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二首

馬嵬二首

唐朝李商隐創作的近體詩
《馬嵬二首》[1]是唐代詩人李商隐創作的兩首詠史詩,一為七絕,一為七律。這兩首詩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楊貴妃)的故事為抒情對象,隐含對唐玄宗的強烈批評之意,表現了作者的過人膽識。兩首詩互相聯系,詩中運用映襯手法,對比強烈,語言精練警策,餘味悠長。
  • 作品名稱:馬嵬二首
  • 作者:李商隐
  • 創作年代:晚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作品體裁:近體詩
  • 作品别名:馬嵬

作品原文

馬嵬二首⑴

其一

冀馬燕犀動地來⑵,自埋紅粉自成灰⑶。

君王若道能傾國⑷,玉辇何由過馬嵬⑸。

其二

海外徒聞更九州⑹,他生未蔔此生休⑺。

空聞虎旅傳宵柝⑻,無複雞人報曉籌⑼。

此日六軍同駐馬⑽,當時七夕笑牽牛⑾。

如何四紀為天子⑿,不及盧家有莫愁⒀。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馬嵬(wéi):即馬嵬坡,楊貴妃缢死的地方,在今陝西興平西。《通志》:“馬嵬坡,在西安府興平縣二十五裡。”《舊唐書·楊貴妃傳》:“安祿山叛,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将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曰‘賊本尚在’。指貴妃也。帝不獲已,與貴妃訣,遂缢死于佛室,時年三十八。”

⑵冀馬:古冀州之北所産的馬,亦泛指馬。燕犀:燕地制造的犀甲。亦泛指堅固的铠甲。

⑶紅粉: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鉛粉。借指美女,此指楊貴妃。

⑷傾國:形容女子極其美麗。唐玄宗《好時光》詞:“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

⑸玉辇(niǎn):天子所乘之車,以玉為飾。

⑹“海外”句:此用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外有仙山”句意,指楊貴妃死後居住在海外仙山上,雖然聽到了唐王朝恢複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經不能再與玄宗團聚了。徒聞,空聞,沒有根據的聽說。更,再,還有。九州,此詩原注:“鄒衍雲:九州之外,複有九州。”戰國時齊人鄒衍創“九大州” 之說,說中國名赤縣神州,中國之外如赤縣神州這樣大的地方還有九個。

⑺未蔔:一作“未決”。

⑻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軍。傳:一作“鳴”。宵柝(tuò):又名金柝,夜間報更的刁鬥。

⑼雞人:皇宮中報時的衛士。漢代制度,宮中不得畜雞,衛士候于朱雀門外,傳雞唱。籌:計時的用具。

⑽此日:馬嵬坡事變的這一天。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⑾牽牛:牽牛星,即牛郎星。此指牛郎織女故事。

⑿四紀:四十八年。歲星十二年一周天為一紀,唐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約為四紀。

⒀莫愁:古洛陽女子,嫁為盧家婦,婚後生活幸福。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绮,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作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      

白話譯文

其一

安祿山叛軍突然震天動地地殺到長安,唐玄宗無奈殺死寵愛的妃子不久自己也抑郁而死。

如果說唐玄宗真認為楊貴妃具有傾覆邦國之能,皇帝的玉辇為什麼還要倉皇地逃往馬嵬?

其二

徒然傳說海外還有九個大州。來生未可預料今生已經到頭。

空聽到禁軍在夜間敲着梆子,不再有宮裡的雞人報曉擊籌。

就在這天六軍全都停馬不發,當年七夕枉自譏笑織女牽牛。

為什麼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還不及盧家夫婿能長伴莫愁!  

創作背景

此詩詠歎馬嵬事變。馬嵬事變發生于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之後。李商隐生活在晚唐那種國勢頹危的氛圍下,這不能不使他對曆史抱有更多的批判意識,對政治懷有更多的拯救情緒,對荒淫誤國者含有更多的痛恨心理,因此寫下這組詩以達諷喻之意。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這兩首詩互相聯系,應當參讀。第一首從楊貴妃賜死馬嵬的事實論說。安祿山的冀馬燕犀動地而來,不僅攻下洛陽,而且攻破潼關。玄宗皇帝帶着楊貴妃等人倉皇出逃,在禁軍兵變的脅迫下不得不令楊貴妃自盡。個中曲折,内涵豐富。陳鴻《長恨歌傳》和白居易《長恨歌》已有詳盡叙述。楊貴妃的專寵導緻楊家權勢熏天,楊國忠亂政,安祿山叛變,結果是楊貴妃因為“女人禍水”成為替罪羊被殺。那麼,寵她的人,即好色荒淫的玄宗難辭其咎。三、四句揭出詩旨:“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辇何由過馬嵬?”這一設問警醒嚴厲。如果玄宗能知道好色荒政有傾覆國家的危險,那麼就不會有後來倉皇出逃,在馬嵬發生兵變的事了。

第二首從第一首的就事實評說轉到對李楊愛情傳說的評說,用筆更大膽,批評更辛辣。楊貴妃死後,關于李楊生生世世為夫妻的傳說很廣。陳鴻《長恨歌傳》叙述方士在海外仙山找到貴妃太真,太真說自己天寶十載(751年)七夕,獨侍玄宗,“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願世世為夫婦”,并說:“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複堕下界,且結後緣。或為天,或為人,決再相見,好合如舊。”詩一開頭就對這種傳說加以揶揄嘲諷:海外更有九州隻是徒聞傳說,難以信憑,而帝妃二人今生的夫妻關系肯定是以悲劇了結了。颔聯專寫玄宗倉皇幸蜀途中的處境。夜宿馬嵬驿空聞禁軍巡更的木梆聲,再不能像往日在宮中高枕安卧聽候雞人報曉。第五句緊接上四句點明六軍駐馬發生兵變,楊貴妃被逼令自盡。第六句再回溯天寶十載七夕帝妃願生生世世為夫妻的傳說,此用逆挽法,極遒勁跳脫。他們當時還笑牛郎織女一年才得一次相見,結果自己反落得這種下場。最後,詩人責問道:為何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卻不能保全己之所愛,反不如民間夫妻能相守到老呢?冷峻、尖銳的諷刺直指皇帝。說到底,帝妃之愛不得不屈從于殘酷的宮廷鬥争,玄宗的盟誓算不了什麼。前六句詩,其批判的鋒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許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問作結,更豐富了批判的内容,引人作曆史的反思和哲理的回味,餘意無窮。郁達夫《盛夏閑居讀唐宋以來各家詩仿漁洋例成詩八首錄七》第一首雲:“義山詩句最風流,五十華年錦瑟愁。解識漢家天子意,六軍駐馬笑牽牛。”郁達夫悟到了詩旨的深處。李商隐詠史詩洵當得“最風流”的佳譽。    

名家點評

其一

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兩“自”字凄然,寵之适以害之,語似直而曲。

其二

胡仔《苕溪漁隐叢話》:《詩眼》雲:文章貴衆中傑出,如同賦一事,工拙尤易見……馬嵬驿,唐詩尤多,如劉夢得“綠野扶風道”一篇,人頗頌之,其淺近乃兒童所能。義山雲:“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蔔此生休。”語既親切高雅;故不用愁怨、堕淚等字,而聞者為之深悲。“空聞虎旅鳴宵柝,無複雞人報曉籌”,如親扈明皇,寫出當時物色意味也。“此日六軍同駐馬,他時七夕笑牽牛”,益奇。義山詩,世人但稱其巧麗,至與溫庭筠齊名:蓋俗學隻見其皮膚,其高情遠意皆不識也。

方回《瀛奎律髓》:“六軍”、“七夕”、“駐馬”、“牽牛”,巧甚。善能鬥湊,“昆體”也。

顧璘《批點唐音》:此篇二聯雖無興意,然頗典實,唯起結粗俗,不成風調。

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弼以為四虛體。周珽曰:《侯鲭錄》雲:有意用事者,有語用事者。李義山“海外徒聞更九州”,其意則用楊妃在蓬萊山,其語則用驺子雲“九州之外,更有九州”,如此然後深穩健麗。唐陳彜曰:起,議論體。唐孟莊曰:結,天子至此,可笑可涕。此詩譏明皇專事淫樂,不親國政,不唯不足以保四海,且不能庇一貴妃,用事用意俱深刻不浮。

吳昌祺《删訂唐詩解》:吳昌祺雲:虎、雞、馬、牛同用,亦是一病。

吳喬《圍爐詩話》:起聯如李遠之“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台”,太傷平淺……至于義山之“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蔔此生休”,則勢如危峰矗天,當面崛起,唐詩中所少者。義山《馬嵬》詩一代絕作,惜于結語說破。

何焯《義門讀書記》:縱橫寬展,亦複諷歎有味。對仗變化生動,起聯才如江海……落句專責明皇,識見最高。

何焯《唐三體詩評》:逐層逆叙,勢極錯綜。“此生休”三字倏然落下,非杜詩無此筆力。

賀裳《載酒園詩話》:中晚人好以虛對實,如元微之“花枝滿院空啼鳥,塵榻無人憶卧龍”,李義山“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皆援他事對目前之景。然持戟徘徊,憑肩私語,皆明皇實事,不為全虛,雖借用“牽牛”,可謂巧心

趙臣瑗《山滿樓箋注唐人七言律》:“六軍”、“七夕”、“駐馬”、“牽牛”,信手拈來,颠倒成文,有頭頭是道之妙。

沈德潛《唐詩别裁》:用《長恨傳》中事(首二句下)。五六語逆挽法,若順說變平。

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起句破空而來,最是妙境,況承上首,己點明矣,古人連章之法也。次聯寫事甚警。三聯排宕。結句人多譏其淺近輕薄,不知卻極沉痛,唐人習氣不嫌纖豔也。

黃叔燦《唐詩箋注》:議論渾切著明。

焦袁熹《此木軒唐五言律七言律讀本》:起勢大筆大墨,非溫八叉所及。“空聞”字複。

周詠棠《唐賢小三昧集續集》:起得奇,與“群山萬壑赴荊門”同妙。

方東樹《昭昧詹言》:起句言方士求神不得,乃跌起。三四就驿舍追想言之,即所謂“此日”也。五六及收亦是傷于輕利流便,近巧,不可不辨。

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五六句非但“駐馬”、“牽牛”以本事而成巧對,且用逆挽句法。頸聯能用此法,最為活潑。

李慶甲《瀛奎律髓彙評》:陸贻典:義山之高妙,全在用意,不在對偶。馮班:此篇以工巧為能,非玉溪妙處。查慎行:一起括盡《長恨歌》。    

作者簡介

李商隐,唐代詩人。字義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内(今河南沁陽市),生于河南荥陽。因處于牛李黨争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詩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恻,為人傳誦,但過于隐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隻恨無人作鄭箋”之诮。有《李義山詩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