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築

古代建築

具有曆史意義的文物建築
中國古建築的平面以長方形為最普遍,一座長方形建築,在平面上都有兩種尺度,即它的寬與深。其中長邊為寬,短邊為深。如一棟三間北房,它的東西方向為寬,南北方向為深。單體建築又是由最基本的單元“間”組成的。[1]
  • 中文名:古代建築(簡稱古建築)
  • 外文名:ancient architecture
  • 主要時期:明、清
  • 尺度:寬與深
  • 簡稱:古建築

其餘

在這最基本的建築形式中,庑殿又有單檐庑殿、重檐庑殿;歇山有單檐歇山、重檐歇山、三滴水樓閣歇山、大屋檐歇山、卷棚歇山等;硬山、懸山,常見者既有一層,也有兩層樓房;攢尖建築則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圓形、單檐、重檐、多層檐等多種形式。

古代建築常見的分類

有:宮、殿、門、府、衙、埠、亭、台、樓、閣、寺、廟、庵、觀、阙、邸、宅等。

構造方式

硬山建築

屋面僅有前後兩坡,左右兩側山牆與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牆内的建築叫硬山建築。硬山建築是古建築中最普通的形式,無論住宅、園林、寺廟中都有大量的這類建築。

硬山建築以小式為最普遍,清《工程做法則例》列舉了七檩小式、六檩小式、五檩小式幾種小式硬山建築的例子,這幾種也是硬山建築常見的形式。七檩前後廊式建築是小式民居中體量最大,地位最顯赫的建築,常用它來作主房,有時也用做過廳。六檩前出廊式用作帶廊子的廂房、配房,也可以用做前廊後無廊式的正房或後罩房。五檩無廊式建築多用于無廊廂房、後罩房、倒座房等。

硬山建築,也有不少大式的實例,如宮殿、寺廟中的附屬用房或配房多取硬山形式。大式硬山建築有帶鬥拱和無鬥栱兩種做法,帶鬥栱硬山實例較少,一般隻施一鬥升或一鬥二升交麻葉不出踩鬥栱。無鬥栱大式硬山實例較多,它與小式硬山的區别主要在建築尺度(如面寬、柱高、進深均大于一般的小式建築)、屋面做法(如屋面多施青筒瓦,置脊飾吻獸或使用琉璃瓦)、建築裝飾(如梁枋多施油彩畫,不似小式建築裝飾簡單素雅)等諸方面。

懸山式建築

屋面有前後兩坡,而且兩山屋面懸于山牆或山面屋架之外的建築,稱為懸山(亦稱挑山)式建築。懸山建築稍間的檩木不是包砌在山牆之内,而是挑出山牆之外,挑出的部分稱為“出梢”,這是它區别于硬山的主要之點。

以建築外形及屋面做法分,懸山建築可分為大屋脊懸山和卷棚懸山兩種。大屋脊懸山前後屋面相交處有一條正脊,将屋面截然分為兩坡。常見者有五檩懸山、七檩懸山以及五檩中柱式、七檩中柱式懸山(後兩種多用作門庑)。卷棚懸山脊部置雙檩,屋面無正脊,前後兩坡屋面在脊部形成過隴脊。常見者有四檩卷棚、六檩卷棚、八檩卷棚等。還有一種将兩種懸山結合起來,勾連搭接,稱為一殿一卷,這種形式常用于垂花門。

庑殿建築

庑殿建築屋面有四大坡,前後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條正脊,兩山屋面與前後屋面相交形成四條垂脊,故庑殿又稱四阿殿、五脊殿。

庑殿建築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最高型制。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這種建築形式常用于宮殿、壇廟一類皇家建築,是中軸線上主要建築最常采取的形式。如故宮午門、太和殿、乾清宮,太廟大戟門、享殿及其後殿,景山壽皇殿、壽皇門,明長陵棱恩殿等,都是庑殿式建築。在封建社會,庑殿建築實際上已經成為皇家建築之外,其它官府、衙屬、商埠、民宅等等,是絕不允許采用庑殿這種建築形式的。庑殿建築的這種特殊政治地位決定了它用材碩大、體量雄偉、裝飾華貴富麗,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歇山建築

在形式多樣的古建築中,歇山建築是其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建築形式。

歇山建築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輕盈翹起,玲珑精巧,氣勢非凡,它既有庑殿建築雄渾的氣勢,又有攢尖建築俏麗的風格。無論帝王宮阙、王公府邸、城垣敵樓、壇壝寺廟、古典園林及商埠鋪面等各類建築,都大量采用歇山這種建築形式,就連古今最有名的複合式建築,諸如黃鶴樓、滕王閣、故宮角樓等,也都是以歇山為主要形式組合而成的,足見歇山建築在中國古建築中的重要地位。

在外部形象看,歇山建築是庑殿(或四角攢尖)建築與懸山建築的有機結合,仿佛一座懸山屋頂歇栖在一座庑殿頂上。因之,它兼有懸山和庑殿建築的某些特征。如果以建築物的下金檩為界将屋面分為上下兩段,那麼上段具有懸山式建築形象和特征,如屋面分為前後兩坡,梢間檩子向山面挑出,檩木外端安裝博縫闆等;下段則有庑殿建築的形象和特征。無論單檐歇山、重檐歇山、三滴水(即三重檐)歇山、大屋脊歇山、卷棚歇山,都具有這些基本特征。

盡管歇山式建築都具有一定的形象特征,但對構成這種外形的内部構架卻有許多特殊的處理方法,因而形成了多種構造形式。這些不同的構造與建築物自身的柱網分布有直接關系,也與建築的功能要求及檩架分配有一定關系。

攢尖建築

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彙為一點,形成尖頂,這種建築叫攢尖建築。攢尖建築在古建築中大量存在。古典園林中各種不同形式的亭子,如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圓亭等都屬攢尖建築。在宮殿、壇廟中也有大量的攢尖建築,如北京故宮的中和殿、交泰殿,北京國子監的辟雍,北海小西天的觀音殿,都是四角攢尖宮殿式建築。而天壇祈年殿、皇穹宇則是典型的圓形攢尖壇廟建築。在全國其它地方的壇廟園林中,也有大量攢尖建築。

建築要素

通例

是确定建築各部們尺度、比例所遵循的共同法則。這些法則規定了古建築各部位之間的大的比例關系和尺度關系。它是使各種不同形式的建築持統一風格的很關鍵很重要的原則。

要素

面寬與進深,柱高與柱徑,面寬與柱高,收分與側腳,上出與下出,步架與舉架,台明高度,歇山收山,庑殿推山,建築物各部構件的權衡比例關系。

面寬與進深

每四棵柱子圍成一間,一間的寬為“面寬”,又稱“面闊”,深為“進深”。若幹個單間面寬之和組成一棟建築的總面寬,稱為“通面寬”;若幹個單間的進深則組成一座單體建築的通進深。

古建築面寬(指明間面寬)的确定要考過慮到許多方面的國素,即要考慮實際需要(即所謂适用的原則),又要考慮實際可能(如木材長短、徑寸等因素),并要受到封建等級制度的限制。在古代,明間面寬的确定還要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縛,在考慮面寬時,必須使用門口尺寸符合門尺上“官”“祿”“财”“義”等吉字的尺寸。次間面寬酌減,一般為明間的8/10,或按實際需要确定。

柱高與柱徑

古建築柱子的高度與直徑是有一定比例關系的,柱高與面寬也有一定比例。小式建築,如長檩或六檩小式,明間面寬與柱高的比例為10:8,即通常所謂面寬一丈,柱高八尺。柱高與柱徑的比例為11:1。如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規定:“凡檐柱以面闊十分之八定高,以十分之七(應為百分之七)定徑寸。如面闊一丈一尺,得柱高八尺八寸,徑七寸七分。”五檩、四檩小式建築,面闊與柱高之比為10:7。根椐這些規定,就可以進行推算,已知面寬可以求出柱高,知柱高可以求出柱徑。相反,已知柱高、柱徑也可以推算出面闊。

收分、側腳

中國古建築圓柱子上下兩端直徑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類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徑的圓柱體,而是根部(柱腳、柱根)略粗,頂部(柱頭)略細。這種根部粗、頂部細的作法,稱為“收溜”,又稱“收分”。要柱做出收分,既穩定又輕七,給人以舒适的感覺。各式建築收分的大小一般為柱高的1/100,如柱高3米,收分為3厘米,假定柱根為27厘米,那麼,柱頭收分後直徑為24厘米。大式建築柱子的收分,《營造算例》規定為7/1000。

出水、回水

中國古建築出檐出檐深遠,其出檐大小也有尺寸規定。清式則例規定:小式房座,以檐檩中至飛檐椽外皮(如無飛檐至老檐椽頭外皮)的水平距離為出檐尺寸,稱為“上檐出”,簡稱“上出”,由于屋檐向下流水,故上檐出又形象地被稱為“出水”。無鬥拱或小式建築上檐出尺寸定為檐柱高的3/10,如檐柱高3米,則上檐出尺寸分為三等份,其中檐椽出頭占2份,飛椽出頭占一份。

中國古建築都是建在台基之上的,台基露出地面部分稱為台明,小式房座台明高為柱高的1/5或柱徑的2倍。台明由檐柱中向外延出的部分為台明出沿,對應屋頂的上出檐,又稱為“下出”,下出尺寸,小式做法定為上出檐的4/5或檐柱徑的2倍,大式做法的台明高台明上皮至挑尖梁下皮高的1/4。大式台明出沿為上出檐的3/4。

古建築的上出大于下出,二者之間有一段尺度差,這段差叫“回水”,回水的作用在于保證屋檐流下的水不會澆在台明上,從而起到保護柱根、牆身免受雨水侵蝕的作用。

步架、舉架

步架:清式古建築木構架中,相鄰兩檩中-中的水平距離稱為步架。步架依位置不同可分為廊步(或檐步)、金步、脊步等。如果是雙脊檩卷棚建築,最上面居中一步則稱為“頂步”。在同一幢建築中,除廊步(或檐步)和頂步在尺度上有所變化外,其餘各步架尺寸基本是相同的。小式廊步架一般為4D-5D,金脊各步一般為4D,頂步架尺寸一般都小于金步架尺寸,以四檩卷棚為例,确定頂步架尺寸的方法一般是:将四架梁兩端檩中尺寸均分五等份,頂步架占一份,檐步架各占二份,頂步架尺寸最小不應小于2D,最大不應大于3D,在這個範圍内可以調整。

舉架:所謂舉架,指木構架相鄰兩檩中-中的垂直距離(舉高)除以對應步架長度所得的系數,清代建築常用舉架有五舉、六五舉、七五舉、九舉等等。表示舉高與步架之比為0.5,0.65,0.75,0.9等等。清式做法的檐步(或廊步),一般定為五舉,稱為“五舉拿頭”。小式房屋或園林亭榭,檐步也有采用四五舉或五五舉的,要視具體情況靈活處理。小式房脊步一般不超過八五舉。大式建築脊步一般不超過十舉,古建築屋面舉架的變化決定着屋面曲線的優劣,所以在運用舉架時應十分講究,要注意屋面曲線的效果,使其自然和緩。千百年來,古建築匠師們在舉架運用上已積累了一套成功經驗,形成了較為固定的程式。如小式五檩房,一般為檐步五舉、脊步七舉。七檩房,各步分别為五舉、六五舉、八五舉等等。大式建築各步可依次為五舉、六五舉、七五舉、九舉等。

古建典範

故宮建築

曆史背景

我國由于經曆了漫長的封建社會,曆代帝王為了滿足其驕奢淫逸的生活和維護其統治的威嚴,往往大興土木,營建各種宮室殿堂。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興建的阿房宮,就已達到驚人的規模。西漢初年修建的未央宮,宮城周圍達8900米。漢高祖劉邦曾因見到這座宮殿建築的奢華而動怒,主持這一工程規劃的蕭何說:“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無以重威。”這說明統治階級已經認識到,規模宏大的宮殿建築也可以作為鞏固其政權的一種工具。蕭何的這個看法,使以後曆代帝王更加重視都城和宮殿建築。所以,秦漢以後,宮殿建築始終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惜許多宮殿建築都已成為遺迹。現在保存下來的規模最大、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宮殿建築,首推北京的故宮。

故宮規模

僅以宮殿的核心部分紫禁城為例,它東西長760米,南北長960米,占地72萬多平方米。根據宮廷建築的一般習慣,故宮也可以分作皇帝處理政務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兩大部分。故宮中的乾清門,就是外朝和内廷之間的分界線。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主,前有太和門,兩側有文華殿和武英殿兩組宮殿。内廷以“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為主,它的兩側是供嫔妃居住的東六宮和西六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宮六院”。故宮的這種總體布局,突出地體現了傳統的封建禮制“前朝後寝”的制度。而整個故宮的設計思想更是突出地體現了封建帝王的權力和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例如,主要建築除嚴格對稱地布置在中軸線上外,特别強調其中的“三大殿”,“三大殿”中又重點突出舉行朝會大典的太和殿(俗稱金銮殿)。為此,在總體布局上,“三大殿”不僅占據了故宮中最主要的空間,而且它前面的廣場面積達2.5公頃,有力地襯托出太和殿是整個宮城的主腦。再加上太和殿又位于高8米分作三層的漢白玉石殿基上,每層都有漢白玉石刻的欄杆圍繞,并有三層石雕“禦路”。使太和殿顯得更加威嚴無比,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阙,氣象非凡。至于内廷及其它部分,由于它們從屬于外朝,故布局比較緊湊。

持續性藝術

此外,還應當指出的是,故宮是最能體現建築是一種時間與空間的持續性藝術的最好的例子。人們從天安門一步步走進故宮,穿過端門和午門時,兩旁是一間間重複出現的朝房,再進去就是太和門和“三大殿”,這一系列建築、特别是其中的三大殿仿佛是一部樂章中的一個重要樂段。然後又出現“後三宮”。它們是大同小異建築的不斷的重複,可說是又一個樂段,或者說是樂曲主題的“變奏”。而每一座宮殿的本身,也都是由許多構件形成的重複。至于東西兩側比較低矮的廊、庑、樓、門等建築則猶如配合主調的伴奏。這樣,人們漫步故宮中的感受,是在時間進程中對一系列連續的空間序列印象所産生的總和,這與樂曲的藝術效果是很相象的,所以,整個故宮,就象一部大型的、凝聚的樂章。

蘇州園林

簡介

古典園林中國現存的著名古典園林數量不少,多數是明、清兩代的遺物。而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則集中在江南。前人有所謂“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評語。我國建築界也認為“中國古典園林精華萃于江南,重點則在蘇州,大小園墅數量之多、藝術造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區所少見。”之所以形成這一情況,主要是因為從春秋以來,蘇州一直是我國南方的重要城市,它具有物質豐裕、文化發達、山明水秀的優越條件,自晉室南遷以後直至清代,曆代貴族官僚不斷地在蘇州建造供他們享受的園林。因此,現存的蘇州古典園林相當可觀。在劉敦桢的《蘇州古典園林》一書中論述的古典園林就有十五處(拙政園、留園、獅子林、滄浪亭、網師園、怡園、耦園、藝圃、環秀山莊、擁翠山莊、鶴園、暢園、壺園、殘粒園、王洗馬巷某宅庭院)其中,最為著名的拙政園、留園、獅子林、滄浪亭和網師園,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在江南其他地方和北方地區,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古典園林,北京的頤和園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就是北京地區最著名的古典園林。不論是南方的還是北方的古典園林,也不論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宮苑,還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園,盡管由于地區和園主在政治、經濟上所處的地位不盡相同,而在園林的規模、風格等方面表現出各自的特點,但是,它們都是為滿足封建統治階級的享樂生活而建造的,在園林布置和造景的藝術手法上有許多共同之處。這些共同之處,構成了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的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從我們欣賞古典園林藝術的角度來講,下面的一些造園藝術手法,是應當特别加以指出的。

首先

中國古典園林的園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來建造自然的景色,達到“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所以,園林中除大量的建築物外,還要鑿池開山,栽花種樹,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風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畫為藍本,參以詩詞的情調,構成許多如詩如畫的景。所以,中國古典園林是建築、山池、園藝、繪畫、雕刻以至詩文等多種藝術的綜合體。中國古典園林的這一特點,主要是由中國園林的性質決定的。因為不論是封建帝王還是官僚地主,他們既貪圖城市的優厚物質享受,又想不冒勞頓之苦尋求“山水林泉之樂”。因此,他們的造園,除了滿足居住上的享樂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達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

中國古典園林因受長期封建社會曆史條件的限制,絕大部分是封閉的,即園林的四周都有圍牆,景物藏于園内。而且,除少數皇家宮苑外,園林的面積一般都比較小。要在一個不大的範圍内再現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是突破空間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間表現出無限豐富的園景。在這方面,中國古典園林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所在。

一般來說,中國古典園林突破空間局限,創造豐富園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劃分景區和空間、以及“借景”的辦法。

所謂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歐洲大陸一些國家的園林慣用的幾何形圖案的布局相對而言的。這種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積較小的江南私家園林,表現得尤其突出。它們強調幽深曲折,所謂“景貴乎深,不曲不深”,講的就是這種手法。例如,蘇州多數園林的入口處,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為屏障,适當阻隔遊客的視線,使人們一進園門隻是隐約地看到園景的一角,幾經曲折才能見到園内山池亭閣的全貌。以布局緊湊、變化多端、有移步換景之妙為特點的蘇州留園,在園門入口處就先用漏窗,來強調園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園内的對景,也不象西方庭園的軸線對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換景,依次展開。有的則在走廊兩側牆上開若幹個形狀優美的窗孔和洞門,人們行經其間,它就象取景框一樣,把園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風景畫那樣映入優美的窗孔和洞門。

至于劃分景區和空間的手法,則是通過巧妙地利用山水、樹木、花卉、建築等,把全園劃分為若幹個景區,各個景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時又着重突出能體現這一園林主要特色的重點景區。例如,蘇州最大的園林拙政園,全園包括中、西、東三個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園的精華所在。同時,水的面積約占全園五分之三,亭榭樓閣,大半臨水,造型輕盈活潑,并盡量四面透空,以便盡收江南水鄉的自然景色。園内的空間處理,妙于利用山、池、樹木、亭、榭,少用圍牆。故園内空間處處溝通,互相穿插,形成豐富的層次。再如北京的頤和園,它的規模很大,全園面積約3.4平方公裡,它可以分成許多個景區,其中有些景區還形成大園中包小園,如諧趣園。但在這許多景區中,昆明湖與萬壽山則是它的精華所在。正是這些重點的景區構成了這些園林的主要特色。各個園林不論其大小,隻要主要景區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這種藝術手法,更是中國古典園林突破空間局限、豐富園景的一種傳統手法。它是把園林以外或近或遠的風景巧妙地引“借”到園林中來,成為園景的一部分。這種手法在我國古典園林中運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現存蘇州古典園林中建園曆史最早的滄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為園門外有一泓清水繞園而過,該園就在這一面不建界牆,而以有漏窗的複廊對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園内。再如北京的頤和園,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較遠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為“湖山真意”處充分發揮借景手法的藝術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設計。如頤和園的西堤一帶,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橋點景外,沒有高大的建築屏擋視線。昆明湖的南北長度也正适合将園内看得見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時,兩堤的桃柳,恰到好處地遮擋了圍牆,園内園外的界限無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巒、兩堤的煙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結合成一體,成為園中的景色,園的空間範圍無形中擴大了,景物也更加豐富了。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以萬壽山佛香閣為近景、兩堤和玉泉山為中景、西山群峰為遠景的錦繡湖山詩境畫卷。中國古典園林的這種借景手法,在《園冶》一書中,總結為五種方法,即“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實例,主要屬于借園外之景,是“遠借”。所謂“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主要是指園林之内的借景。所謂“鄰借”是指園内距離不遠的景物,彼此對景,互相襯托,互相呼應。如頤和園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橋、柳、石等互相因借,顯得協調而優美。“仰借”一般是指園林中的碧空白雲、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過,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蒼松勁柏、宏偉壯麗的建築也可稱為仰借。如進入北京北海公園的正門,擡頭即可仰望出類獨秀的白塔;“俯借”則是指如憑欄望湖光倒影、臨軒觀池魚遊躍等;“應時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間不同的時辰景色的變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樹蔭、秋天的紅葉、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陽餘晖……等等,都可應時而借。如蘇州的以精巧幽深見長的網師園,園中的重要景區“殿春簃”就是根據宋人芍藥詩裡的兩句“多謝化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借春末的芍藥花來造景的。

第三

中國古典園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的各種建築物,如亭、台、樓、閣、廊、榭、軒、舫、館、橋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組成體現各種情趣的園景。以常見的亭、廊、橋為例,它們所構成的藝術形象和藝術境界都是獨具匠心的。如亭,不僅是造型非常豐富多彩,而且它在園林中間起着“點景”與“引景”的作用。如蘇州西園的湖心亭、拙政園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園的五龍亭。再如加廊,它在園林中間既是引導遊客遊覽的路線,又起着分割空間、組合景物的作用。至于中國園林中的橋,則更是以其豐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築藝術上大放異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頤和園的十七孔橋、玉帶橋。它們各以其生動别緻的造型,把頤和園的景色裝點得更加動人。此外,江蘇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蘇州拙政園的廊橋則又是另一種風格,成為這些園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園景之一。

山西古建

山西古代建築精華之趙氏孤兒趙武大王廟

在盂縣香河北岸的西關村,坐落着一座青磚灰頂的廟宇。這就是陽泉四處國保單位之一的大王廟。相傳,此處原為晉國上卿趙武的行宮,後在此建廟祭祀。趙武,就是舉世聞名的趙氏孤兒,他的故事在盂縣流傳了數千年,至今人們依然沿襲舊時對趙武的尊稱“大王”,于是就有了“大王廟”。

山西古代建築精華之忠義藏山

距太原120公裡的盂縣藏山,原名盂山,因形似盂狀得名。藏山得名于千古傳誦的中國古典十大悲劇之首的“趙氏孤兒”,後人為頌揚程嬰、公孫杵臼等舍身取義的仁人志士,就把盂山改名為藏山,并立藏山祠祭祀,代代香火不絕。藏山祠坐落于藏山腹地,現存建築除寝宮為元代建築外,其餘均為明、清兩代重修增建,為山西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古代建築精華之村藏東嶽

北枕汾水,南接綿峰,位于介休小靳村的東嶽廟,雖地處偏僻,名聲也不及北京朝陽區、山東泰安市等地的東嶽廟,但從建築學角度來看,它是山村古道觀少見的典型遺存,加之廟内彩塑、壁畫有着極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在道教界聲譽頗隆。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休東嶽廟到底有着怎樣的奇特之處?在特殊年代,衆多文物單位被毀,該廟為何能夠保存下來?發生在2009年的那次彩塑頭像失而複得又是怎麼回事?

廣東古建

廣東古建的代表有陳家祠、佛山祖廟。镬耳屋是嶺南傳統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磚、石柱、石闆砌成,外牆壁均有花鳥圖案。因其山牆狀似镬耳,故稱”镬耳屋”。鑊,是古時的一種大鍋,鑊耳屋,因此亦稱“鍋耳屋”。镬耳屋又象征着官帽兩耳,具“獨占鳌頭”之意,唯有功名的鄉村方能采用,也是當時家境殷實的象征。   

镬耳屋的内部格局是廣東民居典型的“三間兩廊”的肌理。“三間”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間房屋,其中間為廳堂,兩側為居室。三間房屋前為天井。天井兩側的房屋即為“廊”。“兩廊”一般用作廚房或門房。這種廊檐相間的布局,刻意營造虛實相結合的意境,不但較于閉塞自封的北地建築更顯開放,而且還擰開了一道實用的閥門:一方面便于空氣流通、消暑散熱;另一方面靠着廊庑連接了建築的骨骼,起到隔絕風雨、遮擋陽光的作用。當然,有的镬耳屋的間數不止如此。開間越多意味着等級越高,這自然與先民的等級觀念相關    。廣東現存的镬耳建築群有碧江金樓、資政大夫祠、黃飛鴻紀念館、錦綸會館、廬江書院、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大旗頭古村、黃埔村、周氏大宗祠、黃埔南灣村、坑貝古村、塱頭古村、阮埇村、羅格孔家村、碧江村等等。

古建築修繕

進行古建築修繕時使用新材料、新技術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保護古建築,保護其文物價值。

古建築修繕過程中新材料的使用不是替換原材料,而是補強或加固原材料、原結例如。古建築的某個構件有所損壞時,首先不應當用新材料(如水泥、鋼筋等)來替換原材料,而應考慮用灌注黏合劑,使用金屬材料加固等辦法将原材料保存下來:用與原材料質地相同的構件更換舊構件隻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對于一些具有可逆性(即可以拆除而不損壞文物)的新材料(如金屬材料)的使用可以提倡,因它既可起加固作用,又不破壞原材料的質地,在有更好的辦法或更優良的材料時,還可在不破壞文物的情況下将其拆除。對于一些不具可逆性的材料(如化學物質)的使用,應十分慎重,經過實驗取得成功經驗後才能使用:若不是十分必要時,也不應使用。

古建築修繕時新技術的應用在不改變古建築本身文物價值的前提下,又能減少勞動量, 減輕勞動強度和加快速度,應予以提倡。但為了保持原有的工藝效果,部分工序還應使用傳統的工藝技術。例如,古建築原有木、石構件表面的處理和油飾彩畫等,使用新技術很難達到原有的工藝效果,因此,在進行此類古建築修繕時還是以傳統手工做法處理為好。

全國之最

位于河南衛輝市衛輝古城東北隅,2006年05月25日,望京樓作為全國最大的石構無梁殿單體古建築,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達33米,寬30米,進深19米,平面呈長方形,坐北向南,磚石結構。共分兩層,外壁用青石砌築,内壁用白石鑲築,外壁中間有白石腰檐。第一層東、西、北三面共有四窗,為券頂,青石窗棂殘迹尚存。在東、西南角各辟一石券門,青石門框,由兩門青石踏步可登至第一層樓。首層建十字拱券,四面辟門,高大寬敞。每券門上有兩道木欄杆槽,下有一道石欄杆(50公分) 槽。北券有四門,均為青石門框。由東西兩門沿青石踏步可登至第二層樓。第二層原有五間歇山式大殿,名曰:"崇本書樓",是供父子藏書和習書畫的宮室。崇本書樓已毀,大殿柱礎尚存。大殿前、左、右有回廊,殿後有兩個小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