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劇

黔劇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黔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由貴州揚琴(說唱藝術)搬上舞台演化而來,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流行于貴陽、織金、黔西、安順等地,吸收貴州梆子等衆多姊妹藝術,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戲劇種,有着廣泛的群衆基礎。[1]
  • 中文名:
  • 非遺級别:國家級
  • 非遺編号:
  • 申報地區:
  • 中文名稱:黔劇
  • 申報單位:貴州省黔劇團
  • 遺産類别:傳統戲劇
  • 遺産編号:Ⅳ-131

曆史淵源

黔劇的前身是貴州揚琴。貴州揚琴,亦稱貴州彈詞、文琴,是一種以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分角色坐唱的說唱藝術。清嘉慶年間,貴築縣的顔詞徽,清道光五年(1825)興義的張國華等人,曾在詩文中提到貴陽有揚琴的活動。今人俞百巍經過多年的研究認為,揚琴“在清康熙年間就開始在貴州流行,至今已二百多年曆史”(《關于貴州彈詞和文琴戲》)。

光緒年間,雲南揚琴、四川揚琴、四川清音、湖南常德絲弦等相繼傳入貴州,促進了貴州揚琴的發展。光緒九年(1833),王石青、蔣發三、丁小瑞三人在貴陽建立揚琴“三友社”,在“文音茶社”裡公開演唱。經過多年的演唱實踐,貴州揚琴逐漸成熟定型。據《貴州彈詞彙編》記載,最早的貴州揚琴唱本是《二度梅》,于光緒十十六年由王石青編次。

1960年,貴州省黔劇團、遵義專區黔劇團和畢節專區黔劇團,聯合排練了《半把剪刀》、《團圓之後》、《珍珠塔》、《雙玉蟬》等其它劇種的優秀劇目,并創作演出了《山高水長》、《人民辦案》等現代戲。1965年9月,貴州省黔劇團的《山高水長》,遵義專區黔劇團的《考幺女》,畢節專區黔劇團的《把關》、《開鎖》等劇,均赴成都參加西南區話劇地方戲彙演。

藝術特點

黔劇音樂是在貴州揚琴說唱音樂的基礎上,經過不斷改革,并從貴州地方其它戲曲劇種以及民族民間音樂中汲取素材,逐漸發展而成的。

黔劇唱腔用貴州方言演唱,以貴陽官話及黔西話為代表,屬北方語系、西南官話,其聲、韻、調都有自己的鮮明個性。黔劇的基本唱腔均屬四句式闆式變化體,唱詞以七言十言為主,并按尾字平仄偶句押腳韻的規律,形成嚴格的上下句式。黔劇唱腔由基本唱腔和其它唱腔兩類組成,形成了以闆式變化為主,單曲體為輔的綜合體制。

角色行當

黔劇的母體貴州揚琴,在其一百一十八出大小唱本中,已有生、、淨、末、醜、副的角色行當劃分,其中生行有小生、正生、老生之分;旦行有正旦、小旦、貼旦、花旦、老旦之别,黔劇誕生以後,在行當體制上,繼承了揚琴的這一傳統,并有所歸納和發展。

生行:是對男性角色的泛指,無論是青年、中年、老年,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均由生行演員扮演。在現代戲中,通常情況下仍是如此,在特殊情況下有所突破,生行分為小生和老生-小生,泛指正、反面人物中的青年男子,有窮生、巾生、官生、武小生、文武小生之分。

老生,泛指正、反面人物中的中、老年男子,如《生死牌》中的黃伯賢、王志堅,《團圓之後》中的鄭司成、杜國中,《珍珠塔》中的陳培德、趙本,《風亭趕子》中的張元秀等。

黔劇的旦行分花旦、閨門旦、青衣、彩旦、老旦、武旦。

花旦,是青年女性中的正面角色,多是天真活潑、聰明智慧,性格直率、大方、善良的人物,如《珍珠塔》中的彩萍,《牡丹對課》中的白牡丹,《武則天》中的上官婉兒,《團圓之後》中的柳氏,《秦娘美》中的婢娘、婢妹等。

閨門旦,多指未婚的青年女性,有閨閣千金,也有小家碧玉。這些人物有的雍榮華貴;有的知書達理;有的多愁善感;有的寬容大度;有的機智聰慧;有的志向遠大。《珍珠塔》中的陳翠娥,《人面桃花》中的杜宜春便屬此類。

青衣,多為已婚的中年婦女,這類人物大都穩重端莊,如《奢香夫人》中奢香、劉淑珠、馬皇後,《團圓之後》中的葉氏,《搬窯》中的王寶钏等。

彩旦,是性格诙諧、風趣,或刁鑽、古怪、刻薄勢利的女性人物,如《珍珠塔》中的方朵花,《拾玉镯》中的劉媒婆。

老旦,是劇中的老年婦女,如《六離門》中的洪母,《半把剪刀》中的曹母等。

武旦,有武功的女性,這些人物多是性格豪爽,膽識過人的婦女,如《盜仙草》中的白素貞,《潘安》中的楊嬌嬌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