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故宮遺址公園

明故宮遺址公園

南京故宮
南京明故宮是北京故宮的藍本,是南京曆史上第一個全國統一王朝的皇宮,在今中山路南北兩側。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慶(南京)後,改集慶路為應天府。朱元璋為做皇帝,“命劉基等蔔地定作新宮”,最終選定這塊地當“鐘阜龍蟠”、“帝王之宅”的風水寶地。相傳朱元璋征發軍民工匠20萬人,填燕雀湖“改築新城”。工程始于公元1366年,曆時一年建成,壯麗巍峨,盛極一時。
  • 中文名:明故宮遺址公園
  • 外文名:
  • 别名:
  • 所在地:江蘇南京
  • 類型:公園

簡介

南京明故宮,位于南京城東,始建于公元1366年,是明洪武、建文、永樂三代的皇城和宮城,雄偉壯觀,為建于北京的明清故宮之藍本。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南京故宮仍保持原有建制。1644年,明福王朱由崧即位于此。清鹹豐三年大部建築毀于兵火。現地面尚存午門,東、西華門,内、外五龍橋以及浮雕雲龍鳥獸的石壁和石獅、石缸、石鼓等精美的明代石刻藝術品,原殿、宮基址保存在地下。現辟為明故宮遺址公園,成為南京勝迹之一。

結構

南北長2.5公裡,東西寬2公裡,周長9公裡,呈凸字形。皇城開有六道門:正南為洪武門,正對着都城正陽門(今光華門);東南為長安左門,外為長安街(今八寶街);西南為長安右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玄武門。宮城又稱大内,俗稱“紫禁城”,開有六道門:正南是午門(今午朝門),東南為左掖門,西南為右掖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正北是北安門。在皇城與宮城之間還有兩道門,南為承天門,北為端門,與洪武門、午門處在同一條中軸線上。

旅遊

現在就讓我們沿着明故宮内的南北中軸線,由南向北,對皇城與宮城作一次巡禮。由皇城南端的洪武門進,到承天門中間的禦道上,有五座石橋,名叫“外五龍橋”,橋下就是外禦河。在洪武門至外五龍橋之間的禦道兩側,是明朝中央官署區。禦道西側是高級軍事指揮機構,包括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以及太常寺、通政司、錦衣衛、旗手衛、欽天監等;禦道東側是中央高級官署,包括宗人府、史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以及翰書院、詹事府、太醫院等。在承天門與端門之間的禦道兩側是廟社區,東邊設置了祭祀皇帝祖宗的太廟,西邊則是祭祀神靈的社稷壇,再向北走就到了午門。

 進入午門,又有五座石橋,稱“内五龍橋”,橋下為内禦河。過了橋就是奉天門,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奉天、華蓋和謹身三大殿。三大殿的東側有文華殿和文樓,西邊有武英殿和武樓,統稱為“前朝”五殿。奉天殿,就是人們常說的金銮殿,是朱元璋舉行重大典禮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的地方。後來北京故宮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就是模仿奉天、華蓋、謹身三殿建造的。

三大殿之後,是皇帝與後妃生活起居的地方,名叫“後廷”。處在中軸線位置上的是乾清、交泰、坤甯三宮,左有柔儀殿(東宮),右有春和殿(西宮),兩殿相對。東北角為東六宮,西北角為西六宮。在春和殿西側還有禦花園。“前朝”與“後廷”相結合,組成“朝廷”。

整個明故宮,殿宇重重,樓閣森森,雕梁畫棟,萬戶千門,金碧輝煌,氣勢恢宏,曾作為明初洪武、建文、永樂三代皇宮,長達54年之久。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明故宮才正式結束王朝皇宮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仍十分重要。

曆史

這麼一座富麗堂皇、壯麗崇宏的皇宮建築,又怎樣走向衰敗、破落以至毀滅的呢?有不少人認為是毀于清鹹豐年間太平天國戰火中,這種說法不盡全面。實際上早在明代與清初,南京明故宮就已屢遭破壞,它的衰毀是有一個過程的。

首次災難降臨于明初建文年間。朱元璋死後,他的孫子建文皇帝朱允繼承皇位,引起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的不滿,便以進京誅滅奸臣為名,向南京進兵。經四年戰争,于公元1403年攻入南京,結果“都城陷,宮中火起”,燒毀了奉天殿等宮殿,建文帝與後妃也被燒死(一說是逃往南方)。朱棣即皇帝位,年号永樂,是為明成祖。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北遷,南京明故宮漸趨冷落。此後數百年間,風吹雨打,自然損壞也很嚴重。如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夏六月天降雷雨,謹身、華蓋等殿被雷電擊中起火。憲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五月,“南京大風拔太廟樹,摧大祀殿及皇城各門獸吻”。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秋七月,暴風雨,江溢,郊社陵寝宮阙城垣皆壞”。到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崇祯皇帝的弟弟朱由崧逃往南京,建立南明小朝延時,明故宮已相當破敗,以緻朱崧隻能在南京“即皇帝位于武英殿”了,因為金銮寶殿已蕩然無存。

清軍平定江南以後,将明故宮改為八旗兵駐防城,設置将軍、都統二衙門于其中,還從太平門至通濟門加築城牆予以隔離,明故宮建築遭到很大破壞。公元1684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到達江甯(南京),見到殘破不堪的“明時故宮”大為感慨,作《過金陵論》一文寫道:“道出故宮,荊榛滿目,昔者鳳阙之巍峨,今則頹垣殘壁矣!......頃過其城市,闾閻巷陌未改舊觀,而宮阙無一存者,睹此興懷,能不有吳宮花草、晉代衣冠之歎耶!”可見此時的明故宮已經是“宮阙無一存者”,相當荒涼了。

到了清鹹豐、同治年間,由于太平軍與清軍的作戰運動,明故宮又經受了一次較大的破壞,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構件基礎外,“樓台金粉已沉銷,......月落宮垣春寂寂”,隻剩下一片殘垣碎瓦、蛇鼠出沒的廢墟。1911年,英國人法雷斯還從明故宮遺址中拆走七塊石刻和三對石獅,運往下關揚子飯店進行裝飾。到了1929年為了迎接孫中山先生靈柩安葬中山陵,新建了中山東路和逸仙橋,明故宮遺址被中分為南北兩部分,僅存午朝門與地下柱礎等少量遺迹了。

現狀

随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荒寂多年的明故宮遺址又重獲新生。南京剛一解放,劉伯承、陳毅等同志即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座談,征求保護意見。與會者一緻認為這是我國曆史上重要的明朝皇宮遺址,應該予以保護,因此決定将約350個石柱礎就地深埋,埋入路北側中軸線及其兩側;将中山東路北側約60萬平方米的地辟為南京軍區教練場進行保護;并将當年被英國人法雷斯劫至下關揚子飯店的石雕運回遺址重加修整。1956年10月,明故宮遺址被公布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市政府正在規劃論證新的保護利用明故宮遺址的方案,以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遊客遊記

這裡也就是有關資料上的“大明王府”。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僅存了遺址和前後門兩個象征性的建築,公園内就隻剩兩行排到盡頭的樹木、草地、磚石砌的古道和僅存的幾個石墩。但從殘留的石墩就可以看出其以前規模之宏大——明朝皇宮嘛,自是不消說了。

但遊人很少。老人小孩在廣場上放着風筝。隻是不知旁邊的“禁止在此地放風筝!”的警示是給誰看的。也有老人在轉悠着,閑散得很。因為比較空曠,周遍車流的嘈雜聲也不很明顯了,園内背景音樂低回着,倒是個鬧中取靜的好地方。旅遊團更是不來光顧了,所以隻能是沿着古道的正中線走了個來回。那正中線古時應該是文武大臣門上朝和列位皇帝們走的線吧,隻不知我們的落腳是否會有偶合。

明故宮創新

2005年國慶節前,富含文化底蘊的明故宮遺址公園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前來休閑的廣大市民。昨天,市長蔣宏坤率相關部門負責人檢查明故宮遺址公園環境綜合整治情況。他要求,高标準地做好整治工作,确保質量,使改造後的明故宮遺址公園成為南京悠久曆史文化的展示地、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由于隸屬關系不明确,公園管理不到位,明故宮遺址公園一直存在檔次偏低、環境較差等問題。為給市民建造一個環境優美的好去處,2005年7月份,明故宮遺址公園開始對内部及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如今的明故宮遺址公園内,原來有礙景觀的臨時管理用房和與遺址公園風格極不相宜的大型固定遊藝設施已經拆除,改鋪草坪和種植近千株大樹,整個工程即将竣工。蔣宏坤一行昨天從遺址公園北大門開始,詳細地查看工程的具體進度及建設情況。蔣宏坤指出,明故宮遺址公園是南京曆史文化的展示地,公園内建築要與公園整體相匹配,與公園的品位相協調。他要求,鋪裝質量要到位,補綠要及時,結合周邊房屋出新,高标準地把公園環境整治好,确保10月1日以嶄新的面貌對市民開放,确保把明故宮遺址公園打造成南京城市建設中的亮點工程。

“明故宮遺址公園是主城區難得的一個文化廣場、市民休閑廣場”,蔣宏坤要求,要利用好公園的優勢,選擇合适的樹種,使遺址公園在體現文化品位與增強休閑功能上相得益彰。要打造市民樂意休閑的好公園,關鍵要靠有效的管理。蔣宏坤強調,明故宮遺址公園的管理要從細部做起,實施全天候保潔,在原有的管理層次上創新管理方法,切實把公園管好,滿足市民的休閑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