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市博物館

大唐西市博物館

中國民營遺址類博物館
大唐西市博物館占地面積15畝,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展覽區面積0.8萬平方米,其中遺址保護面積0.25萬平方米。館藏文物兩萬餘件,以西市遺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館創辦人二十年來精藏文物為主,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綿綿三千餘載。精美神秘的青銅器,絢麗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奪目的金銀器,精美絕倫的絲綢,巧奪天工的玉器,還有大量的貨币、墓志、宗教、建築類文物充盈庫藏,為精彩紛呈的陳列展覽奠定了堅實基礎。[1]
  • 中文名:大唐西市博物館
  • 外文名:Datang Xishi Museum
  • 占地面積:15畝
  • 類别:國家一級博物館
  • 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
  • 建築師:劉克成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陝西省西安市
  • 建議遊玩時間:1-2小時
  • 景區級别:AAAA級
  • 位置: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勞動南路118号

開發建設

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後對西市遺址進行了三次考古勘探,獲得重要發現;

200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西市遺址進行發掘時,在東北部清理出一處保存較好的“十字街遺址”,包含有街道、路面、車轍、橋涵、水溝等遺迹;

2007年,陝西佳鑫集團出資4.5億元,建設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

2010年4月7日大唐西市博物館正式開館;2011年大唐西市博物館榮獲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17大唐西市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

建築布局

大唐西市博物館建築設計在切實保護隋唐西市道路、石橋、溝渠和建築等遺址的基礎上,通過合理布局,保護和展示了隋唐西市十字街遺址以及十字街原有道路格局、尺度、規模及氛圍。通過采用尺寸為12m×12m的展覽單元,将隋唐長安城裡坊布局、棋盤路網的特點,貫徹于博物館空間設計的始終。同時,對建築的體量、尺度、材料、肌理和色彩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新探索,創造出高低錯落、豐富有序的空間層次和效果,還原唐西市曆史街道的真實尺度與空間感受。配合經過特别設計的外牆材料,從肌理、質感和氣度等方面表現隋唐長安城市與建築文化的深層結構,以及唐代西市的恢弘氣勢與繁華景象。

展出内容

大唐西市博物館的陳列分為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特别展覽,藝術空間五個部分,基本陳列《絲路起點盛世商魂》展出了唐代西市東北“十字街”遺址、車轍遺迹和部分出土文物,介紹了曆史上西市作為絲路起點的重要地位、交易品類、商業文化和繁華勝景;專題展覽《絲綢之路“百工”體驗》演繹了幾種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傳統工藝制作過程;臨時展覽是一個文化交流與展示的場所,展示絲路文化與古代商業文化;特别展覽《精品選粹》、《貞石千秋-大唐西市博物館珍藏墓志展》。

館藏精品

道路與車轍遺迹

在西市南大街東端路南發現上、中、下三層路面。第三層路面距地表1.8至2.7米,屬盛唐時期。路基填石子後經夯打,極為堅硬,路寬16至18米,車馬道寬14米。路兩側各有一條寬30厘米的明溝,其外側又有1米寬的人行道。在路面上發現若幹條車轍遺迹,寬度約為1.3米。

古井遺址

在2006年的考古發掘中,發現唐代永安渠往北流經西市東部,且沿西市南大街北側向西又伸出一段長約140米、寬3.4米、深6米的支渠,當系西市用水主要來源。在大部分坊址中,多發現水井遺迹,分吃水與滲水兩類。井深4-6米,直徑約1米,磚砌井壁。另發現有楔形石構件,應是石質井台構件。

排水溝道遺址

在西市考古發掘中,發現有土築和磚砌兩類排水溝道。土築水溝溝壁貼有木闆,闆外豎有立柱,以防溝壁坍塌;磚砌水溝時代較晚。唐長安城八水環繞,引水入西市,既通水運,又解決了供水問題,是西市繁榮的基本條件之一。

東北“十字街”北側石闆橋遺迹

2006年,在西市東北“十字街”北側發掘出一處供行人通行之用石闆橋遺迹。橋東西長5.5米、南北寬1.75米,亦為此處之過水涵洞。石闆橋的石闆間用燕尾形鐵卡固定,下部有石條或石闆支撐。

西市東北“十字街”遺址

西市遺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031米、東西廣927米,埋藏于現今地表下1.8至2.5米處。市内有南北向與東西向的平行街道各兩條,四街交叉成“井字”形,将整個市内劃成九個長方形版塊,每個版塊四面臨街,街面遍布店鋪,商家數以千計。

精品推薦

三彩調鳥男立俑

唐代 高38.5cm

頭戴幞頭,微向左偏,面目清秀,身着翻領胡服,腰系帶,雙手各持一小鳥作調耍狀,足穿尖頭長靴。通體施釉,色彩鮮豔。

白石力士雕像

唐 尺寸通高(帶底座)40CM 西市遺址出土

站立的力士,身微傾,身穿盔甲,頭戴兜鍪,雙目圓瞪,張口怒吼,右臂微舉,左臂叉腰,雙拳緊握,威風凜凜。可惜,面部有殘,力士的威猛神情未能全然留下。

彩繪胡人騎駝俑

唐(618--907)通高85cm,駝長76cm

胡俑頭戴尖頭氈帽,濃眉,深目高鼻,八字胡須,身穿紅色翻領胡服,黑色長褲,足蹬尖頭靴,雙手作持缰控駝狀,雙腿緊夾坐于馱囊之上,上飾獸頭,兩側挂物。雙峰駝擡頭遠望,張嘴露齒,鬃鬣飄動,闊步前行。

 

山巒形灰陶硯

唐 通高:12.5厘米,周長:61厘米,硯面徑:13.5厘米

此硯整體為山巒形造型,下設三足,呈扁方形,作疊石狀,硯面呈箕形,周邊十二峰環繞,中峰間設一小盂,口徑2.0、深3.1厘米。

海獸葡萄紋鏡

唐代,圓形,直徑16.8厘米。此鏡鏡鈕為伏獸形,鏡緣有一圈花瓣紋做裝飾,中間一圈凸弦紋将鏡背分為内外兩區,葡萄和葉蔓鋪地,越過凸弦紋布滿鏡背。内區有姿态各異的四隻海獸攀援逐戲于葡萄葉蔓之間;外區有鳥雀飛舞于葡萄的枝蔓葉實之間。

 

山巒形灰陶硯

該硯通高12.5厘米,周長61厘米,硯面徑13.5厘米。其總體造型為山巒形,三足、十二峰,帶盂,硯面呈箕形。十二峰峻峭挺拔,錯落有緻如狼牙之鋒利狀态分内外兩區環列于陶硯硯首及左右兩側,内區三峰,外區九峰。橢圓形水盂塑在硯首主峰上沿,盂口徑2.0、深3.1厘米

活動建設

截至2015年,大唐西市博物館在保護和展示西市遺址的同時,圍繞着絲路文化先後推出了50餘個主題展覽,舉辦了近百次弘揚和傳承絲路精神的教育活動,接待海内外觀衆近400萬人次。

從2014年開始,大唐西市博物館積極與絲路沿線國家博物館及駐華使館聯系、溝通,先後與烏茲别克斯坦撒馬爾罕國家遺址博物館、吉爾吉斯斯坦國家曆史博物館、塔吉克斯坦國家民族博物館、哈薩克斯坦國家曆史博物館、毛裡塔尼亞國家博物館、阿爾及利亞麥蒂亞博物館、巴勒斯坦博物館、也門國家博物館等十餘家絲路沿線國家博物館簽訂了《共建友好館協議》。

2014年2月,大唐西市博物館發起成立了“全國民辦博物館協作體”。

場館特色

大唐西市博物館是國内首家遺址類民辦博物館,這是該館的特色。

大唐西市博物館三樓百工體驗展将展示、表演和銷售相結合,分為茶藝坊、樂曲鋪、工藝坊、波斯店、紡織品、陶器坊、蔔肆、珠寶店等十個類别。

一樓遺址大廳不定期為觀衆舉辦演藝活動,演出内容以“絲綢之路”和“大唐西市”為特色,同時兼容其他文藝表演形式和劇種。

所獲榮譽

2013年6月,大唐西市博物館被陝西省科協授予“陝西省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大唐西市博物館榮獲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17大唐西市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2022年11月,入選2021-2025年度第一批補充認定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機構設置

大唐西市博物館實行理事會制度下的館長負責制。設置有一室六部:辦公室、文保科研部、展覽宣教部、經營開發部 、保衛部 、财務部、後勤保障部及文物修複中心。

參觀信息

地址

陝西省西安市勞動南路118号

參觀時間

全年開放(每周一和除夕閉館除外)

冬季(11月1日到次年3月31日):9:00-17:00(16:00停止售票)

夏季(4月1日到10月31日):9:00-17:30(16:30停止售票)

票價

2014年5月18日起,觀衆可免費參觀常設展覽,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領票參觀。

交通信息

市内公交:NO. 24、43、106、107、201、502、503、916到大唐西市站下車即到; 15、251、262、322、518、521、720、800到草陽村站下車向南500路西即到;亦可乘坐教育專線在勞動南路下車,向北500米路西即到。

(以上信息均來自)

暫停開放

2022年7月6日,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大唐西市博物館暫停開放。

獲獎情況

大唐西市博物館是于2012~2013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獲獎工程之一,該工程由陝西建工集團第七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