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基納法索

布基納法索

非洲西部内陸國
布基納法索(法語:Burkina Faso)是位于非洲西部沃爾特河上遊的内陸國。東鄰貝甯、尼日爾,南與科特迪瓦、加納、多哥交界,西、北與馬裡接壤。全境大部地區為内陸高原,地勢平坦,自北向南徐緩傾斜,平均海拔不到300米;北部接近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奧羅達拉地區地勢較高;納庫魯峰海拔749米,為全國最高點。主要河流有穆溫河、納康伯河和納齊農河。在經濟上,以農牧立國,占了全國近八成的勞動力。因該國資源匮乏,且地處沙漠邊緣,可耕地面積較少,布基納法索一直是個非常貧困的國家,是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也是周邊非洲國家主要的外來勞工輸出國。境内唯一的一條鐵路由首都瓦加杜古通往科特迪瓦。[1]
    中文名:布基納法索 外文名: 别名:上沃爾特共和國 國歌:《一夜》 貨币: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 所屬洲:非洲 國慶日:1960年8月5日 政體:議會制共和制 現任領導人:總統布萊斯·孔波雷,總理特爾蒂烏斯·宗戈 面積:27.42萬平方公裡 人口:1373萬(2006年) 主要民族:分為沃爾特和芒戴兩個族系。沃爾特族系約占全國人口的70%,主要有莫西族、古隆西族、古爾芒則族、博博族和洛比族。芒戴族系約占全國人口的28%,主要有薩莫族、馬爾卡族、布桑塞族、塞努福族和迪烏拉族。在北部地區還有一些從事遊牧業的頗爾人和經商的豪薩人。 主要宗教:50%的居民信奉原始宗教,30%信奉伊斯蘭教,20%信奉天主教。 常用語言:主要民族語言有莫西語、迪烏拉語和頗爾語 官方語言:法語 GDP:168.45億美元 首都:瓦加杜古 主要城市:瓦加杜古 法語:Burkina Faso

地理

布基納法索全境面積約27萬平方公裡,位于西非内陸,北面和西與馬裡接壤,南鄰科特迪瓦、加納及多哥,東為貝甯和尼日爾,國境介于北緯9度至15度、東經2度至西經5度之間,因居沃爾特河上遊,因而被稱為“上沃爾特”。

沃爾特河在境内,其流量受幹、雨二季的控制,呈閑歇河狀态,無航運,亦少水利灌概,緻使農業生産力低落,不易自給自足,因此在曆史上,本區常被鄰國瓜分,而不能獨立成國。

布基納法索年雨量介于500~1000毫米,南多北少,全境并無沙漠,但西部有廣大地區土壤多沙,十分貧瘠;而東南部沃爾特河谷則有賊賊蠅的騷擾,故在宜于居人的中部及東部,人口已甚為密集,尤以中部為最,這是因為在十五、六世紀時,上沃爾特曾備受當時的回教強國曼丁哥(Mandingo)及桑海(Songhai)王國的壓迫,上沃爾特的莫西族部即集居在中部平原上抵抗。

環境氣候

布基納法索全境大部地區為内陸高原,地勢平坦,自北向南徐緩傾斜,平均海拔不到300米。北部接近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奧羅達拉地區地勢較高。納庫魯峰海拔749米,為全國最高點。主要河流有穆溫河、納康伯河和納齊農河(原名黑、紅、白沃爾特河,1986年8月改為現名)。屬熱帶草原氣候。

人口

1320萬(2005年估計),共有60多個部族,分為沃爾特和芒戴兩大族系。沃爾特族系約占全國人口的70%,主要有莫西族、古隆西族、博博族等;芒戴族系約占全國人口的28%,主要有薩莫族、迪烏拉族和馬爾卡族等。官方語言為法語。主要民族語言有莫西語和迪烏拉語。65%的居民信奉原始宗教,20%信奉伊斯蘭教,10%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行政區劃

全國原分為30個省,300個縣。1996年進行行政改革,将省增加到45個。首都瓦加杜古位于卡迪奧果省。

首都

瓦加杜古為布基納法索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28.6萬(1982),多為莫西族。位居國境中部莫西高原上,地勢平坦,海拔300餘米。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8.5℃,年降水量890毫米,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5~9月)。建于公元15世紀,曾為莫西王國都城達數百年,後仍為莫西王莫爾霍·納巴住地,保留有故宮。全國政治、經濟、交通中心。有機械修配、軋棉、制革、碾米、啤酒等小型工業和商業公司總部,國家中北部花生棉花、畜産等出口物資大部在此集散。有鐵路通科特迪瓦約阿比讓,是對外聯系主要通道。公路連接國内主要城鎮和加納、多哥等鄰國。有國際航空站。市區布滿堅硬鐵殼土,經加強基礎設施,已有各式建築、公園和柏油馬路,初具現代化城市外貌特征。有國家博物館和瓦加杜古大學。郊區綠樹成蔭,環境優美。

曆史

布基納法索為西非文明古國,境内約有60個不同部落,摩西族(Mossi)為該國内主要種族,原名上沃爾特,1984年時改為目前的名稱,國名“布基納法索”的意思是“正人君子之國”,結合當地主要語言摩西語的burkina(意為“正人君子”)和班巴拉語的faso(意為“國家”)。

9世紀時建立了以莫西族為主體的王國。15世紀莫西人首領建立亞滕加和瓦加杜古王國。1896年時法國人來到上沃爾特地區并聲稱此地為法國屬地,但長久以來統治該地的摩西人頑強反抗,直到1919年時首都瓦加杜古淪陷,一些原屬科特迪瓦北方的省分被并入新成立的殖民地裡,合稱“上沃爾特”,是法屬西非聯邦的組合單位之一。

1932年法屬西非因為經濟上的考量被拆散成較小的單位,直到1937年時上沃爾特與周圍地區才被重組并改稱為“上科特迪瓦”(法文:Haute-Côte d'Ivoire)。

1956年時法國通過新的法案重新檢讨該國的海外屬地政策,上沃爾特也在兩年後的1958年時,被升格成法國底下的自治共和國,并在1960年8月5日脫離法國獨立,定國名為上沃爾特共和國。獨立後的上沃爾特曆經了長達數十年的政治不穩與多次政變,直到1990年代初期才開始有所起色。該國為多黨民主制,現任總統為布萊茲·孔帕奧埃。

經濟

布基納法索在經濟上,以農牧立國,占了全國近八成的勞動力。由于境内資源匮乏,且地處沙漠邊緣,可耕地面積較少,布基納法索一直是個非常貧困的國家,也是周邊非洲國家主要的外來勞工輸出國。境内唯一的一條鐵路是通往科特迪瓦,所以與該國的互動密切;布基納法索以及鄰近的西非國家,包括尼日爾、貝甯、多哥、科特迪瓦、馬裡、塞内加爾等國,在獨立之前都是法屬西非的一部份,所以在獨立以後,這些國家的官方語言均為法語。目前該國所用的貨币西非法郎(franc CFA)也是這幾個國家所共同成立西非經濟貨币聯盟(L'Union économique et monétaire ouest-africaine)所發行。

純賴微弱的農牧經濟并不能支持其國民的生活,因此每年布基納法索均有大批的勞工外流,主要移向南方各鄰國如加納、科特迪瓦和幾内亞去出賣勞力,以賺取生活所需,有的是春去冬返。有的數年一歸,據估計現有近百萬的布基納法索人民,近于長期的居住在加納及科特迪瓦兩國,由此亦可見布基納法索人民所受環境壓迫的一斑。

交通

布基納法索交通不發達,因地處内陸,出口尤為不便。政府将交通運輸列為重點投資部門之一。全國公路總長1.8萬千米。首都瓦加杜古至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讓的鐵路全長1175千米,其中517千米在布境内,全國45%的進出口貨物依靠鐵路運輸。布基納法索是非洲航空公司成員國;但布基納法索同中國的進出口貨物主要是靠埃塞航空簽約的北京泛源國際運輸了服務有限公司來承運,瓦加杜古有國際機構。

旅遊

瓦加杜古作為古都,還有摩爾霍·納巴的王宮、國家博物館與古林蔭道等觀光場所。從首都出發,還可觀賞波城附近的天然動物園和薩布的鳄魚。布基納法索有60多個部族,其古樸神秘的傳統習俗與遒勁奔放的土風歌舞也莫不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文教

教育

布基納法索重視文化和教育事業。1992年學齡兒童入學率為30.69%,文盲人數占全國總人口的80%。瓦加杜古大學是全國唯一的綜合性大學。

文化

首都瓦加杜古享有非洲電影城的美稱。1969年開始創辦瓦加杜古泛非電影節,每2年1次,已舉行13屆,在國際電影界有一定影響。國内還經常舉行大型藝術節。

新聞出版

報刊主要有《觀察家》、《國家報》、《星期四》、《擅入者》、《希德瓦亞》。布基納新聞社為官方通訊社,1964年創辦,1984年正式運行。布基納國家廣播電台1959年落成。布基納國家電視台,建于1963年,1978年起使用,覆蓋面積僅限首都。

全國共有報刊40多種,大多數為私營刊物。主要官方報刊有《希德瓦亞報》(發行量1萬份)、《非洲十字路口》和《希德瓦亞畫報》。  

主要私營報刊有:日報《帕爾加觀察家》(1萬份)、《國家》(8000份)、《晚報》(2500份)等;周刊《周四新聞》(1萬份)、《獨立報》(5000份)等。多數報紙都有電子版。  

布基納新聞社:官方通訊社,成立于1964年。每周出版兩期《每日新聞》。  

布基納國家廣播電台:1959年落成。每天用法語和民族語言播音約19個小時。  

布基納國家電視台:建于1963年。1978年起開播彩色電視節目,每天播出8小時左右,周末增加播出時間。2006年底電視節日覆蓋全國。布另有3家私人電視台。  

1995年3月,宗教和布道團聯合會創辦的電視台和電台開播。

軍事

1960年11月1日建軍。全國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準軍事部隊組成。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參謀長阿裡·特拉奧雷(Ali Traoré)。正規軍1.02萬人,其中陸軍5800人,空軍200人,警憲部隊4200人,民兵45000人。有10架各種型号的飛機。每年軍費預算約占國内生産總值的16~20%。

國旗國徽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上紅下綠兩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旗面中央有一顆金黃色的五角星。紅色象征革命,綠色象征農業、土地和希望;五角星象征革命向導,金黃色象征财富。1909年淪陷為法國殖民地。1958年12月成為法蘭西共同體的自治共和國,指定黑,白,紅三色國旗.1960年8月5日宣告獨立,取國名為上沃爾特。1984年8月,更改國名為布基納法索,并重新制定上述紅,綠雙色國旗。

國徽

呈圓形,黃色圓面上交叉着一支AK-47步槍和一把鋤頭,下有一本打開着的書。圓面上端鑲着一顆紅色五角星。圓形圖案周邊飾以象征工業的輪齒,兩側各有一株象征農業的谷子。底部的飾帶上用法文寫着“誓死為祖國,我們必勝”。1997年1月27日布人民議會憲法修正案規定,國徽題詞改為“團結、進步、公正”。

政治

1991年6月2日,公民投票通過獨立以來的第四部憲法;11日,總統頒布關于憲法正式生效的法令。根據1991年的新憲法,總統行使國家行政權,總統為國家元首,任命總理并根據總理的推薦任命政府,總統由普選産生,任期7年,可連任一次。布基納法索原名上沃爾特共和國,“布基納”在當地語言中是尊嚴的意思,“法索”代替共和國一詞。

2014年11月1日布基納法索總統衛隊副指揮官齊達宣布,他已經作為國家元首接管權力。在布基納法索當地電視台播出的一份聲明中說,他将作為過渡時期的國家元首,确保政權繼續運轉和平穩的民主過渡。齊達還稱,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特拉奧雷關于代行國家元首職權的聲明已經作廢。

政黨和團體

争取民主和進步大會:1996年由支持現總統孔波雷的十多個政黨合并組成,現為議會第一大黨;2002年5月12日,布基納法索全國獨立選舉委員會宣布,該黨在立法選舉中勝出,獲得組閣權。主席-阿爾塞納·博格内森争取民主和聯合同盟和非洲民主聯盟:1990年從“進步民主運動”分裂出來成立的組織;是總統"禁團"成員之一,該黨目标是建立競争的民主政體,贊成經濟競争機制,對外主張實行非洲聯合。2002年5月12日,布基納法索全國獨立選舉委員會宣布,該黨在立法選舉中獲得17個席位,成為第一大反對黨;領導人-埃爾曼·亞梅奧果。

争取民主和進步黨:1996年2月24日成立。2002年5月12日,布基納法索全國獨立選舉委員會宣布,該黨在立法選舉中獲得10個席位,成為議會第三大黨。主席-約瑟夫·基-澤爾博。

非洲民主聯盟:1991年6月成立。該黨最初成立于1946年是第一、第二、第三共和國時期的執政黨,1980年12月澤博上校執政後被取締。總書記-熱拉爾·康戈·韋德拉奧果、

布基納法索民主陣線:1995年成立;由以下各黨組成的聯盟。

民主進步黨:1993年成立,1996年兼并另外三黨。主席-約瑟夫·齊·澤博。

布基納法索社會聯盟:總書記-厄内斯特·農馬·奧德拉奧果。布基納法索促進發展綠黨聯盟:領導人-拉姆·奧德拉奧果。

布基納法索社會黨:領導人-貝諾伊特·隆波。

全國工人聯合會:1972年成立;領導人-阿蔔杜拉耶·巴。

布基納法索工人工會聯盟:1958年成立;秘書長-博尼法斯·索姆達。

布基納法索工會聯合會:瓦加杜古,1974年成立;主要是公業工會;秘書長-索馬内·杜爾。

外交

奉行和平、不結盟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帝、反殖、反對外來勢力幹涉非洲事務。1973年9月15日,布基納法索同中國建交。

與中國關系

1994年2月2日,布基納法索政府置中布兩國關系于不顧,與台灣“恢複”所謂“外交關系”。同年2月4日,中國政府向布政府提出強烈抗議,并宣布從即日起中止同布基納法索的外交關系。

中布保持外交關系期間,中方重要往訪有:商業部長方毅(1987年)、地礦部長朱訓(199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1991年)。布方重要來訪有:全國革命委員會主席桑卡拉(1984年)、人民陣線主席、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孔波雷(1989年)。

中布保持外交關系期間,中國向布援建了醫院、政府辦公樓、體育場等項目。接受23名布留學生。向布派出9批醫療隊,共計163人。

2007年中布貿易額約為2億美元,同比減少6.4%,其中中方出口4377萬美元,進口1.55億美元。中國主要向布基納法索出口機電産品,進口棉花。

與法國關系

法國是布基納法索的前宗主國,是最大援助國和貿易夥伴。孔波雷執政後,兩國關系進一步發展。1988年布基納法索宣布重返法非首腦會議後,法國援助逐年增加。1991年法國提供340億非洲法郎援助和1萬噸糧援。自布基納法索獨立以來,法國向布基納法索提供援助總額約12億美元。

與美國關系

布基納法索于1962年同美國簽訂合作協定。1961年以後美國援助布基納法索總額約2.6億美元。

國家政要

曆任總統

1960.8-1966.1 莫裡斯·亞梅奧果 Maurice Yaméogo, 1921-1993 

1966.1-1980.11 桑古萊·拉米紮納 Sangoulé Lamizana, 1916-2005 

1980.11-1982.11 塞耶·澤博 SAYE Zerbo, 1932- 

1982.11-1983.8 讓-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 Jean-Baptiste Ouédraogo, 1942- 

1983.8-1987.10 托馬斯·桑卡拉 Thomas Sankara, 1949-1987 

1987.10- 布萊斯·孔波雷 Blaise Compaoré, 1951-

曆任總理

1960.8-1971.2 未設職務 

1971.2-1974.2 熱拉爾·坎戈·韋德拉奧果 Gérard Kango Ouédraogo, 1925- 

1974.2-1978.7 總統兼任 

1978.7-1980.11 約瑟夫·科農博 Joseph Conombo, 1917-2008 

1980.11-1982.11 總統兼任 

1983.1-1983.5 托馬斯·桑卡拉 

1983.5-1992.6 職務廢除 

1992.6-1994.3 尤素福·韋德拉奧果 Youssouf Ouédraogo, 1952- 

1994.3-1996.2 羅克·馬克·克裡斯蒂安·卡波雷 Roch Marc Christian Kaboré, 1957- 

1996.2-2000.11 卡德雷·德西雷·韋德拉奧果 Kadré Desiré Ouédraogo, 1953- 

2000.11-2007.6 帕拉曼加·埃内斯特·永利 Paramanga Ernest Yonli, 1956- 

2007.6-2011.4 特爾蒂烏斯·宗戈 Tertius Zongo, 1957- 

2011.4- 呂克-阿道夫·蒂奧 Luc-Adolphe Tiao, 1954-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