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花鼓

鳳陽花鼓

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鳳陽花鼓起源于鳳陽府臨淮縣(今鳳陽縣東部)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漢族民間表演藝術。  鳳陽花鼓,以曲藝形态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突出,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曆史上藝人多以此為出門乞讨的手段,鳳陽花鼓因此而傳遍大江南北。代表曲目有《鳳陽歌》《鮮花調》《王三姐趕集》《秧歌調》等。    鳳陽花鼓主要分布于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2006年5月20日,鳳陽花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編号Ⅴ-36。
  • 中文名:鳳陽花鼓
  • 非遺級别:國家級
  • 非遺編号:Ⅴ-36
  • 申報地區:安徽省鳳陽縣
  • 遺産類别:曲藝

曆史源流

明代

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戶到鳳陽府。由于鳳陽府地區人口激增,災荒也不斷,導緻這些遷徙的江南巨戶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嚴禁他們離開鳳陽府,所以他們想出了假扮賣藝、以打花鼓唱曲為生的方式離開鳳陽府。又因明清兩代,由于鳳陽府(今皖北地區)一帶是“三年惡水三年旱、三年蝗蟲災不斷”的長年災區,每年秋後都有成群結隊的婦女外出賣唱求生。

同時也有身背花鼓流落各地賣唱的職業藝人。明末流傳範圍繼續擴大,表演盛況空前。清末,鳳陽花鼓流傳更廣,有的甚至漂洋過海到東南亞一帶活動。

清代

乾隆年間,有人将二人演唱的鳳陽花鼓改編為鳳陽花鼓歌舞,在宮廷中為皇帝演出。乾隆年間編纂的《霓裳續譜》一書中就收錄了《花鼓獻瑞》、《鼓樂呈祥》等歌舞節目。到了本世紀三十年代,鳳陽花鼓在唱片中廣為流傳。上海的“百代”、“得勝”、“大中華”等唱片公司制作了大批鳳陽花鼓唱片。在解放後攝制的《大路》、《拉郎配》、《巨瀾》、《鼓鄉春曉》等影片中,均出現過鳳陽花鼓的表演場面。

建國後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鳳陽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變化。鳳陽花鼓成了鳳陽人自娛自樂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鄉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賓客,鳳陽人總要熱情表演一番,以表達歡樂的心情。一直以來,鳳陽縣的孩子們還在節慶時跳這一地方特色的舞蹈,保持着古城的特色。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勢、演唱等揉進了現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時,形式更加活潑多樣,氣氛更加熱烈歡快,鳳陽花鼓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鳳陽民間花鼓藝術團體多次參加中國及省市民間藝術表演和比賽活動,參加多部影視片的拍攝,并在中國獲獎。鳳陽花鼓還走出國門,到日本表演,獲得贊譽。

鳳陽花鼓這種流浪賣藝的傳統民間歌舞表演,在新中國成立後,被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保留下來,并成為中國傳統民間喜慶豐收、歡度節日和反映勞動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種民間歌舞表演形式。

鳳陽花鼓是根植于鳳陽漢族民間的戲曲藝術瑰寶,有鳳陽“一絕”之美稱,并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藝術特點

表演方式

鳳陽花鼓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鑼,女打小花鼓,有時增加樂器伴奏。鳳陽花鼓分成大花鼓和小鑼花鼓良兩種。大花鼓通常都是通過集體演繹,由十幾個人集體敲打演奏,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可以呈現出歡悅的氣氛,演奏大花鼓的過程中,通常還會演唱山歌。小鑼花鼓也被稱為花鼓小鑼,通常都是雙人演繹,一個人負責打鼓,另一個人負責敲鑼。在過去,人們通常利用花鼓小鑼進行乞讨,後來小鑼花鼓不斷流傳開來,開始在舞台上演繹。  

伴奏樂器

鳳陽花鼓表演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雙條鼓,鼓的制作材料大多是羊皮,羊皮做出來的花鼓質量好,敲擊出來的聲音也好聽。此外,鳳陽花鼓的雙鼓條取材于大自然的子,然後經過人工打磨才能形成表演者需要的形式。鳳陽花鼓的雙鼓條是根據表演者的身高來決定它的尺寸的,一般來說長度在0.5—0.8米,根據表者的身高來制作鼓條。  

演出場域

鳳陽花鼓在其形成、流傳與發展的過程中,演出于多種場合,迎合不同功能的需求。鳳陽花鼓的演出場域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它最早是服務于民間社事中的娛神歌舞表演以及日常生活、生産場合中用來自娛自樂的民間小調。後來随着一批又一批以打花鼓為謀生的乞讨藝人的腳步走遍大江南北,具有了娛人、乞讨的屬性。演出的場合也因此變為各家各戶的門頭,“唱門頭”由此和“坐唱”成了鳳陽花鼓表演的兩種形式。新中國成立後鳳陽花鼓成為舞台上專業的表演藝術。  

題材内容

鳳陽花鼓長期在社會底層流傳與演變,題材來源于日常生活、生産,内容貼近百姓生活。它既包含鳳陽人共同的人生體驗,又與同地域的生活事象、風土人情息息相關,描摹出豐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生活畫面,展示了勞動人民、尤其是鳳陽女性豐富且細膩的情感世界。改革開放之後的新時期,鳳陽花鼓大多以演變為歌頌新時代黨和國家政策為題材内容。  

傳承現狀

傳承現狀

鳳陽花鼓的藝人嚴重的老齡化,藝人年齡段較為集中,不夠優化。現代化對鄉村城市的沖擊,傳統的鳳陽花鼓跟不上時代變化的腳步,生活方式的現代化以及民俗活動的淡化,再加上鳳陽花鼓管理措施不到位使得鳳陽花鼓的文化生存空間日漸萎縮。

保護措施

2012年,鳳陽縣組織有關專家和民間老藝人,對鳳陽花鼓進行在創作,編創一支更适合現代人健身需求的新舞蹈—鳳陽花鼓健身舞。該健身舞集表演和健身功能于一體,将健身動作與鳳陽花鼓相結合,集健身、普及于一體,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極具觀賞性和健身性,既體現舞蹈的柔美又具有健身的力度和強度,整套動作運動量适中,适合各類健身人群的演練,深受健身愛好者喜愛。鳳陽縣各晨晚練點,經過系統培訓的100多名社會體育指導員,跟蹤指導健身愛好者練習推廣鳳陽花鼓健身舞。

為搶救性保護鳳陽花鼓,鳳陽實施了鳳陽花鼓藝術保護工程,成立了鳳陽花鼓研究會,組織專業人員對花鼓進行深度研究,搜集和整理相關資料,妥善歸檔保存。2016年5月28日,曆時5年編纂、450萬字的《鳳陽花鼓全書》出版。

2017年,鳳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建立多個鳳陽花鼓傳習基地,舉辦多期培訓班,培養鳳陽花鼓新生力量。

代表人物

孫鳳城,女,1951年9月生,安徽鳳陽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鳳陽花鼓代表性傳承人,深圳金彩數碼影像中心董事長。自幼受母親和表嬸的啟蒙,表演鳳陽花鼓,1971年考入縣文工團,任業務組副組長兼任鳳陽花鼓的編導工作。表演中吸收了花鼓燈、花鼓戲的特點,使鳳陽花鼓場面氣勢宏大,并大大豐富了鳳陽花鼓的表演動作。1994年編導的《柳岸春曉》獲安徽省第三屆花鼓燈調研二等獎。代表作品有:《歡送大姐上北京》《鳳陽花鼓大合唱》《敲起花鼓唱起歌》《說鳳陽》等。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鳳陽花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編号Ⅴ-36。

經典曲目

鳳陽花鼓經典曲目有《鳳陽歌》《采桑》《鮮花調》《鳳陽花鼓》《五更調》《十條手巾》《十二月》《虞美人》《銀紐絲》《手扶攔杆》《歡送大姐上北京》《花鼓新聲》《姑嫂二人對唱》等。  

流行地區

鳳陽花鼓主要分布于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

傳承意義

鳳陽花鼓受到了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傳承斷層,面臨失傳的危險。目前,原生态的鳳陽花鼓已經趨于衰亡,其中蘊涵的豐富藝術資源還遠沒有被挖掘出來,這份珍貴的民間藝術遺産,需要保護。

為搶救性保護這一藝術瑰寶,鳳陽當地政府實施了鳳陽花鼓藝術保護工程,成立了鳳陽花鼓研究會和鳳陽花鼓鄉藝術團,組建鳳陽花鼓藝術學校,籌建鳳陽花鼓藝術博物館,組織鳳陽花鼓民間藝人及其專業創作藝術家對花鼓進行深度研究、搜集和整理。

曲藝價值

鳳陽花鼓具有開放性特點,它與多種民間藝術緊密相連,還催生了許多民間藝術種類。中國文化藝術便有雅俗之分,在中國戲曲史上,同樣也存在花雅兩部之分。而在這其中,鳳陽花鼓可以稱之為我國民間藝術之中的 “俗”“花”代表。在戲曲上,以“花鼓”冠名的劇種,形成了一大系列,追根溯源,均與鳳陽花鼓有關。秧歌、柳子、落子、灘黃等各種類型的劇種,同樣也和鳳陽花鼓有着一定的聯系。在曲藝上,與歌舞、小曲、琴書類的曲目關系密切。鳳陽花鼓與大衆的适應性,使得其仍然受到大衆的喜愛和歡迎,也将在繼續變革中依然煥發藝術青春的光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