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

玉溪市

雲南省地級市
玉溪市,位于雲南省中部,東北和北面接昆明,東南和南面通紅河,西南和西面鄰普洱,西北靠楚雄。玉溪因水得名,玉溪河即《水經注》所記之橋水,明代文獻中已稱玉溪,取其清流如玉之意。玉溪市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千米,位居全省第14位。城市建成區面積91.6平方公裡。大部分地區海拔1500—1800米。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總人口(常住人口)為2249502人。全市分2區1市3縣及3個民族自治縣,行政駐地紅塔區。玉溪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複雜,山地、峽谷、高原、盆地交錯分布。素有生命起源地、聶耳故鄉、雲煙之鄉、花燈之鄉、高原水鄉“一地四鄉”的美譽。[1]
  • 中文名:玉溪市
  • 外文名:YuxiCity
  • 行政區類别:地級市
  • 所屬地區:中國雲南省
  • 地理位置:雲南省中部
  • 面積:15285平方千米
  • 下轄地區:2區1市3縣及3個民族自治縣
  • 政府駐地:紅塔區
  • 電話區号:0877
  • 郵政區碼:653100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224
  • 著名景點:玉溪人工湖旅遊區,紅塔區高古樓
  • 火車站:玉溪站
  • 車牌代碼:雲F
  • 地區生産總值:2058.1
  • 地域名人:劉文典,郭新民
  • 地方特産:燒鴨,易門的野生菌、辣白酒、百抖茶、牛山柑橘、易門豆豉、玉溪油乳腐、玉溪冬瓜蜜餞,玉溪香煙
  • 知名産業:玉溪煙廠
  • 知名企業:玉溪礦業(達亞公司)
  • 地方方言:玉溪話

地理區位

玉溪市,位于中國雲南省中部。昆洛公路縱貫。市境位于滇中高原大型陷落盆地内,地勢北高南低,西北部的高魯山海拔2614.4米,是市内最高點。盆地海拔1625米,面積148平方千米,為城區所在。發源于周圍山地上的小河彙集在盆地内,形成玉溪大河,注入南盤江。屬中亞熱帶高原型季風氣候,壩區年均溫15.9℃,最熱月均溫20.9℃,最冷月8.7℃,年降水量約888毫米。立體氣候特征十分明顯,既有四季如春的山區平壩,也有被稱為“天然溫室”的谷地。農業生産條件優越,有耕地1.5萬多公頃,水田占耕地的66%。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

玉溪市介于東經101°16′―103°9′、北緯23°19′—24°53′之間。東北和北面接昆明,東南和南面通紅河,西南和西面鄰普洱,西北靠楚雄。全市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公裡,位居全省第14位。城市建成區面積91.6平方公裡。

玉溪中心城區紅塔區距省會昆明市88千米,是距離省會昆明最近的州市級行政區,是雲南滇中城市經濟圈建設的核心城市之一,既有共享省會城市商務行政、科教文化、人才技術、交通信息等資源的便捷,又有産業布局的空間優勢。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緊鄰玉溪,昆曼國際大通道穿境而過,泛亞鐵路東線和中線在這裡交彙,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國家建設“一帶一路”構築西南國際大通道的重要樞紐和雲南面向東盟開放的重要門戶。

全市地處雲貴高原西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峽谷、高原、盆地交錯分布。山區面積占90.6%。境内有哀牢山、高魯山、梁王山、磨豆山、大水井岩頭山、螺峰山等山脈。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500~1800米;哀牢山脈主峰大雪鍋山海拔3137米,為本市最高點;南昏江與元江彙合處海拔328米,是本市最低點。河流分屬珠江和紅河兩大水系。有高原斷陷湖泊撫仙湖、星雲湖、杞麓湖和陽宗海,面積共305.4平方千米,其中撫仙湖面積21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87米,是我國第二深水湖。

行政區劃

2021年玉溪市轄紅塔區、江川區、澄江市、通海縣、華甯縣、易門縣、峨山彜族自治縣、新平彜族傣族自治縣、元江哈尼族彜族傣族自治縣2區1市3縣及3個民族自治縣,共有24個街道、25個鎮、26個鄉(含10個民族鄉)。

曆史沿革

兩漢分屬益州、牂牁兩郡。蜀漢分屬益州、牂牁、興古三郡。

西晉分屬晉甯、建甯、梁水、興古四郡。

隋屬昆州。

唐初分屬黎、溝兩州。唐南诏時分屬拓東節度、通海都督、銀生節度。

宋大理國時,分為37部及鄯闡府、銀生節度地。

元設雲南行省時,分屬澄江路、臨安路、元江路、中慶路。

明時,澄江路改澄江府,通海、華甯、峨山屬臨安府,新設新平縣隸臨安府,易門屬雲南府,元江設元江軍民府。

清時,新平屬元江直隸州,其餘沿明制。

民國初廢府、州設道,屬滇中道、蒙自道、普洱道;後撤道,縣直屬省;随後,又在省、縣之間設行政公署。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設玉溪專區,專署駐玉溪縣。轄玉溪(駐州城鎮)、昆陽、晉甯、呈貢、澄江、江川(駐江城)、華甯、通海、河西、峨山、新平、易門等12縣。

1951年5月12日峨山縣改設峨山縣彜族自治區。玉溪專區轄11縣、1自治區。

1954年原屬蒙自專區的元江縣劃入玉溪專區。轄12縣、1自治區。

1956年通海、河西2縣合并改稱杞麓縣(駐原通海縣城);峨山縣彜族自治區改為峨山彜族自治縣。江川縣遷駐大街(甯海)。玉溪專區轄11縣、1自治縣。

1958年撤銷昆陽縣,并入晉甯縣。晉甯縣遷駐原昆陽縣城。玉溪專區轄10縣、1自治縣。

1960年将晉甯縣劃歸昆明市領導。撤銷江川縣,并入玉溪縣;撤銷呈貢縣,并入晉甯縣。杞麓縣改名為通海縣。玉溪專區轄7縣、1自治縣。

1962年恢複江川縣(駐大街)。玉溪專區轄8縣、1自治縣。

1970年玉溪專區改稱玉溪地區,地區駐玉溪縣。轄玉溪(駐州城鎮)、澄江、華甯、江川、通海、元江、新平、易門等8縣及峨山彜族自治縣。

1979年新平縣改為新平彜族傣族自治縣;元江縣改為元江哈尼族彜族傣族自治縣。轄6縣、3自治縣。

1984年,全地區轄1市8縣,共設10個鎮、77個區、627個鄉。

1997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準玉溪撤地設市(國函[1997]108号):(1)撤銷玉溪地區和縣級玉溪市,設立地級玉溪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紅塔區紅塔路。(2)玉溪市設

立紅塔區,以原玉溪市的行政區域為紅塔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紅塔路。(3)玉溪市轄原玉溪地區的華甯縣、通海縣、澄江縣、江川縣、易門縣、新平彜族自治縣、峨山彜族自治縣、

元江哈尼族彜族傣族自治縣和新設的紅塔區。1998年6月28日,地級玉溪市正式成立。

特産

通海豆末糖:豆末糖是通海縣傳統名牌産品,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曆史。豆末糖以優質黃豆為主料,加工精細,層次均勻,具有“香、甜、酥、脆、人口無渣”的特點。

芝麻片:玉溪市傳統名特食品,1922年首創。采用上等白芝麻、優質白糖、葡萄糖、精煉油等為原料,以獨特工藝精制而成。具有色澤光潤、迎光透明、片薄均勻、酥脆爽口等特點。

哀牢春三珍:主産于新平縣哀牢山主峰地帶。甜菜,又名珍珠萊,味鮮美,性清涼;茨頭菜,屬木本植物,味苦可口;羊奶菜,因體内有似羊奶一樣的漿汁而得名。

華甯幹米線:選用優質大米為原料,經九道工序加工而成。産品色澤潔白,清亮透明,絲質細膩,筋骨好,柔軟可口。貯存時間長,可煮食、涼拌或炒吃。

通海民族銀飾品:通海制作金銀首飾已有上百年的曆史,産品有銀制紐扣、鬥笠帶飾、圍腰裝飾、大方手镯、三絲、包頭鍊、耳環、戒指、項鍊、腰帶等20O多個花色品種。

華甯“惠田”、“象鼻山”天然優質珍貴礦泉水:華龍洞河谷是典型的深山密谷,其中象鼻山有玉池泉,水質優良,含有21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成份,屬中國偏矽酸礦泉水之佼佼者,被中國地礦部認定為優質珍貴礦泉水,可與世界知名礦泉水相媲美。福泉飲料公司投資5000萬開發,生産“惠田”、“象鼻山”品牌優質礦泉水。其産品感官指标、限量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國家飲用天然礦泉水GB8537-1995标準,且天然偏堿,含有鈣、溴、碘、偏矽酸、锶、鎂、鉀、重碳酸根等多種對人體非常有益的微量元素組份。長期飲用該礦泉水将對人體的骨骼、心血管、神經系統等具有較好保健作用。

通海布傘:通海布傘廠生産的“秀湖牌”尼龍折疊傘,結構精緻、色彩絢麗、攜帶方便。兒童傘小巧玲進。布傘共有13個規格,67個品種。

錠子眼藥:通海縣城“老撥雲堂”藥店于清雍正六年創制的“錠子眼藥”,已有二百多年的曆史。其功能是清熱解毒、消炎鎮痛。對暴發火眼、目赤腫痛、風癢流淚等眼疾療效顯著。同時兼治無名腫痛、内外痔漏、風火牙痛。

元江槟榔:康熙間元江知府章履成,有《元江雜記》五首:述元江風土人情,其中雲:十樹槟榔中戶産兩栽粳稻上農田。其自注說:每樹槟榔成熟,可得一金。稻谷一年兩熟至三熟,在清初元江種槟榔已是當地人民的重要收入,有十樹槟榔即等于中戶産業。槟榔在元江,向來是文人騷客的重要題材,留下不少《槟榔詞》,《槟榔賦》。元江壩子氣候炎熱,終年無霜,為槟榔提供了良好的生産環境。清初《元江府志》有種植槟榔的簡略記載,當時就馳譽滇南。槟榔鮮品青果,剖開後用藤條穿串。幹果稱“殼槟”,将殼剝去曬幹存儲名“槟仁”。槟榔藥名大腹皮,是元江民間極普遍的待客食品,故史籍上有槟榔得名于客人雅稱“槟郎”的記述。成串的“槟榔吊”是家裡逢年過節和辦喜事的陳設品。“看(饋贈)槟榔”是青年男女相愛定情的特有方式。元江傣族、白族地方的男女老少都有嚼槟榔的習慣,将槟榔入口細嚼,其色漸呈殷紅,染唇如蔻丹,紅潮陣陣湧上面頰,像喝醉了酒。

元江蘆荟:蘆荟的價值近年為人們大加重視。《辭海》說“蘆荟主産于熱帶非洲,我國雲南元江有野生。”蘆荟就是神奇的元江野生仙丹“天火草”。元江野生天火草是多年生常綠草本,屬百合科。肉質肥美,皮如碧玉,心賽水晶、花似火紅,成熟期短,一年半均可使用,周身是寶入藥。

通海蘿蔔絲:選用品質好的鮮嫩大白蘿蔔,洗淨泥沙,推成細絲,曬幹而成。其選料認真,加工細緻,色白、質嫩、絲細、均勻。生吃清香回甜,不苦不辣,無雜質、無異味。腌制鹹菜食用,營養均較好,并可久存供補蔬菜淡季食用。産品長期在省内外暢銷,并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深受消費者贊譽。

澄江氣候溫和,水域豐富,種曆史悠久。據澄江府志記載:"澄江暖于雲(即昆明),寒次之,盛暑極熱,雨即涼,霜雪嚴寒,一晴即濕,有'四時皆春,之謠,産稻藕"。有詩贊城南荷花十裡雲:"祿谷平鋪十裡長,紅孽袅袅映湖光。風吹菡萏香生韻,雨浮琅靶帕埂?澄江荷藕以其肥壯、粉多、味濃而受到人們的歡迎。以鮮藕為原料加工的澄江藕粉,是一種很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名特食品。它以質地純淨,沖調後透明如晶,食之醇甜清香,細膩潤滑,食後餘味無窮,使人感到舒暢,赢得人們對它的青睐而譽滿全省。澄江藕粉建國前均由個體戶和農戶加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趙茂堂進行專業生産創設"永茂祥藕粉精制造廠",産品稱為"永茂祥藕粉精"。因選料認真,加工精細,質量較好,又在昆明市"大娛樂"電影院制成幻燈片進行宣傳,加之抗日時期遷到澄江的"中山大學"師生,購買饋贈親友,使得名聲大振。那時年産藕粉二萬餘斤,大部産品通過趙家的親戚及民國時期"雲南省食品協會"主席黃佩然介紹銷往省外,遠至香港。縣内大仁莊宋浩然随後進行了專業生産,号稱"藕粉大王"。

玉溪的特産還有像易門的野生菌、辣白酒、百抖茶、牛山柑橘、易門豆豉、玉溪油乳腐、玉溪冬瓜蜜餞等。

交通

公路網

玉溪市通車總裡程達17259.093公裡,其中,高等級公路952.384公裡(高速公路265.78公裡,一級公路108.178公裡,二級公路578.426公裡),占總裡程的5.52%;三、四級公路裡程15859.644公裡,占總裡程的91.89%;等外路447.065公裡,占總裡程的2.59%。2020年實現了澄川等三條高速公路的通車。

截至2020年底,全市綜合交通預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91億元,其中高速公路通車總裡程達545公裡;“互聯互通”工程開工率為38.5%,位居全省前列。

鐵路網

玉溪區位優越,是距雲南省會昆明最近的城市,昆曼、昆河高速公路和泛亞鐵路東線、中線等區域性國際大通道在這裡交會,對内可直通廣西西部和北部灣,對外可輻射越南、老撾、緬甸等東南亞國家,是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樞紐和雲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

2016年12月15日,位于紅塔區新西河路的玉溪站于正式啟用。玉溪站建築面積為1.2萬平方米,設有列車到發線10條、站台5個,最高聚集人數可達2000多人。玉溪站共設有1700個候車座位,2層候車室,同時設有2個人工售票窗口和7台自動售票裝置,上下站台設有自動扶梯和旋梯。

2016年12月28日,昆明到玉溪的動車開通。

2017年5月26日,玉溪直達北京的快速旅客列車,以及玉溪直達鄭州的動車組列車開通。

2018年8月15日起,開行玉溪至杭州高速動車,12個小時即可從玉溪直達杭州。

大臨鐵路近日正式開通運營,自大理市一路向南,跨越瀾滄江後進入臨滄市,為國鐵Ⅰ級單線電氣化鐵路,采用CRH2A型“和諧号”動車組運行,設計行車速度160公裡每小時,營業線路全長201公裡。大臨鐵路開通後,玉溪市民可以坐動車到臨滄。

人口民族

玉溪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總人口(常住人口)為2249502人,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210702人,占總人口的53.8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038800人,占總人口的46.18%。主要世居少數民族有彜族、哈尼族、傣族、回族、白族、苗族、蒙古族、拉祜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為728139人,占總人口的32.37%。

經濟概述

2020年,玉溪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058.1億元,同比增長2.1%;一般公共财政預算收入134.5億元,同比增長1.0%;固定資産投資下降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0.3億元,下降2.9%;城鎮、城市(紅塔區)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為42125元、43672元、16835元,同比增長3.5%、3.6%、7.1%;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5%。

主要産業

第一産業

2020年玉溪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208.8億元,同比增長5.8%,比全國(3.1%)高2.7個百分點,比全省(5.7)高0.1個百分點。煙菜花果藥畜6大産業量效齊增,糧食産量連續保持穩定,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區建設全面推進,“紅河谷——綠汁江”熱區經濟開發不斷加快,玉溪農業科技園區通過科技部驗收,農業增加值增速多年穩居全省前列。

第二産業

2020年玉溪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3%,增速比全國(2.8%)低3.1個百分點,比全省(2.4%)低2.7個百分點;其中:煙草制品業增加值增長0.3%,其他工業行業增加值下降0.7%。

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4%,制造業持平,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長2.3%。

從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3%;集體企業下降45.9%,股份制企業持平,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3.4%。

從主要行業看:黑色金屬礦采選業下降4.0%,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下降5.1%,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16.5%,食品制造業下降30.7%,造紙業下降4.0%,印刷業增長3.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2.9%,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11.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9.2%,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3.1%,金屬制品業下降31.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下降3.9%,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增長2.8%。

卷煙及配套、礦冶及裝備制造等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有力推進,雲南綠色鋼城啟動建設,建成雲南最大的研和數控機床産業基地,沃森13價肺炎疫苗投産上市、國内首個mRNA新冠疫苗生産項目開工。

第三産業

2020年玉溪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0.3億元,同比下降2.9%,比全國(-3.9%)高1個百分點、比全省(-3.6%)高0.7個百分點。

從銷售單位所在地看:城鎮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63.28億元,下降3.0%;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127.01億元,下降2.5%。

從消費形态看:商品零售實現656.19億元,下降2.9%;餐飲收入實現134.10億元,下降3.1%。

從生活必需品消費看: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增長8.0%,其中,糧油類、肉禽蛋類、水産品類、蔬菜類、幹鮮果品類商品增速分别為10.7%、26.1%、-5.7%、45.3%和2.3%;煙酒類下降1.2%;日用品類增長1.2%。

玉溪海關開關運行,外貿發展綜合貢獻百強和外向型農業發展百強企業數量全省第一。“旅遊革命”縱深推進,全域旅遊格局初步形成,成功創建撫仙湖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旅遊總收入增長3倍。

社會文化事業

2018年末玉溪市共有文化館10個,公共圖書館1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75個,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1%,比1981年提高10.1個百分點;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3%,比1981年提高64.8個百分點。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項,省級27項,市級75項,縣級167項;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6個,省級40個,市級166個,縣級320個。全市有文化經營單位863家,其中娛樂場所478家,網吧364家,出版物經營單位222家,印刷企業128家。

國家一級圖書館:玉溪市圖書館。

部分文化場館如下:

類别

場館名稱

博物館

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通海縣博物館

玉溪市博物館

紀念館

玉溪市紅塔區聶耳故居紀念館

玉溪市聶耳紀念館

2018年玉溪市有大專院校2所,招生5204人,增長8.1%;普通中專學校3所,招生2515人,增長5.7%;職業高中9所,招生5480人,下降6.6%;普通高中22所,招生13625人,增長1.1%;初中85所,招生24503人,下降1.5%;普通小學510所,招生24558人,增長2.4%;幼兒園(含學前班)在園幼兒6.4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96%,學前三年兒童毛入園率87.7%。

高等院校:玉溪師範學院(本科)、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專科)n雲南省級示範高中:玉溪師範學院附屬中學、雲南省玉溪第一中學

2018年玉溪市實施國家和省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93項。獲省獎勵的科技成果項目14項,向市級申報科技項目171項,比1999年增加74項,增長76.3%,年均增長3.0%,其中二等獎3項、三等獎11項。

醫療事業

2017年,玉溪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53.6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2.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21.5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12.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15.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24.3萬人;參加生育保險19.8萬人。

2018年,玉溪市共有衛生機構1424個,其中醫院71個;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1.4萬張,是1952年的105.8倍;衛生技術人員1.8萬人,是1952年的122倍,其中執業(助理)醫生0.61萬人。

旅遊業

1991年全市接待遊客145.7萬人次,2018年全市接待遊客4290.9萬人次,增長28.4倍,年均增長13.3%;1992年旅遊總收入1.7億元,2018年旅遊總收入達到368.3億元,增長215.6倍,年均增長23.0%。2018年底全市擁有星級飯店由1993年的1家增加到24家;國際國内旅行社39家;國家級A級以上景區20個,其中AAAA級5個,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1個。

同時玉溪市還有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文興祥商号、李家山古墓群、玉溪古瓷窯址、文廟、隴西世族莊園、金蓮山墓群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類别

景區名稱

4A

新平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通海秀山曆史文化公園

玉溪彙龍生态園、映月潭修閑文化中心

澄江祿充景區

3A

江川古滇國文化園

新平漠沙大沐浴花腰傣文化生态村

2A

易門縣龍泉國家森林公園

華甯縣象鼻溫泉度假村

江川明星碧雲寺公園

江川明星魚洞景區

峨山高香萬畝生态茶文化旅遊區

玉溪九龍池公園

新平大槟榔園民族文化生态旅遊村

新化古州野林

新平縣龍泉公園

隴西世族莊園(土司府)旅遊景區

元江世界第一高橋景區

澄江西浦公園

澄江鳳山公園

-

體育事業

2017年,玉溪市共派出各項目運動員1002人次參加省級比賽36項次,獲金牌89.5枚,銀牌98枚,銅牌114枚。柔力球花式集體套路項目榮獲銅牌1枚,網式女子單打項目進入決賽;龍舟項目女隊以團體總積分第八名取得全運會決賽資格。玉溪籍運動員在皮劃艇、鐵人三項、自行車、武術、馬拉松、柔力球比賽項目中共取得3金3銀2銅牌。

政治

職位

姓名

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

聶濤

市人民政府市長

江華

市委副書記

潘玉良

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

楊光旭、黃太文、何雪峰、孫金會、魯春紅、陳川銘

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陳建軍、劉剛、王軍、董金柱、陳靜、段登位、李寶民、龍正湧

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秘書長

張偉

景觀

哀牢山

位于新平縣與景東、鎮沅、楚雄、雙柏等五縣交界處,海拔2080-3166米。已開辟的景點主要有“南恩瀑布”、“隴西世族”莊園、“茶馬古道”。

通海秀山

通海秀山在明朝時曾與昆明金馬山、碧雞山,大理的蒼山共稱雲南四大名山,1987年12月被列為雲南省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

秀山公園位于通海縣城南,與城相連。出城步行數百步即可登山。山中禅院森森,曲徑通幽。秀山公園經曆代修建,構成了三元宮、普光寺、玉皇閣、清涼台、萬壽宮、鬥天閣、湧金寺等古建築群。

杞麓湖

杞麓湖北岸建有沙溝嘴湖濱公園,利用天然直伸湖内的沙嘴建成,三面臨水,園内的水池與湖相通。杞麓湖距離通海縣城1.5公裡,屬南盤江水系,面積40多平方公裡,平均水深4米,最深處約15米,總容量1.5億立方米。

陽宗海

陽宗海屬玉溪澄江縣陽宗鎮,距昆明36公裡,湖東南的龍泉寺,後依石壁,前瞰湖水,山腹湧出一泉,清澈明淨。

錦屏山

錦屏山景區位于峨山彜族自治縣以西15公裡處,主要景點有雲海閣、林海閣、百花區、茶山明珠、雲茶山莊等。

撫仙湖

位于澄江、江川、華甯三縣間,距昆明60多公裡。湖面積212平方公裡,僅次于滇池和洱海,為我省第三大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