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曼青

吳曼青

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曼青,1965年8月29日出生,男,漢族,安徽桐城人,中國共産黨黨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網絡信息領域專家,雷達探測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曼青于1983年9月—1987年7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技術系電子工程專業讀本科;1987—1990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讀研究生;1990—1995年任原機械電子工業部第三十八研究所總體部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2001—2009年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長、黨委委員,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7月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2018年8月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吳曼青主要緻力于中國雷達探測科技事業的發展與創新,創新發展了數字陣列雷達技術,成為引領雷達發展的新方向。
    中文名:吳曼青 民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省桐城市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學曆: 職業: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專業方向: 職務: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學術代表作: 主要成就: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經曆

早年經曆

1965年8月29日,吳曼青出生于安徽桐城的一個農民家庭。

1983年,畢業于安徽省桐城中學。

1983年9月—1987年7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技術系電子工程專業讀本科。

1987—1990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讀研究生。

工作經曆

1990—1995年,任原機械電子工業部(後為電子工業部)第三十八研究所總體部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1995—1996年,任電子工業部第三十八研究所總體部副主任。

1996年,入選中國“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1997—2001年,任信息産業部第三十八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1998年,晉升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2001—2009年,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長、黨委委員,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2年,入選“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專家”、“中央直接聯系專家”。

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同年,吳曼青和他的團隊主動無償利用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技術,為淮河抗洪救災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搜尋邱光華失事直升機組一度陷入困境,吳曼青帶領團隊,利用雷達技術成像5700平方公裡,确定了3個疑似點,經相互印證确定了一個高度疑似點,指揮部據此成功找到失事直升機。

2009—2011年,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長、黨委委員,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徽博微長安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0年,參加中央黨校井岡山幹部學院院士專家班培訓。

2011—2012年,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長、黨委副書記,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徽博微長安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1年,參加中央黨校延安幹部學院院士專家班培訓。

2012—2013年,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電子科學研究院(總體研究院)院長。

2012年,參加中央黨校“兩委委員”培訓,中組部高層次專家國情研修班。

2013年,參加中央黨校浦東幹部學院院士專家班培訓、中組部高層次專家國情研修班。7月,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電子科學研究院(總體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12月,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電子科學研究院(總體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2016年8月起,任北京未來網絡研究院(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未來網絡分院)首席科學家。

2017年3月,任社會安全風險感知與防控大數據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12月,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電子科學研究院(總體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2018年3月,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電子科學研究院(總體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7月,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8月,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2020年2月28日,受邀出席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的防控和治療有關情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吳曼青創造性提出了“小平台、大預警、高性能、新一代”的預警機發展思路,成功研制空警-500預警機,實現了從體制到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徹底解決了載機平台和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吳曼青緻力于推動網絡信息體系的創新發展,主持開展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重大工程的研究實施工作。

吳曼青率先提出了“發射數字波束形成技術”的新概念,完成的試驗系統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地進行了對實際目标的探測,填補了中國全數字化相控陣技術的空白。先後主持了多項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究開發工作,并在雷達科技理論和工程實踐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别是對中國雙(多)基地雷達、合成孔徑成像雷達、機載預警雷達、數字波束形成雷達、新一代數字化相控陣雷達的技術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使中國在這些領域的研究步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

由中國雷達專家吳曼青團隊研制成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魂芯一号”使中國雷達數字系統有了“中國芯”,實現了重大跨越。2013年,吳曼青提出“信息系統國度”的概念,并由此揭開了相關理論研究的序幕。

科研成果獎勵

據2020年10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吳曼青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時間

獎項

1995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5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05年

2005年度國防科技工業企業管理創新成果二等獎

2006年

2006年度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

2008年

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人才培養

員工講課

2011年11月29日,吳曼青給三十八所入所不滿3年的新員工、團員幹部和青年骨幹代表等講課。

培養理念

吳曼青告誡自己的團隊,三十八所是軍工電子國家隊,必須将國家需求、國家利益、國家目标放在第一位,一定要“國字當頭”。“隻有将歸宿定位到國家需要上,與時代同呼吸,與國家共命運,我們的創新才能迸發出最大的活力,獲得奔騰不息的源頭活水。”

吳曼青告誡年輕員工:“青年在成長的過程中,要廣泛汲取社會進步帶來的豐富成果,充分消化吸收,為我所用,而不能整天隻知道埋頭幹活,不知道擡頭看路。要在重大危機、重大政策、重大事件、重大接待等中錘煉自己,尋找創新的源頭活水,制造個人發展的火車頭,确立個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1994年

光華科技獎勵基金三等獎

1995年

優秀科技青年

1996年

中國雷達學會最高獎“申仲義雷達獎”

1997年

中國青年科技獎

1999年

安徽省優秀人大代表

2001年

總裝備部1996~2000武器裝備預先研究先進個人

2002年

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05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

2006年

國防科技工業裝備研制個人一等功

2009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9年

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專家

2009年

中央直接聯系專家

2009年

第二屆國防科技工業傑出人才獎

2009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社會任職

當選時間

職務名稱

2007年

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2011年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11年

常務委員會促進企業自主創新專門委員會委員

2011年

總裝備部雷達探測技術專家組組長

2012年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2012年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2013年

海軍第三屆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兼職委員

2013年1月

安徽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4年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信息與控制領域預先研究專家組副組長,空軍建設發展顧問

2012年11月—2017年11月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2016年3月25日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

2018年1月

廣東公安“智慧新警務”建設首席專家

2020年10月10日

中國網絡信息安全科技創新發展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

先後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雷達探測技術專家組專家、信息産業部電子信息科技專著出版資金評審委員會委員、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安徽省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人大代表等職務。

個人生活

1983年,吳曼青參加高考前一周,父親因病離開了人世,沒能看父親最後一眼成了他終生的遺憾。

人物評價

吳曼青是中國新體制、新概念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積極探索者。(光明網評)

吳曼青能吃苦、肯鑽研,做事踏實認真。(《中國科學報》評)

吳曼青做事認真,對國家戰略需求和研究領域的科技進展極為敏感,非常重視人才招聘,應聘的博士,簡曆“一個一個看”,并和每一位有意進入三十八所的海歸人才親自面談,了解他們的研究意向和需求。(《瞭望》新聞周刊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