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劇

呂劇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流行于山東大部和江蘇、安徽、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起源于山東北部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其音樂屬于闆腔體,兼唱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主弦)、揚琴、三弦、琵琶,稱“呂劇四大件”。它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彙而深得廣大人民群衆喜愛。1900年前後,呂劇被搬上舞台;1917年以後,呂劇班社進入濟南、大連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一個呂劇專業院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濟南市呂劇院)成立;1953年,第一個省級院團山東省呂劇團(山東省呂劇院)成立,這一時期出現了聞名全國的郎鹹芬、林建華、李岱江等藝術家,以及《姊妹易嫁》《逼婚記》《李二嫂改嫁》等著名劇目。鼎盛時期,全國有近百個專業呂劇院團,影響波及山東、江蘇、安徽、河北、黑龍江、吉林、遼甯、新疆等省市。濱州市呂藝鎮被文化部評為“中國呂劇藝術之鄉”。
  • 名稱:呂劇
  • 别名:魯劇、化妝揚琴、侶戲、驢戲
  • 發源地:博興縣、廣饒縣一帶
  • 起源:1900年起源于山東琴書
  • 外文名:Shandong Opera
  • 流行區域:山東

發源地之争

呂劇由山東最主要的曲藝形式——山東琴書發展而來,最能代表山東風格,這已經在學界達成了廣泛共識。不過,呂劇作為戲劇形式,最早發源于哪裡,卻有着不同的說法,流傳較廣的是博興和廣饒兩種說法。

博興說

約在1880年(清光緒六年)左右,孫中新便和劉巒峰等唱曲藝人合夥,把帶有故事情節的曲子,如《後娘打孩子》《審青楊》等,按故事中的人物分扮角色,仿照戲劇的樣子化妝演出,當時群衆稱這種藝術形式為“唱小戲”,主要伴奏樂器是四根弦。後來在伴奏方面,又增加了揚琴和墜琴,唱腔由“秧光腔”改為“坐腔揚琴”,很快又發展到“上裝揚琴”。

2007年,博興縣呂藝鎮被文化部授予“中國呂劇藝術之鄉”榮譽稱号。

廣饒說

約1900年,樂安縣北部(現已劃歸東營區)時殿元和崔心悅、譚明倫等人從京劇、五音戲的表演中受到啟發,第一次将琴書中的《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當地群衆稱之為”驢戲“,而演員自稱為”化妝揚琴“。當時的主要伴奏樂器是揚琴和墜琴,主要曲調是”鳳陽歌“,後來發展成了”四平“這一闆式,又增添了”二闆“等。

2008年,東營區牛莊鎮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呂劇)之鄉“榮譽稱号。

其實,呂藝鎮與牛莊鎮相距不遠,而博興縣和廣饒縣毗鄰,曾同屬于惠民地區。呂劇的發源地究竟能具體到哪裡,大概已經很難說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呂劇是從黃河三角洲地區走向全國的。

名稱由來

一、1915年前後,原屬廣饒縣牛莊的時家村(今已劃為東營區)老藝人時殿元,也曾以紙糊毛驢,化裝演唱《王小趕腳》,受到了群衆的歡迎,人們便把它稱為驢戲,由于這個稱号欠雅,經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譯成了“呂戲”。

二、1923年,這種驢戲進了濟南府,演出的主要劇目是《呂洞賓打藥》,當地群衆不明白這個劇種的來源,隻聽說叫“驢戲”,又由于主要劇目是“呂”字打頭,觀衆就把它稱為呂戲。

三、呂劇的“呂”字,原是二十五戶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鄰裡戲、家鄉戲。以後在輾轉、流傳中,把“闾”簡化為“呂”。

四、過去說琴書,大多是兩口子或一家人搭檔,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愛情的。兩口為“呂”,因而就叫呂戲。

五、呂戲原來稱為捋戲。此說有二:一是由于演唱時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按奏墜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動,故名為捋戲;又因中國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有六種,總稱“六呂”,因而将“捋戲”改稱為“呂戲”。另一種傳說是,當年為這種戲起名時,有的老藝人說,這種戲演唱時順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戲吧。捋與呂同音,于是定名為呂戲(呂劇)。

劇種簡史

文化沉蘊

呂劇自形成以來,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曆史。縱觀呂劇藝術的整個曆史演變過程,大體上是循“山東琴書(說唱揚琴)——化裝琴書(又稱化裝揚琴)——定名為呂劇”之脈沿革和發展的。

山東琴書最早産生于魯西南一帶,距今已有二百餘年的曆史。由于早期多由民間藝人在農村中傳唱,始稱為“小曲子”,後因其伴奏樂器主要為揚琴(早稱洋揚),故被稱為“揚琴”。後來,說唱山東琴書的民間藝人,進入較大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被稱為“文明琴書”、“山東揚琴”等,至1933年始定名為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的音樂構成,包括了全國大部地區流行的著名曲調和來自“諸宮調”、“雜劇”、“昆曲”中的古老以及明、清以來當地流行的民間小曲。山東琴書早期是曲牌聯唱體,所用曲牌多達二百餘個,其中常用的主要有。梅花落”、“疊斷橋”、“銀紐絲”、“呀兒喲”、“太平年、“上河調”、“漢口垛”、“娃娃調”、“剪靛花”“點绛唇”等。後來,各路琴書逐漸以“風陽歌”、“垛子闆”為主要曲調。間或插入其他曲牌。于是,牌子曲目多被口語生動、故事性強的書目所取代。在演唱形式上,也由自我娛樂式的“莊稼耍”,逐漸被對口搭檔所代替。演唱時,兩人搭檔對口,或多人分角色演唱。以唱和說為主,以表演為輔,使人物形象逼真生動。這種唱、說及表演渾然一體的演唱特點。成為當時著名民間藝人時殿元等人,改坐腔揚琴為化妝演出,逐步發展形成呂戲的基礎條件。

山東琴書曲調優美悅耳,音韻婉轉;用詞造句俚言俗語,自然流暢、樸實風趣,鄉土色彩濃重;書目多取材于民間傳說和群衆所熟悉的曆史故事,貼近生活,婦孺皆知,易記易唱也易于流傳,能夠普及。因此,山東琴書在魯西南形成後,便迅速流傳至山東各地。由于各地的語言、風俗人情、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同,特别是琴書藝人在演唱技巧、藝術風格及個人自然條件等方面所存在的差異,使琴書在山東逐漸形成了南路、東路和北路三大藝術流派。南路琴書主要流行于魯西南一帶,東路琴書則在廣饒、博興、昌濰和膠東一帶流行.北路琴書主要流行于德州、惠民等地區。

最初起源

呂劇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定名的新劇種,但其表演藝術形式卻經曆了長期的發展曆程。早在清代中葉,山東南部農村就出現了一種名叫“小曲子”的小曲連唱體曲藝形式。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為洋琴(洋琴),故又稱“揚琴”、“洋琴”。曆史上揚琴曾廣泛流行于古黃河下遊地區的河南、江蘇、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東北的個别市縣。在山東最先流傳于魯西南,并逐漸向北(濟南及惠民地區)、向東(青島、煙台)延續擴展,約有二百年曆史。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不同地區的語言、風俗的影響,逐漸形成為南路、北路、東路琴書三大流派。各自叫法也不盡相同,如東路琴書藝人商業興自稱本路琴書為“改良揚琴”;北路琴書創始人鄧九如自稱“文明揚琴”。到一九三三年鄧九如在天津電台播音時,才定名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始稱“小曲子”,後因其伴奏樂器主要是揚琴(早期稱“洋琴”),故又被群衆稱為“唱揚琴的”。山東琴書曲調優美,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最早流行于魯西南一帶地區,其産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曆史。說唱琴書的民間藝人進入較大的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稱為“文明琴書”、“山東琴書”等。山東琴書演唱時兩人搭擋對口,對唱和說為主,以表演為輔,唱說和表演緊密結合;演唱時以揚琴、墜琴為主要伴奏樂器。演唱者同時也是伴奏者,典型地體現了曲藝形式的藝術特點。這種唱、說和表演渾然一體的民間曲藝演唱形式,是山東琴書由說唱藝術形式發展成為戲曲藝術的基礎條件。

根據《黃河志》記載,在1884年以前,黃河入海口處的廣饒(當時為樂安縣)北部和利津東部并無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節,黃河常常泛濫成災,這一帶的窮苦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以逃荒要飯謀生。于是,以演唱當時民間流行“小曲”形式進行乞讨的難民逐漸增多。以“唱曲”讨飯遂成為有些人養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動區域也不斷擴大。

光緒初年,樂安(現廣饒縣)北部一帶的農民,為躲避災荒,常随身攜帶墜琴、節子闆等樂器,外出賣藝求生。開始以唱琴書小段為主,或順口編些有趣的故事,邊耍邊唱。後來,他們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小調來豐富自己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如東寨村的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倆,就曾去安徽風陽拜師學藝。當地流行的鳳陽歌對琴書的表演藝術産生了很大的影響。藝人們在長期的演唱實踐中,不斷追求新的藝術形式。一些擅長唱工的藝人,在長期的表演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點。擅長人物表演的藝人,則緻力于創造新的表現形式來吸引觀衆。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冬,以東路琴書藝人時殿元為首的同樂班,嘗試着将《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用、紙、布紮成驢形,加以彩繪,一演員身綁彩驢,做騎驢狀;一演員執鞭趕驢;另有藝人操墜琴、揚琴、竹闆等樂器伴奏,演員在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此種表演形式别開生面、生動活潑,初次演出便獲成功。是年初春,時殿元等又将許多琴書篇目,由坐腔形式改為化妝演出,帶領同樂班遍走博興、廣饒、濰縣、諸城、掖縣、黃縣等地。所到之處,深受群衆喜愛。因演出《王小趕腳》時以“驢”為道具,群衆就把同樂班稱為“驢戲班”。時殿元感到此名不雅,每到一地首先聲明唱的是“化(上)妝揚琴”。

初步發展

在常年的流動演出中,化妝揚琴藝人經常和京劇、五音戲、河北梆子等劇種的班社在同一集鎮演出,甚至出現“兩合水”、“三合水”(兩個或三個不同劇種同台演出)的情況。這種演出方式對促進化妝揚琴在劇目、表演、唱腔、舞台裝扮、音樂等方面與其他劇種的借鑒融合和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漸從簡單的化裝演出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演出的劇目也從“對子戲”、“三小戲”擴大到本戲和連台本戲;演出的場所也由盤凳子到進入茶園、劇場。1917年(民國六年),由廣饒縣化妝揚琴藝人張鳳輝等人組成的車裡班首先進入濟南市演出。此後,不少劇班也紛紛進入濟南城表演。有的班社還經常到煙台、青島甚至東北的大連、長春、哈爾濱等城市演出,進一步擴大了該戲的影響。當時較有影響的班子有黃家班、父子班、同樂班、慶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戰争爆發後,該劇種陷入困境。原在濟南城演出的劇團也因演出每況愈下,導緻班社萎縮,藝人生活難以為繼。多數藝人返回家鄉,剩下的藝人湊成一個“義和班”維持演出,勉強度日。抗戰勝利後,演出狀況并未好轉,反而愈加蕭條。“義和班”也于1946年末解散,藝人被迫改行,另尋出路。

高度繁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化妝揚琴劇種獲得了新生。從1950年起,山東省文聯地方戲曲研究室組織對本省地方戲曲藝術進行了發掘、整理、試驗、推廣,并以化妝揚琴作為改革的重點,選擇《小姑賢》為實驗劇目。此後,藝人們向山東梆子學習,演出了《藍橋會》。在學習傳統劇目的基礎上,又将現代題材的小說《李二嫂改嫁》改編演出。這期間,由義和班改組成的濟南化妝揚琴劇團也編演了《張大有被騙》、《王秀鸾》等戲,打開了呂劇現代戲的大門。這些改編劇目的上演使化妝揚琴的影響日益擴大,并湧現出郎鹹芬、林建華、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員。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成立後,繼續進行劇目的改革創新工作,先後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記》)等傳統劇目,編演了《光明大道》等現代戲。1954年,在華東區戲劇觀摩會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分别獲獎。《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于1957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成黑白影片;《兩垅地》于1965年由上海海燕電影制片廠攝制成黑白影片。

重獲新生

“文化大革命”期間,呂劇被禁演。1976年以後,呂劇複興。《半邊天》于1976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攝制成彩色影片;《逼婚記》于1979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攝制成彩色影片;《張王李趙》于1982年獲全國劇本獎。

1979年,廣饒縣呂劇團、墾利縣呂劇團開始上演傳統劇目。1982年,廣饒縣呂劇團為配合計劃生育宣傳趕排新劇《合家歡》,在縣内外巡回演出。1987年,濱州地區利津縣京劇團更名為利津縣呂劇團。1984年,東營市文化局組織部分文藝工作者,專門開展呂劇研究,深入農村走訪老藝人,搜集史料。1985年冬,召開“呂劇史料座談會”,邀請20多名呂劇老藝人參加。1986年春,又邀請14名老藝人進行仿演錄像。在此基礎上,于1987年編纂完成《東營市呂劇音樂集成》書稿,于1988年底編纂完成《呂劇起源與發展東營市史料彙編》。這兩部書稿是呂劇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在編纂過程中,得到山東省文化廳有關領導、山東省呂劇界許多專家和名演員(如李漁、郎鹹芬)的熱情指導與幫助。1991年3月5~8日,舉辦“東營市首屆呂劇彙演”,全市有8個代表隊、240人參加,分專業和業餘兩個組進行彙演,演出新創劇目12個。1994年,以廣饒縣呂劇團為基礎,成立“東營市呂劇團”。至1995年底,東營市先後有15名呂劇演員獲省優秀演員稱号。

廣饒縣大力實施以呂劇創作為重點的文藝精品工程,推出了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色、蓬勃生命力和強大感染力的精品力作。其中,呂劇《潮湧黃河口》、《孫武》、《鄉人俚曲》連續三屆獲得“泰山文藝獎”;大型呂劇《三春柳》、《紅柳灘》等優秀劇目先後榮獲省文藝“精品工程獎”。呂劇小品《随禮》在第六屆CCTV小品大賽中獲優秀節目獎;呂劇《馬書記上任》被國家文化部推薦為晉京慰問演出劇目,先後獲得第四屆“中國小戲藝術節最佳推薦劇目”獎、全國第二屆“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優秀劇目獎、觀衆最喜愛的劇目獎等多項殊榮。小呂劇《英雄老倭瓜》成功入圍第十屆中國藝術節。

同時,廣饒縣堅持送戲下鄉與下鄉“種”文化相結合,認真實施“一村一年一場戲”工程,廣饒縣呂劇團每年組織送戲下鄉200餘場次,演出足迹遍及全省大部分地市,并多次到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演出。

自2010年開始,廣饒縣、鄉财政列支專項資金,積極扶持農村莊戶劇團發展,幫助配套服裝、道具等。全縣已組建業餘莊戶劇團81個,每年巡回演出1000餘場次,創造收益幾百萬元。其中,花官鎮梨園劇團被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聯合表彰為“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著名班社

同樂班

同樂班(1893—1906年)。初為琴書班社,自1900年古曆十二月首演化妝揚琴《王小趕腳》後,改為職業化妝揚琴班社。主要組成人員有:時殿元、崔心慶、崔心悅、譚明倫、武春田等。演出的主要劇目有《王小趕腳》《後娘打孩子》《光棍哭妻》《小寡婦上墳》《三打四勸》《老步換妻》《秦雪梅觀畫》《潘金蓮拾麥子》《洞賓戲牡丹》《王天寶下蘇州》《空棺計》《王漢喜借年》《小姑賢》《藍瑞蓮打水》等。

共和班

共和班(1906—1915年)。這是化妝揚琴興起後,以原同樂班為基礎組建的班社。其組成人員有時殿元(領班)、崔心悅、崔心慶、譚明倫、武春田、宋立修、李老四、崔寶善、馬洪喜等。1915年初,時克遠又加入該班。共和班成立後,除在本地演出外,還經常活動在濱縣、利津、沾化、惠民、桓台、博山、張店、臨淄、臨朐、壽光、濰縣及膠東等地。除同樂班原先經常演出的一些劇目外,共和班還演出了《梁山伯下山》《宋江坐樓》《秦雪梅吊孝》《紅鸾禧》《寶玉哭靈》《白蛇傳》等劇目。

黃家班

黃家班(1921—1942年),由魏家村藝人黃維範、黃維祯、黃維信三兄弟以譚明倫為師學唱化妝揚琴,藝成後組建而成。其成員除黃氏兄弟外,還有黃存修、陳相鑒、馬紅喜、李同山、隋日光等。1924年,郭福山、田壽山由高家班進黃家班搭班演出,與李同山被譽為化妝揚琴中的“三座山”。黃家班除演出一些早期劇目外,還演出《丁奎殺樓》《盂麗君》《雙钗記》《丁僧掃雪》《朱買臣休妻》《王華買文》《燒窟封官》《占花魁》等劇目。

高家班

高家班(約1923—1 937年)。高家班由東營區油郭鄉北高村藝人高安禮為首組建。高安禮初唱UI東琴書,後以譚明倫為師學唱化妝揚琴,于1923年左右組成高家班。主要成員有田壽山、郭福山、郭瑞芝、郭道祥、郭建讓、鄧來增、吳秀榮、蔣立堂、劉洪喜等。高家班的主要演員都曾向商秀嶺學唱過琴書,有較深厚的演唱基本功,其中尤以郭福山為最。郭福山在加入高家班之前就已在商秀嶺門下揚名淄博、昌雠、膠東及東北三省大部地區,在琴書藝人中有“大将郭福山”之美譽。高家班經常活動在博興、博山、淄川、益都、灘縣和膠東地區,除演出一般呂劇傳統劇目外,還演出《草船借箭》《獅子樓》《粉妝樓》《紫金镯》《千裡駒》《金鞭記》《小八義》等當時其他班社很少演唱的劇目。

其他班社

1915年共和班解體,時殿元又組建了時譚班。主要成員有時克遠、時秀章、時秀禮、譚文章、譚可傳等;武春田被車裡村聘為教師,學藝出徒後以張鳳輝、張鳳閣、劉飲武、劉立賢等人為主要成員,組建車裡班。其後,武春田又在西範組建範杆班;宋立修、李老四在楊李村組建楊李班;崔保善等組建前秦班……化妝揚琴興起後,廣饒中部和北部的西營、後大張、鬥柯、花官、陳官等村鎮,也都紛紛創建班社,長期活動在廣大鄉村。1917年,博興縣純化村孫中心曾創建班社演唱化妝揚琴,在打擊樂的使用和發展中起過重要作用。1918年博興藝人楊長興、王樂堂等創立順和班,于1924年赴濟南“新市場”演出,後又并入義和班。

慶和班

“慶和班”是陰毓庚在膠東地區組建的化妝揚琴班社,30年代初進入濟南,曾經在新市場“風順茶園”和西市場“振成舞台”演出多年,主要成員還有陰毓漢、鄭江田、劉金忠、朱晉盛等。除上述班社外,還有“縷戲班”、“季子班”等化妝揚琴班社進濟南市演出。

藝術特點

優美樸實

呂劇音樂是在從山東漢族民間俗曲演變而來的“坐腔揚琴”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其最為突出的特點是:既是“戲曲”又是“曲藝”。其唱腔以闆腔體為主,兼唱曲牌。曲調簡單樸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闆式有“四平”、“二闆”(包括“垛子闆”和“流水”)、“娃娃”三種呂劇的伴奏樂器分文場和武場。文場主要樂器是墜琴、揚琴,其次為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唢呐等,可視劇情酌情增減。新中國成立後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弦樂器。伴奏多采用“學舌”(對位)形式。如二闆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場伴奏樂器主要有皮鼓、闆、大鑼、小鑼、大铙钹、堂鼓、打鼓等。鑼鼓經均自京劇等劇種吸收。

自然流暢

呂劇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聲為主,個别高音之處則采用真假聲結合的方法處理,聽起來自然流暢。呂劇的唱腔講究以字設腔,以情帶聲,吐字清晰、口語自然。潤腔時常用滑音、顫音、裝飾音,與主要伴奏樂器墜琴的柔音、顫音、打音、泛音相結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帶出的過渡音、裝飾音渾然一體,使整個唱腔優美順暢。

貼近群衆

呂劇使用的語言屬北方語系的濟南官話。其重字規律和讀音咬字方法都與普通話多有近似之處。呂劇傳統劇目的舞台道白,是以濟南官話為标準的基礎上偏重于上韻;而現代戲的道白則直接使用濟南官話,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表演中,呂劇善于運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群衆語言作為劇詞,并以此來塑造人物形象。

曲調聲腔

主要闆式

四平、慢四平、快四平、反四平、二闆、慢二闆、反二闆、二平、反二平、二六、反二六、六水、反流水、散闆、反散闆、尖闆、搖闆、回龍、娃娃腔(又名娃娃調)、鳳陽歌等。

常用曲牌

曲牌多數來自“山東琴書”明清以來的民間小曲,娃娃腔、蓮花落、羅江怨、疊斷橋、呀二喲、靠山調、普地錦、想思、打茶文、亂彈、樓上樓、呀兒僧、上合調、迎春調、小上墳、慢鳳陽歌、鳳陽垛、打竿、陰陽句、(又名樓上樓)、後娘打孩子、大漢口、漢口垛、(又名上合調)、下合調、畫扇面、絲羅扣等。

伴奏樂器

四大件

:墜琴(主弦)二胡、洋琴、三弦(現一般用琵琶)。其他:高胡、古筝、笛子、笙、竹笛、長笛、唢呐、海笛(小啦叭)、大提琴、電子琴、貝司等。

打擊樂器:闆鼓、闆、堂鼓、定音鼓、大鑼、小鑼、湯鑼、钹、荷葉钹、小钹、蘇鑼、木魚、梆子、碰鈴等。

鑼鼓點:(也叫鑼鼓經)一擊鑼、陰鑼、四擊頭、大鑼垛頭、小鑼垛頭、叫頭、回頭、沖頭、快沖頭、收頭、鳳點頭、帽兒頭、住頭、抽頭、長垂、慢長垂、快長垂、串垂、亂垂水底魚、一封書、紐絲、滾頭子、撲燈蛾、緊急風、、絲鞭、望家鄉、崩登倉、八打倉、紮多衣等

聲腔術語

大嗓、嗓小、二本嗓、真聲、假聲、真假聲、雲遮月、潤(念YUEN)腔、行腔、拖腔、塌中、走調、跑調、不搭調、冒調、荒調、涼弦、走弦、跑弦、不複弦、強闆、撤闆、頂闆、閃闆、過闆、俏闆、丹田音、嘎調、平聲、仄聲、合轍、押韻、氣息、換氣、偷氣、存氣、氣口等。

服裝術語

水衣子(也叫溻褂子):演員穿服裝(戲裝)以前,貼身穿的一種開大巾上衣,是保護戲裝用的,一般是用棉白布做成,也有用油布做成,是為演員出汗保護戲裝用的。

竹衣子:用細竹節穿而成的一種上衣,一般劇團沒有,唱角用的,在胖襖外,為的是保護服裝,一般為:蟒和道袍之用。

胖襖(墊肩):是生行演員,扮演古裝戲時,為了體形的美觀大方好看,穿的一種用棉花白布做成的上衣。

大襪子:是用白布做成的一種長筒襪子。

角色行當

呂劇在化裝揚琴時期表演形式比較簡單。多是幾個人搭檔,演唱一些故事簡單、角色又少的劇目。

如《王小趕腳》、《光棍哭妻》、《三打四勸》等。演唱時坐成八字形,揚琴居中,其他樂器分列兩旁。演員各持樂器,自拉自唱。演唱者根據其演唱技能和自然條件來劃分角色。此時雖已有生、旦、醜等角色的分工,但并無嚴格的行當區分。藝人們将這種狀況稱之為“有腳色,沒行當”。呂劇傳統的舞台表演中生活動作較多,少有成套的的表演程式。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由于受五音戲、萊蕪梆子等地方劇種和京劇的影響,使呂劇的表演藝術得到豐富和提高,角色行當體制也日趨完善,但仍保持以“三小戲”為主體的演出特點和生活化的演出風格。

呂劇的角色行當體制是按照生、旦、淨、醜四大行當劃分的。

生行

包括小生、老生、娃娃生、武生諸行小生多扮演劇中年輕公子、儒生,以念唱為主,唱腔講究情緒變化,行腔自然,注重褶片、水袖、折扇等功夫。如《王定保借當》中的王定保、《借年》中的王漢喜等人物;

老生飾演的角色多戴黑三髯,故又稱須生、胡生。其所扮角色多為劇中正派人物,表演穩重大方,要求唱腔渾厚,注重褶片、袍帶、髯口、帽翅等技功。如《打焦贊》中的楊六郎、《玉清樓》中的宋江;

娃娃生為扮演戲中的兒童角色,表演天真,念唱爽朗,另須具備一定的武打功夫。如《穆桂英挂帥》中的楊文廣等;

武生系扮演劇中的武士、俠客一類的角色。注重腰腿功和刀槍把子套路。

旦行

包括青衣、花旦、閨門旦、彩旦、武旦、老旦等類

青衣,扮演成年婦女角色。重唱工,要求行腔委婉流暢、字正腔圓、清亮細膩,并具水袖、圓場功夫,表演時情感充沛。如《小姑賢》中的李榮花、《井台會》中的藍瑞蓮等;

花旦,扮演活潑熱情的青、少年女性角色,要求唱腔甜潤,吐字清晰、身段靈活嬌俏。如《姊妹易嫁》中的張素花、《王小趕腳》中的二姑娘等;

閨門旦,扮演未出閣的大家閨秀或貧苦人家有教養的妙齡少女。道白注重聲韻,唱腔委婉纏綿,形體端莊,注重水袖、折扇等功夫。如《逼婚記》中的洪美蓉等;

彩旦,又稱彩婆子,扮演滑稽、狠毒、搬弄是非的婦女,其表演動作及台詞多源于生活。如《小姑賢》中的刁氏、《龍鳳面》中的後娘等;

武旦,扮演劇中有武藝的女子,要求身段輕捷靈活。如《打瓜招親》中的陶三春、《打焦贊》中的楊排風等;

老旦,扮演劇中老年婦女,表演側重老态,要求唱做念白穩重大方。如《穆桂英挂帥》中的佘太君等。

淨行

花臉

呂劇中以花臉行為主要角色的傳統劇目較少,僅有《王定保借當》中的李武舉、《溫涼盞》中的洪彥龍等幾個花臉角色,尚未形成該行當獨有的成套表演程式。新中國成立後該行當的角色才逐漸增多,如《打焦贊》、《打瓜招親》等劇中的武花臉表演。

醜行

包括小醜、老醜、武醜

小醜多扮演劇中不戴髯口的醜行角色。其表演生活氣息濃厚,語言豐富通俗,道白多用鄉音方言。常扮演劇中诙諧、刁鑽或奸猾等不同性格的角色。如《王小趕腳》中的王小等。

老醜主要扮演男性老年角色,其表演生動風趣。如《洗衣記》中的田二洪等角色。

武醜角色在呂劇傳統劇目中并不多見,隻是後來由于移植吸收其他劇種的劇目才逐漸形成該行當。

經典劇目

呂劇的劇本大緻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如《小姑賢》、《王定保借當》、《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小說和琴書的腳本改編,如《金鞭記》、《金镯玉環記》、《五女興唐》等。小戲劇目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運用生動的群衆語言,善于表現各種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呂劇唱腔曲調,簡單樸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腔調有四平、二闆,有時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有墜琴、揚琴、二胡、三弦等。

早期劇目

早期劇目有《王小趕腳》、《王定保借當》、《小姑賢》、《王天寶下蘇州》、《白蛇傳》等。早期的班社,為時殿元組建的共和班。之後,相繼組成的有文明書社、黃家班、高家班、張家班、車裡班、順和班等化裝揚琴班社,長期活動在廣饒、博興、利津、濱縣、惠民、無棣、陽信、張店、博山、章丘、濰縣和膠東一帶的城鎮農村。通過與其他劇種同台演出,吸收學習了一些表演程式,在唱腔上由曲牌聯綴體逐步轉為以唱[四平]、[二闆]為主的闆式變化體,并擴充樂隊,配搭行當,化裝揚琴得以迅速發展和提高。

1918年,廣饒縣車裡村張鳳輝等組班進入濟南風順茶園演出。

早期表演藝術家有時殿元、孫中新、譚明倫、崔心慶、薛金田等。

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後,呂劇發展迅速,李同慶、時克遠、郎鹹芬、李岱江、林建華等著名表演藝術家出現,呂劇在全國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1951年,山東省魯聲琴劇團成立。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成立,開始演出《小姑賢》《拾玉镯》《王小趕腳》《劉海砍樵》等劇目。1954年,呂劇在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一炮打響。

1955年,呂劇赴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演出。

1956年,呂劇藝術家郎鹹芬

和京劇藝術家程硯秋代表中國戲曲界随團出訪東歐六國。1957年,呂劇《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上映,影響了大半個中國。1963年,呂劇《姊妹易嫁》被香港拍攝成影片,被東南亞人民稱為“笑寶”,并被全國80多個劇種移植。1965年,《兩隴地》被上海海燕電影制片廠出品為電影。1966年3月,《沂河兩岸》、《兩隴地》等劇參加廣交會演出,并赴深圳為港澳同胞演出。

這一時期,《逼婚記》、《搜書院》、《龍鳳面》等劇目也在全國很有影響力。1976年,呂劇《半邊天》、《管得好》分别由長春電影制片廠、上海海燕電影制片廠拍攝為電影。

改革開放後

改革開放以後,呂劇獲得新生,出現了吳萍、郭愛琴、董家嶺、劉玉鳳、高靜、李萍、楊春梅、荊延國、李肖江等一大批優秀藝術家。《畫龍點睛》、《石龍灣》、《苦菜花》、《補天》、《百姓書記》、《回家》等等諸多劇目都在全國很有影

響力,得到領導和戲迷的一緻認同。

如今,呂劇發展進入了新的曆史性階段。

專業院團

山東省

山東省呂劇院一團、山東省呂劇院二團、濟南市呂劇院、煙台市呂劇院、濰坊市呂劇院、招遠市呂劇團、萊州市呂劇團、栖霞市呂劇團、龍口市呂劇團、乳山市呂劇團、濱州市呂劇團、濱城區呂劇團、鄒平縣呂劇團、東營市呂劇團、廣饒縣呂劇團、墾利縣呂劇團、利津縣呂劇團、平度市呂劇團、萊西市呂劇團、博興縣呂劇團、青島市歌舞劇院呂劇團、河口區藝術團呂劇團、陽信縣梨鄉呂劇團、長島縣旅遊藝術團、濟甯市藝術團呂劇團、文登市呂劇團、日照市藝術劇院呂劇團、沾化縣呂劇漁鼓戲劇團、榮成縣呂劇團、惠民縣呂劇團、昌樂縣呂劇團、海陽縣呂劇團、壽光縣呂劇團、威海市呂劇團、牟平縣呂劇團、淄博市呂劇團、臨沂縣呂劇團、沂南縣呂劇團、海陽縣東海鎮呂劇團、海陽縣郭城鎮呂劇團、福山縣呂劇團、禹城縣呂劇團、沂源縣呂劇團、臨朐縣呂劇團、章丘縣呂劇團、崂山縣呂劇團、昌邑市呂劇團等。

江蘇省

江蘇省演藝集團東海呂劇團、淮陰市呂劇團、銅山縣呂劇團、宿遷縣呂劇團、新沂縣呂劇團

遼甯省

大連市呂劇團、鞍山市呂劇團、寬甸縣呂劇團、旅順文工團等

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呂劇團、雙鴨山市呂劇團、290農場呂劇團等

吉林省

柳河縣呂劇團等

河北省

臨西縣文工團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呂劇團、建設兵團工二師呂劇團、庫爾勒農五師呂劇團等

非遺傳承

文化部

呂劇由山東最主要的曲藝形式山東琴書發展而來,風格質樸清新,最能代表山東風格,也體現了華北、東北農民的樸素特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曾與京劇、豫劇、越劇、評劇、黃梅戲、秦腔、川劇并稱為“中國八大戲曲劇種”。央視電視指南《數字飙榜》欄目盤點的中國十大經典戲曲種類分别是,京劇、豫劇、評劇、越劇、昆曲、曲劇、黃梅戲、呂劇、越調、滬劇。

2008年,呂劇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中國戲曲學院于2014年排演了呂劇《苦菜花》,獲得廣泛好評。

中國戲曲學院《苦菜花》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郎鹹芬、李岱江、林建華、李漁、王永昌。

山東省

呂劇在山東省傳承情況較好。省文化廳非遺處慧表示,山東能夠經常性演出劇種23個,除呂劇外,都屬于瀕危劇種。山東省積極組織“呂劇華夏行”、“呂劇藝術節”、“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等活動,實施呂劇藝術振興工程,組織《看大戲》欄目的制作。

2022年6月30日,臨沂大學、山東省呂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山東省呂劇院)申報的” 呂劇、柳琴戲創新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入選2021年度山東省非遺保護十大亮點工作名單。

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郎鹹芬、李岱江、林建華、李漁、王永昌、馬常委、杜瑞傑、李萍、高靜、胡靜華、李肖江、董家嶺、焦黎、王淑芝、栾勝利、蘇智。

呂劇華夏行劇照

江蘇省

呂劇廣泛流傳于蘇北地區,根植于清末民初時期,已列入江蘇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代表作《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借年》《五九看柳》《山鄉情》《草莓扣》《稱爹》等。2015年,江蘇省演藝集團東海呂劇團排演的《沒掀開的紅蓋頭》獲得中國戲曲學會獎。

江蘇省演藝集團演出的呂劇

江蘇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許素平

吉林省

呂劇是“闖關東”文化的代表,是中原文化與關東文化相交融,孕育的具有多元文化内涵的新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已被吉林省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第一代傳承人:清朝末年,柳河縣涼水河子鎮山東廣饒移民李萬良;

第二代傳承人:20世紀30年代,李萬良将演唱技藝傳給女婿李秀山;

第三代傳承人:1960年通化專區青年呂劇團成立,老藝人李秀山收下周桂芳、付宏娟、王延武等人為徒;

第四代傳承人:70年代,馮仁智、金太石;

第五代傳承人:80年代,王煥娥、孟凡志、馬世海、劉興波;

第六代傳承人:90年代,李強、何新麗、于靜麗、付明。

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濱州市呂劇演藝有限公司、博興縣京劇團(呂劇團、扽腔劇團)、東營市東營區文化館、濟南市呂劇院、山東省呂劇院獲得“呂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