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一中

襄州一中

省立高級中學
古城襄陽座落在文化發展源遠流長的荊楚大地上,現改名襄陽,創辦于1952年的襄州一中現校址就位于襄陽市東大門的316國道旁,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獨特,是湖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高中之一,在2003年被評為湖北省省級示範高中。[1]學校地址:襄陽市襄州區航空路38号市内可乘坐4路、9路、16路、23路、24路、515路、530路公交到
    中文名:襄州區第一中學 外文名:XZYZ 簡稱: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文明示範單位,省級教代會先進單位 綠化先進單位,優質生源基地 高考優勝單位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師: 簡 稱:襄州一中 現任校長:蔣磊 校 訓:厚德自強,求是創新 類 别:省立高級中學 所屬地區: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

學校簡介

學校位于航空路72号,學校占地面積133340平方米,綠化面積約28934.4平方米,綠化率100%。學校樓房建築面積87602.91平方米。擁有高标準的教學大樓、學生公寓樓、學生食堂、綜合辦公樓、科技實驗大樓、标準的田徑運動場、體育館、遊泳池等建築。裝配了有240台計算機的微機教室4個,75個多媒體教室,12個理化生實驗室。有雙向教學系統1套(1個總控室,50個監控教室),演播廳1個,電子閱覽室(備課室)1個。

配備了影視錄像電教室、閉路電視系統和校内程控電話系統、校園寬帶網。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開架借閱,設有藝術室、體操室、校史、國防教育和教學成果圖片展覽室,可同時開展藝術、科技、文學社團、演講報告及各種活動課。

我校設有高中三個年級,其中高一29個班,高二26個班,高三27個班,共82個教學班,附設初中部三個年級各一個班。全校初、高中合計85個教學班。在籍學生約6000人。學校在崗職工有387人,其中專職教師210多人。學校有特級教師7人。高級教師76人,一級教師100餘人。有20餘人通過研究生課程班學習,取得了結業證,有一人取得了教育碩士學位證,有20餘人正在參加教育碩士進修。

曆史沿革

即襄州區第一中學,簡稱襄州一中,原稱襄陽區一中,後襄陽區改為襄州區,故改名為襄州區第一中學。學校創建于1952年,校址位于襄陽市東大門的218省道旁,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獨特,是湖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高中之一,在2003年被評為湖北省省級示範高中。

教學質量

襄州一中校園風景襄州一中經過五十多年的奮鬥與發展,已确立了鄂西北名校的地位。特别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學校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教育教學質量自1992年起一年一步大跨越,呈現迅猛強勁的發展勢頭。

1992年高考過省線恢複建校以來最好水平。

1993年龍明濤摘取襄陽市"文科狀元"的桂冠。

1994年高考陳禮國以609分的成績再奪襄陽市"文科狀元",不滿15歲的齊志宇考入清華大學。

1995年以來一年一個新跨越,襄陽市"理科狀元"多次出自我校,學校也實現了高考三大名校(清華、北大、中科大)校校有人的好成績。學生生參加數理化奧賽的也有百餘人獲獎,其中張少良等同學獲得物理全國二等獎,在全國數學聯賽中馮陽、許鵬、陳中青等同學分别獲國家和省一等獎。劉婕獲國際奧林匹克"體育與文學大賽"一等獎,并受到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先生的親切接見。

2005年高考更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取得了曆史性的重大突破。

2011-2012學年,襄州一中在推進新課改的同時,全面落實了"課内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通過"比教學",在教師中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風氣,提高了課堂效率,鞏固了教學質量;學生們收獲到了高效課堂所帶來的快樂和加強了家校之間的互通,進一步增進了學成績。通過"訪萬家",生、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

近十年襄州一中上重點大學人數5000餘人,過省線學生近20000名,其中40多人考入清華、北大、中科大等名校。

2012年高考又一次喜獲豐收:過一類重點線492人,蟬聯各縣市區第一,居全市第三;應屆生過一類線人數居各縣市區第一;文科過一類線人數居各縣市區第一;郝清同學以文科618分位居各縣市區第一;郝清、劉羊同學勇奪區文、理科狀元;飛行員過線3人,居各縣市區第一;本科上線人數1980人,居全市第一。襄州一中以突出的高考成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2013年高考過本科線1591人。其中,過一類重點線281人:文科34人,理科230人,藝術13人,體育4人;過二本線681人:文科117人,理科564人;過三本線606人:文科145人,理科461人。全區理科最高分642分(襄州一中),文科最高分588分(襄州一中)。理科13人過600分以上,其中,襄州一中11人。

2014年高考過本科線總人數達1264人。文理科過一本線293人(應屆生215人,往屆生78人)。其中,理科263人,文科30人。文理合計過一本線比去年增加29人。應屆生一本線上線215人,比去年增加76人,超出市教育局下達一類計劃數100人。文理科過二本線447人(應屆生304人,往屆生143人)。其中,理科367人,文科80人,文理合計過線人數超出市教育局下達二本計劃數61人。文理科過三本線465人(應屆生390人,往屆生75人)。其中,理科350人,文科115人。體育、藝術、飛行員類本科雙過線59人。其中,體育10人,藝術43人,飛行員6人。

餘超同學取得我區理科最高分637分,吳轶迪、程雪義兩同學分别取得我區文科最高584分。文理科600分以上高分24人均出自區一中。

2015年高考不負衆望,再創輝煌,取得跨越式的突破!1、過一本重點線436人,比去年淨增143人。2、過600分以上23人。飛行員過線5人。體育藝術過線49人。少年班過一本線1人。3、過本科線1196人。4、高三9班、10班兩個陽光班過一本重點線100%。5、過一本重點線人數是市教研室下達一本指标的285﹪。

2010-2011學年度被評為全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一等獎。學生競賽成績顯著,三年來獲市以上獎勵50多人次,10多位同學獲全國一、二等獎。成為武漢大學優質生源基地、華中科技大學優質生源基地、武漢理工大學優質生源基地、華中師範大學外語教學教改試驗基地、武漢科技大學優質生源基地等。

師資力量

襄州一中現有專職教師328人,學曆達标率100%。其中特級教師7人,高級教師94人,研究生學曆38人。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省級骨幹教師8人,市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35人。教師年齡結構合理,整體素質優良。學校為充分調動教師隊伍的積極性,經常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進行科研交流活動。并請校外學術專家和知名人士,傳經送寶,請相關專家來學校搞學術交流活動,培養了一批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教育骨幹。為了穩定教師隊伍,學校堅持事業留人和待遇留人的用人機制,讓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價值得到體現,能夠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

近五年襄州一中教師在全國各大刊物和報紙共發表論文500餘篇,承擔國家級課題2項,參加省、市優質課競賽80多人次獲獎,物理學科謝彬代表湖北省獲得全國物理教學大賽一等獎。在全國、全省青年教師教學大比武中,一中青年教師20多人次獲得一等獎。

學校榮譽

襄州一中多次榮獲湖北省、襄陽市政府及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表彰,被授予文明示範單位、省級教代會先進單位、綠化先進單位、優質生源基地、高考優勝單位等榮譽稱号,成為華中師範大學外語教學教改試驗基地、華中農業大學教學教研基地,武漢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一中精神

校訓

厚德自強,求是創新

校風

嚴、實、勤、活

教風

德優業精、博學拓新

一中精神

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敢于吃苦、樂于奉獻、開拓創新、勇創一流

管理措施

襄州一中經過五十多年的奮鬥與發展,已确立了鄂西北名校的地位。特别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學校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教育教學質量自1992年起一年一步大跨越,呈現迅猛強勁的發展勢頭。1992年高考過省線恢複建校以來最好水平。1993年龍明濤摘取襄樊市“文科狀元”的桂冠。

1994年高考陳禮國以609分的成績再奪襄樊市“文科狀元”,不滿15歲的齊志宇考入清華大學。1995年至今一年一個新跨越,全市“理科狀元”多次出自我校,我校也實現了高考三大名校(清華、北大、中科大)校校有人的好成績。同時教學常規管理、幹部隊伍管理、教師隊伍管理、後勤服務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等工作都取得很大成效,經驗在全市交流。

主要做法是:

(一)進行人事制度改革,提高管理隊伍的工作素質和管理能力。

1、中層幹部競争上崗有活力。在區教體局的直接監督和指導下,我校在全區教育系統率先進行了幹部任用制度的改革,取消幹部終身制,實行競争上崗。中層幹部由過去的26人精簡到了13人,年齡一般在30歲左右,實現了幹部隊伍由群衆公選,年輕、精幹、責任意識強,辦事效率高。

2、教研組長競争上崗有動力。根據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和教育教學新形勢的需要,學校取消教研組長任命制,實行競争上崗。确定學科教學帶頭人,促進學校各學科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班主任教師雙向選擇有合力。實行由班主任聘用任課教師,任課教師挑選班主任的雙向選擇,從而增強了教師的責任意識、危機意識,以及開拓進取和不斷拼搏的精神,增強了班級的合力,為我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二)進行管理機制改革,調動教職工的責任心和積極性。

根據各級幹部的責任目标和崗位職能要求,我校開展層層責任承包。各年級主任、處室主任對校長簽訂工作責任承包書,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班主任對年級主任簽訂責任承包書,處室職工對部門負責人簽訂責任承包書。承包書職責明确,經濟目标和工作目标挂勾,責、權、利融為一體。一月一考核,一月一結帳。

(三)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全校教師全員參予,大力推行,人人過關,培養出一批業務精良的教學能手,為努力完成并力争超額完成各年級的質量目标,特别是高考任務,為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創造了條件。

(四)進行分配機制改革,增強工作競争意識和奉獻精神。

對前勤完善教學評價機制,發揮質量獎的激勵導向作用,使教學效率、教學質量與津貼對應挂勾。尤其是高三年級,高考成績優秀的多得,差的少得或不得。實現收入與責任、獎金與效益的緊密結合,拉大收入差距。

對處室,将年終獎和普獎變為工作質量獎,一學期考評兩次,分出“優、中、差”三個檔次,按檔次發獎金,拉開收入差距。讓那些愛崗敬業、服務一中、奉獻一中、師生滿意的職工多得獎,多收入。

對食堂,也實行責任承包,将工作質量、服務态度、工作效益和津貼、獎金挂起勾來。七個食堂并行發展,競争前進,把服務育人和服務生存結合起來,滿足一線教師和學生的生活要求。

(五)進行兩條線管理改革,提高兩個中心的工作效率。

緊抓以班主任為中心的班級教學管理工作,及時反饋班級存在的問題,制訂改革措施,每半月召開一次班級質量分析會,每月由政教處和年級雙向對各班工作考評一次。

緊抓以備課組為中心的學科教學工作,及時落實各年級各學科階段教學目标,每周一、四下午定時召開教研會,集體備課、同步教學、共同開展教研、教科研活動。每學期由教科室、教務處雙向對各備課組考評一次。

(六)深化教學科研,在“科研興校”中出效益。

一個學校的教學研究水平是一所學校學術水準的最直接、最快的體現,教學成績的不斷提高,離不開深入而持之以恒的教育教學研究,為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近年來,襄州一中大力實現“科研興校”的戰略,學校成立教科室,以此為依托,大力開展教學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活動,使學校的教學科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學校還相繼制定了《襄州一中對在各級刊物上發表教研論文教師的獎勵方法》(試行)、《襄州一中對在學科競賽中獲學生及其輔導教師的獎勵辦法》,大力推行教學研究和實踐探索。

近年來,全校師生在國家、省、市級的刊物公開發表,或通過正規出版社出版,或在國家、省、市級的專業學術會議上交流的論文、論著達200篇(冊),其中楊長榮的《關于高考作文的研究》發表在湖北省權威刊物《語文教學研究》上,崔瑣章的《我們怎樣做老師》在人民大會堂進行了學術交流,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學生參加數理化奧賽的也有百餘人獲獎,其中張少良等同學獲得物理全國二等獎,在全國數學聯賽中馮陽、許鵬、陳中青等同學分别獲國家和省一等獎。劉婕獲國際奧林匹克“體育與文學大賽”一等獎,并受到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先生的親切接見。

在襄州一中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襄州一中是多年來一直受襄陽區乃至襄樊市表彰的先進單位。特别是因為近十年來突出的辦學成績,在2003年被授予“湖北省示範高中”的稱号,成為湖北省名校之一。

發展思路

1、我們将進一步貫徹“以人為本,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2、進一步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進一步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已經出台教學質量評價方案和獎勵方案,用科學的評價方法調動教師奉獻襄州一中的積極性。

3、在全校實施競争上崗、全體教職員工參與的聘任責任制,增強每一名一中人的工作責任心和危機意識。

4、貫徹執行區委、區政府提出的辦學要求和希望,在一中建立一流的幹部隊伍,培養一流的學生、創新一流的管理,幹出一流的業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