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

漢語漢字
浪(làng),漢語常用字(一級字),形聲字,最早見于小篆。[3]本義指波浪,引申為像波浪起伏的事物,又引申為青蒼色(水色)。
  • 中文名:浪
  • 拼音:làng
  • 部首:氵
  • 五筆:IYVE
  • 倉颉:EIAV
  • 鄭碼:vsx
  • 筆順:4414511534
  • 字級:常用字、一級字
  • 平水韻:二十三漾去聲
  • 筆畫:10
  • 注音:ㄌㄤˋ
  • 筆順編号:4414511534
  • 四角碼:33132
  • 筆順讀寫:點、點、提、點、橫折、橫、橫、豎提、撇、捺

字源演變

“滄浪”:1.古水名。所指不一。《說文》:“浪,滄浪水也。南入江。”《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孔傳:“别流在荊州。”北魏郦道元《水經注·夏水》:“劉澄之著《永初山川記》雲:‘夏水,古文以為滄浪,漁父所歌也。’”2.青蒼色,多指水色。《呂氏春秋·審時》:“後時者,弱苗而穗蒼狼。”畢沅輯校:“蒼狼,青色也,在曰‘蒼筤’,在天曰‘倉浪’,在水曰‘滄浪’。”《文選·陸機〈塘上行〉》:“發藻玉台下,垂影滄浪泉。

”李善注:“孟子曰:‘滄浪之水清。’滄浪,水色也。”3.形容頭發斑白。唐姚合《奉和前司蘇郎中驚斑鬓之什》:“鬓滄浪有幾莖。”4.歌曲名。《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後以“滄浪”指此歌,南朝梁劉勰《文心龍·明詩》:“孺子‘滄浪’,亦有全曲。”又,《集韻·唐韻》:“浪,浪浪,流貌。”《楚辭·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沾餘襟之浪浪。”王逸注:“浪浪,流貌也。”以上諸義讀láng。

又音làng。《玉篇》:“浪,波浪也。”引申為像波浪起伏的事物,如麥浪。又,放蕩;放縱。《廣韻·宕韻》:“浪,谑浪。”引申為輕率、随意等義。又,州名。

現代釋義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浪làng(ㄌㄤˋ)

⒈大波:波浪。海浪。巨浪。風浪。浪濤。浪潮(亦喻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風平浪靜。

⒉像波浪起伏的:麥浪。聲浪。

⒊沒有約束,放縱:放浪。流浪。浪費。浪迹。浪人。孟浪。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浪làng

〈名〉

(1)波浪,水因風吹、石激而形成的湧動[wave]

風起浪湧。——《世說新語·雅量》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溫泉毖湧而自浪。——左思《魏都賦》

(2)又如:風浪(水面上的風和波浪);激浪(洶湧急劇的波浪);浪波(浪頭。波浪);浪淘淘(波浪翻滾的樣子)

(3)像波浪起伏的樣子[sth.resembling wave]。如:熱浪;林浪;麥浪

詞性變化

浪làng

〈動〉

(1)逛,無事到處遛[wave;wander]。如:他沒事到處浪;浪走(無目的胡亂走);浪跄(走路不穩);浪迹萍蹤(四方漫遊,行蹤無定)

(2)勾引,勸…發生性關系[seduce]。如:浪漢(挑逗男人)

(3)〈方〉∶敞開,亮出來[open]

接着是家家都“浪山頭”了。——茅盾《春蠶》

浪làng

〈形〉

(1)放蕩;放縱[unrestrained;dissolute]

谑浪笑敖。——《詩·邶風·終風》

(2)又如:浪弟子(稱行為放蕩、不知檢束的青年人);浪事(不好的事;令人生厭的事);浪蕩鬼(對放蕩不檢的人的鄙稱)

(3)言詞不幹淨;随口說髒話[dirty]

小嶺這個令,浪得很!好好的說一個飛觞解穢罷。——清·魏子安《花月痕》

(4)空[empty]。如:浪廣(猶空泛);浪蕩(空闊);浪蕩燈(懸空挂着的燈,吊燈)

(5)無用[useless]

你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這府裡希罕你的那扔不了的浪東西!——《紅樓夢》

(6)破爛[tattered;ragged;worn-out]

這府裡希罕你的那朽不了的浪東西?——《紅樓夢》

(7)輕易;随便[freely]。如:浪舌(随意亂說);浪罵(亂罵);浪侃(胡侃。胡說,瞎扯);浪使(亂花費);浪語(胡說,亂說)

浪làng

〈副〉

(1)徒然;白白地[in vain]。如:浪死(徒然死去;白白送死);浪泊(徒然停留);浪度(虛度)

(2)〈方〉∶極[extremely]

我女兒一見就喜浪了。——韓起祥《劉巧團圓》

常用詞組

浪潮、浪蕩、浪蕩子、浪費、浪花、浪迹、浪漫、浪漫主義、浪人、浪聲浪氣、浪濤、浪頭、浪遊、浪子、浪子回頭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滄浪,水名。《水經注》水出荊山,東西流爲滄浪之水。

又康浪,水名。《廣輿記》在靑州臨湽。

又浪浪,流貌。《屈原·離騷》霑餘襟之浪浪。

又聊浪,放蕩貌。《揚雄·羽獵賦》聊浪乎宇內。

又浶浪,驚擾貌。《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

又博浪,地名。《前漢·地理志》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

又樂浪,漢郡名,卽古朝鮮國。

又莊浪,縣名,屬平涼府。

又《唐韻》來宕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宕切,音閬。波也。水激石遇風則浪。

又鼓也。《孔稚圭北山移文》浪栧上京。

又謔浪,不敬也。《詩·邶風》謔浪笑傲。《註》浪,意萌也。

又井名。《張僧鑒潯陽記》湓城有浪井。

又姓。晉浪逢。

又《集韻》裡黨切,音朖。孟浪,猶較略也。一曰不精要之貌。《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徐邈讀莽朗,向秀讀漫瀾。

說文解字

浪【卷十一】【水部】

滄浪水也。南入江。從水良聲。來宕切

說文解字注

(浪)滄浪水也。按據此解可證前後某篆下皆當雲某水也。淺人刪之。存一水字。非是。南入江。禹貢曰。又東爲滄浪之水。過三澨。至于大別。南入于江。許以漾浪沔三篆全偁道漾。經文記禹時漢水故道也。其下流爲滄浪水入江。與今水道同。其源出隴西氐道嶓冢山至武都者、今不可攷。從水良聲。來宕切。十部。按當平聲。今但爲波浪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