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姓

鄒姓

中國姓氏之一
鄒姓,中國姓氏之一,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行第六十七位。[1]源流頗多,有一支源于姚姓,姚姓之鄒:舜帝姚姓。舜擅長占蔔預測,亦稱姚舜。舜帝後裔姚姓族人開創建有鄒國,是最早的鄒國,是殷(商朝)的諸侯國,姓名名典《姓觽》:“鄒國,舜後,姚姓。”西周初有一支源于子姓,是商纣王庶兄微子啟的弟弟微仲食邑于鄒邑的後人,是“以邑為氏”鄒氏(據專家考證子姓鄒占當今鄒姓百分之八十,其次是出自曹姓的鄒,其它來源還沒有發現族譜)。
    中文名:鄒姓、 驺(先秦) 外文名:Zou 别名: 名人:鄒忌、鄒衍、鄒奭、鄒浩、鄒應龍、鄒韬奮等 得姓始祖:正考父 宣靖父 穆公 正體字:鄒、驺

姓氏源流

鄒(Zōu鄒)姓源出有五:

源出處一

出自姒姓,為越王勾踐驺氏之後所改。據《史記·東越傳》所載,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皆為越王勾踐之後,姓驺,據有關學者考證,驺亦作鄒。

源出處二

出自子姓,為商纣王微子啟之後,以邑名為氏。據《史記·殷本記》及《元和姓纂》所載,鄒氏為商纣王微子啟的後代。公元前11世紀周平公把商的周圍地區封給殷纣王庶兄微子啟,建立宋國,建都于商丘,其後三朝采食于鄒邑,其第五世孫叔梁仡以邑名“鄒”為姓,稱為鄒氏。所以稱此支為山東鄒氏。

源出處三

出自曹姓,為颛顼帝後裔挾(曹姓)之後,以國名為氏。據《說文解字》及《姓氏考略》所載,上古時有邾婁國為颛顼帝後裔曹挾所建,戰國時魯穆功改邾婁國為鄒國(今山東省鄒平縣)。後來鄒國被楚國所滅後有鄒氏,亦稱之為山東鄒氏。

源出處四

出自蚩尤之後,以地名為氏。據《拾遺》所載,黃帝在打敗蚩尤以後,遷其遺民至鄒屠,其子民根據地名命名為鄒屠氏,後簡為鄒氏。

源出處五

出自其他民族有鄒姓。今滿、回、土家、苗等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微子啟。乃商王纣的庶兄,本應承繼帝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克商滅纣,封子于宋地立國,定都商丘,以供奉商湯的宗祀。微子薨後,其弟衍繼位,是為微仲,又傳至其曾孫愍公,愍公有孫名考父,曆仕宋國戴公、武公、宣公三朝,食采于鄒邑,其五世孫叔梁纥時,以邑名鄒為氏,是為鄒姓,他們尊微子啟為鄒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鄒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排第六十七位,屬于大姓系列,人口約四百四十三萬一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28%左右。

曆史上鄒姓的遷徙與分布

先秦時期,鄒姓的活動主要在山東地區。秦漢以後,鄒姓很快遷到河南,湖北地區。三國兩晉時,鄒姓已挺進到陝西,南下渡長江入湖南、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區。唐朝時二次中原南下大移民,鄒姓主體移入了江南,福建、廣東等地的鄒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清朝初期鄒姓進入了台灣地區。

宋朝時期,鄒姓大約有13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7%,排在第九十六位。鄒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占全國鄒姓總人口的61.5%。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江蘇,這二省鄒姓大約占全國鄒姓總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福建、湖南,這二省的鄒姓又集中了14%。全國形成了贛閩湘和江蘇兩塊鄒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鄒姓大約有38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1%,排在第六十一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鄒姓人口增長速度高于全國人口增長速度。明朝時期,江西仍為鄒姓的第一大省,約占全國鄒姓總人口的38.6%。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福建,這二省鄒姓大約占鄒姓總人口的48.6%,其次分布于廣東、江蘇、湖北、浙江、山東,這五省的鄒姓又集中了36%。宋元明期間600餘年,鄒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除了人口急劇增加以外,其人口主要由北向南和東南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以贛閩為中心的江南鄒姓人口聚集區。

當代鄒姓的分布與圖譜

當代鄒姓的人口370多萬,為全國第七十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9%。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鄒姓人口由38萬增到近370萬,增長了近10倍,鄒姓人口的增長速度低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鄒姓人口增長率是呈∧形的态勢。鄒姓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約占全國鄒姓總人口的38%,其次分布于四川、廣東、福建、江蘇、重慶、吉林、貴州,七省的鄒姓又集中了37%。江西為鄒姓第一大省,大約占全國鄒姓總人口的14%。全國形成了以贛、鄂、湘為中心的鄒姓聚集區。在600年期間,鄒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别,主要由東南部向北的回遷,南部向西部的遷移。鄒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湘贛閩、黔渝、四川大部、湖北大部、陝西南端、山東東端、雲南東部、廣西北部、廣東大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黑吉東部、遼甯南部,鄒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42%以上,中心地區可達1.5%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1.8%,居住了大約65%的鄒姓人群。在粵桂南部、台瓊、雲川西部、湖北北部、陝甘甯南部、青海西部、河南南部、皖浙大部、江蘇、山東中部、遼吉黑大部、内蒙古東部、新疆西北,鄒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4%一0.42%之間,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31.8%,居住了大約31%的鄒姓人群。

郡望堂号

郡望

鄒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主要郡望有:

範陽郡:三國魏黃初七年(226年)改涿郡置郡,其治所在薊縣,轄境相當于今北京市昌平、房山及河北省涿縣一帶。

太原郡:秦漢置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以後宋、金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廣陵郡:秦置廣陵縣。西漢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治所在廣陵。東漢改為郡,轄境相當于今江蘇省揚州市西北一帶。隋改江陽,治今江蘇省揚州。南唐恢複廣陵原名。宋熙甯五年(1072年)并入江都。

南陽郡:①春秋戰國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戰國為魏南陽,一部分屬韓(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韓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②秦以宛為治所,置南陽郡。隋唐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湖南省鄧縣)為治所。元明清南陽府治南陽,即漢宛縣、今南陽市。

渤海郡:靺鞨粟末部為主體所建,先稱振國(震國)。西漢置渤海郡,在今天河北省,遼甯省的渤海海灣沿岸一帶。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烏蘇裡江兩岸,公元926年,為契丹所滅。

丹陽郡:①古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省秭歸東南。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省枝江西,仍名其地為丹陽。②丹陽(楊)縣,秦置,在今安徽省當塗東北,唐并入當塗。③漢置丹陽(楊)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國吳移治建業(今江蘇省南京),隋滅陳後廢。炀帝又以蔣州(今南京)為丹陽郡。

堂号

碣石堂:戰國時期的鄒衍,深通陰陽、盛衰、興亡之道。燕昭王招賢,專門建造了碣石宮來招待鄒衍。

諷谏堂:戰國時期的鄒忌,看到齊威王不喜歡聽别人向他提意見,于是以巧妙的方式規勸他。齊威王接受了他大意見,下令:凡是對他提出意見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獎賞。一開始大家都争着給他提意見,兩個月以後,提意見的人很少了,三個月以後,提意見的人幾乎沒有了,大家把能提的意見都提完了。齊威王收集了這些意見,改正了自己的錯誤,把國家質理得很好。着就是鄒忌諷谏的結果。所以鄒氏又稱“諷谏堂”。

範陽堂:秦漢時期,鄒氏人有一支從今山東省境内遷至範陽,後發展成為望族,所以鄒氏人以“範陽”為堂号。

此外,鄒姓的主要堂号還有::“回春堂”、“古經堂”、“敦睦堂”、“顯忠堂”、“中和堂”、“敦本堂”、“元恺堂”等。

部分世系表

黃帝軒轅氏 - 少昊金天氏(玄嚣) - 蟜極- 帝喾高辛氏- 契- 昭明- 相土- 昌若- 曹圉- 冥 - 振(王亥)、 王恒-上甲微 - 報乙- 報丙- 報丁-主壬- 主癸-商王成湯(太乙)- 太丁、外丙 、仲壬-太甲(太宗) -沃丁、太庚-小甲、王雍己、太戊(中宗)- 仲丁、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高宗) -祖庚 、祖甲-廪辛-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纣)、微子啟、微仲衍- 宋公稽- 宋丁公(子申)-宋闵公(子共)- 弗父何 - 宋父周- 世子勝- 正考父- 孔父嘉、 宣靖父- 鼎升 - 懋敬 - 成羲 -正稚 - 皙 - 鄒曼父

家乘譜牒

1、江蘇:鎮江潤州鄒氏宗譜四卷、鎮江潤州鄒氏宗譜六卷、丹陽雲陽鄒氏重修宗譜十卷、丹陽雲陽鄒氏宗譜十六卷、武進鄒氏家乘四十八卷、武進鄒氏家乘三十二卷、無錫鄒氏宗譜三十六卷、常熟小山鄒氏支譜一卷、範陽鄒氏家譜。 

2、浙江:紹興鄒氏家譜四卷、常山鄒氏家譜十二卷首一卷、常山鄒氏家譜不分卷。 

3、安徽:桐城鄒氏宗譜三十卷、懷甯懷化鄒氏宗譜七卷。 

4、福建:閩南鄒氏族譜。

5、江西:南昌省會鄒氏祠主錄不分卷、修水鄒氏族譜卷、銅鼓鄒氏宗譜一卷、宜黃鄒氏宗譜卷。

6、湖北:黃岡鄒氏宗譜卷、麻城鄒氏宗譜八卷。

7、湖南邵陽鄒氏宗譜五卷、新化鄒氏重修譜不分卷。

8、廣東:中山沙湖鄒氏宗譜不分卷、大埔鄒氏族譜初基。 

9、四川:長壽鄒氏家譜四卷、和江鄒氏範陽正宗譜一卷、内江鄒氏族譜一卷、建昌鄒氏家譜不分卷、鄒氏族譜二卷、鄒氏族譜卷、鄒氏宗譜十六卷、鄒氏宗譜、鄒氏族譜、鄒氏族譜九卷首一卷、鄒氏宗譜一卷。

門楣題辭

“範陽衍慶”典出鄒姓範陽堂号,據族譜“鄒氏初開繼世祖序”一文載:“商朝纣王無道,纣兄微子偕弟微仲同遷商邱避纣暴虐。周武王伐滅之後而即帝位,乃封微子于宋,微子卒,微仲嗣兄爵位,世為宋公。數傳至正考父,食采鄒國,以鄒為氏,賜姓為鄒,永為鄒氏,以南陽為郡。又數傳至宣公,封東魯王,複以東魯為郡。再數傳至榮祖哲言公仕範陽縣正令,敕封太子太保,後以範陽為郡。”範陽公後裔多遷華南,故江南數省皆其後裔;而與範陽公同時代後裔仍留華北者屬東魯公後嗣,仍稱東魯郡,此則鄒氏郡名之來由。

曆史名人

鄒衍

鄒衍:亦作驺衍,戰國時齊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陰陽家。他學究天人,雄于辯口,号“談天衍”。創五行始終說。“深觀陰陽消息”,借以論述天道、世運的轉移。鄒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記·卷七十四》說鄒衍著有“十餘萬言”。《漢書·藝文志第十》陰陽家著錄《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鄒忌

鄒忌:鄒氏家族在戰國時期有名的人物,以鼓琴遊說齊威王,被任為宰相。他曾勸說齊威王納谏,導緻齊國實力加強。 

鄒陽:西漢散文家。齊人。生卒年不詳。文帝時,為吳王劉濞門客,以文辯著名于世。吳王陰謀叛亂,鄒陽上書谏止,吳王不聽,因此與枚乘、嚴忌等離吳去梁,為景帝少弟梁孝王門客。鄒陽“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後被人誣陷入獄,險被處死。他在獄中上書梁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迹。梁孝王見書大悅,立命釋放,并尊為上客。著有《上吳王書》、《獄中上梁王書》。 

鄒容

鄒容:原名鄒紹陶(1885-1905),四川省巴縣人。1903年加入愛國學社,組建中國學生同盟會,寫成著名的《革命軍》一書,倡言反清革命,号召推翻清廷,創建中華共和國,頌揚革命為世界之公理,自稱“革命軍中馬前卒”,遭到清廷和上海租界當局的迫害,《蘇報》案發,章太炎被租界當局拘捕,鄒容自投捕房,一同入獄于提藍橋的公共租界監獄。1905年4月3日死于獄中,年僅21歲。

鄒元标:明江西吉水,萬曆進士。剛作官的時候因得罪張居正而被貶,于是潛心研究理學。張死後,他又出來作官,以敢言著稱,母死後居家講學三十年,為東林黨首領之一。與趙南顯、顧憲成号為三君。後為魏忠賢所忌,被迫辭官而歸。著有《願學家》。

鄒應龍

鄒應龍:明朝陝西省長安人。嘉靖進士。曾上書揭發嚴篙父子,言辭激烈,因此被罷。嘉慶時任雲南巡撫。萬曆年間因得罪東廠太監馮保被罷免,後病死。

鄒一桂:江蘇省無錫人,清代大臣、畫家,累官至禮部尚書。工繪事,尤工花卉,間作山水。著有《小山文集》等。

鄒韬奮

鄒韬奮:原名恩潤。1895年出生,原籍江西餘江。生于福建長樂縣,中國現代新聞記者、政論家和出版家。1921年畢業于聖約翰大學。1922年入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工作。1926年在上海主編《生活》周刊,畢生從事新聞出版工作。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2年創辦生活書店。1933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大同盟。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遊歐美,并至蘇聯參觀。1935年回國。在上海、香港主編《大衆生活》周刊、《生活日報》和《生活星期刊》,并任上海各界救國會和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領導工作。1936年因從事抗日救亡活動被國民黨政府逮捕,為七君子之一。抗日戰争爆發後獲釋。先後在上海、漢口、重慶主編《抗戰》、《全民抗戰》等刊物。1941年皖南事變後,再度出走香港,複刊《大衆生活》。1942年到蘇北解放區。1944年7月24日病逝。中共中央根據他生前的申請,追認為中共黨員。輯有《韬奮文集》。 

字輩排行

山東萊蕪萊城鄒氏一支字輩:“青而玉複法、志學笃忠正。”

山東煙台龍口鄒氏東支字輩:“尚雲國發文王廉鳳天景學元恒利貞祥”。

山東煙台龍口鄒氏西支字輩:“尚雲國發文王廉鳳天景學丕顯忠功大德承世繼長”。

山東煙台龍口鄒氏一支字輩:“東一承宏顯龍文通大(明凱)風令長振世德潤永廣嘉天開瑞光吉熙兆登芳升”。

山東煙台龍口鄒氏一支字輩:“一志喜永雲書世祖”。

山東煙台龍口鄒氏一支字輩:“同書世兆”。

山東萊陽鄒氏字輩:“克(立)學(本)世(積)德廣仁敬宗裕嗣慶成緒昌”。

山東萊西鄒氏字輩:“發振明元西王允克金國(曰)水殿土”。

山東鄒氏一支字輩:“本仁吉永遠”。

江西進賢鄒氏字輩:“守法加文節循常紹本宗”。

江西尋烏鄒氏字輩:“吉仕奮興觀上國”。

江西紅土地廟、湖北鄒氏字輩:“天元孟世民居國君龍之長守忠厚維善必昌永傳家德萬代發祥”。

江西贛州鄒氏字輩:“習思文拔章華邦經綸佐國忠厚聯芳”。

江西鄒氏一支字輩:“世啟國正輔朝興邦忠良志士顯大清定安泰全在尚德傳芳榮耀宗祖景膺永昌”。

江西都昌鄒氏字輩:“天德本邦越萬民太平時可必全樂景賢良”。

重慶秀山鄒氏字輩:“邦應世大家用本方如其以德祖澤愈光乃為上兆宏學丕昌同宗興廣元由吉安子能自立定可紹先鹹中有慶榮華長延”。

重慶涪陵鄒氏字輩:“學道明先聖習書啟大賢文章光上國萬事九重天”。

重慶奉節鄒氏字輩:“金皇必見判子非坦全心為祖靈見洪元立祖國”。

重慶綦江鄒氏字輩:“思世章崇仕振文紹開華雲升登科第銘揚永安宗”。

重慶忠縣鄒氏字輩:“......永茂庭院,世仁應啟,孝發朝官,定國安邦,萬代長久......”。(部分)

重慶鄒氏一支字輩:“開文雲紅安康”。

重慶鄒氏一支字輩:“學高家升正”。

貴州遵義鄒氏字輩:“學道明先聖習書啟達賢文章高尚國富貴永朝天”。

貴州思南鄒氏字輩:“學道明先聖習書啟大賢文章光上國萬事九重天”。

貴州銅仁鄒氏字輩:“文筆思自定富尚炳國正廷天元世德賢大學祖宗”。

貴州鄒氏一支字輩:“學高家生振品修賢義皇”。

湖南長沙鄒氏字輩:“克振銘崇大,永庭嶽益尊,德洪(派後定)。承先懷義訓,忠孝樹家聲。科甲連延遠...”。“克”為第55派(清末家譜記載,從衍公派起算“克”為第55派)。

湖南株州鄒氏字輩:“德時榮思友懷常明儒啟添征世澤家聲茂文名國運昌傅經崇寶訓笃學紹書香”。

湖南新化洋溪鄒氏字輩:“學高加身振品修賢玉紅一生承美德多福自然橫”。

湖南新化洋溪和槎溪鄒氏字輩:“新序今聯定同修洽族親敦純徵至性履敬笃常倫”。

四川巴中鄒氏字輩:“國正天心順,預見世其昌,文章為學本,申錫永鴻光”。

四川樂山犍為縣鄒氏字輩:“文明國正天心順,仁孝家敦世澤長,興志克誠思遠大,夏餘蘭桂慶聯芳”。

四川射洪縣鄒氏字輩:“xxxxx,乾坤義帝康,時美忠奇玉,富貴顯文章”。

四川宜賓宗場鄒氏字輩:“道德學應永紹宗志從斯新朝政祖誠愈昌順世代承恩有振起基先盛”。

安徽枞陽鄒氏字輩:“宗應之後世其孫永自昌定有賢貴士振國安朝邦忠孝傳家國讀書擇孔章”。

安徽合肥鄒氏字輩:“培本多芳,傳家尚任”。

廣東湛江鄒氏字輩:“國家秉忠貞才優穎異學演科名”。

遼甯沈陽鄒氏字輩:“太和華青海甸”。

雲南鄒氏一支字輩:“進思世德符純全忠正發”。

内蒙古鄒氏一支字輩:“世洪文利業武全振家生”。

鄒氏廣佑堂一支字輩:“太峯應美德程清揚明隐山汝派系綿長日印吉玉開文章本秀才孝友恢先緒詩憶啟後來道鄉綿駿業理學定鴻魁盛世名儒富邦家貴有培”。

鄒氏一支字輩:“世啟國正輔朝興邦清定安泰全在忠良志士顯大尚德傳芳榮耀宗祖景膺永昌”。

鄒氏一支字輩:“萬世紹榮光刻昌”。

鄒氏一支字輩:“百世其昌”。

鄒氏一支字輩:“官清民自安子孝父心寬”。

鄒氏一支字輩:“居恒立本 繼(積)德倡(存)良 守先延嗣 慶餘緒昌”——此家譜在山東至東北一帶很常見,但由于常年口耳相傳有些不同支脈已發生變化,但總體還是以如上讀音為基準的。

湖北恩施龍鳳鄒氏一支字輩:“始文良正世,大國元鄒忠,朝政永天龍,聞開應席中,敬恭輔名勝,顯耀必光宗,傳家為孝友,一心希孔孟,遠紹先祖發,萬代長興隆。”

湖北建始鄒氏一支字輩:“思養英宗孔,世代永興隆,敦倫首孝友,行一重賢良,尚繼先人緒,贻謀億萬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