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

漢語漢字
溢,漢語漢字,拼音是yì,意思是:1、溢、多者盈者,多為水多而滿而湧出:~流、河水四~、洋~、充~、~于言表。2、過分:~美、~惡、~譽。3、超出:~出此數。4、古同“镒”,古代重量單位。
  • 拼音:yì
  • 部首:氵
  • 五筆:IUWL
  • 倉颉:ETCT
  • 鄭碼:VUOL
  • 名稱:溢
  • 筆畫:13
  • 部首筆劃:3
  • 四角号碼:38112
  • UniCode:U 6EA2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水,益聲。甲骨文有“益”字,作、等形。像器滿外溢,為“溢”之初文。《說文》:“溢,器滿也。”存其本義。後世以“益”為增益字,而以“溢”為溢出義。《楚辭·天問》:“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引申為河水泛濫、充滿、過度、過分等義。例不備舉。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姓氏:溢,在江蘇地區也有以此作為姓氏的群體。

拼音:溢 yì。

筆畫:13畫。

詳細釋義編輯 語音

(1)形聲。從水,益聲。本作“益”。象水從器皿中漫出。本義:水漫出來

(2)同本義 [overflow;brim over]

溢,器滿也。――《說文》

溢,盈也。――《爾雅》

溢,滿也。――《廣雅》。按,過滿為溢。

滿而不溢。――《考經·諸侯》

東流不溢,孰知其故?――《楚辭》

懼滿溢。――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溢于辭。――清·黃宗羲《原君》

(3)又如:溢決(水滿破堤);溢滿(平滿)

(4)水泛濫成災,淹沒 [flood]

雖有兇旱水溢,民無菜色。――《禮記》

(5)又如:溢湧(洪水騰湧)

(6)滿,充塞 [be fill]。如:溢氣坌湧(才氣橫溢,噴湧而出);溢滿(充滿)

(7)增加;提高 [increase]。如:溢滋(增加);溢課(外加賦稅)

(8)過度,過分 [excessive]

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莊子》

(9)又如:溢羨(過分的利潤);溢譽(過度的稱譽);溢惡(過分指責);溢利(過分的利益);溢分(過分);溢美(過分贊美);溢望(過分地希望)

10)過甚 [exaggerated]。如:溢尤(過甚);溢言(過甚的言辭);溢言虛美(過甚其辭、不符合實際地稱美)

(11)非分 [overstepping one's bounds]。如:溢喜(分外的欣喜);溢志(非分的欲望);溢利(非分的盈利)

(12)過多;超過 [surplus]。如:溢羨(過多的盈利);溢銷(超過額定銷售量);溢額(超額)

(13)盛 [vigorous]。如:溢剛(旺盛強壯)

溢出

yìchū

[spill over] 充滿某個容器并向外流出

溢洪道

yìhóngdào

[spillway;flood diversion channel] 水壩一側的瀉水道。水庫裡的水位過高時,水從這裡流出

溢于言表

yìyúyánbiǎo

[overflow of exaggerated praise] 情感外露

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14)充滿而流出來:~流。河水四~。洋~。充~。~于言表。

(15)過分:~美。~惡。~譽。

(16)超出:~出此數。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音逸。《說文》器滿也。《爾雅·釋诂》溢,盈也。《孝經·諸侯章》滿而不溢。

又《爾雅·釋诂》溢,靜也。《疏》盈溢者宜靜。

又愼也。舍人曰:溢行之愼。

又洋溢也。《中庸》洋溢乎中國

又匹溢,聲四散也。《王褒·洞箫賦》龢紛離其匹溢。

又《儀禮·喪服》朝一溢米。《注》二十四兩曰溢,為米一升,二十四分升之一。

又《孔叢子·雜訓》兩手曰掬,一手曰溢。

又同镒。《荀子·儒效篇》藏千溢之寶。

又通佾。《前漢·郊祀歌》千童羅舞成八溢。《注》溢,與佾同。列也。

又《集韻》食質切,音實。《儀禮》一溢米,劉昌宗讀。

又神至切,音示。《詩·周頌》假以溢我。徐邈讀。

又《韻補》葉於旣切,音意。《左思·魏都賦》沐浴福應,宅心醰粹,馀糧栖畝而勿收,頌聲載路而洋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