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

李陵

西漢軍事家
李陵(?—前74年),字少卿,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靜甯南)人。[1]初為西漢将領,善于騎馬射箭,對人有仁愛之心,謙讓下士,名聲很好。天漢二年(前99年)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戰于浚稽山,最後因寡不敵衆兵敗投降。由于之後漢武帝誤聽信李陵替匈奴練兵的訛傳,夷滅李陵三族,緻使其徹底與漢朝斷絕關系。其一生充滿國仇家恨的矛盾,他本人也因此引起争議。他的傳奇經曆使得他成為後世文藝作品的對象及原型。李陵之才氣,及其全軍之勇決,令千載下讀史者想慕不已。其作品《蘇武李陵贈答詩》(簡稱蘇李詩)作為漢詩中的經典。
    本名:李陵 别稱:李騎都、李都尉 字号:少卿 所處時代:西漢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隴西成紀 出生時間:未知 去世時間:公元前74年 主要作品:《别歌》《答蘇武書》《李陵贈蘇武詩》 主要成就:浚稽山之戰 官 職:騎都尉(漢朝)→右校王(匈奴)

人物經曆

早年經曆

李陵是李廣長子李當戶之子。年少時為被漢武帝看中,任命為侍中、建章監(禁衛隊長),善于騎射,愛護士卒,本人口碑很好。漢武帝認為他有他祖父李廣之遺風,便派他帶領八百騎過居延察看地形,深入敵境二千餘裡,并沒有撞見匈奴。雖然無功,但武帝随後将他提封為騎都尉,安排他統領丹陽楚兵五千人,并在酒泉、張掖負責部隊的騎射訓練。幾年之後,漢武帝派遣貳師将軍李廣利進攻大宛,讓李陵帶領五校兵随後,行軍到邊塞,恰逢李廣利回軍。武帝賜書給李陵,李陵便留下軍官和一些士兵,率領五百輕騎出敦煌、至鹽水,行軍至塞外接應李廣利的部隊班師,随後留屯在張掖。

兵出居延

天漢二年(前99年)秋,李廣利率領三萬騎兵自酒泉出征匈奴,于天山攻擊右賢王。武帝在武台召見李陵,想安排他運輸李廣利的辎重,李陵請求漢武帝說:“我所率領的邊關屯軍,皆是荊楚一帶的勇士、能力出奇的劍客,力氣大得可掐死老虎,射箭百發百中。我希望能自己獨當一面,到闌幹山南吸引單于部隊,不讓他們集中兵力攻擊李廣利的部隊。”漢武帝告訴李陵:“我這次出兵衆多,沒有多餘的騎兵分給你。”李陵便向漢武帝下了保證:“不需要騎兵!我願意以少敵多,用五千步兵橫掃單于王庭。”漢武帝聽了很高興,便準許李陵出兵,同時調強弩都尉路博德帶兵在途中接應李陵軍。路博德以前是伏波将軍,覺得給一個晚輩做後援軍很沒面子,便上奏:“秋天匈奴馬肥,最好不要與之交戰。臣希望能把李陵留到春天,同時領酒泉、張掖各五千騎兵從東西并擊西浚稽山,一定可以擒獲單于。”漢武帝看了上奏後很生氣,懷疑李陵是怯戰才串通路博德上書,便訓斥路博德,下诏命令路博德去鈎營阻擋敵軍可能的進攻,李陵九月出發尋找匈奴。于是李陵帶着五千步兵出居延千餘裡,向北行軍三十日,到浚稽山下駐紮。他将沿途所經的山川地形繪成地圖,派遣麾下部将陳步樂送回長安。陳步樂見到漢武帝後,大誇李陵及其部下如何英勇奮戰。漢武帝很高興,就提拔陳步樂為郎官。

血戰而降

李陵到達浚稽山後,與單于遭遇,被三萬騎兵包圍在兩山之間。李陵将大車環繞起來作為營寨,帶領士兵出營外列陣,前排持戟、盾、後排持弓弩。匈奴見漢軍人少,便直接正面攻擊大營,李陵部弓弩齊發,匈奴應弦而倒,于是匈奴向山上撤退,漢軍追擊,殺死數千人。單于大驚,召集八萬多人進攻。李陵向南邊打邊撤數日,到達山谷中。連續作戰後,士兵們三處受傷的躺在車上,兩處受傷的駕車,一處受傷的拿兵器作戰。部隊死傷慘重。李陵發現部隊士氣低下,說:“軍中難道有女人嗎?”便搜出藏在随軍車輛中士卒的妻子,全部斬殺。第二天再與匈奴交戰,殺死敵軍三千餘人,随後引兵向東南沿着龍城舊道行軍四五日,來到一片滿是蘆葦的大沼澤中。匈奴從上風口方向火攻,李陵也命令軍中放火燒隔離帶以求自救。南行至山下,單于在南山上,派遣其子親率騎兵攻擊李陵。李陵軍在樹林中步戰,又殺死數千敵軍,并且用連弩射退單于。這天捉到的匈奴俘虜交代說:“單于說:‘這支漢軍精銳久攻不下,日夜把我引往南面邊塞附近,是不是有伏兵?’其餘部落當戶君長都說:‘單于親自率數萬騎都消滅不了數千漢軍,以後沒臉再指揮邊臣,讓漢朝瞧不起匈奴。再到山谷間猛攻,還有四五十裡才到平地,如果還是不能攻破,隻好退兵。’”單于大怒,因此加緊了對李陵部隊的攻勢。

這時,李陵軍的情況更加危急。匈奴仗着人多,雙方一日交戰數十次,李陵軍又殺死敵軍二千餘人。匈奴軍見情勢不利,正想退兵,恰好一個叫管敢的軍候因為被校尉所辱,投降了匈奴,同時出賣了李陵軍的情報:“李陵軍沒有後援,箭也快用完了,隻有他及成安侯韓延年麾下各八百人在前面打着黃白兩色旗作先鋒,用精銳騎兵射箭應該就能攻破他們了。”單于得知大喜,派出騎兵攻擊,并且大叫“李陵、韓延年快投降!”阻截道路,仗着山勢居高臨下四面射擊漢軍,箭如雨下。李陵部隊向南退走,還沒到鞮汗山,一天就把五十萬支箭射完了,隻好丢掉軍車繼續撤退。這時李陵軍還有三千餘人,隻能砍斷車輻當兵器,軍官拿着随身短刀,深入峽谷中。單于部隊斷了漢軍後路,同時從山上投下擂石,漢軍傷亡慘重,無法行動。

黃昏後,李陵獨自着便衣出營,并喝退左右:“不要跟我,大丈夫要單槍匹馬去捉單于!”良久之後,李陵回來,大聲歎息道:“兵敗了,我們就死了吧!”随行軍吏勸他:“将軍威震匈奴,雖然天命不如願,但當年浞野侯趙破奴被匈奴俘虜後又逃亡回來,皇帝還是禮遇他。何況将軍呢!”李陵說道:“不要說了!我如果不戰死,就不是壯士。”于是砍斷旌旗,将随行攜帶的珍寶掩埋。李陵歎曰:“如果再有數十發箭,就可以突圍了。如今已沒有武器可以再戰,等到天亮就要束手就擒!大家各自逃命,還可以有人能逃回去報告皇帝。”然後他命令軍士每人攜帶二升幹飯、一大塊冰,約定突圍後到遮虜鄣會合。半夜時,擊鼓發令,鼓卻不響。李陵隻好與副将韓延年帶領随從十餘人上馬沖殺。匈奴騎兵數千在後追趕,韓延年戰死。李陵大呼:“我沒臉回去見陛下!”便下馬投了降。他的五千兵被打散,隻有四百餘人突圍成功回到了塞内。

李陵兵敗的地方與邊塞隻有一百多裡,消息很快便傳了過來。漢武帝以為李陵戰死,便召見他的家人慰問,但發現其家人都沒有悲喪之色。後來得知李陵投降了,漢武帝大怒,并且責問事前大誇李陵的陳步樂,陳步樂自殺。朝中大臣紛紛指責李陵叛國,隻有司馬遷為李陵辯解,認為李陵以少敵多屬于英雄行為,而且投降也肯定是詐降。但是漢武帝認為司馬遷污蔑诋毀功少的李廣利來為李陵開脫,便将司馬遷下獄,後來施以腐刑。後來漢武帝後悔自己不該催李陵出兵,便派人犒賞了李陵部突圍逃回的幸存者。

家人被誅

《漢書》的說法

李陵投降匈奴後一年,漢武帝派因杅将軍公孫敖出兵營救李陵。公孫敖無功而返,但是捉得匈奴俘虜說李陵幫助匈奴練兵對付漢朝。漢武帝聞知大怒,于是将李陵家夷三族。從此隴西李氏聲名敗落,士大夫引為羞愧。後來李陵責問漢使:“我為漢朝率兵五千橫掃匈奴,因為沒有援軍而失敗,有什麼對不起漢的,要誅殺我全家!”原來為匈奴練兵的是投降匈奴的原漢塞外都尉李緒。于是李陵便派人刺殺李緒。匈奴大阏氏想要殺李陵,單于隻好把他派到北方藏起來,直到大阏氏死後才把他調回。單于認為李陵壯勇,将女兒嫁給他,立他為右校王,和先前投降匈奴作了丁靈王的衛律平起平坐。

《史記》的說法

單于将女兒嫁給李陵後,漢朝将李陵家夷三族。

未歸漢朝

征和二年匈奴入出侵上谷、五原,同年又攻入乢五原、乢酒泉,殺兩部都尉。于是漢廷遣李廣利七萬人出五原,禦史大夫商丘成将三萬餘人出西河,重合侯莽通率領四萬騎出酒泉,進攻匈奴。狐鹿姑單于得知漢兵全線出擊,便命令其部落辎重沿着趙信城向北遷至郅居水;左賢王驅使其部民度餘吾水六七百裡,安紮在兜銜山;單于自己帶領精兵渡過姑且水,用堅壁清野對付漢軍。商丘成的部隊追至追邪徑,沒有遇到匈奴,便班師而還。李陵随後率領三萬餘匈奴騎兵追擊漢軍,在浚稽山與商丘成的部隊大戰九日,雙方一直打到蒲奴水,被漢軍殺得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兵。

漢昭帝即位後,向來與李陵友好的大将軍霍光、左将軍上官桀輔政,派李陵的老朋友任立政等三人出使匈奴,借機勸李陵歸漢。使節在酒席上撫摸佩刀上的環(寓意“還”),觸碰李陵的腳,大聲說“漢朝已經大赦,中原安樂,主上年少,輔政的是霍光和上官桀!”李陵表示“吾已胡服矣!(我已經是異國人了)”而且“大丈夫不能第二次受辱”。

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後,于元平元年(前74年)病死。

勸降蘇武

蘇武李陵李陵投降後,曾受匈奴派遣去勸降被匈奴扣留在北海牧羊的漢使蘇武。

起初,李陵與蘇武曾經一同擔任過侍中。蘇武被扣留後的第二年,李陵降了匈奴,不敢去見蘇武。過了很長時間,單于派遣李陵去看望蘇武。李陵勸蘇武說:“即使在這裡守節也不會有人知曉。你的兩位兄弟已死,母親也去世了,妻子已經改嫁,十幾年過去了,妹妹和子女也不知是死是活。人生就如同早上的露珠一樣短促,何必在這裡長時間的折磨自己!況且漢武帝年事已高恩威無常,大臣無罪被殺的已有十幾家。”蘇武不為所動,表示自家曆代受國家恩養,必當不辱使命效忠國家,自己對于漢武帝的忠誠就如同兒子對父親的忠誠一樣不需要回報,并表示自己已有必死的決心。李陵被蘇武的堅貞不屈所感動,長歎:“唉!真是義士!我和衛律的罪過簡直比天還高。”然後流淚與蘇武告别。因為他自己沒臉送蘇武禮物,便讓妻子出面賜送牛羊。

後來,李陵又去見蘇武,帶去了漢武帝已死的消息,蘇武聞後對南哭拜,悲哀過度以至吐血。

蘇武在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返回漢朝,李陵擺酒宴送别他時說:“假使漢朝不誅殺我的家人,我或許能像曹沫那樣立功贖罪。但皇上殺了我全家,這是世上最大的侮辱,我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了。你我一分手,再沒有相見之日了。”并親自作起舞唱道:“徑萬裡兮度沙幕,為君将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催,士衆滅兮名已潰。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将安歸!”

《文選》及《藝文類聚》中載有李陵《答蘇武書》及《與蘇武詩》,蘇武《與李陵詩》等文學作品,但自古以來對于作者就一直存在着質疑。有觀點認為是後人僞托;也有觀點認為是編輯者張冠李戴。但是《答蘇武書》與《蘇李詩》作為文學作品本身的價值仍然受到肯定。

此外蘇李泣别的故事作為一種藝術題材,不斷被後人用各種藝術手法演繹。從南朝起就一直有假托蘇李離别情景的“拟蘇李詩”創作。國家圖書館所藏的敦煌變文中有《李陵變文》《蘇武李陵執别詞》。明朝畫家陳洪绶兩次創作《蘇李泣别圖》。2007年上海淮劇團創作了改編自蘇李故事的新編曆史劇《漢魂歌》。

大事年表

BC.99年 被選任為建章監,侍中。箭法很好,有其祖父的風範,因而被稱譽。漢武帝派他領八百騎兵,深入匈奴腹地考察地形,沒有遇到匈奴軍隊。回來後拜為騎都尉,率領五千楚人,屯兵張掖,酒泉訓練騎射。

BC.99年 太初四年春,李陵原本受命帶領五校兵,增援李廣利攻打大宛。剛走到塞上,李廣利的軍隊已經回來了。漢武帝更改诏命,令李陵率領五百人出敦煌迎接李廣利凱旋。

BC.98年 天漢二年九月,與韓延年領五千步兵進攻匈奴,牽制匈奴軍力,以協助李廣利的西路作戰。在浚稽山遭遇單于主力三萬騎兵,轉鬥殺傷敵人甚衆。于是調遣左右王庭八萬人,李陵軍且戰且退,至長城百裡處。最終因為箭矢用盡,叛徒出賣,沒有援軍而戰敗,被敵人包圍後突圍失敗。李陵稱“無面目報陛下!”,于是投降匈奴。

BC.96年 天漢四年漢武帝北征時,遣公孫敖迎還李陵。結果公孫敖沒有完成任務,并禀告:從俘虜口中得到消息,李陵幫匈奴訓練軍隊來防衛漢軍進攻,所以無功而返。這件事直接導緻李陵家被族滅。

據之後李陵與漢朝使者的對話證明,當時幫匈奴訓練軍隊的人名叫李緒,不是李陵。為此李陵派人刺殺李緒,大阏氏因此要殺李陵,單于把他藏到了北方,直到大阏氏死了以後才把他請回來。同時因為這次事件又間接的導緻了李陵與蘇武的見面。

BC.89年 征和三年三月,李陵率領匈奴軍三萬騎在浚稽山追擊漢朝軍隊,被禦史大夫商丘成帥兩萬人擊敗。

BC.86~BC.82年 始元年間,霍光與上官桀遣隴西任立政等三人出使匈奴,迎李陵還漢,被李陵拒絕了。

BC.82年 始元五年,蘇武返回漢朝,李陵送别,并作《别歌》。六年二月,蘇武抵達漢朝。

BC.74年 元平元年,李陵病逝于匈奴。

曆史典籍

“良時不再至,離别在須臾。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蹰。仰視浮雲馳,奄忽交相逾。風波一失路,各在天一隅。長當從此别,且複去斯須。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藝文類聚卷二十九·李陵贈蘇武别詩》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昔在常相近,邈若胡與秦。惟念當離别,思情日已新。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人。願子留斟酌,慰我平生親。”

---《藝文類聚卷二十九·蘇武贈李陵别詩》 

家族成員

祖先

李信

長輩

祖父:李廣

父:李當戶

伯父:李敢、李椒

同輩

從弟:李禹

從妹:李氏

妻子

且鞮侯單于之女

後裔

李穆:北周名将。累遷都督、大将軍、柱國大司空,屢建奇功。公元581年,楊堅受禅登基,封李穆為太師,位列三公。

公元648年,一支來自今俄羅斯葉尼塞河上遊地區的黠戛斯朝貢團,在其酋長失缽屈阿棧率領下,抵達了唐朝首都長安。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漢朝李陵的後裔,與唐朝皇帝是同宗,要跟唐朝皇帝“認親”。史料記載,李陵被匈奴單于封為右校王後,負責管轄當時被匈奴征服的堅昆一帶地區,而堅昆正好是黠戛斯的古稱。另外,黠戛斯人大多為赤發綠瞳,而自稱是李陵後裔的黠戛斯人則為黑發黑瞳,明顯具有同漢人混血的特征。因此,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李陵的後裔,可信度還是很高的。中國少數民族柯爾克孜族和中亞的吉爾吉斯人,就是黠戛斯人的後代。

文學著作

在文學上李陵具有特殊的地位。本身就是文藝作品中悲情人物的典型,同時組詩《蘇武李陵贈答詩》(簡稱蘇李詩)作為漢詩中的經典,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其真實性也是曆來飽受争議的。

此外,相傳還作有《答蘇武書》,其真實性同樣被質疑。唯一可以确定的作品是記錄在《漢書》本傳中的《别歌》。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台灣作家張國立曾以其李氏一族之事,撰成小說《匈奴》一書,獲第二屆皇冠大衆小說獎首獎。

中國大陸作家鐘晶晶寫了《李陵》一書。

中國大陸作家賈滌非也寫了《李陵傳奇之風雲乍起》一書。

日本作家中島敦作有短篇小說《李陵》,收錄于短篇小說集《山月記》。

中國大陸作家錢莉芳的曆史科幻小說《天命》中以李陵、蘇武等為主要角色。

影視形象

1996年電視劇《漢武帝》:葛文田飾演李陵;

2001年電視劇《大漢天子》:劉冠翔飾演李陵;

2003年電視劇《大漢天子2》:杜淳飾演李陵;

2004年電視劇《漢武大帝》:郭偉飾演李陵。

評價

司馬遷:“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今舉事一不成,全軀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鬥千裡,矢盡道窮,士張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将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蘇武:“每念足下,才為世英。器為時出。”

江淹:“至于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吊影慚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門。裂帛系書,誓還漢恩。朝露溘至,握手何及!”

陳叔寶:“李陵矢竭,不免請降,于禁水漲,猶且生獲,固知用兵上術,世罕其人。”

李世民:“李陵以步卒五千絕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書帛。”

駱賓王:“李都尉鴛鴦之辭,纏綿巧妙。”

王維:“漢家李将軍,三代将門子。結發有奇策,少年成壯士。長驅塞上兒,深入單于壘。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裡。将令驕虜滅,豈獨名王侍。既失大軍援,遂嬰穹廬恥。少小蒙漢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報,投軀未能死。引領望子卿,非君誰相理。”

劉灣:“漢武愛邊功,李陵提步卒。轉戰單于庭,身随漢軍沒。李陵不愛死,心存歸漢阙。誓欲還國恩,不為匈奴屈。身辱家已無,長居虎狼窟。胡天無春風,虜地多積雪。窮陰愁殺人,況與蘇武别。發聲天地哀,執手肺腸絕。白日為我愁,陰雲為我結。生為漢宮臣,死為胡地骨。萬裡長相思,終身望南月。”

杜甫:“李陵,蘇武是吾師。”

歐陽修:“蓋詩者,樂之苗裔與。漢之蘇、李,魏之曹、劉,得其正始。”

蘇轼:“蘇、李之天成,二公尊之至矣。”

何去非:“夫李廣、李陵皆山西之英将也,材武善戰,能得士死力。”

辛棄疾:“将軍百戰聲名裂。向河梁、回頭萬裡,故人長絕。”

陳普:“茂陵無奈太倉陳,槐裡家傳本助秦。萬落千村荊杞滿,隴西桃李亦成薪。”

徐鈞:“名将生降負己知,喪師辱國死猶遲。河梁羞與子卿别,攜手空馀五字詩。”

王夫之:“李陵之降也,罪較著而不可掩。如謂有孤軍支虜而無援,則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獲辭也。陵之族也,則嫁其禍于緒;迨其後李廣利征匈奴,陵将三萬餘騎追漢軍,轉戰九日,亦将委罪于緒乎?如曰陵受單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轉戰者,匈奴豈伊無可信之人?令陵有兩袒之心,單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與漢将相持乎!遷之為陵文過若不及,而抑稱道李廣于不絕,以獎其世業。遷之書,為背公死黨之言,而惡足信哉?為将而降,降而為之效死以戰,雖欲浣滌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複白,大節喪,則餘無可浣也。關羽之複歸于昭烈,幸也;假令白馬之戰,不敵顔良而死,則終為反面事雠之匹夫,而又奚辭焉?李陵曰:‘思一得當以報漢’,愧蘇武而為之辭也。其背道也,固非遷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蔡東藩:”蘇武去使,已為多事,若李陵部下,隻五千人,身餌虎口,橫挑強胡,彼即不自量力,冒險輕進,武帝年已垂老,更事已多,安得遽遣出塞,不使他将接應,而聽令孤軍陷沒耶?蘇武不死,适見其忠;李陵不死,适成為叛。要之,皆武帝輕使之咎也。武有節行,乃使之困辱窮荒;陵亦将才,乃使之沈淪朔漠。兩人之心術不同,讀史者應并為漢廷惜矣。“

魯迅:“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項羽),少有韌性的反抗(伍子胥),少有單身鏖戰的武人(李陵),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司馬遷);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戰具比我們精利的歐美人,戰具未必比我們精利的匈奴蒙古滿洲人,都如入無人之境。‘土崩瓦解’這四個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錢穆:“李陵之才氣,及其全軍之勇決,令千載下讀史者想慕不已。”

張承志:"當他無家可歸,祖國執行不義的時候,叛變也許是悲壯的正道。"

後代問題

追祖現象

在民族融合的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出現了有不少記載為李陵後裔的北方民族。他們中絕大部分的真實性并不認為學術界認可,但是這種現象被視作是一種“民族融合與文化整合的曆史态勢”

北魏拓跋氏

這種說法最早見于《宋書·索虜傳》,稱李陵在匈奴的後裔有千百支,索頭族拓跋氏是其中一支。索頭拓跋即是後來的北魏拓跋氏。之後的《南齊書·魏虜傳》強化了這種說法,并補充說明:因為李陵在匈奴時的妻子名為“拓跋”,匈奴的風俗是用母親的名字作為姓氏,所以身為北魏皇族的拓跋氏其實是李陵之後,但是拓跋氏并不承認這種說法,凡是稱拓跋氏是李陵後裔的全都會被殺死。這種說法出自漢人的文獻,并沒有得到北魏官方的認可。即使是漢人學者也不認同,認為這是為了将北朝皇室附會為漢人而故意捏造的。

北周李賢

《北史·李賢傳》記載:北周柱國大将軍李賢,自稱祖籍是隴西成紀,本是李陵的後裔,所以出生在北方,後來跟随魏國南下。1985年在甯夏固原發掘出土的北周李賢夫婦墓的墓志證實了這種說法并不是記史人的附會,而是确實為李賢本人認同并記錄在其墓志上的。但是這種說法仍然沒能受到後世學者的認同,認為是李賢本人的附會。

黠戛斯部族

黠戛斯部族是今天吉爾吉斯人的前身。唐代時,黠戛斯首領阿熱可汗和部族中的一些成員自稱為李陵後人,黠戛斯部族曾多次為唐王朝效力,積極參與了唐與突厥的戰争,并滅掉唐後期從西北威脅唐帝國安全的回鹘。《新唐書》記載:“黠戛斯破回鹘,得太和公主。黠戛斯自稱李陵之後,與國同姓(注:指李唐王朝),遂令達幹十人送公主至塞上。”《唐書·回鹘傳下》附《黠戛斯》條中說:該族之人“皆長大,白發、皙面、綠履,以黑發為不祥,黑瞳者必曰〔李〕陵苗裔也。”唐代認吉爾吉斯人為同宗非他番比。

賀蘭氏

宋朝人的《古今姓氏書辯正》記載,唐朝時期的與拓跋氏同源的賀蘭氏,也自稱是李陵後裔。

李陵後裔

根據《隋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二.李穆傳》記載:“李穆,字顯慶,自雲隴西成紀人,漢騎都尉陵(李陵)之後也。陵沒匈奴,子孫代居北狄,其後随魏南遷,複歸汧、隴。祖斌,以都督鎮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貴,贈司空。...穆以二兄賢(李賢)、遠(李遠)并為佐命功臣,而子弟布列清顯,穆深懼盈滿,辭不受拜。”李穆是北周名将。累遷都督、大将軍、柱國大司空,屢建奇功。公元581年,楊堅受禅登基,封李穆為太師,位列三公。

公元648年,一支來自今俄羅斯葉尼塞河上遊地區的黠戛斯朝貢團,在其酋長失缽屈阿棧率領下,抵達了唐朝首都長安。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漢朝李陵的後裔,與唐朝皇帝是同宗,要跟唐朝皇帝“認親”。史料記載,李陵被匈奴單于封為右校王後,負責管轄當時被匈奴征服的堅昆一帶地區,而堅昆正好是黠戛斯的古稱。另外,黠戛斯人大多為赤發綠瞳,而自稱是李陵後裔的黠戛斯人則為黑發黑瞳,明顯具有同漢人混血的特征。因此,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李陵的後裔,可信度還是很高的。我國少數民族柯爾克孜族和中亞的吉爾吉斯人,就是黠戛斯人的後代。

沈約《宋書》卷95《索虜傳》:“索頭虜姓拓跋氏,其先漢将李陵後也。陵降匈奴,有數百千種,各立名号,索頭亦其一也。”

考古考據

前蘇聯考古學家吉謝列夫考證,李陵在匈奴的時候曾被封到西伯利亞地區建立堅昆國,他的王庭就設在葉尼塞河上遊的阿巴坎。20世紀40年代,阿巴坎發掘出漢式宮殿遺址,該宮殿為四阿式重檐建築,平面是長方形,中央有方形大殿,宮殿的内部構造與漢時的宮殿基本無異,房檐有圓形瓦當,上邊有漢隸八分體書就的“天子千秋萬歲常樂未央”。

這座宮殿建成時間在公元前後,吉謝列夫推測這是公元前99年李陵降匈奴後的宅邸。郭沫若曾對此表示懷疑,另一位學者周連寬認為這座宮殿可能是王昭君的長女須蔔居次雲的居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