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黃金機場

贛州黃金機場

民用運輸機場
贛州黃金機場位于南康市鳳崗鎮峨眉村一帶,距贛州市中心城區16公裡,按4D級民用機場規劃。[1]本期按4C級民用支線機場标準進行建設。擁有完備的飛行保障設施,贛州黃金機場先後開通了贛州至北京、南昌、廣州、深圳、廈門、珠海、上海等地的航線和往返航班,已成為贛州市交通的重要設施,為整個贛南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贛州黃金機場位于贛州市南郊,距市中心地面距離僅4公裡。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中文名稱:贛州黃金機場
  • 英文名稱:Ganzhou Huangjin Airport
  • 服務城市:北京、南昌、廣州、深圳、廈門
  • 營業類型:公共事業
  • 機場代碼:KOW
  • 啟用時間:2008年3月26日
  • 所屬地區: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鳳崗鎮峨眉村
  • IATA:KOW
  • ICAO:ZSGZ
  • 跑道數目:1條
  • 規劃占地:8845㎡
  • 旅客吞吐量:220萬人次擴建後
  • 擴建項目:10.26億元
  • 飛機起降量:23687架次擴建後
  • 機場等級:4C級民用機場
  • 機場跑道:2600mx45m

機場概況

贛州黃金機場便将搬遷至新機場。從1930年興建開始,贛州黃金機場已經整整走過78年的曆程。承載了數代贛州民航人的夢想與希冀,也見證了贛州近百年來的變遷與發展。

贛州機場先後經過多次改擴建,在1996年完成了機場曆史上較大規模的改擴建,建成後的機場跑道長2200米,寬45米,占地約1700畝,新建候機樓、航管樓等建築總面積為8845平方米,并配備相應各類保障設備、設施,機場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49萬人次,貨運量2000噸,機場等級為4C級,适用于B7373-300型以下飛機起降,是江西省境内的重要備降機場之一。

随着城市建設和發展,機場所處位置已極不利于城市的建設和自身的發展。2003年被贛州市列入遷建規劃,并于2005年報國務院、中央軍委核準遷建。新建成的贛州機場距贛州中心城區16公裡,為4C級國内支線機場,能滿足波音737和空中客車A319、320等C類機型客機的起降,成為僅次于南昌昌北國際機場的江西省内第二大機場。

發展變遷

贛州黃金機場位于贛州中心城區水南新區,始建于1936年,因地處黃金村而得名。1959年4月正式建站,是中國民航最早建設為數不多的機場之一。

1959年建站以來,贛州黃金機場體制曆經

1961年至1969年隸屬于民航上海管理局江西省局管理;

1970年至1981年8月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八軍管轄;

1981年9月起複歸江西省民航局管理;

2003年機場屬地化改革進入實施階段,贛州黃金機場率先加入了新組建的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成為集團下屬分公司,同年随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一起并入首都機場集團公司。

1959年4月開始使用中國民用航空贛州站的企業名稱,2001年7月名稱變更為民航贛州黃金機場。2005年8月正式啟用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贛州機場分公司的企業名稱,并沿用至今。

贛州黃金機場體制變遷

1961年——1969年:隸屬民航上海管理局江西省局管理;

1970年——1981年8月: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八軍管轄;

1981年9月起:複歸江西省民航局管理;2003年加入新組建的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同年随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一起并入首都機場集團公司。

建設情況

1937年建成碎石鋪墊的主跑道長1200米、寬40米和厚32厘米和副跑道長900米、寬40米和厚32厘米,主要用于軍事用途,曾一度開辟贛州—重慶航線,後毀于日軍戰火中。

1959年10月改建修複主跑道,并加寬10米,于同年11月13日正式通航。之後由于曆史原因,幾經停航。

1987年7月經中國民航局批準後正式擴建黃金機場,并于1988年7月10日竣工完成一期擴建,建成長1600米、寬30米和厚22厘米的混凝土結構跑道,可供BAE—146以下機型起降,機場等級達到3C級标準。

自1988年10月10日至1992年5月30日,機場共開通航線2條(贛州—南昌和贛州—廣州航線),1992年7月16日,黃金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破土動工,跑道加長600米,加寬15米,新建全套助航燈光和儀表着落系統及地面通信,消防救援、航行氣象等設備,1996年項目竣工。建成後,機場等達到4C級。

經曆1987年和1991年兩次改擴建後,贛州黃金機場占地1764畝,機場跑道長2200米、寬45米和厚25厘米,成南北走向。停機坪面積達14400平方米,可停放C類飛機2架、B類飛機2架。機場等級4C,适用B737型(減載)及以下飛機起降。

機場遷建

2008年3月25日下午,贛州(舊)黃金機場迎來了最後一批到港旅客,又送走了最後一批離港的旅客後,結束了建站運營49年的光榮曆史,搬遷新的機場。贛州新舊黃金機場的交替,将開啟贛州民航事業發展的嶄新時代,因而更加引人注目

贛州黃金機場緊貼城區鬧市,跑道與城市中心直線距離僅2公裡,距市政中心大樓不足千米,而且城區2/3的上空是淨空限制區,不僅對飛行安全構成隐患,也嚴重影響着贛州中心城區的規劃建設。超高建築林立,飛機“有翅難飛”,贛州人對此或許還記憶猶新。2008年1月28日,因受跑道北端超高建築物的影響,贛州飛往上海的MU2993航班因此延誤;29日民航華東管理局要求贛州黃金機場限制機場跑道起降,禁止航空器使用相關跑道降落,期限一周。

1764畝的贛州黃金機場,成為建設100平方公裡大贛州目标難以逾越的一座“山”。由于缺乏國際國内最常用的機型起降條件,快捷進出贛州受到制約。2007年,全市共接待海外遊客7.3萬人次。3年來,從贛州前往中國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等地旅遊的人數以17%的比例增長,2006年達到6.6萬人次。此外,贛州的海外僑胞及港澳台胞有近20萬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全球客家人有9610萬,為贛州市發展支線航空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美夢成真:五大難題一朝解決贛州黃金機場遷建項目困難重重,問題衆多,舉步維艱。首先要過的第一關是項目審批。2003年正值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審批新上項目難上加難。産權置換也非易事。贛州黃金機場産權原屬南京軍區空軍,遷建機場置換産權不僅需空軍同意,還需補償巨額土地差價。債務清還令人頭疼。

上世紀90年代初,市政府曾由某公司擔保,将機場部分土地使用權向銀行抵押貸款,本息尚未完全歸還。機場選址像大海撈針。贛州山區地形複雜,選擇理想的新機場場址難度很大。機場建設是塊難啃的“骨頭”。自主建設新機場對贛州來說還是首次,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

在挑戰中尋找機遇,在機遇中謀求發展,在發展中超越自我,決策者們迎難而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潘逸陽對機場遷建高度重視,專程拜會和接待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就達40多次。市委副書記、市長蔡曉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駱炳峰經常靠前指揮,現場辦公協調解決問題。

市裡于2003年11月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機場遷建工作領導小組,并由時任副市長,現任市委常委、章貢區委書記的林澤華具體分管抓落實。林澤華和市發改委、市重點辦等部門的同志,常年奔走于北京、南京等地辦理機場遷建手續。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部長、機場遷建辦公室主任李蔚等駐守在工地一線調度。市交通、環保、國土等有關部門則加強與上級對口部門的聯絡協調,取得支持,有力促進了機場建設。

好夢連連:遷建牽出連環效應,随着“空中走廊”逐步打通,贛州将形成6至8小時内通達全國50個省會城市和重要經濟城市的航線網絡,覆蓋包括閩西、粵北及湘東在内的200公裡半徑内10萬平方公裡、2000萬人口的服務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