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鼓詞

溫州鼓詞

浙江溫州曲藝品種
溫州鼓詞是流行于浙江溫州及其毗鄰地區的一個曲藝品種,俗稱“唱詞”。因過去的藝人多為盲人,故又稱為“瞽詞”或“盲詞”。它用溫州方言表演,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清代中期逐漸流傳。[1]藝人們演唱用的主要樂器,有牛筋琴、扁鼓、三粒闆、小抱月等。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長篇曲目有《陳十四娘娘》、《十二紅》等。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報的“溫州鼓詞”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 中文名:溫州鼓詞
  • 外文名:
  • 别名:
  • 批準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别:國家級
  • 申報單位:浙江省瑞安市
  • 遺産類型:曲藝

藝術特色

藝人們雖然是盲人,但他們非常敬業,廣泛吸收評書、戲曲、古典小說的精華,加上自己的創作,很容易為百姓接受。在題材上,大都取材于民間傳說和曆史一個民間的盲人藝術家,創造了這麼一件音色美妙,音域寬廣的樂器,實在是令後人稱頌。當這件樂器在發明100後的今天,在首都曲藝大會演中展示時,衆多的音樂家們為這種民間的器樂感到驚奇。

溫州鼓詞按演唱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平詞”,凡逢紅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争端認錯罰詞還有一種叫“大詞”,也稱“娘娘詞”。解放前都在供奉女神的廟宇中演唱。唱大詞時,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鑼,曲調高亢、粗犷,比較原始。其主要詞目為《陳十四娘娘》,唱陳十四學法滅妖的故事,可以連唱幾晝夜。

溫州鼓詞有唱有說,以唱為主。它的唱腔、曲調,帶有濃郁的南國民歌風味,鼓詞的基本曲調有慢闆、流水、緊闆等幾十個闆式。由于溫州鼓詞是用溫州方言演唱(以瑞安語言為标準),因此各地語音不同,唱腔也各有特色,其唱法有南、北派之分。南派曲調比較細膩、柔和;北派曲調比較粗犷、古樸。溫州鼓詞長于抒情,善于叙事,曲句俚質,通俗易懂,并夾有豐富的群衆詞彙和民間諺語,曲本形式有“折書兒”、“小說”、“部書”等三種。其句法結構,基本上是七字句,有時也運用五字句及疊闆等形式。其文體一般由韻文、道白相間而成。唱韻很講究押韻自然,音節和諧,保持了民間說唱音樂的特色。

溫州鼓詞演唱用的主要樂器,有扁鼓、三粒闆、牛筋琴、小抱月等。因此在表演上的最大特色,是在單檔表演時一個人可以敲奏四至六件樂器。同時一個人要兼扮各種角色(現有時采用男女對唱),并且要求吐字清楚和細緻刻畫人物。情節要交代詳細,人物個性、神态要掌握準确,一個人能塑造多種不同性格的人物,而且會模仿各種聲音,以渲染氣氛。

溫州鼓詞,是流行在浙江南部溫州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它在溫州的民間是很富有生命力的一種說唱藝術,幾百年來經久不衰。現在,雖然是現代的文藝形式充斥着大街小巷,但溫州鼓詞還是在人民的心中那麼牢固的紮根。如果你有心對溫州鼓詞作一番了解,就會發現,在溫州各地的老人亭裡、個體的修車攤上、小館裡都有播放這種用溫州方言演唱的溫州人的曲藝。

這種古老的藝術現在還通過現代的制作手段,被刻上光盤,帶到港澳去,傳到國外去,在海内外的溫州人的群體中廣泛地傳播,溫州人稱這是唱中的鄉音。溫州鼓詞在題材上,大都取材于民間傳說和曆史小說,其中以表現家庭的悲歡離合和愛情故事居多。傳播的倫理道德、審美情趣,人生價值觀念跟傳統文化精神是相一緻的。

溫州鼓詞是以聽覺思維去聯想、想象、再現曆史事件與人物的圖景。成為傳播中國曆史文化的重要途徑,成為不識字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

代表作品

20世紀80年代,發行商張瑞星錄制了80多個版本溫州鼓詞磁帶、88部溫州鼓詞VCD曲目;90年代,瑞安文藝人鄭志強編寫了《鼓詞集》;2003年,瑞安市文化局組織編印了《瑞安鼓詞史資料》;2004年,瑞安市建立了鼓詞研究辦公室,開展了溫州鼓詞調查研究工作,掌握了溫州鼓詞保護基本情況、問題和思路。這些,都為溫州鼓詞藝術文化資源保護準備了非常有益的研究基礎、經驗借鑒或者措施導向。

唱的具有溫州人文特色的鼓詞有《高機與吳三春》、《王十朋中狀元》、《陳十四收妖》等,還有《九美圖》、《粉妝樓》、《二度梅》、《嶽傳》、《七俠五義》、《封神榜》等。

神話類

長篇

《封神》、《西遊記》、《南遊》、《北遊》、《東遊》、《濟公傳》、《白蛇傳》、《天仙配》

中篇

《張羽煮海》、《天緣配》、《寶蓮燈》、《三打白骨精》

短篇

《豬八戒拱地》、《林香盜寶》、《對課》

公案類

長篇

《包公案》、《施公案》、《彭分案》、《大破獅子案》、《宋公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李辰妃》

中篇

《顔查散案》、《十五貫》、《徐九經升官》

曆史類

長篇

《東周》、《西漢》、《三國》、《昭君出塞》、《羅通掃北》、《說唐》、《征東》、《征西》、《反唐》、《月唐》、《殘唐》、《長生殿》、《後唐》、《水浒》、《三下南唐》、《飛龍傳》、《嶽傳》、《五虎平南》、《楊家将》、《呼家将》、《英烈傳》、《滿江紅》、《大紅袍》、《小紅袍》、《萬花樓》

中篇

《野豬林》、《鳳儀亭》、《西施淚》、《韓信拜帥》、《武松》、《魏相千秋》、《搜孤求孤》

短篇

《楊志賣刀》、《忠義堂》、《周幽王玩法》

世情類

長篇

《文君夜奔》、《日月樓》、《九曲樓》、《粉妝樓》、《百仙樓》、《三探聖仙樓》、《連城璧》、《風雨雙龍劍》、《寶騎試劍》

主要藝人

由于溫州鼓詞在平陽發展比較快,曆史上公認溫州鼓詞出平陽,但其中也有平陽的藝人為溫州鼓詞發展和提高作出巨大的貢獻有關。

如平陽鳌江鄭家墩藝人陳昌牌(1864-1946)。因為他創造了鼓詞的牛筋琴樂器,被稱為現代溫州鼓詞音樂的奠基人。早年陳昌牌的演唱就獨具特色,故爾人們尊稱他“牌先”。他青年時曾當過戲班正吹,精通音律,後學唱鼓詞,進步甚快。他發現原來的鼓詞伴奏樂器是用牛筋繩綁在凳腳上作琴敲擊,牛筋繩因纏繞方法不同,琴的音價無法控制,定調困難,在演唱中稍有不慎便會松動,且每次綁上解下很不方便,于是經過反複研究進行改進。他把五根牛筋繩并排固定在一塊木闆上,按宮、商、角、徵、羽五個音序排列,經多次試驗後終于獲得成功。不但使琴音悠揚動聽,且能直接烘托演唱效果,增強藝術表現力。

還可以使演唱者将手腳解放出來,更加灑脫地表演。為了加強演唱節奏感,他又在左手加了一副拍闆,既可控制演唱節奏,又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烘托故事情節和演唱氣氛,溫州鼓詞演唱的基本格局從此定型。一個民間的盲人藝術家。

平陽昆陽鎮還有一位叫盲人藝術家叫鄭永(1910-1972),鼓詞文學作者。青年時代迷戀傳奇小說,常在茶餘飯後或夏夜納涼時給鄰居或夥伴們說書唱詞,頗受鄰裡贊賞。建國初正式在詞院裡說唱,還深入工廠田頭,鳌江兩岸,宣傳新中國新社會。他廣泛地與溫州各地的鼓詞藝人接觸,逐漸了解和掌握溫州鼓詞的演唱格局,遂萌發創作溫州鼓詞的欲望,初次創作了《擊沉蔣艦中字号》,并在報刊上發表,頗得好評。

接着又創作了《解放一江山》。從此創作的欲望一發而不可收,先後創作《别靠天》、《古城會》、《三世仇》、《血淚蕩》、《兒女風塵記》、《草原烽火》、《新兒女英雄傳》等;并對傳統曲目《胭脂》進行改編。1958年,他創作的鼓詞《别靠天》由鼓詞藝人參加全國首屆曲藝會演,獲優秀獎。

平陽縣宋橋村黃玉臣(1894-1966)原名黃熙廊,出生時即雙目失明,為謀生計,少年時即學唱溫州鼓詞。也是享名溫州的著名鼓詞藝人。1951年至1957期間曾任平陽縣民間曲藝協會主任。由于他天資和藝術悟性都很好,他在鼓詞音樂的繼承和改革方面也頗多造詣,他運用扁鼓的敲擊技巧,把曆史演義中行兵布陣、槍刺刀砍的情節演唱得惟妙惟肖,使聽衆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被溫州曲藝界譽為“平陽鼓”。代表作有《嶽傳》、《隋唐演義》、《北宋楊家将》等。

傳承意義

溫州鼓詞是溫州的“特産”,是傳統藝術,它的存在和發展是溫州的民間藝術家們尤其是平陽鼓詞藝人的貢獻,使這個民間的藝術至今還富有這麼強的生命力。

傳承保護

溫州鼓詞的藝術傳人已知的有清代的白門松、阿光兒、毛行發、陳昌德,民國時期的曹岱卿、陳壬蓮、李慶新、李林姆、白象珍、王阿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管華山、阮世池、鄭明欽、丁淩生、陳志雄、方克多、徐玉燕、林秀珍等。

進入21世紀以來,溫州鼓詞的發展面臨困境,演出很少,傳人斷檔,急需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