導過王崗山反清武裝起義,共産黨領導的人民遊擊隊曾在這裡建立根據地。199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批準王崗山成立為省級森林公園。

名優特産

欽北黑葉荔

欽州市欽北區荔枝種植面積近40萬畝,其中黑葉荔為主栽品種,種植曆史悠久,品質優良,種植面積35萬畝,占該區荔枝種植面積近90%,年産黑葉荔4萬噸左右。以欽北區新棠鎮為主産區,輻射帶動長灘、闆城、小董等鎮,連片種植面積20多萬畝,黑葉荔枝顔色鮮豔、個頭大、肉質厚、清甜爽脆、核中小、糖分高、風味好、耐貯運,特别适于制罐,在廣西區内外享有盛名,1991年在桂林全國荔枝評鑒會上被評定為優質正宗黑葉荔枝品種。 

貴妃紅荔枝

原産地為欽州市欽北區貴台鎮,是繼原産地為欽州市欽北區新棠鎮的欽州紅(南局紅)荔枝優良品種之後的“中國黑葉荔之鄉”又一個荔枝優良新品種。貴妃紅荔枝果肉半透明、味甜、香氣中等,果肉質地細嫩、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7%;果肉厚,可食率為73.5%;焦核率為46.0%,種子重占果重的4.6%。 

蜜棗王

蜜棗王産地為欽州市欽北區那蒙鎮。“蜜王”大棗是從台灣引進新蜜棗品種,在那蒙鎮竹山現代農業示範園種植獲得成功,注冊商标“蜜王”。該棗單果重100克~400克,糖度18°,果形長橢圓,果皮翠綠,果肉白嫩細膩。 

欽北果園雞

果園雞全稱優質生态果園雞,分布于欽北區北部的小董、大洞、那蒙、大寺、闆城、長灘、新棠等鎮,因當地習慣利用果園自然放養而得名。

2003年12月,中國優質農産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特産之鄉專家委員會授予欽北區“中國果園雞之鄉”稱号。 

小董麻通

小董麻通是欽州市欽北區小董出産的地方名牌小食品。小董麻通用香糯粉加紅肉芋粉為主料,配入白糖,搓成小粒,置于油鍋中炸成直徑三四厘米、長達10~12厘米、中間發泡而不空的小圓柱,再裹以薄糖,周身滾貼炒香的芝麻即成。因用芝麻包裹,内如通草而得名。

小董麻通具有輕、香、甜、酥、脆俱全的特點,大而不重,甜而不膩,酥脆爽口,食後餘香滿口,令人回味。1981年在廣西糕點制作工藝評比會上,小董麻通首摘桂冠,名聲遠揚,成為春節期間和平常品茶最受人歡迎的食品之一。 

大寺豬肚巴

豬肚巴是大寺鎮的特産,味香脆獨特。豬肚巴油炸的全過程時間長,一定要用柴火鐵鍋,這樣炸出來的豬肚巴才夠黃夠脆。

由于大寺原料有限,做法複雜,一般從早忙到晚一天的産量也隻有30斤左右。 

大寺沙姜

大寺沙姜呈卵圓形或長卵圓形,外表褐黃色,皮色光亮,經曬不癟,皮薄肉厚,肉質細膩脆嫩,味辛辣帶甜。大寺鎮沙姜種植面積約8000畝,總産量1.5萬噸左右。 

槐花粉

是欽北區人們喜愛的消暑糖水,在欽北區鄉鎮街頭随處可見,槐花粉入口滑嫩。制作原料以槐花、大米、紅糖為主。先把大米用水泡5個小時左右,将槐花用水稍微浸泡變軟,把大米和槐花一起磨成米漿。

曆史名人

馮敏昌,(1747—1806)字伯求,号魚山,欽州大寺鎮人,壯族,乾隆進士,改庶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任會試同考官,戶部主事,調補刑部。着有《小羅浮草堂詩抄》、《魚山執筆法》、《河陽金石錄》、《師友淵源集》,并編修《華山小志》、《河南孟縣志》、《廣東通志》等。

黃明堂(1866—1939),同盟會員、民國将領。字德新,欽州大寺鎮人,壯族,1905年率部接受孫中山的改組。1923年孫中山将黃明堂軍改編為中央直轄(後改稱建國粵軍)第四軍,黃明堂為軍長,歐陽麗文為其第三旅旅長。

黃秋槐

(約1553~約1620年)欽州中屯鄉楊梅園(今位于欽州北郊)人。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拔貢,任梧州教谕升教授。在任職期間,根據學生不同情況進行教導,凡聰明勤學者免交學費。以此鼓勵。告老歸家後,于萬曆四十二年(1619年)農曆九月初八日,專請欽州管教育的官員到家中,将祖傳租谷8500鬥的田産,盡送欽州儒學,作辦學永久基業。他這一行動甚得世人贊頌,朝廷也大加褒揚,立為典範。民國年間,欽州中學堂校長章正樞,請地方當局批準,将這批田産撥交廣東省立第十二中學(後改為廣東省立欽州師範學校,即今欽州市民族師範學校),此田産便成欽師校産。該校的圖書、儀器、椅桌、床鋪及學生的助學金均由田租支付。

利松

(1903~1983年),原名利大添,曾用名李松,漢族。欽州市欽北區青塘鎮華峰塘村人。大革命時期,曾随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參加北伐戰争。192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次年3月轉為正式黨員。1929年9月,國民黨左派俞作柏、李明瑞在南甯宣布成立南路讨蔣軍,公開反對蔣介石,利松在南甯參加了“讨蔣軍”。1930年2月參加龍州起義,并在紅八軍特務營中任班長兼士兵委員會委員,同年3月奉命調到紅七軍一九師五八團二營八連任連長。1931年升為二營營長。1933年1月,在江西瑞金參加紅軍大學第三期訓練班,後留校任教導團二營八連連長兼軍事教員。1934年1月調中央紅軍第九軍八團任二營營長,後任團長。1935年4月,在天生橋、金沙江附近的大貓場戰鬥中,左腳再次負重傷,不能随部隊行軍,黨組織安排他隐蔽,後被國民黨軍俘獲,在貴州監獄中禁閉119天。出獄後沿途乞食回到家鄉,從此與黨組織失去聯系。1936年6月,為生活所迫,參加國民黨張之英海軍陸戰隊任士兵。次年春,計劃利用部隊休整之機發動兵變,由于洩密,被驅逐回家。1983年2月25日病逝,享年80歲。

榮譽稱号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标縣(區)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