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

全國重點大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現有三元裡和大學城兩個校區,占地1355畝。于1956年創辦,是新中國最早興建的中醫藥高等學府之一,原直屬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1995年2月由廣州中醫學院更為現名。1997年學校正式跨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高校行列。2000年轉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廣東省管理為主。2002年學校接受并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專家組評估;2003年學校“九五”“211工程”建設項目以優秀的結論通過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組成的專家組評審。2004年學校正式列入廣東省“211工程”學校,在同年全國的一級學科評估工作中,學校中醫學一級學科整體水平全國排名第一,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排名第三,中藥學一級學科排名第六。為廣東省唯一一所新增具有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的院校。
    中文名:廣州中醫藥大學 外文名: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簡稱:廣中醫 辦學性質:公立大學 學校類别:醫藥類 學校特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7年)廣東省"211工程"(2003年) 主管部門:廣東省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張建華校長:王偉 本科專業:29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個 院系設置:中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針灸推拿學院、醫學院、基礎醫學院等20個學院 校訓:厚德博學、精誠濟世 校歌:《廣州中醫藥大學校歌》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大學城外環東路232号 院校代碼:10572 主要獎項:國家發明獎二等獎3項(截至2015年11月)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截至2015年11月)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4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2002年、2009年) 知名校友:朱拉伊、鄧鐵濤、歐明、王建華、劉良、鄭雁雄等

學院概況

廣州中醫藥大學辦學基礎為創立于1924年的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1956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廣州中醫學院,是新中國首批四所高等中醫藥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原直屬國家衛生部,2000年轉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管理。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晉級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020年成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單位。學校秉承“崇德遠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笃學精業”大學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校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實施“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和承擔“中醫拔尖創新人才模式改革試點項目”高校,入選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醫學、中藥學是國家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重經典、強臨床”是學校本科教學最鮮明的特色。80年代中期,學校率先啟動經典回歸臨床的教學改革,實施“院系合一”的管理體制,促進醫教協同發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國首批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規模和培養質量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學校人才輩出,培養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良教授等一批傑出校友,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學校積極推進協同創新,服務地方經濟。與省内外15個地市建立産學研合作關系,幫助農民精準脫貧、促進山區鄉村振興。學校研發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腎育胎丸、和胃止痛膠囊等系列中成藥成為廣東醫藥企業的核心産品并暢銷全國。近3年,學校大力發展科技成果轉讓及技術轉移工作,轉讓科技成果合同經費達5000萬元。在全省指導建立了50個以“南藥”為特色的中藥材規範種植基地,種植面積達100多萬畝。

學校大力挖掘和弘揚中醫藥文化,塑造了行業特有的人文環境。學校建設的廣東中醫藥博物館,是全國高校首批國家二級博物館,與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一起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确定為首批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成為廣東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窗口。

學校充分發揮地緣和人文優勢,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自1974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至今已為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兩萬多名中醫藥高級人才,聯合香港、澳門地區大學成立粵港澳高校中醫藥聯盟,在澳洲等國家和地區成立7個中醫藥海外中心和3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學校和附屬醫院與國際知名大學開展共建聯合實驗室和研究基地共建,合作開設特色品牌課程,開展交換生項目,深入開展中醫藥領域的合作研究,聯合成立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創新中心,與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聯合設立中醫藥聯合研究基地等

曆史沿革

廣州中醫藥大學原成立于是1956年,是中國最早的4所中醫院校之一,它的建校基礎是成立于1924年的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1933年,在學校對面建了附屬廣東中醫院,供教師臨床及學生實習之用。抗戰時期,學校流離失所,先後在香港、韶關辦學,曾經停辦,後又複校。1940年更名為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n

1952年,廣東省中醫進修學校成立,依托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辦學,1953年停止招生,兩校成為近現代名醫成長的搖籃,為廣東中醫學院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n

1956年,廣州中醫學院成立。同年開始招生,學校從全省各地征調及聘任一批經驗豐富的中醫擔任教師。1957年,經上級批準,學校在三元裡擇地,新建校址。60年代初期,學校建設初步完善,醫教研同步發展。n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正常的教學的秩序受到沖擊,一度停止招生,校名也改為“廣東中醫學院”。學校響應“把學校辦到農民家門口”的号召,學院先後在全省各地下鄉辦短期班,如海南六•二六大學,南雄五•七分院,為農村培養赤腳醫生。當時李國橋教授帶領523小組研究瘧疾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發明的雙氫青蒿素哌喹片被推薦作為WHO基本藥品目錄的國際性研究推廣項目,2004年獲瘧疾風險基金(MHV)350萬美元資助,由英國牛津大學等著名機構承擔,中國仍享有自主知識産權。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學校恢複了“廣州中醫學院”的名稱。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成為社會倡導的主旋律。1977年開始恢複高考。1978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是國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高等學校之一。1995年該校更名為“廣州中醫藥大學”。n

2003年,在抗擊非典的戰鬥中,學校一附院、二附院被評為“廣東省抗非典先進單位”。2004年,該校主體進入大學城。2005年,學校首次承擔“973”計劃項目,鄧鐵濤教授出任首席科學家。2006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整體驗收。同年,廣東省召開“建設中醫藥強省”大會。開啟了學校新的裡程碑。n

2004年,學校主體進入大學城。n

2005年,學校首次承擔“973”計劃項目,鄧鐵濤教授出任首席科學家。

2006年。成為廣東省唯一一所新增具有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的院校,廣東省首批中藥學研究生創新基地。同年,學校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n

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結果優秀。n

2010年,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n

2011年底,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n

2014年12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廣州中醫藥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三方在深圳簽署合作辦學框架協議。n

2015年4月,入選國家首批“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和承擔“中醫拔尖創新人才模式改革試點項目”高校。12月,學校成為“創建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合作聯盟”(2018年更名為“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建設聯盟”)創始成員。n

2017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9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廣州中醫藥大學入選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n

2018年11月,入選廣東省新一輪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中的“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n

2020年7月,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研究院挂牌成立;同月,學校與東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簽約及揭牌儀式在東莞市中醫院舉行。6月,廣州中醫藥大學成為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10月29日,成為廣東省高校港澳台僑學生管理研究聯盟理事單位。n

2021年3月20日,依托廣州中醫藥大學建設的省部共建中醫濕證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2014年,學校有教職員工(含附屬醫院)5000多人,學校有國醫大師2人、有雙聘院士5名、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教育部高校學科(專業)教指委專家6名、省級教學名師5名、珠江學者特聘教授4名、廣東省名中醫45名。截至2020年4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449人,其中正高職稱394人,副高職稱467人。

院系專業

截至2020年4月,學校下設20個二級學院,開設本科專業29個,橫跨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教育學7個學科門類。

學院名稱

專業設置

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中醫學(九年制)、中醫學(“5+3”一體化)下、中醫學(“5+3”一體化)、中醫學(中醫骨傷科臨床方向)

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複臨床醫學院

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康複治療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

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藥學、制藥工程、藥物制劑、中藥制藥

廣州中醫藥大學外國語學院

英語

廣州中醫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公共事業管理、保險學、市場營銷、應用心理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護理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體育健康學院

體育教育

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醫學信息工程、醫學檢驗技術、生物技術

深圳墨爾本生命健康工程學院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

——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臨床醫學院

——

繼續教育學院

——

專業

教學建設

2002年、2008年兩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結果均為“優秀”,2012年12月學校中醫學專業順利通過教育部中醫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認證。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擁有國家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

學科建設

廣州中醫藥大學是中國首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1998年成為全國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博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2002年獲國家首批開展非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攻讀中醫學碩博連讀研究生的試點工作。2004年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該校中醫學一級學科整體水平全國排名第一,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排名第三,2009年學科評估中藥學一級學科排名第五。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學位類别(領域)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學位類别(領域)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5個,一級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3個,其中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25個;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中醫學n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學n

省攀峰重點學科:中醫學n

省優勢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中藥學n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n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n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中醫n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藥學、護理學n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科學技術哲學、思想政治教育n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中醫、中藥、護理

對外交流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廣州中醫藥大學2009年成為國家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交流與合作基地,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接待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訪問團體(個人),是輻射全球的中醫藥學術和教育中心;牽頭舉辦穗台港澳中醫藥信息交流會和“泛珠三角區域”高等中醫藥院校合作發展聯席會,建立廣東中醫藥博物館并入選全國科普基地,被譽為中醫藥海外傳播的“南風窗”。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擁有科技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實驗室1個、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技術平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1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4個、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2個。

科技部重點實驗室:國家新藥(中藥)安全評價(GLP)研究重點實驗室n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藥資源科學重點實驗室n

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實驗室:中藥種質優化與産業應用工程技術實驗室n

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技術平台:南藥可持續利用研究與綜合開發利用技術平台n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現代中成藥工程研究中心n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中藥藥理(消化)實驗室n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廣東省中醫證候臨床研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中醫急症研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新藥篩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中藥新藥研發重點實驗室n

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中藥有效性與安全性研究重點實驗室、中醫疑難病症重點實驗室

科研成果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近5年主持一批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30多項,學校承擔科研項目數2069多項,縱向科研總經費3.5億元,其中國家級項目176項,包括國家“973”計劃項目3項(含課題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3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25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1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8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79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圖書館

截至2013年8月底,學校圖書館累積館藏紙本資源總量達147萬冊,外文書刊41490冊,中文期刊1361種,外文期刊13種,學位論文31168冊,随書光盤33050片。電子圖書180萬冊,電子學位論文199萬種,名師講壇視頻資源5300集,系列數據庫30餘種90餘個子庫,其中與生物醫學相關的數據庫28種,含全文型數據庫15種,文摘型數據庫7種,事實型數據庫3種,綜合類數據庫11種,醫藥類數據庫17種,中文數據庫18種,外文數據庫共有13種。藏書主要以生物醫學特别是中醫藥學文獻為主,涵蓋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

圖書館2011年獲準成為第一批省級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截至2014年3月,學校館藏有普本中醫古籍2082部計10356冊,善本195部計1426冊,其中不乏珍貴稀少的書種和版本:《汪石山醫書八種》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7部明清善本入選廣東省第一批《廣東省珍貴古籍名錄》。

博物館

據2015年12月學校博物館官網信息顯示,廣東中醫藥博物館館藏醫史文物5000餘件,中藥标本2400多種1萬多瓶(份),室外藥圃栽種中草藥2200多種。現開辟有醫史展區、中藥展區、大型液浸标本展區等室内展區和科普互動區;室外除“藥王山”、“時珍山”等中草藥種植園區外,還有嶺南名醫壁、醫聖張仲景雕塑等景點。

學術期刊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出版有《新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3個中文核心期刊和統計源期刊。

醫療機構

直屬附屬醫院

第一附屬醫院

第二附屬醫院

第三附屬醫院

附屬粵海醫院

直屬附屬醫院

非直屬附屬醫院

附屬深圳中醫院

附屬中山中醫院

附屬廣州中醫院

附屬佛山中醫院

附屬廣東第二中醫院

附屬南海婦産兒童醫院

附屬東莞中醫院

附屬茂名中醫院

附屬湛江第一中醫院

附屬廣州中西醫結合醫院

附屬新會中醫院

附屬台山中醫院

附屬湛江第二中醫院

附屬廣東中西醫結合醫院

附屬順德中醫院

附屬汕頭中醫院

附屬海南中醫院

附屬重慶北碚中醫院

附屬清遠中醫院

附屬三亞中醫院

附屬寶安中醫院

附屬陝西安康中醫院

附屬海口中醫院

附屬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

附屬内蒙古國際蒙醫醫院

附屬内蒙古中醫院

非直屬附屬醫院

文化傳統

校徽

由“G”和“中”字為基本元素組成,英文“G”代表“廣州”的首字母,草書“中”字代表中國、中醫,表現中醫藥文化人文底蘊;“中”字又像燈籠,象征平安祥和。整體符号“@”表達了廣州中醫藥大學融入世界、走向世界的現代化理念。在這個标志中,紅色代表熱情和友善,藍色代表智慧和科技,并與學校建築色彩相呼應。校名中文字取自書法家麥華三手書,英文字選用黑體,整體設計充分彰顯學校豐厚的文化底蘊和銳意進取的時代精神。

大學精神

崇德遠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笃學精業

校歌

《廣州中醫藥大學校歌》n

集體作詞,魏揚、賈淑珍作曲n

中華文化熠千秋n

學術研求,岐黃大道,n

杏林毓秀,朝夕競風流!n

師先哲,啟新猷,n

晦明風雨共潛修!n

厚德博學,精誠濟世,同心寫春秋!n

玉函金匮,光耀滿寰球!

校訓

厚德博學、精誠濟世

“厚德”來源于《易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人處于世,要經曆許多艱難困苦,曲折磨難。對待艱難、對待曲折,要具有如土一般兼容萬物的博大胸襟。土,為萬物之本,萬物的生長是以土為基,從《易經》原文可見,為人端正,品格高尚的人是通過個人的魅力與人相處的。

博學,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為廣泛地學習。博學是基礎,是一切發現、發明的源泉。博學,要求學者通過各種渠道獲求知識。向智者學,向年長者學,向專長者學。學百家之長,溶百家之法,成自家之學。古今著名的醫家幾人不是博覽群書,遍訪名醫而建立其認識、治療疾病的思維方式和治療方法?《千金要方·大醫精誠》:“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誠,《說文》:“誠,信也。”誠實守信是每位公民應遵循的基本行為規範。校訓專門提出,說明“誠”在行醫治病中的重要意義。精誠,是為人處世的感受,也是對自我的要求。醫生,是病人托付性命的人,更需要為人真誠的品性。

“濟世”是“厚德、博學、精誠:的最終歸宿,也是醫者最終追求。救世即濟助世人。《論語·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濟衆。”指出廣泛的救助世人,才可稱其為濟世。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張建華

黨委副書記、校長

王偉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校工會主席

白建剛

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

鄧國安

黨委常委、副校長

潘華峰、林彬

黨委常委、副校長、第二附屬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

張忠德

副校長

劉中秋、王宏斌

黨委常委、副校長

郭鴻

現任領導

名師教授

學校有很多有成就的名醫名師。有4位終身教授,23位首席教授。n

首席教授:

王甯生: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西醫結合基礎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主要從事中藥藥物動力學和中藥安全性評價研究。n

陳蔚文: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消化内科、藥理學、分子生物學的科研、臨床與教學工作。n

李國橋: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國際知名瘧疾防治專家。長期緻力于中西醫結合防治瘧疾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是青蒿素類藥防治瘧疾臨床研究成果的主要貢獻者。n

陳紀藩: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中醫臨床基礎學科(金匮要略專業)學術帶頭人,從事中醫教學、醫療與科研實踐41年,長期緻力于中醫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實踐,在全國倡導将經典醫著教學回歸臨床,開創了中醫人才培養的新模式。n

終身教授:

鄧鐵濤:中醫屆泰鬥。n

劉仕昌:88歲的高齡,深入一線會診病人。n

王建華:主要從事于脾胃虛症分研究,他帶領的團隊2000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n

歐明:是西醫通、中醫通、英文通,翻譯中醫文獻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