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劇

閩劇

福建地方戲曲劇種
閩劇,又稱福州戲,福建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閩劇是現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于閩中、閩東、閩北地區,并傳播到台灣和東南亞各地。明代末年,弋陽腔傳入閩中,與當地的方言小調逐漸融合,形成江湖調,随後出現了演唱江湖調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調和歌為主要唱腔的平講班。清末,平講班和演唱昆腔、徽戲等外來聲腔的唠唠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戲的儒林班合流,最終形成閩劇。[1]
  • 中文名:閩劇
  • 非遺級别:國家級
  • 非遺編号:Ⅳ-45
  • 申報地區:福建省福州市
  • 遺産類别:傳統戲劇

曆史淵源

閩劇,流行于福州方言地區以及閩東、閩北、台灣、香港和東南亞華僑旅居國。它是由明末儒林戲與清初的平講戲、江湖戲,在清末(光緒至宣統年間)融合而成的多聲腔劇種,俗稱“前三合響”,雅稱“榕腔”或“閩腔”。

“榕腔”一詞,最早見于清光緒年間福州舉人卓倓《惜春齋詞話》記載:“閩人演唱曲本,土音曰榕腔,正音曰啰啰。”榕腔之稱,從清末一直延續到辛亥革命時期。民國元年,福建教育司第三科曾緻函警務廳,請實行禁演淫戲稱:“本司第三科審查,應禁榕腔戲曲數十種,當經先後照請貴廳嚴行禁演在案。

查近月以來,各戲班如‘寶發’、‘仕梅’及南台‘群芳’、‘賽月’女班,尚多演唱上列請禁各淫戲,且撰意肖物,變本加厲,緻今輿論啧啧……”“閩腔”一詞,始見于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福州進士林蒼《天遺詩集·乙未集》的觀劇詩:“衣冠從宦亦逢場,肯為傷春一斷腸。冷落枉随楊學士,是非任唱蔡中郎。天花四散因人期,水月相看與世忘。千偈瀾翻吾豈敢,乞君玉尺細裁量。”詩題為《戲仿閩腔十勸曲》。

此外,還有稱“閩班”的,也出現于清末。1984年春,在閩侯縣大湖鄉郎官村的郎官廟戲台灰壁上,發現有“宣統二年二月十九日閩班慶天然到此”的題識。

閩劇“前三合響”時期(榕腔、閩腔時期)的特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劇目上,儒林戲、平講戲、江湖戲互相搬演;在表演上互相吸收,但仍保持各自劇種的獨立性與主體風格。所以,在藝人中有“儒林三合響”、“平講三合響”、“江湖三合響”之稱。所謂“平講三合響”,乃指此時的平講戲除唱本劇種的洋歌劇目外,還能唱儒林戲逗腔的劇目與江湖戲江湖調的劇目。

“儒林三合響”也是這樣,而此時原由外省傳入唱弋陽腔土官話作流動演出的江湖戲,也早已地方化,所以在福清縣民間便有“平講就是江湖,江湖就是平講”的說法。

文化特征

小調系當地和外地傳入的俗曲俚歌,如“螃蟹歌”、“叠斷橋”、“牡丹亭”等。主要伴奏樂器有橫箫、唢呐、頭管、二胡、椰胡等。打擊樂器有青鼓、戰鼓、大鑼、小鑼、大钹、小钹、磬等。

自“唠唠”的部分唱腔和曲牌。逗腔有15種闆調,特點是在曲中轉折和結尾處多有“哎?”的虛腔,其中的“寬闆”、“急闆”,原有後台人聲幫和(稱為“馱聲”),後來有的改為自行拖腔(稱為〔自馱聲〕),或用小唢呐吹奏幫腔部分,作為過門,還有“滴水”、“滂水”等調,是吸收吹腔、梆子腔演化而來。

江湖調主要有:“江湖疊”、“柴排調”、“陰調”、“梆子疊”等調。飏歌據傳來自青陽腔,有滾唱、滾白痕迹,過去曾稱為“陽歌”,亦有後台人聲幫和,現幫和部分已改用樂器伴奏。曲牌有“撐船歌”、“經商”、“香羅帶”、“賞花”、“紗窗外”等。

19世紀末20年代初,"儒林","平講","江湖"三種唱腔為求得各自的生存和發展,相互吸收音樂,唱腔和表演藝術,使三者逐漸合一。以"儒林"唱腔逗腔為主體,綜合"平講"之揚歌,"江湖"之小調和昆曲,唠唠等多聲腔的劇種開始形成,亦名"福州戲",其班社統稱"閩班",這是閩劇衍化,變革的一個關鍵時期。

唱腔

閩劇的音樂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調、逗腔和小調等四大類組成的:粗犷激越的"江湖調",通俗平暢的"洋歌",典雅婉約的"逗腔",清新活潑的"小調",其中前三類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陽腔、昆曲和徽調的影響,并保留着高腔的幫腔形式,後台幫腔叫做"掏嶺"。又有吸收自"唠唠"的部分唱腔和曲牌。演唱時男女均用本嗓,其特點是高昂激越,樸實粗犷,但也有細膩柔婉的唱腔。

"逗腔"有15種闆調,特點是在曲中轉折和結尾處多有"哎"、"依"的虛腔,主要曲牌有[自掏嶺]、[寬闆]、[急闆]等。

小調系當地和外地傳入的俗曲俚歌,很豐富,主要有[西湖亭]、[琵琶怨]、[新茶花]等。此外,從徽戲、京劇吸收的如[大補缸]、[七句半]等。

辛亥革命後,不少京劇藝人轉入閩班教戲,所以閩劇音樂也吸收了皮黃調。

曲牌

江湖調常用的曲牌主要有〔江湖疊〕、〔柴排調〕、〔陰調〕等,具有聲調高昂、字多腔少、一洩而盡的特點。閩劇的曲牌大部分從弋陽腔、四平腔、徽調和昆曲衍變來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陽腔的特點,即"一唱衆和"的幫腔和"夾滾"。

浪歌調主要曲牌可分為"大介大牌",如太師引、鳌頭金柱、風入松、香羅帶等;"中介大牌"如駐雲飛、出隊子、浪淘沙等;"大介盤答"如金廂、雙蝴蝶、賞花等。其中人一人獨唱的稱為"大牌",兩人或三人對唱的稱為"盤答"。"大介"、"中介"及"小介"的區别在于起介(開頭鼓鑼)的不同。

樂器

樂器有橫箫、唢呐、頭管、二胡、椰胡等。打擊樂器有青鼓、戰鼓,大、小鑼,大、小钹,磬等。

閩劇介頭(打擊樂過門),系綜合江湖、平講、逗腔、唠唠,以及當地民間音樂"十番"的鑼鼓介頭發展形成。所有介頭較有地方色彩,武場吸收京劇鑼鼓經較多,但打法上不盡相同。

傳統劇目

截至2008年6月,閩劇傳統劇目有一千多種,大都取材于民間傳說、曆史演義或古代傳奇、雜劇,其中有的源于儒林班,有的源于江湖班,有的源于平講班,還有的是從徽班繼承而來,常見的代表性劇目有《煉印》《荔枝換绛桃》《紫玉钗》《女運骸》《開封府》《珍珠塔》《儲問記》《招姐做新婦》《孟女》《秦香蓮》《杜十娘》《梁山伯與祝英台》《萬花蓮船》《邱麗玉》《秋蘭送飯》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閩劇是現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在戲曲聲腔流變史和福州地方文化發展史的研究中,它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

閩劇,有着深厚曆史文化積澱和内涵,是閩文化的寶貴精神财富,是福州方言的活化石,是傳遞鄉音、鄉情、鄉戀的一個重要藝術媒體,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傳承現狀

閩劇遺産的挖掘、搶救和研究工作因經費短缺受到限制,特别是閩劇名老藝術家在各個時期的創作。表演。音樂,舞美的珍貴藝術史料、影像,唱片,以及一批瀕于失傳的經典折子戲劇目、名家名段的精品唱段沒有保留下來,而且人才流失。人才斷層現象嚴重,給閩劇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如果不保護,那麼,閩劇就有消亡的危險。因此,搶救和保護閩劇已迫在眉睫。

傳承人物

陳新國,男,1946年9月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閩劇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報。

林培新,男,1951年4月21日生,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閩劇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報。

陳乃春,男,1952年11月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閩劇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報。

林瑛,女,漢族,1950年生,福建福州人,國家一級演員,福建省試驗閩劇院院長,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閩劇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報。

保護措施

1958年,福州閩劇院成立。2006年由閩劇院申報的“福州閩劇”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2年8月,經福州市委、市政府批準将福州閩劇院劃轉為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

1989年,福清市文聯閩劇團成立,為閩劇傳承與保護做出貢獻。

1994年,福清市藝華閩劇團成立,創作劇目《淵水寨》、《鐵靈關》、《英明千秋》等30多本,該團吐故納新引進賢才,團隊精英藝術水平不斷提升,為閩劇傳承與保護做出巨大貢獻。

社會影響

1951年,福清閩劇團首演《棠棣之花》成功。

1986年,應新加坡國家劇場信托局的邀請,福清閩劇團到達新加坡進行演出。

1999年,福清市文登閩劇團參加福建省第21屆戲劇會演。

2000年,福清市文登閩劇團參加第五屆中國映山紅民間藝術節。

2006年,福清市文登閩劇團參加福建省第23屆戲劇會演。

2010年,福清市義校閩劇團參加建市20周年展演。

2010年,由福州市文旅局和福州市倉山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傾情打造的閩劇《陳靖姑》赴台灣台中、高雄等地演出,受到熱烈歡迎,觀衆達到數千人次。

2015年,由福州閩劇院演出的《楊門女将》(全本),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的第12屆契诃夫國際戲劇節亮相并大獲成功。

1956年,福清閩劇團劇目《煉印》參加華東地區彙演,獲得一等獎。

1983年,閩劇《魂斷燕山》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劇本獎”。

1999年,福清市文登閩劇團參加福建省第21屆戲劇會演,所參演的《霸陵傷别》獲得“劇目獎”。

2005年,福州閩侯閩劇團創作演出的閩劇《紅豆緣》獲得了由中國戲曲學會頒發的“中國戲曲學會獎”。

2005年5月21日,福清市文聯閩劇團被省文化廳、省總工會、團省委聯合授予“十佳民間職業劇團”稱号。

2006年,福清市玉嶼閩劇團和義校閩劇團被福州市文化局評為十佳閩劇團。

由福州市文旅局和福州市倉山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傾情打造的閩劇《陳靖姑》,是福州市對外文化交流品牌劇目,曾獲多個獎項:2009年榮獲第四屆福建藝術節暨福建省第24屆戲劇會演優秀劇目獎以及優秀劇本獎、兩個優秀演員獎等多個單項獎;2011年獲福建省第六屆文藝百花獎二等獎。

2018年12月,文化部将福清命名為“中國閩劇藝術之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